登陆注册
2791900000011

第11章 周代篇(9)

其次,商鞅的斗争精神。在推行新法过程中,商鞅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他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为维护封建统治毫不动摇。历史上许多改革家之所以失败,并不完全是因为改革的内容不符合实际,有的改革方案甚至很理想,但一触犯权贵的利益和特权,就不敢继续坚持下去,使改革成为纸上谈兵。商鞅却能以极大的勇气推行新法,不畏权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说,改革是有风险的,需要有胆识与魄力。否则,改革是不会成功的。

商鞅虽死,但秦国改革并未停止,并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得以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东北)人,战国杰出的军事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孙膑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妒其才能,诳之到魏,处以膑刑。后经田忌举荐,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公元前342年,孙膑设计大败魏军,庞涓自杀,由此名扬天下。所著《孙膑兵法》久负盛名。

遭以膑刑

孙膑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孙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孙膑。

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莫口难当;还精通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尤其精通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列兵,鬼神莫测。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夜间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宿,替我驱鼠。”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宿,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的祖先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13篇。当年你的祖先曾将它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军。后阖闾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于铁柜,藏于姑苏台屋楹之内。自越兵焚台,此书不传。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此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尝轻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并告诫道,“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于是,孙膑携归卧室,昼夜研习。三日之后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盘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鬼谷子很是惊讶,高兴地说:“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谁知,此事后为庞涓所知,庞涓对孙膑顿生嫉恨之心。此人本来就生性奸诈,嫉贤妒能,怎能容忍孙膑超过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曾与孙膑结为兄弟。一天,弟子们下山汲水,听到路人传说魏国厚币招贤,访求将相,庞涓心动,欲往魏国应聘。鬼谷子见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庞涓下山去了。庞涓下山前与孙膑相约,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孙膑,同立功业,如若食言,当死于万箭之下。孙膑感佩莫名,挥泪与其告别。

时值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统天下。当时战国七雄里头要数魏国最强。魏惠王听说有个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前来应聘,便欣然接见了他。庞涓拜见魏惠王,指画敷陈,倾倒平生所学,唯恐不尽。魏惠王问道:“我们的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周边都是大国,我们怎么能在列国之中站稳脚跟呢?”庞涓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让我做将军的话,我敢说,就是把他们灭了都不难,还用得着怕他们吗?要是办不到,我情愿受罚。”魏惠王很高兴,便拜庞涓为大将,另兼军师之职。他的儿子庞英、侄儿庞葱、庞茅都当上了将军。这一批“庞家将”整日操练兵马,雄心勃勃。不久,他便率军进攻较弱的卫、宋等国,屡屡获胜,还击退了前来进犯的齐国。一时间,庞涓名声大噪,魏惠王也更加信任庞涓了。

庞涓在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魏惠王听说孙膑很有才能,就让庞涓写信邀请,庞涓只得照办。

孙膑接到庞涓的信后,感念庞涓的举荐之恩,立即打点行装奔赴魏国。庞涓见到孙膑后,假意欢迎,并盛情款待。然而不久,庞涓便伪造书信,设计陷害孙膑,在魏惠王面前诋毁孙膑,说其私通齐国。惠王一气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骗取孙膑所学的兵法,又假惺惺地以同学的面孔向魏王求情,把死刑变成了膑刑,结果挖去了孙膑的双膝盖骨,又用针刺面,然后以墨涂之。孙膑变成了一个废人,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老觉得对不起人家。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他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笺上。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直到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真是追悔莫及。如今被庞涓控制着,膝盖已去,两腿无力行走,好不凄惨!但孙膑是个意志非凡的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他把仇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他一方面与庞涓巧妙周旋,一方面在努力寻找时机,尽早摆脱庞涓的监视,心想有朝一日驰骋纵横,报仇雪耻。他开始装疯,把刚写成的几篇兵书一片一片地烧毁,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做出各种傻相:不是唾沫横流,就是张目乱叫不绝。来人惊恐万状,急忙将此事告知庞涓。庞涓亲自察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时而伏地哈哈大笑,时而又号啕大哭起来。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入猪圈中,孙膑披发露面,倒身卧于粪秽之中。庞涓仍半信半疑,但看管则较从前大为松懈了。孙膑整日狂言诞语,或哭或笑,白日混迹于市井之间,晚间仍归猪圈之内。数日后,庞涓始信其疯。

后来,齐威王派辩士淳于髡到魏国去拜访魏惠王。孙膑乘人不备,秘见齐使,以刑徒的身份,慷慨陈词,打动了齐使。于是,淳于髡偷偷将孙膑带离魏国,回到了齐国临淄。

围魏救赵

齐使把孙膑带到齐国后,把他推荐给将军田忌。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能,也很同情孙膑的不幸遭遇,招他为宾客,以上礼待之,言听计从。当时,在齐国的王室贵族之中,流行一种赛马游戏。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胜少负多。孙膑在场观察了多次,发现双方出场的马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准,每一种水准的马力相仿,于是对田忌说:“下次赛马,我可以使将军获胜,赌注不妨下得大一些。”田忌非常高兴,和齐威王赛马“逐射千金”。比赛当天,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让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最后再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田忌恍然大悟,依计而行,结果,田忌两胜一负,赢得了千金的赌注。这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小故事揭示军事上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在战争中要从全局着眼,善于统筹,为了总体的胜利,可以牺牲局部利益。正确地运用这一规律,就可以从全局上看处于劣势的一方,采取出奇制胜的战术,做出某种让步,而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达到以弱胜强的预期目的。正因为“田忌赛马”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一直传为佳话,流传深远。另外,孙膑在“田忌赛马”中所采用的方法,也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其实,对孙膑来说,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田忌却由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和他交谈兵书战策,孙膑尽吐平生所学,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齐威王认为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天才,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这样,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一个“刑余之人”一跃而成为统帅齐国大军的首领,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战国中期,魏国已发展成为中原大国,国势日强,曾先后攻占过秦、楚、齐等国的大片土地,对赵国更是觊觎已久,早有独霸之野心。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8万、战车500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连战连败,情势万分危急,赵成侯急忙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救赵,拟拜孙膑为大将。孙膑辞谢道:“臣乃刑余之人,而使主兵,显齐国别无人才,为敌所笑,请以田忌为将。”齐威王于是听从了孙膑的建议,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居于辎车之中,出谋划策,率领8万齐军大举攻魏。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围魏求赵”的作战策略。他对田忌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如要解开,万万不能使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入殴斗。如今魏国把整个战斗力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国内只留下了一些不堪一击的老弱病残之兵。如果我国趁虚率兵攻向魏都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要放弃攻打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之际,抓住时机,狠狠打击魏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立即采纳了孙膑的计谋。

为了迷惑庞涓,使其无法把握齐军的真正意图,孙膑又对田忌说:“请将军先向南进攻魏国的平陵。平陵这地方,城邑虽小,但管辖的范围却很大,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是东阳这个地区的战略重镇,很难攻取。我准备用假象来迷惑敌人。我们去进攻平陵,途中必经魏国的市丘,我军的粮食补给道路肯定会被魏军轻易切断。我们进攻平陵就是为了向敌人显示我们不懂军机的假象。”于是,田忌率齐军拔营,以急行军的速度直趋平陵。大军快到平陵时,田忌把孙膑请来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孙膑说:“你看军中诸大夫中谁是不通晓军机的一勇之夫?”田忌不知其意,随口答道:“齐城、高唐两位大夫可以。”孙膑说:“请命令你所选的齐城、高唐两位大夫,各率所属部队在平陵城邑的外围进行包围封锁,隐蔽地从四面绕过环涂,列好进攻平陵的阵势,并把阵势的薄弱易攻的部位暴露给环涂的魏军。”田忌更是不解,孙膑望着田忌困惑的神情,进一步解释道,“环涂是魏军的驻扎地,我军的前锋要猛烈进攻平陵,后续部队亦不断增援;驻在环涂的魏军,一定会攻击我军阵势后背的薄弱之处,这样,两位大夫便可以被魏军击败了。”田忌听完孙膑解释,如堕五里雾中,疑惑地问道:“我们此次出兵援救,应力克平陵守敌,以壮军威,为什么反而故意败给魏军,示弱于敌呢?”孙膑笑而未答,只是颇有些神秘地说了句:“将军依计而行就是了。”田忌心中虽然不甚明了孙膑的意图,但深知孙膑的智谋,也不追问,下去布置去了。于是,田忌将齐城、高唐的部队分为两路,直奔平陵。齐军将士们像蚂蚁一样,攀登云梯攻打守城魏军。挟茁和环涂两地的魏军,果然从背后来夹击齐军,齐城和高唐两位大夫在城邑的大道上大败而归。

其后,将军田忌又把孙膑请来,问他说:“我军进攻平陵没有取胜却损失了齐城、高唐两位大夫的部队,在城邑的大道上吃了大败仗,下一步该怎么办?”孙膑说:“请将军再派遣出游用的轻车向西直奔魏都大梁城郊,以此激怒敌人。只派少数部队跟随在车后,以显示我军力量单薄。”田忌依计而行。

再说庞涓见齐军攻打平陵连遭败绩,认为齐兵并无多强的战斗力,根本没把齐军放在眼里,于是集中兵力进一步猛攻邯郸,想一举攻下邯郸。在激烈的鏖战中,魏军损失惨重。庞涓竭尽全力,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终于于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攻克了赵国都城邯郸。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以轻锐之师进逼大梁,命庞涓火速班师自救。大梁乃魏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得失关乎魏之存亡。庞涓刚刚拿下邯郸正在得意忘形,忽闻齐军兵临大梁,真是又气又急,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的疲惫和损伤,日夜兼程,回兵援救大梁。

庞涓放弃了随军辎重,昼夜不停地急行军,赶来与齐军决战。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攻击大梁的齐军仅仅是齐军的一部分,其主力早已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埋伏妥当,以逸待劳,只等魏军钻进口袋。当庞涓匆匆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战斗力相当旺盛的齐军潮水般地从四面涌过来,直杀得魏军丢盔卸甲,四处逃散,几乎全军覆灭,庞涓只带了少数残兵败将逃出重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这次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孙膑出色的军事智谋和才干。孙膑所制定的围魏救赵的战略,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战例。“桂陵之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邯郸归还赵国,赵国也因齐军的援救而复存。

设伏马陵

魏国在桂陵之战后,尽管遭受了挫败,元气却并未大伤,久霸中原的余威还在,稍加休整后,便又恢复了生机。桂陵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52年,魏国便联合韩国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不与魏国讲和。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魏国又向西边的秦国反攻,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围攻秦国的定阳(今陕西宜川县西北),闹得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也被迫与魏国讲和。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年),魏惠王召开了逢泽(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之会,参加会盟的共有12个诸侯国,会后还一同去朝见周天子。至此,魏惠王独霸中原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了。

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即桂陵之战后13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逢泽之会为由,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企图一举亡韩。在魏军的强大攻势下,弱小的韩国岌岌可危。眼前魏军兵临国都,韩昭侯异常恐慌,遣人星夜告急于齐,求其出兵相救,以存社稷。齐威王早就想侍机再攻魏国,所以接受韩国告急后,便决定发兵击魏救韩。齐威王召集群臣,共议国策。宰相邹忌认为,韩魏相煎,这是齐国之幸,可以隔岸观火,齐国自身也需要加强治理,以不发兵相救为宜。大将田忌则认为,魏韩相斗,韩败魏胜是其必然的结果,魏国的势力就会因此大增,则祸必殃及齐国,绝不能袖手旁观,坐失攻魏良机。两人争执不下,齐威王征询孙膑的意见,说道:“军师不发一言,难道说救与不救,二策都不妥当吗?”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郑周永

    郑周永

    郑周永,韩国现代的创始人,拥有43家关系企业,15.5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12亿美元(现代汽车为 92亿美元),除汽车、建设等核心企业,还包括造船、重电机械、电子等关系企业,韩国现代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国资金最低,最具“韩国色彩”的企业团体,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为特立独行的一匹车坛黑马。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热门推荐
  • 走地菩萨记事

    走地菩萨记事

    似是而非、若隐若现,这不正是一切神秘力量给人的第一印象吗?不相信的一笑置之,相信的为之入迷.
  • 豪门恩宠:老婆哪里跑

    豪门恩宠:老婆哪里跑

    顾晨将洛夕狠狠的圈禁在墙脚,清冷的眸子倒影着两颊绯红的她,瞬间燃起熊熊烈火,薄唇微起:“乖,叫晨。”“晨你妹啊!”跟你装个软,你他么还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这世界太可怕,她还是开溜为上,从此如同人间蒸发。多年后。大宝:“叔叔,你长得好像京剧哦!”小宝:“叔叔,你想要请我妈咪吃饭?这个,我得问一下妈咪的意见。妈咪,有个怪叔叔想让你请他吃饭?”洛夕啪的一声摔了手中的笔,“什么?轰出去!”“小兔崽子!!老子是你爹!”顾晨一把抱起两小只,还没开打,洛夕就从书房冲了出来:“顾晨,你敢碰孩子一下,今天晚上就别进房门!”“老婆,有话好说,我就是想跟孩子们亲近亲近?”“滚!”“老婆,务必请留门!”
  • 末日之崩坏世界

    末日之崩坏世界

    崩坏发生,丧尸来袭,唯有一个左眼绽放着蓝色火焰的少女在这崩坏世界里脱颖而出———是救赎,还是毁灭?
  • 舍一点是得到

    舍一点是得到

    本书说的是舍得舍得,不舍难得,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获得,帮人就是帮自己,给予爱的人,才会享受到爱,吃亏到后还是福,肯付出、会放松,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放下身段,可以更安全稳地前进,看准进机退一步,生存空间更广阔,乐善好施能升华你的人生境界。
  • 忆梦史

    忆梦史

    百草谷是上古诸神遗留在红海界面的后辈所居住的空间,为保子孙周全不被妖魔余孽残害,于是将其空间与外界隔离,代后人修到大乘时方可打开与外界通道,上古诸神将妖魔以及三件圣器一同封印在诸神战场上,只有诸神嫡系血脉才可进入诸神战场得到圣器里留下的传承,将三件圣器融合后才能再次打开通往灵界的通道得以飞升。
  • 赎仙道

    赎仙道

    原名《赎仙道》,是从榕树下改投腾讯,希望在这里可以完成我的梦想!所谓道,到底是怎样的?你的道是道,我的道也是道!顺也是道,逆也是道!天道轮回,本无意规则四方。既让我出生,便已是天道!
  • 琢玉之传

    琢玉之传

    一块被所以人认定是枚一文不值的玉佩,一个被乡里邻居唤为“药罐子”的小男孩,一本被师门置之阁底无人问津的所谓秘笈,一粒被人当作幸运石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砂砾,当这一切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事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世人所神往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故事就此展开。是叛逆,还是不懂事;是无情,还是为了生存
  • 炫舞之曲终人未散

    炫舞之曲终人未散

    炫舞是很多女孩都会玩的游戏,很多人在游戏里伤过,痛过,陈雅思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和辛夏亚的故事很长,长到她很难忘记。从高冷男神到宠妻族,辛夏亚在改变;从指尖族到炫爱族,陈雅思也在改变。现实是残酷的,未知因素一点点影响他们,现实中的陈雅思和辛夏亚分开了,但愿我手中的他们是幸福的一对。一曲终了,人未散。
  • 伤之恋

    伤之恋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虐爱的小说,小说里面有希望,有迷惘,有爱情,有情色,有忠贞,有背叛,有遗憾,有圆满,而更多的则是生活。可以说,这部小说是随着生活而发展的。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的写作思路也在发生着变化。这部小说,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想,有的人看到青春的惨烈,有的人看到爱情的曲折,也有的人看到时光的残酷。其实,生活就是无数种色彩绘成的图画,有时,画笔在我们自己手中,有时,画笔在命运手中。生命是让人无奈的错误,青春如流水般无法抓住,我们的心,最终也会渐渐失去最初的样子。但是生活还会继续,我们还有希望的未来。
  • 观总相论颂

    观总相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