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300000011

第11章 品味历史明珠,莫以表相论英雄(2)

关于曹操屠徐州一事,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杀了多少人,怎么杀的,为什么杀,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公论。

据《曹瞒传》载,曹操彭城坑杀男女数万。而《后汉书·陶谦传》则称,曹操“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而《资治通鉴》则说仅彭城一次就坑杀男女数十万!那么这些是事实吗?

据史书记载,曹操的确有两次用兵徐州。第一次是初平四年(193年),陶谦与下邳阙宣举兵造反,曹操征陶谦。

《三国志·武帝记》载:“四年春,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次是为公出征。曹操跟徐州城居民没有什么仇恨,不可能杀害无辜的老百姓。他昔日一直很爱护百姓的,曾经因为自己的战马受惊踩踏老百姓的庄稼就要自刎谢罪的他,怎么可能随意杀害老百姓呢?

《三国志·陶谦传》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这里的描述是陶谦兵败走,死了万人。这样看来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次是兴平元年(194年)春,曹操的父亲为陶谦所害,所以曹操为复仇东伐。这一次是为私复仇东伐。

《三国志·武帝记》载:“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报杀父之仇,曹操的确杀了一些人,可能做得过分些。

《世语》对这个事有个说法,曰:“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遗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邵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邵时已死。”

《曹瞒传》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客观地来看,这里面写得还是有些道理的。陶谦派去迎接曹操家人的士兵半路上起了贪财之心,杀害了曹操家人,上山为匪,给陶谦惹了祸端,连累了徐州城人。

由此可见关于曹操屠徐州之事,《世语》写得已经比较详细,但是,《后汉书》的作者弃而不用,而采用《曹瞒传》的说法,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陶谦说成正人君子,把曹操描述成屠城的恶魔。

《曹瞒传》正是曹操屠杀徐州百姓谎言之源头,而《后汉书·陶谦传》没能仔细考证,不负责任地照搬野史传说,才最终使曹操屠杀百姓的恶名从此流传天下。

换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徐州无辜百姓数十万,那么,这个事肯定成为一个让他的政敌攻击他的把柄,但是,在袁绍声讨曹操的檄文里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曹操屠徐州是无中生有,或者是小题大做。当然,如果曹操真的杀害平民,确实应该批判,但不管怎样,不该无中生有、夸大事实。

老梁论成败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作者在写书立传的时候,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容易缺乏公正客观的态度,多多少少带有主观色彩。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曹操是好人或坏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他也只是时代潮流中的一朵浪花,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曹操是时代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历史上的一个杰出人物。他一生征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在历史的军事、政治、文学甚至教育上,写下了属于他的浓厚一笔。

“黑道”刘备——被谬赞的败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都会认为刘备是个仁义忠厚的人,再加上在任何一版的电视剧中,刘备都长着一张忠厚、老实、仁德的脸,再加上刘备之心软、爱哭,导致他被人们公认为是古代慈善家、有仁爱之心的“刘皇叔”。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跟曹操比有什么不同?

“黑道大哥”——怒鞭督邮,展武夫本色

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刘备脾气好。仅拿“三顾茅庐”一回来说,他去了三次卧龙岗,前两次皆空手而还,却丝毫不为所怒。许多人根据罗贯中的书中描述,得出了刘备脾气很好的结论。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是个暴脾气的人。

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知道,“怒鞭督邮”这段故事相当有名,这件事发生于刘、关、张三人结义,讨伐完黄巾贼余党有功,进而获得皇帝召见后。皇帝见了刘备以后,便许了他一个中山府安喜县尉的职位,该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县武装部部长。在战乱年代,武装部部长远比县长权力更大。遗憾的是,刘备到职后才3个多月,朝廷即又降诏,说凡是因为军功而升任官职者要全部淘汰掉。

这是源自于朝廷的一项明智之举——为了阻止地方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不断发展下去,下诏淘汰武人出身的地方官吏,这样的政策本身无可厚非。为了完成这项并不简单的任务,朝廷派了“督邮”一职者到各地来督促武官解职。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录这段历史的:督邮前到安喜县视察时,这位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督邮于三位真英雄刘、关、张面前耍尽了威风,并威胁“假冒皇亲”的刘备应被立即停职。而安喜县吏在刘备退下后,暗自与他商量:督邮如此神色,必然是想索贿。刘备明白——平日间“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并未提供贿赂给督邮。结果,次日县吏即被拘提,且以此来要挟刘备。

性情刚烈的张飞咽不下这口气,三杯黄汤辣水下肚后,便前去理论。路上却见有五六十乡民在馆驿外痛哭,为的是督邮捉拿县吏后,欲害刘备,众乡老虽有救人之心却无救人之财,继而聚于此地。张飞一怒之下,冲入堂中用蛮武把督邮给五花大绑了,并且将他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最后,还是刘备闻讯而来后,救下了快被张飞打死的督邮——但擅自鞭打朝廷命官之祸已铸成,三人只得出逃,奔投代州刘恢。

从这段短短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一、刘备勤政而爱民,在乱世中还秋毫未犯,故有人将害之则人民为其求情,此深得民心之证也;二、莽张飞性情刚烈,遇事只想以武力解决而不考虑后果,对督邮跋扈的态度只想硬碰硬教训了事,并未考虑行事的后果如何;三、刘备仁德过人。

在《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的原文记载中,张飞在鞭打督邮时喊道:“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而演义中写到刘备闻言的反应是:“玄德终是仁慈人,急喝张飞住手。”并且在关羽进一步进策说该杀督邮,兄弟三人“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之计”时,他还冠冕堂皇说道:“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性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不但强留督邮一命,还把官印给挂了就潇洒离去,完全符合仁义又正派的形象,并且不愿轻易杀人。

所有的演义都会以曲解历史的方式来取悦读者,真实的历史被记录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此为下述完整文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汉灵帝末年,“黄巾贼”兴起,各州郡分别都有义军奋起和“黄巾贼”对抗,而刘备也率领他的一群属下跟随校尉邹靖讨贼有功,因此最后受封为安喜尉。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小小的安喜尉是不可能被召见至朝廷由皇帝来策封的,《三国演义》写到刘备是在皇帝跟前被封为中山府安喜县尉,这种写作是将帝王的格局做小、将刘备的地位抬高了。

到封为安喜尉之前,《三国演义》除了在策封过程中出了一点儿礼制上的问题之外,大抵上没有与历史相差太多,但是后面的剧情在正史中急转直下。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

后来,这位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反而白挨了一顿鞭打的督邮由于某些公事来到安喜县,刘备主动前往求见,但却未获得督邮的召见,因此他直接冲入府中把督邮给绑起来,并且将他给“杖两百”,最后,又将自己的官印系在马枊上,开始弃官逃命的生涯。

可以看到,在正史中,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以“仁德”著称的刘备,甚至连督邮都是他主动去找碴儿的。对照当下《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总是将刘备奉为“悲悯的仁德之君”,这真是歪曲了真实的历史。

这段故事在《典略》中也有记载,而且内容更为详尽,附录于下给大家参考:

“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

在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后,各州郡在不久后即接到朝廷的诏书,凡是因为军功而担任长吏者,必须免除其官职被淘汰(毕竟当时击贼者太多,朝廷养不起这么多官,只得先让他们过过瘾再裁掉他们),而刘备当时就已经怀疑自己是否就在这一拨裁撤的名单之中,而当他发现督邮来到安喜县时,心里就有一个底(被裁定了)。

“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

于是刘备立刻打听督邮所暂居的馆舍,并且主动前往与他相见,此时督邮大概已知刘备来意不善,假称身体不适而不见他,刘备因此而“恨之”——他恨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官就要被夺走了。此时,刘备立刻回到他的官舍,并且带领着一票安喜县的吏卒再度回到督邮暂居的馆舍(求见不成干脆动刀动枪)。

“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刘备带了吏卒来到馆舍外后,很不客气地冲入门内,并且大声喝道:“我收到府君的密令,他叫我前来捉拿督邮!”这招“贼喊抓贼”的法子非常有用,督邮当下就被镇住了,而刘备此时马上冲到床上把装病的督邮给绑起来,并且一路将他带到县界以外,解下自己的官绶挂在督邮的颈子上,然后将督邮“绑在树上”,以鞭杖鞭打这位朝廷命官百余下,甚至最后打爽了以后还想要杀掉他。可怜的督邮不断地苦苦哀求他,望刘备可手下留情,这才留下一条性命。

刘备身为官员,不但没有顺从朝廷之诏,反而贿赂不成主动挑衅。要知道,面对“淘汰武人官吏”这一政策,督邮本人并没有决策权,他只是公事公办,来解除刘备官职的,而他不见刘备,也恰恰是为了堵住后门、不徇私情,刘备对此怀恨在心,破门而入,将督邮绑到树上鞭打,甚至还要杀死他,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彻彻底底地表现了他一介武夫的嚣张气焰——但在《三国演义》中,鞭打督邮从无理取闹变成了有理惩恶,嚣张的刘备变成了“以仁德行天下”、“终是仁慈人”、“姑饶汝性命”的忠良好人刘玄德。

《三国演义》为了塑造刘备正直而善良的形象,曾多次运用颠倒故事角色的手法来撰写故事,以增加人物的鲜明度,并以此让读者意识到,刘备是正统、正派的形象代表。这种例子在《三国演义》中非常多,再加上后人不断地推波助澜与渲染,一个在正史中诡计多端又擅长操弄人心、极有江湖豪侠、黑道大哥气息的刘备,竟然变成了一个推崇儒家思想的“以仁为本”的一代仁君。

刘备本色——冷酷绝情不靠谱

在时代剧变的关口,刘备如果是个没脾气的人很难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统领下面的人跟他一起打天下。所以刘备完全不是《三国演义》写的那样谦卑温顺的人,他很有脾气,而且脾气很暴躁,气急了会打人。更重要的是,他离真正的仁义还有很远的距离。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打的头一仗是“火烧博望坡”。实际上,历史上这把火不是诸葛亮烧的。火烧博望坡时诸葛亮还没出山。真正下令烧这把火的人是刘备,而且烧的也不是曹兵,烧的是自己人。

刘备之所以放火烧自己人,自有其深谋在其中——当时刘备没等曹兵在那儿安完营扎完寨,就直接在邺县打夏侯惇。此时,他手下已有赵云跟随,此役中,他令赵云故意打败仗。曹兵穷追不舍,追到博望坡时,刘备一把火便把自己的营盘烧着了,一片熊熊大火之中,猛一看上去,好像他的队伍被打得丢盔弃甲了。

其实这是为了吸引曹兵接着追他,其目的是将曹兵引到新野南边。这里土地很平,但是草极深,曹兵不熟悉地形,自然陷入草中。此时,刘备又放火烧曹兵,结果大获全胜。从这里来看,刘备是个非常有智谋的人,关键时刻能豁出去。

不少人都认为刘备忠厚、老实、对朋友很够意思,其实这都是表象,刘备身上有很虚伪的一面,也有非常狠毒甚至冷酷绝情的一面。现在仅拿刘备和吕布之间的事儿来讲。吕布虽然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但他曾多次帮助了危难中的刘备,从这点上来说,刘备欠吕布不少人情。

书中曾经写到袁术派大将纪灵率10万大军攻打刘备的事。当时,论兵力,刘备远不如袁术,若两军真正交战,刘备势必丧命。这时,吕布出来和稀泥——他一只手拉着刘备,一只手拉着纪灵,说:你们俩能不能不打?我把我的方天画戟立在辕门之外,我往后退150步开外,拿出弓箭来。我的这箭能射准这方天画戟的戟尖,你们两家化干戈为玉帛;我要射不中,你们再开打,我绝无二话!

据说他射戟那天,外头风力有六七级。但吕布这一箭射出去,正中150步开外的戟尖!纪灵没想到吕布竟然真的会射中,想想也可能是天意如此。君子无二话,他立即率军退去。就这样,吕布救了刘备一命。

后来,吕布因为虐待自己手下,被大将宋宪、魏续偷走方天画戟,并趁吕布睡着的时候,把他拿下交给曹操。大难当头,吕布对曹操求饶,表达追随之心。曹操有个优点,喜欢像吕布这样的猛将,他这样的人才到谁手里都是个宝儿。杀不杀吕布,曹操一时间没有最终裁决。

中间,曹操站起来上了趟厕所,屋里头就剩下吕布和刘备了。吕布一看四下无人,立即向刘备求救——玄德,你可得救我一命!刘备自然点头应允。此时,吕布一颗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他欠我人情,自然会替我美言几句。不一会儿,曹操回来后端坐不言,吕布又接着求情——若饶我不死,我愿效犬马之劳。

听了吕布的话,曹操一转身看着刘备说:玄德以为如何?曹操这个动作有点儿类似今天的“元芳你怎么看”。他把球儿踢给刘备要听刘备怎么说。结果,刘备出尔反尔,不仅没有为吕布说好话,反而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意思是告诉曹操,难道你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事了吗?曹操一听这话,立即大声喝道:“推出去斩了!”吕布被带出去之前,气得指着刘备大骂:“大耳贼,大耳贼!”

吕布之所以这样骂刘备,也恰恰是因为他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双手过膝,一个是耳大垂肩。所以吕布叫:“大耳贼!大耳贼!辕门射戟为了谁?”由此可见,刘备这个人毫无忠义可言,也无感恩之心。

同类推荐
  •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在吴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多识广、百事通晓。江南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令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幼浸淫其间,仿佛从来不需要思索。比如吃饭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手?吴和鱼是什么关系?园林里是否要种庄稼?最初抽“淡巴菰”的人是谁?昆曲怎么催生了三弦?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年的文字是什么?……许多问题若想追根究底,就让人挠头皮了,往往讲不出子丑寅卯。然而一旦有所发现,却有无穷的快乐。
  • 帝国暗流

    帝国暗流

    将门之后,家到中落,颠沛流离之际,暗度陈仓。饱受阉割之痛,矢志接近帝国中枢,成为帝国暗流,丹青渣滓。却凭聪毅,玩转宫廷,太监上位,位比将相。隐花终有香,暗流也激荡。终将家族历史,重新改写。
  • 魂萦边城

    魂萦边城

    十字路口,那没过军队的街道,也并没好到哪儿去,同样满是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人流。拉着顾客的车夫们奔跑的速度本已不慢,而车上坐着的顾客却还在催促他们再快些。
  • 极品小游医

    极品小游医

    徐知乎被人给穿越了,然后穿越他的人就挂了,唯一存在的痕迹就是留在徐知乎脑海里的不知名信息,作为一名小游医,徐知乎的理想就是光复自己的仙医门。理想是美好的,前途却是未知的。紫女:“知乎,晚上到妾身的房中再给妾身写几句诗词吧。”白梦柔:“知乎,奴家腰有点酸,晚上你进来帮奴家揉一揉好不好。”徐知乎表示,娶妻生子,此乃光复宗门的一大步。这是一个被穿越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小游医光复自家宗门的故事,这是一个...纯洁的故事!
  • 三朝十八国

    三朝十八国

    天下初分,万族林立。安邦定国,谁与争锋。
热门推荐
  • 祇洹图经

    祇洹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打雷了,请抱紧我

    打雷了,请抱紧我

    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改写的真实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自恃清高的少年经历过创业,爱情,婚姻的一再失败后自甘堕落又重拾信心并逐渐蜕变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故事中有泪点有笑点,更有虐心的虐点,是一个可以让读者开怀大笑,失声痛哭,怒火中烧后又陷入深深的反思的作品
  • 记忆编码

    记忆编码

    一部适合成年人阅读的“轻童话”作品,唤醒你逐渐隐去的童话基因,每一个小故事都能与你产生共鸣,因为那是过去的记忆,童年的缩影。
  • 蜜恋1001天:恶魔校草你混蛋

    蜜恋1001天:恶魔校草你混蛋

    恶魔校草,你有病啊,他说:就你木有病,她又说:我有病你有药啊!他说:你有病,关我毛线啊,神经质,当时她快被气死了。后来,他们相爱了,他便一直花样百出的吻她!他们的故事开始了!
  • 丫头别跑:校草太花心

    丫头别跑:校草太花心

    “你再碰我,小心没孩子”她冷冷的看着他第一次相见她送了他“小弟弟”一份礼“你不会,因为你要为我生孩子”他看着她第二次相见他强吻了她“当被狗咬了”她转身就走那年的错过怎会再次错过“丫头别跑,这辈子你逃不了了”看她冰冷的心如何被化解一场场序幕即将拉开...
  • 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

    当她遇见了他,人生的轨迹就在他的影响下发生着渐渐的改变,没有人发现,她的心渐渐地不再属于那个逢意······然而在没有人发现的角落里一个叫林远兮的少年,默默地看着他的珍贵在慢慢成长······校园还是职场,职场还是黑道,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玄机······
  • 上古世纪之无畏传说

    上古世纪之无畏传说

    没有最强职业的,只有对游戏最了解、操作最好的玩家。游戏还是现实,虚虚幻幻,亦真亦假。兽灵、哈里兰、诺亚、精灵又将会发生什么呢?
  • 星际英雄兑换

    星际英雄兑换

    死亡如黑幕般降临,和平的贫民星孤儿院惨遭屠戮,弱小的她只能看着和蔼的阿姨,有爱的小伙伴们在无情的枪林弹雨中一个个倒下,恐惧,无助,最后,一切陷入黑暗。当她再次醒来,却已不再是那个她,而是来自千年前的21世纪的现代灵魂,手携英雄兑换系统,她将如何代替可怜的孤女逐渐变强,为复仇而战黑暗的恐怖组织,另一个星系残暴生物的入侵,从废柴到强者,从平凡到不凡,她,林清,来自于21世纪的特产——女汉子,将会如何利用系统,玩转星际!ps:男频女主文不得不说挑战巨大,而且我还是个新手,各位读者别急着点叉,先看一下作品相关我的解释可好?我保证,绝不言情,纯粹的升级文,有热血有搞笑有轻松
  • 张旭旭跳槽记

    张旭旭跳槽记

    大学毕业的张旭旭,攥着大学文凭长期游荡在各种招聘会上。从无合同、无保险、无福利的“三无公司”,经过一次次的跳槽后终于来到了心慕已久的知名外企,成了一名高级白领。一次次的跳槽让他笑话百出,每次的跳槽都经历不同的冒险,当来到令人神往的外企后,却遇到了一大堆想象不到的办公室战争……经历了诸多来自职场的压力之后,他变得坚强了,成熟了,最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本书由作者的真实经历所改编,用诙谐搞笑的语言讲述职场中的酸甜苦辣,带读者玩一次职场里的过山车,感受最真实的职场现状。
  • 小不点成长记

    小不点成长记

    一个从小就缺乏运气的学生,凭借自己的勤奋和不屈服个性完美演绎不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