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300000013

第13章 汪精卫之死揭秘(2)

但是,10日上午6时,汪精卫的病况剧变,体温高至40.6摄氏度,脉搏增至128次,食欲全无,呼吸困难,渐入危重状态。至下午4时20分时,汪精卫在日本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3.遗嘱之谜

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后,许多人都曾追问其家人和亲属,汪本人是否有遗嘱留下。汪精卫的家人及其亲属都说没有见到汪留下遗嘱。然而,在事后20多年的1964年,在香港却冒出了一份汪的遗嘱,题为《最后之心情》,下书“兆铭”。此遗嘱一出立刻引起轰动。轰动不仅在遗嘱本身,更在其是汪的亲笔还是有人故意伪造。

从这份遗嘱的题目上看,的确是汪的亲笔,但在“遗嘱”前记中却说,全文由陈璧君代抄,并且注明,要等汪死后20年,方可发表。这又不免让人感到疑惑和费解。发表这份“遗嘱”的,是当年汪精卫的死党周佛海的亲信金雄白。

金雄白并不是汪精卫“改组派”的人,更不是汪的亲信,而一直是国民党CC分子。抗战前是国民党《中央日报》和上海《晨报》的采访主任,是个资深的老报人。后来一直追随周佛海,汪伪时任汪伪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任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法制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金不仅是个报人,而且还是有名的律师。汪伪时在周佛海的支持下,金在南京办《中报》,上海办《平报》,并办了开小报风气之先的《海报》。所以,金雄白和汪精卫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汪的遗嘱,不在自己的亲属处,竟由金雄白得之而发表,实在出人意料。汪的“遗嘱”为什么会在金雄白的手里,自然令人觉得其来历蹊跷,而且有些不合情理。

当时的金雄白正以“朱子家”为笔名,在香港《春秋》杂志上写长篇回忆录,题目就是《汪政权的开场和收场》,前后写了近百万字,后来出了6本单行本。金雄白在解释汪精卫的遗嘱发表经过时,曾撰写了《汪精卫国事遗书发现经过》一文,文中说:1964年2月8日那一天,《春秋》杂志社转给我发自本港的一封挂号信,发信人却无姓名。启视之下,有一叠4张半蝇头小楷复写的汪精卫的国事遗书,另外在一张荣宝斋的信纸上,还有汪氏亲笔写的“最后之心情兆铭”7字。透查封内,并无发信人附给我的函件。我已深以为异。最初,我为信纸上汪先生的字迹所吸引,再三审视,虽确信为汪氏之亲笔,但仍抱有一个先人的成见,即认为汪先生并没有立下遗书。当汪先生的遗体从名古屋移到南京时,许多人都急急向汪夫人陈璧君探问:“汪先生有没有立过遗嘱?”她当众回答得很干脆:“没有!”

金雄白在这篇文章中还表示:在留港这几年中,他曾不时与汪精卫的家属有所接触。他觉得,当年汪精卫在日卧病时,他的这些亲属都是朝夕随侍之人,而他们又几乎一致说“先生在病中,没看到写过什么遗嘱、遗书一类的文件”的话。不过,后来金雄白仍相信汪精卫的遗嘱是真的。他写道:“不仅这‘最后之心情’几字,无可怀疑是汪的真迹,其次,看惯汪先生文笔的人,一眼立能辨其真伪。5000字的长文,有谁能仿冒?寄件人既不是他的亲属,而且不愿透露姓名,更有何仿冒之必要?况过去的许多事实,也是别人所无法知道的。纸张的陈旧,显然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连上面的一枚图钉,也已锈迹深印在纸上了。”

金雄白为了进一步证实,还会见了汪精卫的长子汪文晋。当汪文晋读完全文后,对题目的字迹,笔调和言语等所说的一切,认为均非伪造。并认为,全文抄写的笔迹,是出于汪的至友龙榆生之手。龙榆生是汪家密友,担任过汪伪中央大学教授,陈璧君在上海市监狱服刑时,龙曾长期送去书籍,内中就有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陈璧君一再阅读,终于写出了“共产党的成功,并非偶然”的自白书。陈璧君于1959年在上海监狱病死。值得一提的是,汪精卫的遗书中说此遗书是叫陈壁君抄写的,但经过汪精卫的长子汪文晋认定,抄写的笔迹又不是陈的笔迹。这是怎么回事呢?

金雄白和许多人研究后,大家觉得唯一的可能就是,汪精卫在病中想到了留下遗嘱,但只写了题目,身体就不能支持他再写下去,于是,就口述或录音后再由人誊写。此又肯定由陈璧君保存,因遗嘱内规定,要汪死后20年方可发表,故她一直深藏不露。后来陈璧君被判无期徒刑,自知出狱无望,才暗交可以信赖的龙榆生。当时汪精卫的子女都不在上海,只有龙榆生和她常有来往。汪精卫死于1944年,到1964年刚好是汪去世20周年,故十之八九,信是龙榆生的后代或心腹朋友寄出的。

对遗书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是汪精卫的女婿何义杰。何文杰和其岳父的关系十分亲密,胜过其他子女。汪精卫在日本治病时,何文杰自始至终,随侍左右,寸步不离,汪是不是有遗嘱,何应该是最最清楚的人,当何文杰在港看到这份遗嘱时,除确认“最后之心情兆铭”为汪亲笔外,从文笔和风格上也证明是汪的文章,但他认为绝不可能是汪在日本病危时所写。

汪精卫的另一密友朱朴,看了遗书后,表示了肯定的态度,他说:“我看惯了汪先生的文章,这是别人万难模拟的。”而大汉奸陈君慧看了遗嘱后说:“我曾赴日本探视汪先生的疾病。我委婉问他对将来有什么交代!汪说:‘一切已详在我的著作中。’这‘著作’二字,可能就是指的‘遗嘱’吧。”汪的长女江文惺则说:“假如遗书是假造的话,无论文笔和内容,都到无懈可击的地步了。”

经过这么多人验证后,金雄白和不少人认为,如这份遗书真是汪所口述的,只有一个可能,即1943年底动手术取出10年前留在胸间的子弹后,在南京北极阁寓所休养时所预拟好的草稿,交陈璧君抄写而保存。

汪精卫遗嘱的真伪在争论了一段时问后,虽然有了一些共识,但仍然在争论中。

大汉奸汪精卫的遗嘱中都说了些什么呢?看过这份遗嘱的人都认为,汪的这份遗嘱真是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通篇都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丑表功。全文共5000多字,几乎全部是反苏、反共、反日、反蒋的论调。主要是:(1)反苏反共。汪认为中日打仗,必定是两败俱伤,结果是前苏联坐收渔利,中共借此壮大。汪为此说:“……回忆民国27年(即1938年),远东成为日本独霸之局,各国袖手。以陈旧飞机助战者,唯一苏俄。推求其故,无非欲我苦撑糜烂到底,外以解东人日本之威胁,借以弱我国土……”(2)指责日本。汪说和平未成,是日本军阀跋扈,不遵守条约规定。汪以此将自己的汉奸罪责,推得一干二净。(3)推出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掩盖其汉奸卖国论点。

金雄白将汪的“遗嘱”全文发表后,当即轰动一时,尤其是香港和日本,反应十分强烈。“遗嘱”最先在日本引起轰动。在日本销售量达5000多万份的《每日新闻》报捷足先登,抢先于1964年4月29日、30日两天,以最显著的版面予以刊载,并且加了按语。按语中说:“在20年后的今日,对于这份遗书,在中国可与孙中山先生的遣嘱同其重要,而且为昭和历史上的重大资料。”日本对其傀儡政权的掌权者自然评价颇高。

美国有名的“美联社”,也向全世界发布了电视稿,认为它是中日8年战争中的一项新发现。日本东京的英文报纸《日本时报》,于1964年5月7日刊出了中文的影印件,并附有一篇专论。《日本时报》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报纸,在美国和东南业一带都有很大的销路。该报刊出时的标题是:“汪兆铭的遗书,再揭开历史的真实”。由于“遗嘱”纯为丑表功,故《日本时报》在附言中说:“对于汪氏而言,到现在为正,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系日本统治下的南京一个傀儡政权的领袖,他却用自己的遗言,为他的过去重作表白。”

一个已经逝去多年的,而且几乎是在瞬间便消失的伪政府人物,对他的所谓“遗嘱”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分析家认为,这与当时的世界大环境有关。

就当时的美苏冷战以及大范围的反苏反共环境来说,追随美国的日本,几乎一直肯定“遗嘱”是真的,因为遗嘱中的反苏反共的论调是主要的。《每日新闻》发表了汪精卫的这篇“遗嘱”后,又立即派记者采访了当年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今井是汪精卫伪政权自始至终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他对记者说:“《每日新闻》所发表的汪氏的国事遗书,是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以我私人的判断,这份遗书,确为汪氏的真正心情。”《每日新闻》还派记者专访参与汪精卫伪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清水董三,清水开口就说:“这才是真正的遗书。”

这些侵华时的日本人物,他们的话也只能作为参考,因为,这些人当时抱有一种“自谴”、“自责”的心情,他们都认为日本确实不遵守条约,对中国犯了罪,才以此来肯定汪在“遗嘱”中的丑表功。

当然,也有人提出“遗嘱”系伪造的假货。1964年5月15日,胡兰成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汪精卫的国事遗书——思想混乱之反映》。他坚持认为,“遗嘱”是伪造的,他把自己和汪精卫都说成是“日本的真正朋友”,他竟然胡说什么汪精卫的所谓“和平运动”,是真正的“爱日运动”,并自抬身价,说自己是汪精卫的亲信,可以证明汪精卫决未写过什么“遗嘱”。

汪精卫伪政府成立时,胡兰成凭着会写文章,骗得了伪宣传部政务次长的高职,但不久就和汪真正的亲信、伪宣传部长林柏生闹翻,被汪精卫扣押,后来被日本人保释。于是,胡兰成离开了汪精卫,和“76号”特工头目李士群混在一起,办起了特务报纸《国民新闻》。由此可见,胡兰成的文章,完全是为了自抬身价,也并无任何参考价值。

到了1964年8月,香港颇有名气的《新闻天地》杂志,也全文刊载了汪的“遗嘱”,并附有很长的文章。文章完全站在台湾国民党的立场,认定“遗嘱”为伪造,竟说遗书是“帮共党的忙,有损国体”。此文为《新闻天地》老板卜少夫所写,卜自己就是台湾的“立法委员”,且此文也缺少有力的否定证据,不足为信。

同类推荐
  • 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

    中土武士之道;一、武士以国家名誉为重,有损国家名誉者刻不能忍。二、武士以国家权利为重,损国家权利者必生死相争。三、苟杀其身而有益国家者,武士必趋死而无畏。四、武士对国家负责,扶有德者执政,于君主行的是友道。五、武士保持纯洁,远离官场,功成后当身退。六、武士是道德典范,遇报复不逃离,死了的武士更能唤起人们心中的道义。
  • 美军海外征战记(全集)

    美军海外征战记(全集)

    1898年,20世纪还未开始的时候,美军只有2.6万常备军。而到21世纪初的2006年,已经有200万美军驻扎在这个星球上的多个角落。从一个以中立为基本立国原则的国家,到一个“哪里有战争哪里有我”的世界警察,美国在20世纪的历史堪称传奇。 但是,美国究竟是如何将这个丑小鸭变凤凰的故事变成现实的?从美西战争开始,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直到最近的朝核问题危机,本书将以章回体的形式揭开这一谜底,让读者看到一个在战争中不断强大的美国,一个善于利用战争的美国,从而也是一个更加真实的美国。
  • 来自两百年后的火星

    来自两百年后的火星

    战争总是从最不可思议的角度进入你的生活,当一切全部崩溃,重建便是最后的选项。如果战争能留下什么,那应该就是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当从两百年后的火星回到这里,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时代,变革正在暗中悄然发生。星际时代已经不再遥远。米国人的高能粒子大炮也在迫近,星际旅行即将启程!
  • 侠义群英会

    侠义群英会

    内容简介:清末民国,普天下苍生都活在新时代中。一名被道长抚养成人的孤女,为了给受难民众做实事,藏身于青楼;为了报答督军的恩情,身入督军府;为了民族大义,身入敌营,为黎民百姓尽显侠义之色。文章以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女从侠女到民族英雄的故事。
  • 猛虎出山

    猛虎出山

    这是一个在军队的背景下,孙强与他的战友们通过层层选拔加入特战队多次执行任务,但由于一次任务失败被开除军籍,他们以为后半生就这样平凡的度过了,但他们发现被卷进一个更大的阴谋中,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结局究竟如何……
热门推荐
  • 复仇三公主vs南家二少

    复仇三公主vs南家二少

    这绝不是单纯的言情,她不可以有感情,今时今日她绝对不会让自己爱的人再受到伤害他必须伪装,他不是纸醉金迷,却为何看着自己爱的人死在面前.
  •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本书内容包括:资本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技术创新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及特征、中国省际协调发展的建议等。
  • 因为爱之放开手

    因为爱之放开手

    他出身豪门,从小一帆风顺,天之骄子的他遇上了出身寒门的她,从此他的人生改写。几年的守护,却始终走不进她的心,只因她的心中有座坟,住着未亡人。在忍痛送走她后,又放下一切追了过去,终于让她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他以为他们终于可以一起走下去的时候,她却和自己的哥哥一起背叛了自己。他悲痛欲绝的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哥?”她冷漠的回答道:“因为他什么都比你好!你只不过是我的踏脚石而已,从知道你的身份后,我的目标就是你哥!”从此他的心中无爱只有恨!
  • 西游之阎罗传说

    西游之阎罗传说

    冥界之主,万鬼之王,是谓阎罗!地球小子重生在洪荒封神之后的冥界,从零开始,一步步成为地府老大阎罗王。老子不再是任人所欺的对象。玉帝老儿,你想掌控地府,简直是痴心妄想,孙猴子,你敢闹地府,本王就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地藏王,地狱空不空和你有一毛钱的关系?生死簿册我执掌,我的地盘我做主!
  • 余生,我们还未失去勇气

    余生,我们还未失去勇气

    她是一阵风,来去匆匆,他是一棵树,屹立不倒;她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她偏偏不捞月,他是待字深闺无人问津,但仅限于她;他想将她圈于身后,可却看着她在风雨里飘摇,她希望陪他走到最后,可不得不淡出他的世界……
  • 河南志

    河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总无情:我爱你,与你无关

    千总无情:我爱你,与你无关

    谁的毅然转身,谁的潸然泪下,谁的一颦一笑乱了谁的心又湿了谁的眼?易烊千玺,我们都没错,错的是时间;愿来世,你我互不相干。
  •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上)

    本书为青少年阅读类图书,按照不同主题选取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选文兼顾古今中外,内容包括:理想、自由、爱国等,文章设计了“读点·点睛”、“作者介绍”、“佳句品读”、“赏析感悟”四个版块,帮助小学生读中悟写,从“愿读、会读”到“愿写、会写”。
  • 血瞳金凰:至尊王爷独宠妻

    血瞳金凰:至尊王爷独宠妻

    对不起!大家就当作者死了!让你们失望了!久等了!谢谢你们!但是对不起……
  • 网游之血池城主

    网游之血池城主

    游戏小白林轩花光自己最后的积蓄买下了游戏头盔,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翻身把歌唱的机会,当他进入游戏,选择自己的出生地时,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