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200000027

第27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4)

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试图用光学科学的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是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C.Blanc)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1867)、谢弗勒(Michel Eug6ne Chevreul)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1839)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以及美国物理学家鲁特的著作《现代色彩学》(1880)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用这种方法,颜色的彩度和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所以又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ism)。“新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先使用的,它恰当说明了在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上,新印象主义是进一步发展了。当然,新印象主义不仅是印象主义在技法上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对印象主义的经验写实的某种反拨,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是修拉(GeoffgesSeumt,1859—1891)和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只活了32岁。从1883到1884年,他以新的色彩理论为基础,画了具有新印象主义特点的油画《阿尼埃尔的水浴》。此作在遭到沙龙拒绝后,改在“独立画会”展出。修拉还和一群年轻的画家于1884年组织了不需审查作品的“独立画家协会”。他的代表作,也是新印象主义中最典型的作品是《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1886)。1887年之后,修拉越来越注重用一种图式来表现自己的观念和情绪,作品的理性精神很强,反映出某种程式化的倾向。这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骚动》、《游行》和《马戏团》。

原来学建筑的西涅克,与修拉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造点彩派的体系。西汉克著有《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这是一本系统阐述新印象主义理论的著作。除创作油画作品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水彩画家。建筑在科学理论和理性基础上的新印象主义,在某些方面恢复了绘画中物象的具体性、实在性,在色彩分析方面有所探索,但由于过分注重法则和规则,也使绘画丧失了可贵的直观的生动性。

三、后印象主义

被称作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的画家有塞尚、高更、凡高、吐鲁兹—劳特累克、雷东、波纳尔等人。这些画家虽然经常在一起参加展览,但从未组成过社团,即使像印象主义那样松散的组织也没有过。“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本世纪20年代之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试图另辟蹊径,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塞尚反对印象主义因迷恋光色而破坏物象的实体结构和持久感,并在深人研究自然中表现与自然相似的有真实感和动态感的图像。凡高和高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他们还反对分割色彩,大胆地采用平面的鲜明的色凋,并且注重线的作用。后印象主义画家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所以林风眠曾经将它译成“反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几乎同时出现的两大新思潮: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受塞尚的启发)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受凡高和高更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在20世纪初相继谢世,作为艺术潮流也就逐渐失去其原来的活力。

出生在法国南部埃克斯—安—普罗旺斯城的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青年时期学过法律,爱好文学,与同乡左拉是同学与好友。1862年到巴黎专攻绘画,经左拉介绍与马奈、毕沙罗等印象主义画家交往,曾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画展。在一度迷恋印象主义外光和色彩的成就之后,他专注于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不同于印象派画家用快速作画的方法去捕捉表面的印象,塞尚对色彩与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他遵从的是古典艺术的原则,声称自己是从自然中学习普桑的作法。他对物象体面结构的研究暗示了尔后立体主义的理论:“表现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锥体……在感受自然时,对我们来说深度比平面更为重要”。塞尚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他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这位生平不得志的画家创作的肖像(如《吸烟者》、《花匠瓦勒之肖像》)以及不少风景、静物(他的大部分花卉画是用人造花写生而成的),虽予人以沉重、压抑之感,但充满着结构、色彩的美和诗意。塞尚晚年才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1895年首次举行大规模个展。

荷兰人文生·凡高(Vincent van Cogh,1853—1890)生于农村牧师家庭,做过职员和商行的经纪人。青年时期当过传教士。1880—1886年先后在荷兰、比利时学画。1886年来到巴黎,在弟弟提奥(画商)的帮助下,从事绘画创作,画风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响。不久到法国南方阿尔作画,并注意提高色彩的强度、明度和张力。凡高对中国和日本的版画颇感兴趣,注意在自己的绘画中吸收日本浮世绘绘画的养料,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经过失恋,当传教士不成功等挫折,凡高的神经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在试图与高更在阿尔建立某种社团的尝试失败之后,精神病不断发作。有一次在恍惚中用剃刀割去了自己的耳朵。这期间,他有时住院治疗,有时在阿尔附近的圣勒米休养,但不断作画。最后在精神错乱中自杀而死,仅活了37岁。凡高的作品,不论是静物《向日葵》(1888),人物肖像《农民》、《邮递员罗林》、室内画《夜间咖啡店》,还是风景画《洛·克罗田野》、《阿尔的小屋》,都充满对生命的爱,倾诉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他把油画中色彩和线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挪威画家蒙克和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受凡高影响最深。

文生在和他的弟弟提奥的通信中,真诚坦露了他内心的苦闷,表达了他艺术创作上顽强执著的精神。提奥在精神上给予文生很大的支持。他们的通信成为欧洲近代美术史的重要文献。在文生自杀6个月后,提奥也离开人世。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最初是位业余画家,1883年他抛弃银行经济人的职务,专门从事绘画创作。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和版画家。他曾先后在法国布列尼塔尼阿望桥村和阿尔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在阿望桥,他与贝尔纳相识。贝尔纳的一些观念在与高更的交流中得以修正和升华。他们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三者的综合,从而使艺术具有力感和率直性,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他们的观念为后来的“综合主义”奠定了基础。1891年,他到南太平洋法国殖民地塔希提岛居住,从土著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汲取营养。1901年高更迁居到马贵斯群岛中的多米尼各岛,1903年在该岛病故。他把土著人理想化,认为他们是受本能的引导接近自然的人,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当然,他也很快发现这些土著人同样受很严厉的社会规范约束,还被他们敬畏的神钳制着精神生活。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上著人的神秘、庄重和痛苦。高更的艺术活动反映了当时欧洲艺术回归原始、追求表现生命本源、追求野犷、奇异的倾向,在许多方面与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思潮是一致的。他被人们称作是法国绘画中象征主义的首领。高更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他的代表作之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1897),是在他女儿去世之后创作的,反映了他的内心痛苦与矛盾,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在塔希提岛写的日记题为《芳草的土地》,于1897年间世。

作为贵族后裔的吐鲁兹一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1864—1901)自幼身有残疾,因而发育不全。在巴黎学画期间,结识贝尔纳、凡高,深受德加绘画题材和技巧的影响。和同时代许多画家一样,他十分喜爱浮世绘版画。他的不少作品题材,取自周围的生活,描绘资产阶级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妓院的生活场面。他善于用精练的笔触,用鲜明的大块色彩对比组织画面,刻画人物性格。

雷东(OdilonRedon,1840—1916)从事油画和版画创作。他除了与同时代画家有交往外,还与马拉梅等象征主义诗人有亲密的友谊。他的作品含有某些宗教的神秘色彩和孤独感,也充满幻想意味,对绘画中的象征主义思潮有较大的影响。波纳尔评论他的画:“表现了两种几乎相对的特色:一为非常纯粹的可见实体;另一种为神秘的情感。”

波纳尔(Pierre Bonnard,1867—1947)在巴黎朱利安学院(Acad.emie Julian)学画期间,与同窗好友德尼(Denis)、塞鲁西叶(Serusier)、维亚尔(Vuillard)、鲁塞勒(Roussel)以及瑞士画家瓦洛东(Vailotton)等一同组织了“纳比”(Nabis)社团。“纳比”一词取自希伯来语,意为“先知”。这些既追求崇高严肃精神又富有戏谑趣味的画家,崇拜高更的新画风,追求艺术中的象征性,并且视高更的观念与理论为宗教的启示。纳比派得到《白色杂志》和评论家费利翁以及作家普鲁斯特、杰瑞等人的支持。纳比派第一次展览于1892年在经纪人布特维尔的画廊举行。纳比派作为艺术社团维持时间并不长。他们普遍对印象主义有反感,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装饰性,注重用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达感情。

波纳尔是一位出色的装饰画家、版画家,很有艺术设计才能。为《白色杂志》等所作的石版画,以及为一些剧院创作的舞台设计,还有他为文学小说所作的插图,很有现代感。从1905年开始,他的主要精力转移到油画创作上。他创作的镶嵌板、屏风和室内装饰画,色彩精致优雅,颇有装饰意味。晚期作品更注重构成性,画面上的质量感加强,有意识地强调形象的不完整性,注意独特的视点和加框的方法。

和波纳尔一起把后印象主义画风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的画家是维亚尔。他的画风与波纳尔相近,同样也受到莫奈的晚期作品以及高更、修拉,还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作品以描绘法国中上层家庭中拘谨、宁静和文雅的生活情调为主。

在原印象主义思潮流行时,另外一些法国艺术家并没有直接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他们的创作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当时和后来均有相当的影响。这些画家是莫罗,德·夏凡纳和亨利·卢梭。

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是一位融写实主义学院派技巧和象征性手法为一体的画家。善于油画和水彩。作品的主要题材是女性人体,大多为希腊、东方神话和圣经故事中的人物。莫罗注重笔触和厚涂色彩的美,注重形式感,但他的创作没有达到同时代后印象主义画家的现代感程度。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在他的学生中有马蒂斯、马尔凯和卢奥等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

普维斯·德·夏凡纳(Puvis de Chavannes,1824—1898)在大幅装饰性的油画上,探索如何使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创造的湿壁画的宏大风格再现辉煌。他使用的色调比较淡雅,线条也比较单纯,追求文艺复兴初期那种古朴和深沉的诗意美。他为巴黎许多公共建筑物创作了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先贤词(1874—1878,1898)和市政厅(1889~1893)的壁画,先贤祠中描绘圣简勒维生平的作品尤为精彩。德·夏凡纳作品中的象征性、寓意性,受到包括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的赞扬与推崇。

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因是关税职员出身的画家,常被人们称为“关税员卢梭”。80年代中期,他辞去职务,专门从事绘画创作,并开始在独立沙龙展出作品。虽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嘲讽,但也得到雷东,吐鲁兹一劳特累克以及一些文学家和评论家的支持;20世纪初,阿波利奈尔、毕加索也对他的艺术表示赞扬。卢梭的作品,描绘有特色的风景和人物,充满了天真、稚拙的趣味,被人们视为“稚拙派”的首创者。在许多幻境的描绘中(如《入睡的吉普赛女郎》,1897《梦》,1910,等),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其中已含有超现实的成分。

与绘画中印象主义探索相对应的雕塑中新语言的创造,其成果集中体现在罗丹的作品之中。而他的学生和助手布代尔(EmileAntoine Bourdelle,1861—1929)、德斯比奥(Charles Despiau,1874—1946)和马约尔(Aristide Maillol,1861—1944)则各自另辟新径,成为两个世纪之间承前启后的人物。布代尔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感,雕塑语言含蓄、深沉,代表作有《阿尔维尔骑马像》、《贝多芬像》、《弓箭手赫拉克勒斯》等。马约尔擅长女性人体,他为革命家布朗基设计的纪念碑像《在枷锁里的行动》(1908),以丰满的人体造型、挺拔的姿势和有力的动作,予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心理印象。这位参与纳比派活动的雕塑家的其他作品如《河》、《地中海》、《法兰西岛》,以女人体作媒介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境界。德斯比奥在人物肖像的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的刻画上颇有建树。自画像凡高1888年夜间咖啡店凡高1888年。

(第五节)19世纪德国美术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在政治、经济、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石窟:石窟雕塑奇观》主要介绍了中国著名的石窟及石窟雕塑绘画等不朽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石窟群、大佛寺石窟、响堂山石窟、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千佛崖石窟、花山谜窟等。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热门推荐
  • 断玉传奇

    断玉传奇

    三个现代的学生偶然在山上挖到一块断玉,离奇地被带到了古代。男主角历经一系列的奇遇,练成不可一世的武功,他是大宋朝的文武双状元,可以征服天下,可以改变历史,最终却保护不了怀里的女人。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女主角由爱生恨,刻骨铭心,一念成魔,最终在舍身崖下,自削鼻尖,自挖双目,自毁容貌,在舍身崖刻下“红尘斩断”几个字后,遁入空门。国仇家恨,如何决择?前生谁是我?今生我是谁?来生我又成为谁?生活继续,故事继续,传奇继续……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学院之全能学生

    重生学院之全能学生

    一个未来世界的宇宙特警被敌人轰杀,灵魂穿越到了2011年地球的一个老实孩子身上,从此他有了多种异能,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邪凤逆天之毒妃称霸

    她是站在巅峰的王,杀伐果断,冷酷无情,沾染得满手鲜血。他是一国皇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专情如一。她是黑暗主宰的转世,他是高高在上的帝君。一场跨越绝对身份的爱情、一个步步为营的天大阴谋、一次次的背叛……“唯有魔,不能成神!”【设定修改中,本书不会再更】
  • 修元录之天生废物

    修元录之天生废物

    一个先天资质不足,又整日游手好闲,胸无大志的富家少爷。身染重疾,去向号称“见死不救”的张神医求救……将会在江湖中牵扯出怎样一段爱恨情仇?
  • 秦明笔记

    秦明笔记

    我叫秦明,在一所三流学院混了张专科文聘后便回到了老家二嘎村。作为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我的工作也是很多人干不了的——火化师。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晦气,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的知识年轻,除了很难找对象外,我还是很满意这份职业的。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而且也没有人敢欺负我,无论是地痞还是恶吏,他们的先人都在我上班的地方摆着呢。直到那一天,我才真正明白这职业并不那么简单,或许这里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 红杜鹃白杜鹃

    红杜鹃白杜鹃

    生长过红军的土地,是红色的。红军走过的路,镶嵌在褐色的大地上,走进去,一步一步的,走向历史的深处,寻找生命之轻。
  • 婚约者:豪门恋人

    婚约者:豪门恋人

    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那处。安萣祝墨顾冷文曦凌子烨。两个婚约者and互相折磨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奇的夜晚

    神奇的夜晚

    一位少年,在过十四岁生日后。半夜三更,发出的奇怪声音。使少年走出了家门遇到狼,向森林跑去,接着就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 笔霸天穹

    笔霸天穹

    一笔一记录,千笔画枯骨。手掌域神笔,灭神斩屠魔。一笔在手,天下我有,何人敢与我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