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400000059

第59章 创造良好领导环境追求卓越的艺术(8)

“救时”,是很高的称誉,这不仅表明他在王朝颓败之际是一位临危制变的大政治家,更以威振一世的非常举措彪炳史册。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中期与后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是非荣辱集于一身

明朝后期万历元年至十年(1573—1582),张居正出任首辅的十年期间,这是国家多事之秋,但究其所处的16世纪这一特定的时代,已不仅是一姓王朝的衰败,而是整个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在王朝末年力图振兴颓势而鞠躬尽瘁的政治家有之,但在封建社会末世,以回天之力使衰老的体制再现活力的惟有张居正得到成功,16世纪末的中国历史,给了他与历代改革不同的背景和机缘。

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从秦汉以来到明末,已经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它本身不仅有创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不断地加强和削弱的反复震荡中发展。多少次农民起义,打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一次又一次造成封建统治的瘫痪,封建专制主义体制仍然沿袭下来,发育起来,愈到封建社会后期,愈益强化。发展到明朝,政治上的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连宰相的权力都收归皇帝所有,因此后世都把明朝视为封建专制主义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然而就在这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王朝的末年,衰败的景象远远超过汉末、唐末和宋末,这样一种极度强化和极度弱化的势态,共生在同一王朝的始末,是历代王朝从未有的境遇。这一强弱相间相随的现象,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体制本身蕴含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标志封建专制制度已经百病丛生,沉疴临绝,不进则亡。

张居正就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走向政治舞台,留下他传奇的人生。

这个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自幼就以神童蜚声乡里,10岁通读四书五经,13岁作了《咏竹》的绝句: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劲头竿。

小小年纪就以竹自喻,显示了他少年时代的远大抱负。这一年他本可以考中举人,主考的湖广巡抚慧眼识俊杰,看到这少年的不同凡响,故意使他落选,让他经受挫折,以激励他更加奋进。果然,三年后张居正再度赴试,一举成名,时年16岁,成为最年轻的举人。巡抚知道后非常高兴,立即解下随身佩戴的玉坠赠给他,鼓励他成为辅国的英才。

张居正少年得志,壮年入阁,运筹帷幄,才智明决。《明通鉴》说:“是时帑藏充盈,国最完富”,“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阜,居正之力也。”这是清代人对他公允的评价。但在当时人的眼中却毁誉纷纷,人们对他是非功过的评论,众口交攻,相互抵触,不胜其多。在《万历野获编》、《涌幢小品》、《五杂俎》、《定陵注略》、《寄园寄所寄》等明清笔记中,为张居正是否陷害朋友,接受贿赂,勾结内监,两个儿子蝉联状元、榜眼,是否暗通关节等等,有的责难,有的辩解,褒贬不一,而至“人情汹汹”,这样多的是非荣辱集于一身,在历史上也不多见。他个人的结局与商鞅、王安石等改革先辈一样坎坷,遭遇到不幸。如果说,这一切在历代改革家的经历中并不鲜见的话,耐人思索的是,导致他身后“鞭尸”,全家遭难的,是他一手提拔、重用的继任首辅张四维,而为他平反昭雪,奔走呼号的,竟然有当初被他廷杖致残的反对派,太子太保、吏部尚书邹元标。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在中国改革史上也属闻所未闻。

历史何以给了他这样的错位?!

临危受命的首辅

明朝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它的统治体制,造成君主绝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官僚政治。从封建社会确立以来,皇帝对处理国家事务有至高无上的独裁权,明初又收回宰相的权力,设置内阁首辅作为皇帝的事务秘书,一切奏章皆由皇帝亲自过目审批,任何人不得过问。凡是断大事、决大疑,臣下只能面奏听旨,事无巨细统统集权于皇帝一身,君主的权力高度膨胀,超过历代王朝。

事物发展到极点往往走向它的反面,由权力高度集中给皇亲贵戚带来更为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销蚀了他们管理国家事务的起码能力,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昏聩的帝王。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修仙炼道,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有人竟以为他是哑巴。国初上朝有严格的朝仪,官员稍有失礼要受到处罚,甚至招致非命,大臣觐见都提心吊胆,丝毫不敢懈怠。时过一百多年,到隆庆年间,朝仪早已被人忘却,连怎样进退应答,都没人说得清楚。偶有朝参,大臣们在殿上大摇大摆,高声喧哗,随地吐痰,冒渎君威,不以为意。这种现象,不仅在封建王朝历史上见所未见,到清末都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皇帝,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最高的政治代表,皇帝威权的跌落,意味着中央集权的体制已经驾驭不了它的统治序列,这是统治机器崩溃离析的表现。皇帝长期不理国务,政治重心自然就落到内阁身上,谁成为首辅,谁就能主政,实际上就握有最高的权势,这就必然招致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内阁首辅的尖锐斗争。嘉靖、隆庆年间,短短六年,徐阶政倒严嵩,高拱又推倒徐阶,李春芳被高拱击败,高拱又被张居正轰跑,几乎一年一变。一个首辅倒了,牵连一批官员被贬谪,今朝得势的,来年就可能被赶下台。内阁之中爱恶交攻,吐唾辱骂,甚至大打出手。官衙无视法令,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本朝姑息之政甚于宋代。”统治集团的腐败、混乱和失控远比王安石变法的北宋还要严峻。

财政上的困难比政治危机还要紧迫。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土地集中私人的规模愈来愈大,皇亲国戚争先恐后地吞并土地,一旦占为己有,就利用特权瞒田逃税,土地被兼并愈多,国家的税收愈少。嘉靖皇帝的四子朱载圳在湖广占有良田数万顷,隆庆皇帝儿子的王庄、王店遍及各地。有爵位的勋臣、有权势的太监、有功名的乡绅,利用他们不纳税、不当差的优免权纷纷抢占土地,各类庄田迅速扩张。“私家日富,公室日贫”,税源逐渐枯竭。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政府累年的收入每况愈下,而皇室的庞大开支却有增无减。隆庆皇帝的宫廷耗费比国初多至数10倍,官员的贪污、浪费和浩大的军费开支更加重了财政的拮据,国穷财尽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并未达到激化的程度,根据《明实录》的记载,隆庆年间的农民起义共有30多次,年平均数还低于明初洪武年,大都是零星、分散的打家劫舍式的小股队伍,尚未对王朝的统治构成主要威胁。列宁在论述俄国革命规律时,曾经把下层不愿照旧生活和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作为起义成功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但是这两个条件不一定同时到来,在阶级斗争还没有全面激化,统治机构却已经瘫痪,达到不能按照原样统治下去时,却可能先期爆发执政危机。嘉靖、隆庆年间政治、经济的动荡主要来自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这是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统治阶级中并非没有开明绅士力图改弦易辙,但都难以奏效。嘉靖末年首辅徐阶下决心改变局面,把激励自己的口号贴在墙上,吃住不离内阁,通宵达旦地处理公务,裁减冗员,平反冤狱,改善士兵生活,但对时局的败坏并无大补,他自己不久即在敌手的攻击中举筹失措,被迫辞职。继任首辅高拱,早有雄心大志,想大干一场,他认为前任的措施不得要领,因此一反徐阶的作为,把平反的诸臣一概报罢,以“识人才”作为“兴治道”的根本方针,选用官吏不问出身、资历,大力提拔年青官员,规定年满50的只能授以杂官,不得为州县之长,奖掖优秀,惩治贪惰,务求恪尽职守。这些都有可取之处,他也因此博得“善用人”的佳誉,但是,他无能通观全局,驾驭左右,不久也被罢职。

他们都是首辅中的干才,为了兴利除弊作了力所能及的努力。问题在于,这种改进既不冒犯现存的社会关系,也不干预财政体制,只是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对衰朽的官僚机器进行点滴修缮。改革没有击中要害,更没有触动政治、经济的主要流弊,因而无能支撑破败的帝国大厦,所以,他们都很快地败下阵来,狼狈离职。

张居正则是有识之士中的佼佼者,他目睹时局的败坏,忧心忡忡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风尘暗沧海,浮云满中州。

目极心如绞,顾望但怀愁。

深切的忧患意识,使他无意留恋悠闲的生活,在同僚沉醉歌台舞榭的日子里,他闭门谢客,攻读历朝典章,剖析政务,探索救国兴邦之道;在告病回乡休假的三年间,不辞辛劳走访民间疾苦,立志要肃清天下之患。隆庆六年(1572),意外的机遇来了,这年皇帝病故,遗诏命高拱、张居正、高仪共同辅佐十岁的小皇帝朱翊钧(神宗,即北京定陵的墓主)。高拱是首辅,为人骄横,在他心目中张居正是下属,高仪年迈多病,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唯一能与之争权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在高、冯斗争中,张居正趁机联合冯保,挤走高拱,这年高仪病逝,得以循序升为首辅。他本是小皇帝的老师,又是唯一健在的顾命大臣,得到皇帝的完全信赖。在他主政的十年间,实际上掌握明帝国的大权,这为他实行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张居正的成功之道

张居正改革,是在统治机构近乎解体,财政濒于破产的局面下,自上而下发动的一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他有句名言:“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这“刚过”,充分表现出他以刚毅明断的见识和魄力,把新政以迅雷掩耳之势推向全国,因此也留下“时政苛猛”的诃难,是耶?非耶?都已成为既往。历史关注的是,他以什么样的决策,使王朝转危为安,力挽狂澜于既倒!

十年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从四个方面强国富民,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法治为理政的中心,示大信于天下,使改革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封建社会的改革,都是从上层发动的改良运动,这首先要求集权上层,做到事权归一,如果不加强朝廷对各级机构的控制力,改革就是一纸空文。万历以前法纪废弛,政多纷更的情况不改变,任何美妙的新政都不可能付诸实施。张居正清醒地看到这点,提出“尊主权”为“方今急务”。这“尊主权”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忠于君主,它强调的是发挥政府的职能,所谓“一方之本在抚按,天下之本在政府”、“一切以尊主、庇民,振举颓废为务”。以做到“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使尊朝廷和执法联为一体。它的要旨是以伸张法纪为重点,整顿政府机构和统治秩序。值得称道的是,他把不法权贵看成“权蝎”,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大患,因此以打击不法权贵作为“励精之始”,提出“锄强戳凶,剔奸厘弊”的主张。把改革的锋芒指向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法现象,以触动最腐朽、最黑暗的社会势力,这比一般把镇压百姓视作首务的地主官僚,是明显的胆略过人,才高一筹。

不法权贵横行一方由来已久,恶势力盘根错节,谁也碰不得,有没有这个胆量对他们绳之以法,是能不能以法理政,取信于天下的严峻考验。张居正还在主政前夕,即面临他少年时代的恩人,江陵辽王作恶乡里,鱼肉百姓一案,地方官畏惧辽王府的势力,对辽王的罪行,不敢如实上报,张居正断然处治了失职的官员,甘冒“谋产害友”的骂名,废去辽王,惩办了江陵一霸。改革刚刚启动,又碰上最有权势的太监冯保的侄子殴打平民犯了法,这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因为张居正当上首辅主要得自冯保的支持。然而,这件事并未难倒张居正,他当机立断,把冯的侄子革职,杖打四十大板,并通告冯保严格家教,伸张了法纪。他还依法惩治了孔夫子的后裔衍圣公,法办黔国公,用强有力的措施限制皇亲贵戚擅权,一再宣告:“所在强宗豪民,敢有挠法者,严惩不贷。”将抨击不法权贵与革除弊政连在一起,从规章制度上堵塞漏洞,是他最成功的一举。在明代,驿递是官方办理公务的主要交通工具,从北京到各省的交通要道都设有驿站,负责供应来往官员的吃、住、差役和车马等交通工具。这些负担都分摊给就近的民众。明初使用驿站有严格的规定,非有军国要务,不得发给印信乘驿。这些规章到明后期已经名存实亡,兵部和各省抚按,随意填发印信送人情,一张印信使用终身,或是辗转赠送。官员在驿站百般勒索,捕人掠盗,成为酷虐的暴政。张居正决心从此开刀,痛加裁革,扫除多年积弊,使人民得到实惠,这是改革取信天下,得到百姓信任的重要保证。

(二)以理财为监察的中心,整顿官府,使新政得到财政收益

张居正认为,外之豪强兼并与内部官府舞弊,这两股势力的勾结,是社会不安定的主要弊源。要有效地约束不法权贵,打击违法活动,必须从吏治着手整顿官府机构。但是官官相卫,历来如此,当事情触及大大小小官员的既得利益,那就是捅了马蜂窝,遭到众多的抵制,甚至陷入孤立,所以在封建社会中整顿官府是件冒风险的事。张居正为政不久却取得成功。主要办法有三条:

其一,从加强监察着手,提高行政运转的效率。明朝的中央机构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中又分设监察机构六科。部的最高长官是二品官,科的长官最高是七品,可这七品对二品却有封驳纠劾的权力,所以大官统率小官,小官却可以牵掣大官,六部和六科都直接向皇帝负责,内阁不干预,这遇到昏聩的皇帝那就乱了套。张居正改为由内阁总其成,颁行官员考成法,吏部通过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评定官员的勤惰,定期考勤,随事考核,以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防范玩忽职守的现象。

其二,以理财作为考核的准则,这是考成法的最终目的。当时官场通行的是增加赋税,向小民头上搜刮,不敢督缴正赋田税,因为逃税拖税的都是豪强权贵,追缴田税无异是在太岁头上动土,谁也不敢出这个头。张居正毅然提出对官员“以钱谷为考成”的主张,凡是追缴欠税不足的官员,都要受到批评、调离或撤职的处分。以追索田粮评定政绩,迫使官员打击不法权贵,使贪官无处藏身,不用加税而补足国家亏损,这是一项成功的经验。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总经理必读的209个经典营销故事

    一个不会讲故事的总经理是做不好营销的!一个优秀的营销家,也一定是个“故事大王”,与其给客户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倒不如给他讲一分钟的小故事。本书分别从品牌、服务、广告、宣传以及价格等9个方面为总经理精心挑选了209篇经典营销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饱含着营销智慧,通过阅读这些小故事,让您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吸纳营销精华,掌握营销方法,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驶营销的诺亚方舟。
  • 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每天漫无目的地上班、下班,过着相同步调的生活,当然赚不了大钱!光想不做,整天幻想着钱从天上掉下来,赚到大钱才是件怪事!
  • 推销与谈判实务

    推销与谈判实务

    本书分基础理论、实务技巧、销售管理三大模块,内容包括推销概述、推销理论与推销模式、寻找顾客的技巧、接近顾客的技巧、推销谈判技巧、异议处理、推销成交技术等。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社会的人力资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配置等。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热门推荐
  •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斐然,被称为法国和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作品主要描写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和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很严谨,人物刻画极为深刻,他十分擅长小中见大,从平凡的生活中揭示深刻的社会内涵,针砭时弊,鞭挞讽刺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他还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独白极为细致。所以,尽管他的优秀作品距离我们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使得作品经久不衰。
  •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和女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

    和女上司荒岛求生的日子

    游轮失事了,我和一些女同事,被冲到了一座不知名的荒岛上,从此就开始了荒岛求生的生活。
  • 人鱼的旋律之七彩的旋律

    人鱼的旋律之七彩的旋律

    自从露亚等人打败米凯儿后,又有新的海妖出现,可惜海妖的战斗能力越来越厉害,露亚因此受了重伤,失去了记忆。
  • 不就是分手,行!

    不就是分手,行!

    每次恋爱,结果都是因为对方是渣男亲看见脚踩两只船,大闹之后分手的。老天!你就不能赐给我一个善良美丽大方的男朋友吗?!!
  • 千金的贴身守护

    千金的贴身守护

    少年折去双翼,重回十年之前,带回了未来的科技,成为千金的贴身保镖,又因为发现自己的秘密,领悟了双生的异能,成为无人能挡的强者,护花,踏上复仇之路,他会用自己今天的荣耀,洗刷当初的耻辱......
  • 邪尊至圣:魔姬颠覆天下

    邪尊至圣:魔姬颠覆天下

    上古魔姬——夙九殄,本是太古神明的女儿九天殿下,可见这位神明对她的重视,却在出生时自愿放弃血脉的继承,却依旧天赋异禀,出生便是仙灵的修为,六岁成为仙界上神,九岁时刚刚踏入神界,却对神界,仙界,嗤之以鼻:呵,神界,我注定不会是神界的人,我终究会超越人,仙,神三界,我要让三界的人从此仰望我的存在。从那以后没有了天才九天殿下只有魔姬,魔界的创立者。夙九殄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牵动自己,结果却爱上了雪崴帝君的儿子。最后却发张自己爱上的正式被自己遗忘了的一万年前无情的封印自己的人。“上一世我选择了天下人,这一世,你赢我陪你迎六界敬仰,你输我陪你东山再起。”龙孜煌
  • EXO之sun与行星

    EXO之sun与行星

    此书写的是EXO的十二个偶巴和sunnygirl(由五个女生组成的一个女团)之间的故事,(∩_∩)
  • 花月玄奇

    花月玄奇

    轻松练级,实力闯世界。外冷内热,处处惹风流。谨慎小心,绝处逢生机。不留余地,万事留一线。隐忍克制,不改内心志。
  • 苦情树下的誓言!

    苦情树下的誓言!

    女主角是一位‘天神’,男主角是‘死神’。奇怪的是女主角竟然是用种子种出来的,女主冷漠,男子花心。很多年前有位天神为了得到王位,下了一个诅咒‘死神与天神在一起生下的孩子,活不过25岁,而那对天神与死神也会永世不得超生,但如果某对天神与死神对苦情树下许下誓言,他们下辈子就会阴差阳错的在一起。这一年女主‘闫子宣’正在读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