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400000019

第19章 近代前期的西方思想(9)

李嘉图坚持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但是他在价值的形成上跳过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利润率、利润的平均化等必要的环节,而直接跳到生产价格上。这样,李嘉图就遇上了理论上的。也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能解决的难题:一是资本和劳动相交换与价值规律相矛盾,二是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律相矛盾。为什么资本和劳动交换能增值?为什么资本的利润是平均化的?这些都是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实质所不能回避的。李嘉图和斯密一样,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不能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说明雇佣劳动和资本的交换。后来,马尔萨斯正是利用这一点来推翻劳动价值学说。

李嘉图不同意斯密关于工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值的观点,认为工资的变动只会引起利润相反的变化,而不会引起商品价值的变化,不取决于为这个劳动而支付的或多或少的报酬。他认识到,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家不能把工资的增长转嫁到价格上而不得不牺牲一部分利润。

为了把利润平均化的现象纳入自己的理论,李嘉图不得不修改价值论。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值是成本加剩余价值,而生产价格则是成本加平均利润。马克思指出,李嘉图没有能够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来引出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来,这是他学说的致命弱点。

分配理论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并继续考察工资、利润和地租,研究它们的量由什么决定以及其变化趋势。他把工资区分为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而且还区分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的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他与马尔萨斯的观点相同,主张国家不干预劳动市场职能的发挥,反对白白帮助穷人;认为这种帮助妨碍了自然规律的作用,有利于把穷人的人数维持在一个不合理的水平,从而妨碍整个工人阶级状况的改善。他还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工资有上涨的趋势,实际工资则有下降的趋势。

李嘉图从来没有把剩余价值和它的具体形态——利润、利息和地租分离开来考察,尽管他已经接近这样的理解,把利息和地租解释为利润的扣除。他感兴趣的只是工资和利润在数量上的比例。他通常跟着斯密的教条走,既然商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那么工资和利润必成反比并取决于工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李嘉图的这个观点来源于资本主义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唯一和“自然的”形式这一观念。

他认为,利润率的发展趋势是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和人口的增长。

关于地租,他反对魁奈的“地租来自土地的恩赐”的观点,认为地租是地主阶级在生产中没有耗费任何代价而获得的报酬,是一种寄生的收入。在他看来,劣等土地只提供一般利润而没有形成地租,也就是说他只承认级差地租而不承认绝对地租。

他的地租理论不仅把地租和劳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地租和利润也联系起来,把它看作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

货币理论

李嘉图的货币理论是非常杰出的。十八世纪末期英国停止使用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兑换黄金,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货币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他的货币理论也是二重的,一方面把劳动价值论作为货币理论的基础,把贵金属看成是特殊商品,其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的消耗来决定;另一方面认为货币的价值是在流通过程中确立的,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他还用他的货币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中收支平衡的调节问题。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黄金过多,国内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涨,从国外输人的商品价格就会变得更有利可图。这样,贸易平衡上的赤字就不得不用贵金属来补偿,于是黄金流出这个国家,然后价格下降,外国商品的流人逐渐停止,从而又趋向平衡。

比较成本学说

在斯密的国际地区分工论的基础上,李嘉图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优越性作了论证。其目的是要将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推广到全世界。在他看来,建立国际分工体系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他的这一学说受到资产阶级的推崇,被认为是支配国际贸易的“永恒”规律。

由于劳动和资本的自由转移是不存在的,所以他提出比较成本学说来修正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就是说,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来实现国际分工,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来安排生产、进行贸易,尽管贸易未按等价原则进行,但贸易双方仍能用较少的劳动消耗交换到比闭关自守更多的产品,从中获得更多的使用价值。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对外扩张的经济要求,同时也为资产阶级的自由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石,现代自由贸易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在李嘉图著书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发生普遍经济危机,发生危机的条件也,尚未成熟。因而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全实现所生产的商品原则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不可能有生产过剩的危机。李嘉图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观点,即认为商品的生产会自动创造收入,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无阻碍地实现。李嘉图甚至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理想的反馈联系的自我调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销售上有困难的商品都能得到解决,市场能反馈回有关信息,生产者会转而生产另一种产品。

李嘉图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与群众的有限支付能力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把资本主义生产看成是社会生产的必然的自然形式,因而不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内在的固有的本质矛盾。这个任务,是由后来的马克思完成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斯密和李嘉图都是资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在人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在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之一。特别是他们发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并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这是很了不起的;虽然他们还没有能够阐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本质。应该说,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伟大的突破。

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唯一、永恒和自然的制度,相信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样他们就极力主张自由贸易,千方百计限制国家的经济干预;这种自由贸易思想的影响在西方也是极其深远的。

虽然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的突破,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许多重要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还没有被揭示出来,这个科学的任务就落在马克思的身上。

七、小结

从十四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这是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方社会无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生产力来看,经过中世纪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经验的积累,西方的社会生产力到十六世纪初,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从生产关系来看,突出的表现是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下的农民群众和手工业者不断起来反对封建贵族统治。

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反映到上层建筑领域,就发生了旨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是要让上帝的人垮台而卑贱的人翻身,以便在世界上建立现实的天国。所以,宗教改良具有“人人都是传教士”的观念,这归功于人文主义的影响。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后来从法国开始的启蒙运动,也是一个反对腐朽的宗教统治的运动,其中心思想是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来对抗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以便从思想上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他们认为生命和人类思维的源泉在大自然的内部、人的理性是判断一切的标准,从而推翻了中世纪神学关于灵魂、天国的种种神秘主义说法。

西方文化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得到了大踏步的发展。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西方确立了支配的地位。科学主义的传统,除了带来物质利益外,它本身也是独立思想的伟大的推动者:前有哥白尼重新发现了日心说,井于1543年作出解释,后有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明了人类并非是上帝的创造。这些科学思想都有力地刷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后来随着机器的发明,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在西方促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这样,无论西方文明传播到哪里,它的政治理想最终也会随着其物质的扩张接踵而至。西欧各国先后掀起了资本主义政治革命,先是英国温和的资产阶级革命,后是法国的大革命和美国的革命,尔后又有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就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自由主义,它的伦理基础是个人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发展和扩张,他们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很明显,资产阶级在带领人民向封建阶级进攻的时候,这个口号是有其进步性和真实性的,然而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这个口号就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了;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像无产阶级那样的弱势阶层和集团,实际上只有“挨刮”的命运。

民主和法制思想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尽管它有虚伪的一面和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毕竟为国家权力的产生、转移和监督制订了必要的游戏规则,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民主理念、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都是西方近代文明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祸福相依——遇福不骄、遇祸不馁、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等。
热门推荐
  • 蒂拉丝公主王的象征

    蒂拉丝公主王的象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她遭人暗算,身份和地位至今是个谜底,她是否能将记忆唤起,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并集齐五大元素,一统天下呢?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背后的操控者是否会现身,他的目地到底是什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前任女王和黑暗之王被害一事,真相是否会大白,凶手是否会承认自己的罪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废材重生:全系炼药师

    废材重生:全系炼药师

    二十一世纪顶级全能杀手竟穿越到一个废材的身上?看来穿越是个技术活。废材?花痴?丑陋无比?太子退婚?呵呵,看冥天澜怎么逆袭!神兽?丹药?美男?斗气?都归她有!她褪去浮华,惊华全世。红眸微眯,凤眉微挑“妖孽,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妖孽皱眉,死拽她的衣角,眼泪汪汪“好吧你赢了跟我走吧”只见妖孽眼底划过明亮,我看上的东西,还能跑?
  • 血染江湖左玄门

    血染江湖左玄门

    左玄门江湖客,一场武林中的血雨腥风,一场江湖上的儿女情长。主角沈云狂练成绝世武功,创立门派,为师门报仇雪恨,并携手外域,独步中原。
  • 和大叔相亲以后

    和大叔相亲以后

    夜路走多了就会遇到鬼,相亲多了就会遇到熟人。他比她大十岁,彼此之间有严重的代沟,双方的家人逼得紧,他只好向她提出交往。提出同居,却分房睡。提出结婚,还是分房睡……
  •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魔灵大陆:上古神龙

    在魔灵大陆有这样一个传说,上古时代黑暗魔龙桀狱降世,带着魔兽军团入侵魔灵大陆,为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神秘召唤师挺身而出,乘着一头金鳞巨龙,与黑暗魔龙桀狱展殊死搏斗,最终黑暗魔龙被封印在无尽深渊中,而金鳞巨龙和那位神秘召唤师,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地球少年林枫传越到魔灵大陆,在这个充满魔兽和灵兽召唤师的世界,将会铸就怎样的传奇。
  •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

    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安若璇离

    安若璇离

    倒影在河中选择了倒退感情在冷漠拍打下零碎苦涩河水的滋味冰冷橱窗里的美味古墙在安静钟声下沉睡回音在尖叫下迅速破溃虚伪我永远不会带着面具走在空旷的广场阳光照进了历史的心房探询人生每一个门廊最后发现自卑是痛苦的温床扔掉面具慢满回想
  • 异界天齐

    异界天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地球星。这是一个灵气稀薄的世界,可是里面却危机四伏,他依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俗话说富贵险中求。也因为这次机会,成为了异界的霸主。
  • 或许这就是缘分

    或许这就是缘分

    无意中他救了她,只因她长的像那个人,可她却把他看的很重要,出于感激,便去做了他家小保姆。之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 穿越日记:梦神大人别太萌

    穿越日记:梦神大人别太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给其一本书,再让其穿越。无意中捡到了梦神笔记的黎璃,就这样穿越了。没有腹黑王爷;没有温柔将军;只有一个智商偶尔脱线、情商基本为零傲娇梦神。梦境系统很坑爹,各种任务接踵而至,梦神表示:不用担心,我帮你!《梦神笔记》又名:《梦神大人的追妻日记》小剧场~黎璃:“梦神大人,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你说好的奖励呢?”梦神:“给你个英俊潇洒、温柔体贴的老公好不好?”黎璃(星星眼):“好好!”梦神:“老婆~”黎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