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500000011

第11章 狂热的群体性错觉与泡沫的根源(2)

尽管如此,是否知道你的债务人是谁这仍旧是有区别的。知道他们用这些钱干什么和不知道也是有区别的,债权人在自己所在的国家可以提出没收债务人财产的要求,而他无法在得知巴西债券违约后能采取什么有效的行动,这同样是有区别的。他将从那个销售债券而现今却成为巴西财政代理人的美国银行机构手中收到印制单上的消息。巴西在美国发售的诸多债券中,他可能持有银行家出具的招股说明书中的一只巴西债券:“巴西在美国发行2500万美元(1922年的中央铁路电气化项目的贷款),30年期,7%的利率的黄金债券黄金债券是指有相关条款规定必须以一定质量和成色的金币付款的债券。——译者注。”而如今这些债券已经处于违约状态,中央铁路离完成电气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巴西人自己知道这笔信贷资金的用途,而银行家们却无从知晓。债券持有者们对此束手无策。

那些外国债券的持有者肯定是仅凭信任感就买了这些债券,没有别的原因。个人投资者如何才能亲自检查一个海外国家的经济资源,然后分析其财政预算状况呢?或者如何才能获取一家外国公司的私人账户信息,以此审查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然后判断他在某个领域的发展前景呢?

已故的德怀特·莫洛(Dwight Morrow)先生曾就美国对外投资的科学性、大规模性、浪漫主义、个人投资者出现的信任危机以及银行家的道德责任写过一篇不错的论文。他曾是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and Company)的一位国际银行家,随后担任美国驻墨西哥大使,后来成为美国参议员。这篇文章于1927年在探讨国际事务的美国季刊杂志《国际事务》(Foreign Affairs)上发表(在这一年,我们对外的贷款额超过了所有美国各州、县、乡、区、镇、自治镇以及市的借款总额)。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便很快成为同类刊物中的经典之作,为所有想要用一个理论或者哲学观解释我们行为的人们所引用。

在写这篇文章前,他正在一列火车上,看着一份芝加哥报纸。他看了看列在报纸每日债券专栏上的债券,上面共列有128只债券,而他通过询问得知,10年前仅有6只债券。于是,他写道:“仔细查看了这冗长的128只债券列表后,发现其中有30只不同国家的政府、自治市政府或企业发行的债券也赫然在列——这些国家遍布世界各地。

“这个列表同样包括我们这一半球的国家:加拿大、古巴、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乌拉圭。表上有些国家曾是我们的战争盟友,有些国家也曾相互为敌过,有诸如日本及印度尼西亚等远东政府,也有彼此相隔数千里的哥本哈根、蒙特维的亚 乌拉圭首都。——译者注、东京、马赛等诸多城市。

“有关美国海外债券投资的范围及种类的思考,我脑中产生了三个疑问:到底是谁购买了这些债券?他们因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债券?购买这些债券后他们得到了什么?”

随即他自己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关于第一个问题,即谁购买了这些债券?从有关数据资料来看,他的结论是:80%是小投资者在购买这些债券,数额从1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关于这一点,他写道:“这些外债投资其实就是投资者的储蓄。他们的日常开支比自己的收入要少,因而能余出一部分资金可以借给国内或国外借贷者……我们所谈及的那些购买外国债券的投资人,并不是纽约或芝加哥或波士顿的什么大型机构投资者,我们所谈及的这些人是教师、军官、村医、记录员以及普通职员。”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他们为什么要购买外国债券?关于这一点,他写道:“数据不能提供任何分析价值……绝大多数投资者所关心的,首先是本金的安全,其次是利率的高低。我们必须要知道投资者一旦进行投资后,他的生活就会缺少了些原本当前就可以享受到的东西,之所以去投资,为的是在将来他离世时,其家庭能多一些保障,或者可能是为了他的儿女能上得起大学。这类投资者想确信,是否能够从购买的债券中获得持续的收入。他们既想获得大回报,又想确保资金安全。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想在债券到期时能全额收回本金。当然,我们承认自己的投资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也确实影响到我们。许多美国人在道威斯计划(Dawes Plan)道威斯计划(Dawes Plan)又称为道斯计划,1924年4月,以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拟订的一项旨在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该计划主要用以缓解德国因凡尔赛条约赔款而承受的巨大财政压力,试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译者注出台后,纷纷购买了德国债券,这不仅因为德国债券那十分诱人的利率以及看似安全的本金,还因为这些投资者觉得自己正参与到一个帮助欧洲复苏的好项目中。情感因素的确有着合理的分量,不过莫洛先生认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应当是安全。”他还写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投资者怎样从安全投资的角度出发做出合理的判断呢?如果这么去问投资者,我想他给出的投资原因主要会是:他相信向他提供这项投资项目的那些银行家们。因此,这使得银行家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关于第三个问题,即购买外国债券的投资者得到了什么?对于这一点,他接着写道:“1924年,西部某个城市有40人每人投资100美元购买了一只在1954年到期的债券。这些人从这项投资中得到了什么呢?他们得到了一个承诺,而做出这个承诺的一群人是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另外,就关于支付债券本金的这个承诺而言,一些许诺者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竟然不需要兑现承诺,这个承诺将由这些许诺者的子女们来兑现。然而提供这支债券的银行家和购买此债券的投资者都依靠日本人对其下一代进行征税,再把债券的本金偿还给当前的这些投资者的子女们。

“乍一看,这个想法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尤其是当时这些人认为世界各国彼此之间都缺乏信任。然而在这份中西部的报纸上,我们今天却看到了有128只外国债券在发售。美国人正在抽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钱,然后把这些钱的使用权交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那些国家。作为回报,他们仅是得到了一个承诺而已。

“有人可能要问:只有一个承诺吗?而可能还会有人这样想:至少会有个承诺……那些确实需要建设资金而向美国借钱的国家,那些有民族团结感的国家,那些知悉国家信贷的意义和价值的国家,那些借贷并没有超过其自身偿还能力的国家也许能够偿还他们的债务。再次,推荐投资项目的银行家肩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银行家应当避免在追逐利益或追求名声的诱惑下,推荐一项不被他所看好的投资项目。”

两年后,这块“水晶”破裂了。4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外投资蒙受的损失不计其数。

那些华尔街顶尖的银行及其旗下的债券销售机构向投资者推荐的最新发行的拉美国家债券中——单单是拉美国家债券中,就有近45只总额达8亿美元的债券处于违约状态,其他尚未违约的债券命运如何也是前途未卜。

在欧洲,战债偿还及支付赔款普遍中止了,德国私下停止了赔付,奥地利和匈牙利也步其后尘,战债和私人债务陷入了政治争议的大泥潭中。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当前或最终的投资价值尚不明朗。纽约证券交易所报出的德国政府债券价格是每份30~60美分,普鲁士州的债券价格是25美分,柏林市的债券价格是20美分,而匈牙利的债券价格是15~40美分,欧洲诸多工业企业的债券价格也大同小异。这些就是在随后五六年里被以90美分、95美分以及100美分出售给美国投资者的债券。

随后有许多国际银行家陆续接受了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的质询。这些银行家都说自己先前很看好这些债券,但都拒绝承担进一步的责任。他们此前并没有对债券做出任何担保,当然也没有保证这些债券的合法性。他们不用对资金的用途或滥用负责,责任全都在购买者身上。至于美国对海外债券的狂热,这是那些私人投资者在自作自受。

华尔街第二大国民银行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代表世界上销售债券最疯狂的机构的负责人出现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面前,他说道:“我们是商人。我们只是从事债券行业的商人。”

最大的一家私有国际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对该委员会说道:“我们的职业是商人,仅此而已,和其他所有商人一样,不管谷物行业、棉花行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

华尔街最大的国民银行(也是债券销售的大型机构)的行长接受了参议院生产委员会的质询。当时该委员会就成立全国经济委员会的问题对银行家进行了质询。他询问了这个行长,银行家们在信贷崩溃前有没有去制止美国信贷的滥用。他回答道:“那时处处弥漫着投机的气息,投机者一心只想买!从事债券行业的银行家和经纪人满足了这种需求……换言之,我认为你不应该让银行家们来承担引发肆虐全国的投机狂潮的责任。我认为他们只是尽力提供给客户想要的东西……在我看来,银行家就像杂货商一样,他只是提供那些顾客们想要的东西。”

还是那位华尔街第二大国民银行首席执行官,他后来又在华盛顿接受了两次质询——面对同样的问题,即在外国债券投资中滥用美国的信贷,他说道:“可以这么讲,发生这种事的部分原因是公众对投资及投机的兴趣十分狂热。此事的发生是由其他国家对资金的需求以及美国民众对在那些国家进行投资的欲望共同引起的。在这件事中,投资银行只是满足买卖双方需求的一个工具罢了。”

杂货商、商人以及工具——莫洛先生笔下的那些人是在自讨苦吃。他们突发奇想购买海外债券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即使他们每次都查看银行家的招股说明书——很少有人会这么做,他们可能也不会去注意招股说明书底部总会出现的那几行小字:“此通告所包含的信息部分来源于电文及其他官方途径。虽然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但我们认为它们是准确可靠的。”

银行家甚至都保证不了信息的准确无误。

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此前就已掌握了银行家们的交易动向。他知道华尔街是如何发行海外债券,这些海外债券又是如何从华尔街转手到个人投资者那里的。就像一般贸易那样,债券交易也有许多组成部分,至少有3种,有时会有4种,各部分对应的参与者分别是制造商、交易商、批发商、零售商。

银行最先发现并首创了债券发行。比方说借款人是一个外国政府,银行从这个外国政府手里以90美分的价格大量购入某一种债券,然后可能在公开发售后的第10天来支付这些债券的价款。接着,这家银行招揽了同行的两三家银行所组成的证券交易承销团,然后告诉他们说:“这是个好东西。我们打算以90.5美分的价格和你们一同分享。”这样,这个证券交易承销团便以90.5美分的价格承包了此债券的发行,这是第一个转手过程——从制造商转到交易商。

随后,证券交易承销团组成一个大型批发商团体,以92美分的价格将这些债券购入,这是第二个转手过程。批发商们的老本行就是零售贸易,他们对此非常熟悉。每个批发商手上都有全国各地债券零售商的名片,这些名片上记录着每个零售商能向其所在地区的银行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出售多少数量的某种债券的信息。通过信件、电话及电报,批发商以94美分的价格把这些新债券转卖给零售商,这是第三个转手过程。接着,零售商把这些债券卖给公众,此时价格达到了96.5美分,这样零售商便能有2.5%的利润,这就是交接过程的最后一环,也就是第四个转手过程。

当这些步骤一切就位时,证券交易承销商便在报纸上刊登这些债券的广告,同时在债券场外交易市场报出一个略高于零售价的公开报价,比方说96.625美分的价格,这便是公开发售。首创银行把债券转卖给证券交易商,证券交易商又把债券转给批发商,批发商再把债券批发给零售商,然后数千个债券销售员开始对小镇银行的行长们及莫洛先生笔下的那些人展开游说,让他们购买债券。

债券售出后,资金开始从四面八方的投资者手中流向华尔街。公开发售后的10天,批发商与证券交易商清算账目,证券交易商又与首创银行机构结清账目,而后外国政府得到了所需的资金。

债券发行的各步骤中,价格会有所波动。如果债券的发行量小,但利润丰厚,首创银行可能自己担当交易商的角色直接联系零售商或者批发商,这样一来可能就只有3个步骤了。尽管有这些微小的变化,但以上的交易方式仍然是标准通用的。

由此可以看出,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唯一面临的风险就是如何判断公众的需求。如果他们判断正确,他们就能在外国政府拿到资金前售出债券并获得收益。这种美好的结局也就解释了所有的债券机器是以何种速度、在何种高压下运转的,委员会能够理解所有的这一切。

就国际银行家认为自己如同杂货商,美国民众对他的产品的狂热需求这一观点而言,委员会能理解华尔街的银行代表们为何会如此乐此不疲地在全世界来回奔走,不遗余力地向外国政府、外国城市、外国企业推销美国的信贷,竭力说服他们发行债券来满足美国人的这种需求;能理解为什么曾出现29个不同银行的代表游说同一个拉美小国到华尔街去发行债券;甚至能理解为什么美国银行家会私底下给那些可以让他们获得新股发行机会的国外名流人士支付大量佣金,换一种说法就是行贿。

委员会很高兴收到了一家私有银行行长对这一错误事实的坦承,他说道:“是的,可这些事情并不只是发生在拉丁美洲,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其中还牵涉政府、市政府以及工业的利益。换句话说,美国的资本积累需要找到一个出口释放出去。银行家们就是这一出口的工具,他们是资本的提供者。这些银行家如此激烈地竞争着,现在看来,这些完全是错误的。我所指的并不是道德上的错误。”

同类推荐
  • 向张瑞敏学什么

    向张瑞敏学什么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堪称“中国企业界的杰克·韦尔奇”。26年来他领导下的海尔从一家亏损147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球营业额超千亿规模的跨国公司,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典范。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而又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
  •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每天学一点管理艺术

    本书就是一本供你用心参悟、细细品味的图书!书中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种种管理技巧展示给你,为你解决在管理过程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使你在每天的轻松阅读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可操作性强,是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
  • 专注的力量:资本市场的虚虚实实

    专注的力量:资本市场的虚虚实实

    本书是作者用近300天的碎片时间,多个媒体专栏文章重新整理结集的精华。全书通过虚构的资本市场故事、生动的投行场景、犀利的企业人点评,以及对多个知名投行、企业风云人物的专访,再现投行人的职场动态和生活场景等。8个财经专栏近1.3亿人次的阅读量,作者的勤奋和专业也获得了计兮、界面、新浪等多个专业平台的认可,被称为最勤奋的投行美女作家。本书即是投行人士的消遣佳品,也是圈外人观察投行人的工作、生活状态的最佳读物,更是想进入投行工作的毕业生的首选。
  • 带队伍的第一课

    带队伍的第一课

    本书全面介绍了信任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放权给下属,才能够打造更好的执行团队。
  •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

    无论是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后来的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描述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四种模式,都不能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因为就业被这些理论假定为理所当然的前提,即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实上,教育服务是非同质的,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本身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本书作者放弃了这种假定,并进一步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就业能力是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存量,并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热门推荐
  • 爱你从未后悔

    爱你从未后悔

    那年的我们,正面对着青春的挑战,高考成为我们最最紧张的事情。我是安晴你是林奈何我们竟然成为前后桌,我们竟然成为全校最最公认的情侣,更没有想到你竟然成为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人。你是一个富二代,然而我只是一个无名小粹,我本以为我们不配,却没有想到爱情竟能战胜一切,你对我的爱使我心软,我对你的爱超越了极限.............
  • 青玄大陆

    青玄大陆

    一次奇遇改变一生看主角如何为爱拼搏,又如何为了国家跨上战马,浴血沙场。
  • 战王宠妃

    战王宠妃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六魂破空

    六魂破空

    无极大陆,这一地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这么称为的,这里只有一小部分人类能成为修行者,没人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充满了太多的谜团,这里物品还匪夷所思的与一个名为地球的星球一模一样,只是用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电而是灵力,直到我们主角生活的时代。
  •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最初都是一朵含苞待放花蕾,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所以一定要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绚丽无比,绽放的美艳绝伦。“别轻易就亮出底牌、从视线了解人的心理、从帽子解读人心、音乐之声即心灵之声、从握手看情谊”等精彩文章为您的生命之花灌溉水分和施加肥料,从而帮助您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傲然于世。
  • 带着异能穿越:倾城女状元

    带着异能穿越:倾城女状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天才美少女,一朝穿越重生,女扮男装,俊颜倾城,风流邪肆,才华纵横。他,是风流倜傥的绝色皇子,众人眼中的废材王爷。可谁知此等不知上进的纨绔,竟是天下屈指可数的武林高手。直到一直护着他的太子大哥被害而亡,他为了报仇,生杀予夺,血洗皇宫。“你不是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吗?好!我就偏要与你争位!”他嗜血的眼眸盯着二哥。当女扮男装的她遇到纨绔废材的他,当风流倜傥的他爱上才华纵横的她,他们将心融在一起,面对重重危险,他们不离不弃。且看他们如何携手指点江山。
  • 武力巅峰之终极高校

    武力巅峰之终极高校

    这个世界的人们追求武力的巅峰。这个时代,强者辈出。武力巅峰第一部,终极高校。看一所低级武力学校,经历蜕变之路,铸造传奇。踏着众多的武力学校,强势崛起,成为世界之终极高校。
  • 枪神纪之荣耀光辉

    枪神纪之荣耀光辉

    根据同名游戏《枪神纪》改编,希望大家喜欢。
  • 武逆九天

    武逆九天

    谁说穿越就要死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让你们看看主角是怎么睡过去的,然后他又是如何睡回来的!
  • 世间无鬼

    世间无鬼

    鬼是什么?世间真的有鬼?下面我们来了解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