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900000045

第45章 励精图治(1)

传说远古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天崩地裂。那时候,“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地势高的地方烈火燃烧不灭,地势低的地方洪水浩荡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的努力,终于使得“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百姓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女娲补天只是个神话传说,但夷陵失败后,蜀汉出现的“天崩地裂”的局面却是事实。

“隆中对”是蜀汉立国的指导纲领,可以说它是蜀国的“天”。

“隆中对”政略方针和战略方针的自相矛盾,使得蜀汉与孙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结果打了一场惨遭失败的战争,从而使蜀汉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面临着天崩地裂的危机。

刘备已经病逝,这补天平地的任务全都落在了诸葛亮的肩上。

刘备的丧事办得比较简单:百官哭祭,满三天后立即脱掉丧服,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到遗体下葬时,再依礼举行哀悼活动,朝廷各部门长官、地方郡守、国相、都督、县令、县长,发哀三日,此后即脱掉丧服正常工作。

这种规模的丧葬,是按照西汉文帝刘恒的榜样办理的。

这种规模的丧葬,是按照刘备的临终嘱托办理的。

这种规模的丧葬,是根据蜀国内忧外患,不宜耗费过多时间、财力的实情办理的。

该办的事办完了,现在,诸葛亮有时间仔细想想今后的事了。

诸葛亮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与孙吴的关系。这几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为什么与孙吴的关系闹到了这种地步呢?难道是孙权反复无常,寡信少义,不该与他联合吗?诸葛亮与孙权打过交道,他觉得孙权不是那样的人。在赤壁之战中,孙吴的联合诚意是经过事实检验的。况且,只有两家联合,才能与强敌曹魏鼎足峙立,才有可能战胜强曹,这是刘孙双方都很明白的道理。

然而,为什么在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设想之后,两国的关系就破裂了呢?是孙权改变了方针,要联曹灭蜀吗?孙吴联曹是事实,灭蜀却未必。因为夷陵得胜后,吴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都主张一鼓作气,攻打白帝城,擒拿刘备,但孙权、陆逊等却下令撤兵,回防曹魏。

看来,孙吴只想得到荆州,并不想灭掉蜀汉。

诸葛亮怎么也想不明白,孙吴为什么紧紧咬住荆州不放。难道他害怕蜀汉会利用荆州威胁他下游的安全?孙吴怎么就不理解蜀汉占有荆州的意图呢?蜀汉占有荆州,完全是为了对付曹魏,如果是为了对付孙吴,蜀汉为什么对孙吴一让再让,为什么派关羽荆州军北征而不东向?这意图表示的还不够明白吗?

每当情绪不宁或思考问题时,诸葛亮总爱拿过一卷书来翻阅。几个月前,他还在永安陪伴刘备时,曾为太子刘禅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但抄好之后,在送往成都的路上丢失了。刘备临死前,遗诏刘禅让他再求诸葛亮抄一份。恰巧,诸葛亮刚把《韩非子》抄完。他从案头上拿起《韩非子》翻阅着,一来看看有没有漏抄、错抄的地方,二来借翻书以帮助思考。突然,《韩非子》中的一篇寓言引起了他的沉思: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时候从不缺斤短两,对待买酒的顾客非常热情。他的酒质量也很好,味道醇美。酒店的幌子也挂得很高,人们老远就能看见。但是,酒就是卖不出去,以致使美酒都变酸了。卖酒的感到很奇怪,就去请教闾里的智者杨倩。杨倩问卖酒者:“你的狗厉害吗?”卖酒者还是不明白:“我的狗确实厉害。但这和卖不出酒有什么关系呢?”杨倩说:“人们不买你的酒,是因为怕你的狗啊。你想想,有人叫孩子拿着钱提着壶到你店里买酒,老远就见你的狗龇牙咧嘴,站在门前,还不吓得掉头就走,谁还敢进去!”

寓言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买酒者从心眼里想把酒卖出去,但他养恶狗的行为又与他卖酒的愿望不能两全。看来,这个卖酒者面临一个非决定不可的选择:或者把狗处理掉,或者酒店关门歇业。

蜀汉与孙吴的关系太像卖酒者与顾客了。

蜀国立国纲领“隆中对”中,丝毫没有与孙权敌对的意思,并两次提到要与他联合,以湘水为界与吴平分荆州,以示不想独占荆州;跨有荆、益后立即北上襄樊,以示占有荆州的进军目标不是东向孙吴,而是北向曹魏。

蜀汉联合孙吴的心迹不可谓不明,不可谓不诚。

但是孙吴仍感到害怕。可以说,只要蜀汉据有荆州,哪怕是荆州的一部分,孙吴就会忧虑自身的安全,就不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就不会真正与蜀汉结盟。诸葛亮意识到:蜀汉现在也面临一个非决定不可的选择,或者继续同孙吴争夺荆州,不要同他的联盟;或者放弃对荆州的要求,促成与孙吴联盟的恢复。

诸葛亮忽然又想起哥哥诸葛瑾在夷陵大战前写给蜀国的那封信,信中让刘备比较“荆州与天下哪个大哪个小”。很可惜,刘备、诸葛亮那时正处在夺回荆州的冲动之中,没有能认真体会诸葛瑾这句话的意思。现在看来,哥哥这句话是很可琢磨的。这句话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蜀国争夺荆州的战略与打败曹魏进而统一天下是矛盾的。因为蜀国要争夺荆州,吴国便只好奉陪到底,在无止境的荆州争夺战中,蜀国就会把吴国作为主要敌人,从而无力顾及曹魏这个最险恶的敌人,有可能失掉打败曹魏的机会。

如果放弃荆州,对蜀汉争夺天下是否有利呢?当然,对蜀汉来说,对争夺天下最有利的形势是跨有荆、益,夹击曹魏。但事实证明,要跨有荆、益,就得对付孙吴,并不能真正夹击曹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放弃荆州,才能集中兵力对付曹魏这个主要敌人。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占领益州后,孙吴就要求刘备让出荆州。那时候,曹操还未彻底把马超、韩遂等势力消灭,在关中雍、凉等地区立足未稳,更未占领汉中。如果那时候答应孙吴的要求,让出荆州,而率主力北上,肯定会比曹操先据有汉中。然后再以“甚得羌、胡之心”的马超为先锋,刘备率主力随后,并联合孙权在襄樊或合肥方面出击,这样,蜀汉的主力始终集中,又有孙吴为援,使曹操在关中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两面受敌,夺得关中雍、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真是那样,三国的局面将会改观。但刘备集团并未如此,而是与孙吴在荆州反复纠缠,先是在汉中被曹操抢了先,好不容易夺得汉中,荆州又遭孙权偷袭。从建安十九年到章武二年(222),八年的时间,蜀汉并未向关中雍、凉方向跨出一步,而在这八年里,曹魏不但在关中立脚已稳,而且据有了雍、凉二州。

八年过去了,蜀国仅仅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起点,甚至不如原来的起点,因为他既失去占领关中的机会,又失去了荆州地盘。

这就是争夺荆州所付出的代价。

诸葛亮感到,为了抗衡强魏,为了将来的大业,不能再与孙吴纠缠于荆州了,不能再与孙吴敌对下去了。

放弃荆州,意味着认识到了自己战略方针的失误。

放弃荆州,意味着将对蜀国战略方针进行重大修改。

修改后的战略计划,史书上虽没有文字记载,但我们根据诸葛亮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闭关息民,恢复元气,治理蜀汉,寻求自强,为北进打好物质基础。

第二,解决南中问题,开发南中,解除北进的后顾之忧。

第三,集中兵力进军雍、凉及关中地区,挽回以前错误方针所造成的损失,为将来出关平定中原准备条件。

第四,放弃荆州,以最大的诚意与吴国重建联盟,以寻求孙吴在东线的支援与配合。

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钳形夹攻中原的战略计划,钳形的一臂是自己,另一臂是孙吴。这只“钳子”虽然不如以前设计的运用自如,但在此时却是惟一可行的选择。孙吴这只手臂是否配合得好,取决于自己与孙吴联盟的巩固程度,取决于自己壮大的程度,也取决于自己对曹操势力抗衡的力度。

诸葛亮决心在这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孙吴最好的配合。

夷陵之战以后到刘备逝世以前的八个月间,为了与孙吴改善关系,摆脱外交方面的被动,蜀汉方面曾先后派宗玮、丁厷、阴化、费祎等人出使孙吴,但蜀吴关系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孙吴在与蜀汉通使的同时,仍没有断绝同曹魏的往来。蜀汉章武三年,刘备病逝,孙权派立信都尉冯熙出使蜀汉,吊唁刘备。回孙吴后,又被派往曹魏。魏文帝曹丕问冯熙:“吴国若想与我和好,就应该厉兵江关,进军巴蜀,然而我却听说你们又派使节前往巴蜀。你们的主意一定变了。”冯熙说:“我们往蜀汉派使节,是由于蜀汉派使节来我国,吴国不过是应付而已。并且,我们的使节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观察他们的虚实,哪里会改变主意!”冯熙的上述回答,固然是外交使命使其这样说,但同时也说明吴、蜀之间虽有往来,并无信任。

蜀、吴和好进展不大,可能与蜀国派出的外交使节人选不宜有关。比如说丁厷,此人专会夸夸其谈,善于辞令,但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再比如说阴化,又过于实在,不善词令,不能充分表达蜀汉的意思。但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费祎是蜀国的一流人才,即使在三国中,费祎的才干也属上乘,他出使孙吴为什么也成效不大呢?关键的原因在于,刘备、诸葛亮还处于思考和摸索中,蜀国的战略方针还没有重大改变。

现在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诸葛亮认识到了以前战略方针的缺陷,做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弥补了以前的缺陷。现在应以新人、新战略,开辟蜀、吴关系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派个新人?诸葛亮认为,此次去孙吴,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这是确定新战略后的第一次,老的使臣丁厷、阴化显然不行,费祎当然可以,但与孙吴打交道是个长期任务,不可能一个人一次就能大功告成。费祎身为黄门侍郎,任务是辅佐皇帝,给皇帝出主意,新帝刚即位,正值用人之际,此时去不太合适。再说,为完成结好孙吴这件大事,蜀汉应有更多的出色的外交使臣。

派谁去合适呢?诸葛亮忽然想到了邓芝。

邓芝字伯苗,是义阳新野人,汉代大司徒邓禹的后代。刘备到新野时,邓芝早已人蜀,在刘璋巴西太守庞羲手下做事。刘备据益州以后,邓芝被任为郫县邸阁督,管理一县的粮食物资。邓芝与刘备毕竟有缘,虽然在新野二人未见,但刘备有一次到郫县发现了这个人才,“与语,大奇之”,立即提他为郫县令,以后,又任他为广汉太守。邓芝果然是个人才,治理广汉期间,政绩突出,被召入朝中任尚书。

邓芝很关心蜀国的大政方针,他好像和诸葛亮在考虑同一个问题。因而他主动来找诸葛亮,商议与孙吴联合这件事。他对诸葛亮说:“如今主上幼弱,刚刚即位,应该派遣级别高的使臣前往吴国,以重申蜀汉友好之意。”诸葛亮郑重地说:“这件事我也想了好久了,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人。”他望了望邓芝,见他有些激动,像要反驳自己,随即把话锋一转说:“现在总算找到了。”“谁?”邓芝显然对这个人很关心。“就是你呀!”

只是刹那的寂静,随后便爆发出二人会心的大笑。

十六年前,在刘备集团败军之际,诸葛亮毅然前往孙吴,促成孙刘联盟。十六年后,在蜀汉政权危难之秋,诸葛亮又亲自选中邓芝,担当同样使命。为了表示蜀国的诚意,诸葛亮让邓芝带了二百匹马,一千端蜀锦,还有其他地方物产作为礼物。

孙权并不了解邓芝此次使吴的深远意义,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和以往一样的外交往来,仍按以往的办法,让有关部门接待一下,并未打算亲见邓芝。在他看来,与蜀国的关系不宜搞得规格过高,以免让曹魏知道了,又怀疑自己另有所图。

其实,在对待与曹魏关系这件事上,孙权心里未必不是另有主意。他感到,吴国与曹魏相处,处处要受它的欺凌。就拿通使这件事来说,吴国派往曹魏的使节冯熙,曹丕说扣留就扣留了。为了让冯熙投降,曹丕让冯熙的老乡陈群进行劝说,并以重利相诱。当这一切被冯熙拒绝后,曹丕便把他送到边远地方折磨他,逼他投降。后又将他召回,冯熙害怕自己屡不屈服,必危身辱命,便拔刀自杀,虽被暂时救活,最后还是死在了曹魏。同是一个冯熙,出使蜀国,能安然而返;出使魏国,却死于非命。曹魏真是欺人太甚了!孙权也感到与曹魏的关系难以维持下去了。

然而,孙权完全清楚,在违反盟约,夺取荆州,击败刘备的战争中,吴国给蜀汉造成多么大的灾难,蜀汉能罢休吗,因而他对与蜀汉和好实在没有信心。事到如今,蜀国第二号军政长官,中都护李严,还统兵留在永安,谁能担保蜀汉一旦元气恢复,不再来与自己争夺荆州。让孙权放弃荆州来取得与蜀汉的结盟,他死也不会干。而蜀汉到底有多大诚意与自己和好,孙权心里也实在没底。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得罪曹魏。

出乎孙权的意料,邓芝并没像以往蜀国使臣那样轻易返回,而是向孙吴表示,此次来吴,就要见吴主,否则,决不返回。不但如此,邓芝还亲自给孙权上书,说:“我这次前来,不仅仅是为蜀国的利益,也是为了孙吴的利益。”

不知怎么,孙权一见邓芝这封信,一下子想起了十六年前诸葛亮来东吴的情景。诸葛亮那时也是兼为吴国考虑的:“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诸葛亮这番为孙吴前途利害着想的话,孙权至今记忆犹新,他感到如今又来了一个诸葛亮!孙权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他决定见邓芝,看看这个使臣是怎样为孙吴着想的。

从邓芝的言行中,孙权预感到这不是个凡庸之辈,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分明是怠慢了他。孙权不免要解释一下:“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孙权这番解释,说的也是实话。

邓芝见孙权如此坦诚,也不与之虚意周旋,坦诚地说: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邓芝这番话,向孙权表达了三个意思。

第一,向孙权传达了蜀国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即蜀国放弃对荆州的争夺,承认吴、蜀两国土地占有的现状。“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即指吴国占有的荆州、扬州、交州,蜀国占有的益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邓芝在分析两国地理上的优势时,只提了蜀有重险之固。这“重险之固”可以作两层理解,一层是指蜀国是个四塞险固之国,一层是指外有斜谷、骆谷、子午谷之险,内有剑阁之险。无论哪种理解,都是指益州,显然,蜀国承认了只占有益州的事实。

第二,分析了两国联合的必要性。两国各有长处,只有将两国的长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鼎足而立,是指两国的生存;并兼天下,是指两国的发展。不论是生存和发展,两国都需要联合。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名人传记丛书)

    拿破仑出生在战乱的地中海小岛——科西嘉岛上。拿破仑从小在法国读书,他经济困难,倍受歧视,但他顽强不屈,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大学提前毕业,在炮兵团表现卓越。每当法国危难时,他都挺身而出,成为一代名将,当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一次次远征,威名传遍世界,他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个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无论成败,都是个奇迹。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热门推荐
  • 30万年薪的30岁

    30万年薪的30岁

    本书以一个30岁职场成功者的口吻写亲身经历得来的感悟,是一个中国国情下的职场圣经,与读者分享经验成就与智慧思考,是30岁前的职场必读书。
  • 宇宙神佛演义

    宇宙神佛演义

    在浩瀚的宇宙中,上帝在天堂里养尊处优。一天上帝突然被绑架了,绑架者有着恶毒的阴谋,并威胁了地球的安全。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的安全和生存,中国的各路神仙包括佛祖、玉皇大帝、孙悟空等都参加了营救。营救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宇宙的秘密。
  • RUTH

    R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月重现:魔族复兴

    血月重现:魔族复兴

    早在古时候,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血月当空,妖魔尽出,孤魂野鬼都汇集起来,增大了阴气,足以杀死一座城池的百姓。然而在五百年前的那次血月,却出现了七界中未曾有过的邪物。他具有人类的躯体,却长着猩红的双眸,尖锐的长牙。但其能够幻化人形。其以人血为食,那年血月,数十座城池被攻破。随后一名高人用生命才将此怪封印住。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血月了。但,真的不再出现?……
  • 破天帝爵

    破天帝爵

    昔日的仙人陨落后只剩一缕残魂,然而大道无情,修真者无不是清心寡欲者、经历五世轮回之后,历经世态炎凉的林天、看他能否斩凡根、断红尘、看他如何玩转这九天十天、不管你是仙、神、魔、妖、冥、人、若是阻我,我便灭你、天若胆敢阻我、那我便破了天、
  • 一世何殇

    一世何殇

    2000世纪,一颗天外流星冲出重重虫洞砸到了地球,此时因为人类的活动导致太阳即将爆炸,我们的男主角浊风却躺在火星大殿上看着星星思考人生,却不知道他即将面临的是怎样的人生。
  • 穿越者的旅途

    穿越者的旅途

    我以我的剑起誓,我将守护一切善待我的人,我将屠尽一切伤害我朋友的人,我不只是剑神,我还是大主教,我就是——罗德,我的时代已经来临!(无限类,主世界是幻想乡)
  • 末世魔兽之我是伊利丹

    末世魔兽之我是伊利丹

    末世魔兽军团先后降临,娜迦族、精灵族、地精、亡灵、兽族,他们,给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系统,渐渐的改变了整个世界,看主角如何从万千种族中,杀出一条血路!!!
  • 揞黑豆集

    揞黑豆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后本倾城

    狂后本倾城

    (已完结,新书《凤临天下:邪王的倾世宠妃》望支持)她是凤栖大陆上有名的废柴,因为不会修炼,最后被人活活逼死;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死神特工,一朝任务失败炸死重生,当她变成她,又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到来,究竟是意外,还是注定。当她遇见他,是宿命的纠葛还是命中注定,前世,他们没有缘分能厮守,今生异地的再次相遇,他们能否再续前缘?一段跨越千年的等待,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恋,且看她如何与他弥补千年前的遗憾,一起看尽世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