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65

第65章 迦陵仙音第四讲(4)

否则,就是凡夫的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执著什么。乃至于听到一个法,都要执著于这个法。所以经上有个比方,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愚学增生死,智学证涅槃。这很重要,你学佛法,没有了解,你不要以为念念经就会解脱,你要搞清楚,愚学增生死,智学证涅槃。

同样是水,牛喝下去,它可以成为牛奶,蛇吞下去就成为毒了。同样是佛法,你没有智慧,不会学,你执著于它,在那个上面去起分别、计较、执著,很容易造恶业,很容易造谤法的业。

历朝历代显与密经常有争执,有一句话,“显以密为欲法,密以显为空谈”,互相排斥,看不起。这都是愚学增生死,不了解佛法是圆融一味的。对此一定要真正地了解。

否则,你以为你天天念一遍《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每天念十万佛号,那就是在修行佛法了?不见得。看你发心是怎么样,你念一遍《药师经》,或者你念一遍《无量寿经》,是为了求你身体健康,求你儿子每天赚十万块,这样你是修行佛法吗?你这是造轮回业啊。就算给你求到又怎么样?还是增加你的贪欲,还是造轮回业,那不是修行佛法。

应该怎样修行佛法?打个比方,四个人同样都念一遍《心经》。

第一个人发心,他是为了自己今生今世,这就是造轮回业,不是佛法。以轮回心来念,你不要以为你形式上面是那就是啦,不是那回事。

第二个人,他好一点点,希望来生不堕三恶道。那是轻现世,重后世,这是共下士道。

第三个人诵《心经》,希望能够解脱,能够超出六道轮回,这是共中士道。

第四个人,发菩提心,诵这一遍《心经》,回向给法界众生,希望众生都能得成就,得解脱,这是菩提心。

第一个不是佛法,你别看他在那里诵一遍经,他是修佛法吗?不是的。所以一定要能够明白,我们要成就清净心。成就以后,虽然我们天天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但是我们的心不染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么你当下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你所走的地,都是极乐世界的宝地;你所见到的树,都是极乐世界的宝树。

所以重点在这个寂上,心寂静下来,心性休息,禅定休息。休息下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然后常寂。

光,光是般若德,智光遍照法界故,光是智慧。智慧也是我们的性德,本自具足,不从外得。怎么知道呢?我们眼能见、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这些都是般若德起妙用,都是自性在起妙用。但是我们的无明烦恼掺杂在其中,所以错用了,去起贪爱、起憎恨、起分别。我们通过修行,转烦恼为菩提,这样就是开发本具的智慧,这样就没有障碍,能够自性光明遍照一切。

什么时候显现呢?已经讲过了,先转化风大,再转化水大,然后转化火大。转化火大以后呢?有光明就没有妄念,有妄念就没有光明,妄念不起了,自性的、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障碍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光明,就真正显现出来了。

其实所有的障碍,都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和执著。极乐世界的人,为什么能够天眼洞见,天耳遥闻呢?还是性德在起用。因为他没有妄想执著了,所以就智光遍照一切;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所以对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都知道了。

所以我们才明白,原来极乐世界的宝树之中,“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个原理就在于此地都还是我们自性的德能,仍然还是没有超出我们白性之外,仍然还是我们自性的妙德、妙用圆满地显发出来了,所以智光遍照一切。

不过现在我们火大没有转过来。火大转过来以后,生命的能量不浪费了,我们自性光明显现出来了,那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都明了了。你看那些成就者,他那个他心通、宿命通,都因此而得来。所以我们真如自性里面,本来就具足常寂光,本来就具足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但是在凡夫地位,它没有显现,不能起用。对一些人来说,那是如来藏(cang),如来藏在里面;对圣者来说,那是如来藏(zang),无穷无尽的宝藏——这只是一说而已。

我们修宝树观,归根结蒂要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的种种庄严是自性的变现,它当下就是自性,所以这是不二法了。简要地说一下《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事实上这还是修行的层次。分为三个层次来修,句句深入,层层提高。

第一句“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说的。第二句“空不异色”,是对于二乘声闻、缘觉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菩萨说的。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都着相,见什么就执著什么。一见,他就分别他的外相,这个人很高,那个人很矮;这个人很胖,那个人很瘦;这个人很漂亮,那个人很丑;都是看外面的相来分别,起分别心,起执著心,起爱憎心。现在告诉我们怎么样?“色不异空”了,你不要着相,不要着有。一切的境界相,都要知道它本来就是空,不要继续执著。你认为它是实有的,所以你就贪得无厌。

修行的第一步,“色不异空”,让大家要清醒,你要搞清楚你所追求的外在的名利地位、财色名食睡这些种种,哪怕耗尽你毕生的心血,耗尽你毕生的心力,你去追逐,去求取,到头来还是怎么样?还是一场空啊。“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仍然还是一场空。

但是凡夫还是放不下这个执著。“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都为他人忙。”遇到障碍了,身体不舒服了,才知道,哎呀,身是苦;好的时候,身体健康的时候,忙于挣钱,忙于享受。实际上忙于享受,就是忙于造恶业。一个没有了解佛法的人,他活得越久,可能越麻烦,为什么?他如果不活那么久,他贪瞋痴还造少一点;他活到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这个贪瞋痴就累积如山。这就是堕地狱唯恐不深,真是不得了。

所以要知道,我们没有了解佛法,没有开智慧,那生命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会成为一场惩罚。为什么?你每一天都在累积恶业,每一天都在种无量的堕三恶道的因,那不是很糟糕?x不知道回心念佛。追逐那些东西有用吗?最后还是一场空。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随身”这个说法不是很正确,身还是要放下来。业随神识,临终就要“随业受报,枉受轮回。”所以我们要明白,“色不异空”,这都是空,空花相,所以不执著,不会去贪求了,从这个贪求中间回头来,就真的会念《心经》了,真的学会《心经》了。

第二步,“空不异色”,是对二乘,声闻、缘觉说的。声闻、缘觉执著于空。因为他们已经断除了人我执,证得了偏空涅槃,断了分段生死。但是他还是执著于一个空,所谓的“我空法有”。那么你执著于这个空,认为还有一个有在,那么这个还是个有。还是个什么有?你执著这个空,这个念头就是一个有了。所以他虽然了了分段生死,仍然还会有变异生死,虽然不入六道轮回,但是因为执空的法见未除,所以还会有变异生死。

第三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菩萨来说,色与空是一个整体。尽管显现的是千差万别的相,但是要知道,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山色无非清净身”。这样,我们能够知道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一切的色相,无不是自性的显现。

学过法相唯识的,可能了解一点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知道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的显现,森罗万象,都是相分而已。一切的色相,事实上就是你自己,尽山河大地,尽十方法界,都是一个自己。我们不在色相上去分别,不执著,随缘取用,不取不舍。见相就是见性,所以透过一切色相而见到自性,当相即道,即事而真。

我们修宝树观,仍然还是要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执著于它是实有的一棵树,那你就搞错了。你修的一切观,都是内空外明。为什么?因为都是你自性的显现,见性即是见相,所以自性起妙用,光明自在,圆证菩提,从空出假,随缘度生。广修六度万行,度众生就是圆满自己的福慧,圆证菩提,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怎么理解?很简单。

比方说,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看到故宫博物院很多东西,有一尊佛像是黄金做的;有一个供杯也是黄金做的;有一只小狗也是黄金做的。那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一样的,都是金子做的,都是金子,对不对?

同类推荐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热门推荐
  • 始元变

    始元变

    一元始,混沌开,阴阳合,五行分,虚生实逆,天地化一,万法凝规则,万物汇本源。原本天赋资质低劣,却是半身血脉和双重灵魂的神奇,倘若我觉醒,元诀伴我行,翻掌碎苍穹,抬手化乾坤。
  • 劲霸男娇俏女

    劲霸男娇俏女

    一个劲霸男,遭遇地震来到大汉朝当太子,不仅尽享天下美人,更成就崇高的帝国伟业。元月份每日13:45上传一章2000字。
  • 我真没开码字挂

    我真没开码字挂

    蒲垓,蒲松龄的蒲,垓下之战的垓,网文界废材一个,工地上班者,然而四处碰壁,意外下获得一支妙用无穷的神笔……
  • 洞玄灵宝自然斋仪

    洞玄灵宝自然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了夏葵

    苍了夏葵

    日葵的执著就是守护唯一的太阳,我叫郗葵。我认识他那么久爱了他那么久却也恨了那么久。他的死我浑然不知,隐瞒了我三年才知道一直和我结婚的人是他的双生弟弟。“郗葵,忘记我吧。”“郗葵,做我的女人忘记他。”“夏哲,我们之间只是一场谎言。”
  • 霸宠独爱宝贝乖乖来

    霸宠独爱宝贝乖乖来

    “嗯?还跑不跑?”“不跑了,烨哥哥!谢谢你,愿意照顾我一辈子!”“谢什么,你也只能是我的!”
  • 庄氏史案

    庄氏史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后倾城:夫君请放手

    皇后倾城:夫君请放手

    欧阳明幽一生只为情,却因为一场相遇,一场背叛而失去了情,纵然她最后权倾朝野,却也失去了心中的那个他,最后的结果不过是繁华一梦罢了。林宛玉从现代而来,却因为任务触摸到了爱情与皇权下的无奈,从而探索到了一代皇后背后的秘密。“负心之人,必以心负之,痴心之人,必以心答之。”
  • 深爱都被时间掩埋

    深爱都被时间掩埋

    本作者最虐心最催人泪下的史诗巨作全力打造。身世卑微的李修航从小羡慕着钢琴少年沈云一以及其青梅竹马夏天晴的感情,却始终无法融入。沈云一最后悔的是就是没有保护好自己深爱的人,而让年仅十六岁的夏天晴意外身亡,从此他的内心变得灰暗。但是在初来大城市的农村女孩苏涵音眼里,沈云一永远是天使的化身,他的光环终究融入进了她的心里。自苏父离世后,体弱多病的弟弟苏橙独自来到E市,机缘巧合和李修航成了好朋友,也获得了工作,但是在这复杂的校园里,初入世事的苏橙却屡遭嫌弃。最终,苏橙出于自己的疾病,做出的决定让苏涵音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离开了这座城市。若干年后,卑微的苏涵音偶遇到了已成为音乐总监的李修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