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47

第47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四讲(4)

[佛智鉴机]佛陀以他一切种智的大智慧,能观察众生的机宜,知道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所以无问而自说,令众生成就四悉檀之利益。佛陀说这一卷《佛说阿弥陀经》已经圆满了,当机的舍利弗以及常随的比丘众,还有那些缘觉、菩萨众,还有一切世间的六凡有情、一切天人阿修罗等等,都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欢喜信受就是听闻到有极乐世界如此的庄严,所以喜悦无量,这是世界悉檀,这是欢喜。信就是知道。佛陀具有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语、不诳语、不异语,所以真实可信,又加上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同音赞叹,所以更加深信,叫信,欢喜信。领纳不忘名为受。信佛所说,自然就领纳,能不忘不失,这个信受就是生善益,就是为人悉檀。

[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就是能令众生出生死苦,得涅槃乐,这种大恩大德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极重的恩德,能让众生信愿持名,同出五浊,能泛慈航宝筏于生死苦海之中,普度一切众生同登涅槃的彼岸。一定是感激佛陀的这种帮助一切众生超出轮回最直捷这样的大恩大德。所以投身归命,作礼。作礼来忏悔无始业障,来归命于佛,常随佛学,破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超出五浊恶世,超出这些恶,这是得破恶益。

而去就是依教修行。一往不退而名去,依不可思议的教法,修不可思议的念佛妙行,成就不可思议的感应,能圆证三不退一往直前,疾趣无上果觉而去,十方佛法界的一切众生都能直趣极乐世界而去,这个名为而去,生极乐就能悟真如理体,所以这是第一义悉檀入理益。

蕅益大师这个讲解说得非常透彻,只这八个字就包含了四悉檀。欢喜是世界悉檀;信受是为人悉檀,生善益;作礼是对治悉檀,破恶益;而去是十方佛世界众生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就不同于一般法师的讲说,大家法会散了,都走了。那就非常浅。这“而去”两个字就是第一义悉檀,大家同生极乐,同证无生法忍,这是最圆满的。所以我们能圆满地听闻到这样真正让我们超出生死轮回的,真正有作用的,而真正能起修的法门,这要生无量法喜,要生决定,要能死尽偷心,真正地深信,就自然有无量的法喜。

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圆满地解说这个欢喜信受。欢喜就是庆所闻,很庆幸自己能闻到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为什么?我们多劫飘零,多劫以来在六道轮回苦海里面飘零,颠沛流离,正以未闻此法,正因为没有听到过信愿念佛的法门,今知持名往生,可谓沉疴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乡,乍闻家信,欣喜无量,所以说“庆”。

病了很久的恶病,突然之间遇到一个神妙的奇方有救了,长久以来流浪他乡做客,突然之间收到故乡的来信,当然就是欢喜无量,所以说“庆”。这是我们心性的故乡,回归到我们真如自性的故乡,就依靠信愿持名法门,并且又具有三清净(人清净、法清净、果清净),所以欢喜无量。

人清净是指能说信愿持名得往生不退妙法的是佛,佛是一切种智,所以能遇到如是清净人,这是最欢喜的事情。能闻到信愿持名这样殊胜的妙法,清净法,当然是最欢喜的,依法修行能得到果清净,就是持名念佛,现生不退。而且愿生即生,直至成佛。不是小果,而是无上佛果,所以果清净。能证得如是清净果无上佛果,当然是最极欢喜,所以名为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底下是蕅益大师的一个跋,就是他说写《要解》的因缘。这段跋有四个部分:

一是引经来说明净土一法最应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

二是蕅益大师自述修学经历来以身说法,引导人能死尽偷心,老实念佛。

大师最初也是宗乘自负,他认为自己根机很高,去参禅,而他确实根机很好,参禅开悟了,开悟以后还能归心净土,这是了不起的地方。后来他因为一场大病,大病之中生死关头,他察觉到那些悟境临大病不能做主,所以猛醒回头,才知道业力不可思议。你就是开悟了,还有一丝一毫的习气,临命终时都未必得力,所以能感无常迅速,归心净土。这是大师的大智慧。

三是再说写《要解》的因缘,缘起。缘起是有一个友人,是居士,古吴净业弟子,去病氏。一个居士名字叫去病,应他的邀请来为《阿弥陀经》写一部简明扼要的,把重点精华都说出来的解释疏,所以他就给大家讲《阿弥陀经》,应众生所需而开甘露门。

四是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令法界众生同登不退,等归解脱。说:“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这是作圆满的功德回向。这一段跋就是说这四重意思。

“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

这就是第一部分。《大集经》里引用经证,旭出家时,蕅益大师名为智旭。

“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后因大病,发意西归。复研《妙宗》、《圆中》二钞,及云栖《疏钞》等书,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

这是第二部分。这里提到了几本书,一本是天台宗的四名尊者所著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第二部书是天台宗传灯法师所著的《阿弥陀经圆中钞》。他是为大佑法师《弥陀略解》所著的《圆中钞》,还有一部就是莲池大师(云栖和尚)所著的《阿弥陀经疏钞》,他读了这些书以后才知道念佛三昧是无上宝王,所以死心念佛,一切都放下,死心念佛,万牛莫挽,形容他决心很大,一万头牛也拉不回来。

接下来第三段就是说写这部书的因缘。

“吾友去病,久事净业,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著,请余为述要解。余欲普与法界有情同生极乐,理不可却。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脱稿于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

大师这种妙智慧,九天就写了一部古今第一注,阿弥陀佛亲自为《阿弥陀经》作注解也不能超过这本《要解》。第四部分就是圆满的功德回向:

“所愿一句一字,咸作资粮。一见一闻,同阶不退。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仰唯诸佛菩萨摄受证明,同学友人随喜加被。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阁笔故跋,时年四十有九。”

底下就是那位居士所写的一个跋,我们就不说了。

我们此次仗承十方三宝的威神,仗承阿弥陀佛和我们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威神加被,能圆满此次的法会,也仗承我们永宁寺常住能成就这么一个稀有难得的法会,也仗承大众的威神,让我有一个机会向大家学习。普愿十方法界一切众生现生福慧增长,同念弥陀,同生极乐,上品上生,不辜负这个宝贵的人身。

问答篇

学员问:请问法师怎样理解看破红尘?

法师答:你不要认为看破红尘就是消极避世,看破红尘就是对五浊恶世,五欲六尘都不贪恋,都能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著空,心清净超于彼。你消极避世,那叫逃避现实,不叫看破缸尘。

学员问:自古政教合一,请展望佛教在中国的前景。

法师答:这个不对,中国从来不是政教合一,从来都是政教分离的,政治是政治,没有什么政教合一的,作为佛教来说也不主张政教合一。教是教,政是政。政治就让世间社会稳定,让世间和平发展,佛教是针对我们的心,让我们成就清净心,能超出轮回,所以不需要政教合一。

学员问:请开示为了自身的冤亲债主而念《地藏经》,是用念经机来念《地藏经》,还是本人念?

法师答:当然是本人念。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感应道交,我们的真如妙心,这是能感之因。你用一个机子去念,它哪里是有心?是机器而已嘛,无心之物。如果我们自己不熟悉,放一个机子我跟着念,这个就可以,但专门就放个机子自己走开,那不对的。

学员问:我受了五戒,平时最容易犯戒的就是忘了不该说的话冲口而出而犯戒,可以忏悔去除吗?望法师告示。

法师答:这个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随时提醒自己。

学员问:我的弟弟杀业很重,以前喜欢打猎捉鱼等,现在心脏病很严重,我能否为弟弟消除业障,减轻他的病情?念佛咒还是念地藏菩萨名号?该怎么做?祈请指教。

法师答:这个事情是这样,一个是要善巧方便引导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如果他不能心开意解,不能起忏悔之心,那你在旁边帮助他也有作用,但这个力量就比较小,当然忏悔法门一定要具足四种力量:一个是依止力。我们在三宝面前忏悔,这是最殊胜的。第二个就是破恶力。真正让他本人发自内心,认识到错误,第三是还净力,就是誓不更造,以后不再造这样的恶业。最后是对治力。对治力就是他以前有去捉鱼,杀生等等,那就帮他多放生。

学员问:南无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能起怎样的作用?该怎样用才对?

法师答:这句佛号,现在我们依据的就是《龙舒净土文》,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宋朝时有一位大学士叫王龙舒,安徽泸州人,他是站着念佛,自在往生,而且有人来(那是雕版印刷)雕版刻《龙舒净土文》,刻的过程之中都出现了三颗台利,所以说这本书非常好,讲了劝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念佛,写得非常透彻。

《龙舒净土文》就引《宝王论》上面所说,佛陀住世时有一对老夫妇没有什么文化,就念阿弥陀佛,他们也是不方便计数,就拿一箩筐的稻谷,或者说豆子来计数,佛陀就跟他们说:“我告诉你们一个念一尊佛名号就等于念了很多遍,等于念数量增长很多倍的一个方便,就是念南无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这对夫妇就信受奉行。

王龙舒在《龙舒净土文》上所讲的是:“我们如果没有吃全素,最好是能每天把这一句念七遍,能帮助到那些被我们吃的众生。”还有,虽然我是吃全素,但这个世间每天都有很多的众生被人杀,被人吃,所以我们也是把这句名号念七遍,乃至于二十一遍,回向给它们,将来能佛种从缘起,给它们种一个好的缘,让它们迅速脱离畜生道,生人道,闻阿弥陀佛名号,得生极乐。

还有一个就是比王龙舒更早的,叫王敏仲,也是宋朝时的一个官员,也是专修净土,也是得往生。他也写一本书,但那本书的名字叫做《直指净土决疑集》,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上面也讲到这一句名号的功德,但明朝时候的大佑法师对这个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略说是这样子。

学员问:我经常和同修们去帮助念佛送往生,从来没有看到预知时至走的人,请问怎样念佛才能做到预知时至?

法师答:怎样念佛才能预知时至,一个就是说一定要老老实实念一句阿弥陀佛,不为他歧所惑,如果你东搞搞,西搞搞,就真的很难有成就了。

同时也要注意,你千万不要以专修净土作为一个偷懒的借口,那你就很糟糕了。有些人是这样的,说我年纪大了,或者我工作又很忙。

有位法师说,就一部《无量寿经》,就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用学,也不用听。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净土法门的理论,那你不听是对的。如果你真正有清净心,你不听也是对的,如果没有这两个,你一定还是要多闻法,但我建议除了基础法之外,重点就专闻净土法。很难得永宁寺能专弘净土,有这么好的一个道风,而且不管请哪里的法师来讲法,都应该就讲净土的典籍,这样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多闻,由闻去掉凡夫知见,转凡夫的生灭心为不生不灭心,那才能对净土法门的理论真正搞清楚,要知道,这个法门是难信易行之法,要真正理解透彻是不容易的。有智慧力的人,我会特别推荐几本书,一个是蕅益大师汇集的《净土十要》,《弥陀要解》就是十要里面的第一要。有基础来学这个非常好。我们理要真正悟得明,才能真正看破放下,这一句阿弥陀佛才能真正死心念下去,才能念到境寂情空,境寂心空,这是第一。

第二一定要知道身心不二,或者说心息不二,你一定要掌握这个方便法,修行不能蛮干。有些修行人是修净土,也很有信心,但就一味地蛮干,干到后面他自己心退掉了,我看到过很多。修行是不能蛮干的,要能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是要你搞这个,搞那个,而是说你要善于调摄好自己的身体,你是哪一种身体状态,就选用哪一种法门,要注意调息,把身体的四大(地水火风)调好,因为凡夫众生身体很差,他要持久,一直精进念下去还是有困难的,所以要真正地能调好这四大。

第三是说要真正放下世间的杂缘。我们本来就是酬业报而来,所以对一切都放下。祖师有一句话叫:“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为沟壑”。能不能下这样的决心?能下这样的决心,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定能念成功,一定能预知时至。“心依于法”。时时刻刻这句阿弥陀佛都在心中念兹在兹。“法依于穷”。我有一间房子住就好,有一口饭吃就好,不用想那些。更进一步是“穷依于死。”至穷无非讨饭,不死总要修心。现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哪个有那么困难,维持生活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管贫富贵贱,只管随缘念佛,一切放下。不要这样想想,那样想想,这就很有障碍。你真正能这样做到,那一定往生。因为其实你真正做到了,你这个心就已经是身在娑婆,心在极乐,神栖净土,将来怎么会不去呢?

第四应该是死尽偷心,老实念拂,不搞其它东西。不是历来有一个比方吗?就好像一棵树,我由东方一直砍过来,最后只留下一点点,我知道它一定往西方倒,我只往一个方向砍。若我东砍一斧头,南砍一斧头,北砍一斧头,西砍一斧头,最后剩下一点点,不晓得它往哪里倒,对不对?所以不需要搞太多,这是最好的。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热门推荐
  • 水晶蔷薇

    水晶蔷薇

    水晶蔷薇,世俗暗族精灵所守护的圣物突然消失,八位少年精灵们被集合到一起,开始了寻找水晶蔷薇的旅途
  • 了解环境:环境现状介绍

    了解环境:环境现状介绍

    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发展中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和8%的淡水资源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都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 我的吸血鬼日记

    我的吸血鬼日记

    这年头,一言不合就上热门,咱们今天不盗墓,不风水,就为你讲讲真实的灵异事件,讲讲真实的吸血鬼是如何生活的,是如何谈恋爱的,是如何与吸血鬼小妹妹……
  • 网游之命运神话

    网游之命运神话

    五年前的大型虚拟网游【无极】的出现,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大神,然而,被评为最强高手的天道神皇“一叶孤城”却突然宣布退出网游界,退出网游的原因居然是为了一个女人,几年之后,他改名为洛冰尘,向现在的第一公会【神域】发起复仇……(五十天岚新书,谢谢大家观看,也谢谢我的助手轩辕小任和潜水艇)
  • 绝世武帝

    绝世武帝

    地球人林小君魂穿异界,成为中土圣洲之上,翩然一角的楚国七十三郡中舞阳郡舞阳城林氏一族的旁支子弟,为求武道,进入楚国云河宗,成为杂役……
  • 灰血残留

    灰血残留

    从名为世界的牢笼中逃脱的不死怪物,被亡灵所抚养成人的少女冒险者,怀着不明意图而被流放到孤城的公主,三者看似错开而彼此交汇的命运,让相似而绝对不同的两名少女互相交换了身份……
  • 周少坑妻有一手

    周少坑妻有一手

    男友和闺蜜双双背叛,亲人把她赶出家门。他像一道光出现在她的世界。她把他当哥哥一样信赖,他却……从身到心,她一步步沦陷在他的情网中。正是浓情之时,那个跟她长相颇有几分相似的女孩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睡了她的床,占了她的婚姻。绑匪让他二选一,他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她。被解救后的当天,她决绝地走进了医院,出来后遇到他,他眼底猩红一片,“我的孩子呢?”“打掉了。”“陆然,你怎么敢!”“我说过,你敢做对不起我的事,我绝对敢做得比你更狠。”第一次,她从他眼中看到了恨意。她笑着离开,转身,泪流满面。
  • 三生三世等一人

    三生三世等一人

    三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你却愿守着我们之间相恋的记忆陪我度过三世,无怨无悔,只因爱上了我…无忧海底,不见天日,寒冷异常,每日忍受着那残酷的雷刑,可你却愿为我在那里待上百年。可是有一天你说:“你早已经不是她了,对不起,我不会爱上你了。”是啊,我不是她,我忘记了前世,可是现在我记得了,你可还愿爱我?
  • 傻傻的爱,匆匆而过

    傻傻的爱,匆匆而过

    傻傻的爱着,却匆匆而过。曾经的桑田,今日的海洋。一场风和雨,正席卷而来。豪门的纠葛,为谁而陨落。
  • 荣药嫡女

    荣药嫡女

    墨悠然表示,她吃个酸辣粉被辣椒呛了下,就穿越到这坑爹的古代,面对妹控的厉害的哥哥,溺爱过度的便宜爹娘,好吧,暂且承认这穿越福利还是八错,但是那位王爷,你不能仗我无敌的医术就巴着我不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