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46

第46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四讲(3)

命浊是寿命短促,现在念佛往生极乐,就是转命浊为无量寿,寿与佛同。这都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为能转,以五浊为所转。我们能发心念佛,就能转秽为净,转苦为乐,就容易转娑婆而成极乐。

蕅益大师在这里就是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极显名号不可思议的功德。前面是讲五浊,依靠自力出离很困难,本来这五浊可以展开来说,但一是前面已经提到,再一个时间的关系,我们就略讲一下。

上一段是就反的一面来说,五浊凡夫,如果舍离持名妙行,是难以出离轮回。这一段是从正的一面来说,以信愿庄严一句阿弥陀佛,是转娑婆劫浊为清净海会,转凡夫的种种邪知邪见为无量光,转无始业力烦恼为常寂光,转假合之业报身为莲花化生,转短浊的生命成为无量寿。五浊一时圆转,功德一声圆具。所以《无量寿经》说:“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故知此能转五浊成五清,就依靠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

接下来是《要解》最核心的心法,和盘托出净土法门的要义。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这就说得非常透彻,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他的无上正等正觉法就是一声阿弥陀佛,因为这一句佛号就能圆转五浊,圆成五清,一句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赞莫能穷,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于五浊恶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觉的全体,所以释迦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法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

现在[以此果觉全体],指释迦牟尼佛所得果觉的全体,就是一声阿弥陀佛,全体授与五浊恶世的众生,是如何授与呢?就是佛说这部《阿弥陀经》,教人起信、发愿、专持一声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圆成果觉,所以名之为授与。

[乃诸佛所行境界]能于五浊恶世之中说难信之法,这是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难行能行,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不单单是六凡法界和声闻缘觉二乘法界,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智慧不能真正彻底领悟,就是菩萨法界自力也难以真正彻底领悟,可见这个法门特别深妙。

所以省庵实贤法师说:“一句弥陀是斩群邪之宝剑,一句弥陀是出轮回之径路,一句弥陀是成佛道之秘诀,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

彻悟禅师也说:“一句弥陀,空诸恶趣。万德洪名,哪容思议”。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渡;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就是解释这一句。

[诸众生]是特别地指五浊恶世之中的人,下劣凡夫,业障重的人,特别为这些众生说这个不可思议的法门。当然也通指一切的众生。

[一切世间]是通指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这四土的器世间。也通指九界有情世间。因为唯有佛陀住在智正觉世间,其他有情世间、器世间通通包含在其中,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别指五浊恶世之人)是说明这个法门特别方便,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种大誓愿力虽是平等地普度,但大悲偏于苦者。发弘深誓愿是特别为那些无力解脱者,业障重的人,开此信愿持名的大权巧、特殊的方便法门,所以说“别指五浊恶人”。《庄严经》中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有开示:“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业障重的人、经常会沉没到恶道里去的众生,是诸佛特别地怜悯、愍念的。“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掉到水里的人要马上快点救度他,已经站在岸上的就不要那么着急了。我们都是在六道轮回苦海里挣扎的人,溺水之人,所以是“诸佛大悲偏怜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可见净土法门是曲被中下,正是这个法门的绝妙殊胜,犹如起死回生的良药,犹如活命神丹。“举下以摄上”,最下下的地狱众生都能摄受,何况是上面呢?当然都能全体摄受。“举恶以摄善,举凡以摄圣,全彰弥陀之大悲,普覆无遗”。这是解释经文后一句:“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特别为五浊恶世的业重凡夫,我们依靠这个法门才能真正得解脱,往上也都需要这个法门才能早成佛道。

(丁)二教主结叹

“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前面的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这里就是付嘱我们要能信受、修持、弘扬这个法,这里是教主释迦牟尼佛结叹: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再一次叫着当机舍利弗的名号跟他说:“浊世佛道难成,顿法难说。现在难成者已成,释迦牟尼佛早得无上正等正觉之佛道,其实他是示现,本早已成佛。而难说者也说了,为一切世间,包括九法界众生说持名念佛难信之法,这难中之难的法甚难说,释迦牟尼佛都已经说了,所以我们要力而行之,而且要自行化他,辗转流通,能利益后世的无量众生,并且这个法门很难遇。

[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信愿持名一行是第一的无上法门,不涉施为,就是不需要参究,不需要观想,一心专持名号,就可以圆超五浊。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人。不是意识思议所行境界,而是圆顿不思议境界。

这种不思议的法门,如果不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乘大悲愿力之轮,来入娑婆恶世示现难行能行,难得能得,得成无上菩提,那对于不思议的境界,对于信愿持名不可思议的法门,我们做梦都梦不到,哪里可能有机会听闻呢?这是释迦佛的恩德。

释迦牟尼佛既然已成菩提,以大智慧,以一切种智和同体大悲来见此圆顿法门,可以圆超五浊,行此圆顿法门,自己圆转五浊,说此圆顿法门,令一切众生都能修信愿行,同出五浊恶世,所以说是见此、行此、说此。

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能真正有这样的大智慧、大德能、大悲愿,一切众生哪里能闻这样胜异超绝的殊胜妙法呢?哪里能禀承呢?这就是法门难遇,能遇到这样的信愿持名法门,真正地深信切愿,这是第一善根,第一智慧者。

接下来就是作一个比较。是说我们处在五浊恶世之中有五决定,也就是说你很难超出轮回:

“然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这一长段都是说五浊恶世难以超越。如果仗自力很困难,我们处在浊法聚会之时,一定会被时空所限制,犹如囚犯一样难以逃离。劫浊难逃也是这样,如果不是念佛,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不能超出劫浊。

所以业重的凡夫在劫浊之中,虽有心修行,但无力断惑,无力解脱。内忧外扰,三业不净,行为乖张,如果不是具足信愿持弥陀名号,感通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仗阿弥陀佛的大悲救拔,哪里有出离之日?所以要真正深信切愿实行。

处在见浊之中,诸见炽盛。我们择法眼没有具足,往往都被邪智所缠绕,自己邪知邪见,还认为对佛法很有领悟,这就糟糕了。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要树立正见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所以说被邪说所惑乱,见浊难逃。如果不是念佛,不依靠持名念佛法门,必定不能超出轮回,不能超度。

你不要认为超度是死了以后才超度。要超出轮回,度往极乐,这是超度。然后超出邪见,度人正见,这是超度。让我们摆脱一切恶业的缠缚,能够身心安住于正法之中,这是超度。

处烦恼浊之中,烦恼炽盛。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是贪瞋痴慢疑。贪为上首,所贪之境或者是贪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贪色声香味触,掉进贪欲里,多造恶业,好像我们闯到蜜蜂窝里面去,一定会被它所刺。我们一定会被这些毒恶所伤,难以超拔,所以要念佛法门。

处在众生浊之中,五阴粗弊。决定留恋这个臭皮囊,难以破除萨迦耶见,不能真正知道这个身体其实不过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而还会贪恋它,所以对于众生浊不能超越。

祖师有一句开示:“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所以难修难证;净土修行,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所以易行易往。”要真正能够念佛。

处在命浊之中,寿命短促,无常迅速,决定为无常所吞。白居易有一首诗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五浊恶世之中我们要随缘念佛,不知道信愿念佛这是痴人,所以要知道,在命浊之中发心修行的话,如果你修其他法门,无常一到,就措手不及。唯有念佛不经时劫,不劳勤苦,七日乃至于十念、一念,即得往生,才能真正出离轮回。

“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烽悖宅里,戏论纷然。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初普劝竟。”

这就是说如果不知道,不能通达信愿持名这个法门,有很多的过失,不知道这个法门是甚难稀有,第一方便。如果你还认为有其他法门,深奥玄妙,可以让我们出五浊恶世,此人一定是被见惑所耽误、被邪智所缠缚,或者为邪师所引诱了。贪奇好妙,不肯老实念佛求离娑婆,求生净土,在这三界火宅,臭烟滚滚,如此的恶世之中,你还贪著嬉戏,这就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个比方,你不知道赶快求出离,还在三界火宅里安然地嬉戏,起种种邪知邪见,戏论纷然,到临命终时,起不了作用,只是空谈妙理,这样的口头禅,你说那么多没有用,不知道出离五浊恶世,不能帮助我们超出三界火宅。

所以真正能够明白就一定知道,原来业重凡夫没有其他的方便,只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这才是真实临命终时有作用的法,你学那么多,东看看、西说说,口头禅说得滔滔不绝,但临命终时一点功都用不上。

慈愍三藏法师说:“借问何缘得生彼?报道念佛自成功。借问今生多罪障,如何净土肯相容?报道称名罪消灭,喻若明灯入暗中。借问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暗中明?报道除疑多念佛,弥陀决定自亲迎。”这就说得很直白,也很圆满。

慈愍三藏法师是一位著名的净土宗大德,唐朝时候的人。他当时也听了很多法门,但心没有安,不晓得哪个法门最好,所以到印度去求法。走到罽宾国,就现在的克什米尔,亲见观世音菩萨现身,亲闻观音菩萨给他说净土法,劝他修信愿持名法门,成就念佛三昧。回国以后专弘净土,唐玄宗亲自礼拜他做师父。他著有一本书叫《慈悲集》三卷。茂名灵惠寺开山的祖师就是这个慈愍三藏法师。可见,信愿持名是最殊胜圆妙之法,是真正在临命终时的得力之法。

[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唯有深知这个法门是甚深又甚难遇,现在已经得闻了。五浊恶世是甚难出,现在仗此信愿持名就能圆超。正如一向都处在黑暗的地方。“乍睹光明之幢”,突然之间得遇佛光普照,譬如久困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方。原来一向虚生浪死,贫穷孤露,突然之间来到想衣衣来,想食食至的佛国,当然就身心踊跃,信愿修持。所以才方肯死尽偷心。这时才真正死尽那些侥幸心理,认为还有其他法门可以帮助我们出生死。能放下其它的一切,专事持名。

宝此一行三昧,叫[宝此一行]。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持名念佛就是一行三昧,偷心不死就是志不决定,不肯死心念佛。现在已经死尽偷心,信愿慧行已立,就能以一行三昧来作为斩烦恼魔的宝剑,能以一行三昧作为渡生死苦海的宝筏,所以能直泛莲池海会,圆超五浊,圆证四土。

所以释迦本师说信愿念佛法门是甚难,深知其甚难,这深知两个字不容易,我们讲了这么久,是不是能真正深知呢?会不会心里面还想着:哦,可能还有更好的法?不是这样的,要深知其甚难,宝此一行。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地、深深地嘱咐我们要当知,叫深知。要当知五浊甚难出,念佛必能度,我们应该要深信切愿,力行念佛,才不会辜负释迦本师的至极悲心。

归纳起来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超胜有七种:

第一是见化身即是见法身、见报身。我们在娑婆世界只能见到化身释迦牟尼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唯有断无明的大菩萨才能见,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我们更是连体会都不容易。

第二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佛光明寿量超过诸佛,是无量寿。此土的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应化寿命只有八十年。

第三是阿弥陀佛度众生的方法是特别方便巧妙,一切诸佛所不能比。就是一句弥陀名号,巧妙、容易,没有一个人不会念,但要看你肯不肯真正死心塌地去念,所以能令十方一切佛世界的众生一生之中能往生不退,圆满成佛。这是最殊胜的,其他任何一尊佛度众生的方法比阿弥陀佛这个持名念佛法门不知道要麻烦多少倍,往往是修学一生都不容易成就。

第四是平等普度,使一切不同根机的众生,平等证入实报庄严土。这也是十方佛世界所没有的,高如等觉,低如阿鼻地狱的众生,一生极乐,都能齐入报土,平等成佛。

所以法照禅师说:“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久尘。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三辈九品这当然是事实,但他没有这个分别念,虽然有三辈九品,而又能心行平等,这个事与理都是不可思议,所以这是平等成就的法门。

第五是念佛法门。其他佛世界修行障碍多,所以佛陀权巧说五乘、说三乘,念佛法门只要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一切障碍都能消除,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得往生,弥陀净土就能常见佛、常闻法,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依报正报的庄严,一切的水鸟树林皆演妙法。

第六是往生的正因是信愿持名,成就闻思修三慧,真正容易修。

第七是生到西方所得的果报非常快,非常高。一品烦恼未断,带业往生的人一生西方,就圆证三不退,与等觉大菩萨做同学,有这样的殊胜,所以普劝我们要能信愿持名。

接下来就是本经的最后一句:

(乙)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法门不可思议,难信难知,无一人能发问者。佛智鉴机,知众生成佛缘熟,无问自说,令得四益,如时雨化,故欢喜信受也。身心怡悦名欢喜。毫无疑惑名信。领纳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净土法门是最简易、最直捷、最圆顿的法门,可以圆离五浊,横超三界,直截了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议。一般的凡夫难信难知,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都是难信难知,所以佛陀无问自说,没有一个人能发问。

同类推荐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热门推荐
  • 末日之龙神召唤

    末日之龙神召唤

    末世下的地球,变异兽横生,人类越来越难以生存,看家族弃子,意外得召唤系统,纵横世界。这里有都市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有玄幻的玄妙神奇,有网游类的生物等级,更有系统流的无限召唤。
  • 强宠恶妃

    强宠恶妃

    她被好友诱拐,一脚踹下去,然后华丽丽伟大的穿越了。一穿,成了皇帝亲口册封的爱妃。爱妃,什么东西?没兴趣。妖孽皇帝硬是绑着她,死皮赖脸,于是她一定要红杏出墙。未果,每次都被抓回来,免不了惩罚!你小子宠幸就宠幸呗,干嘛朝廷里出了事故要怪到本小姐身上,还让本小姐冠上奸妃之名?奸妃!那就奸妃给你们看,把皇帝给拐跑了,你们就继续骂去吧,权当无视!天下乱,那就平天下;女人投怀送抱,那就用扫把扫;美男多多,可不可以多看两眼……
  • 怪宅魅影

    怪宅魅影

    京城名媛与怪宅2010年我21岁刚退伍那会儿,我们几个战友相约去北京钟楼玩儿,老北京都说那里曾经是一个铸钟厂,至于说后来,铸钟厂拆了在原址盖了一座铸钟娘娘庙,再后来也拆了鼓楼后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铁钟。钟楼现仍屹立在那里,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据老北京说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时候附近的老人就说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到那里的时候已经傍晚了,我们几个摸黑在窄窄的楼梯里往上爬,爬得正开心呢,转弯处突然一个胖大妈跳出来,把我们吓得半死。胖大妈身后一个浓妆的少女也被我们吓了一跳
  • 九命归神

    九命归神

    少年范海被离开家门,却发现所处空间变了,辛苦修来的修为也是消失殆尽。重新修行,却发现惊天之秘。他所修行的一切成了远古功法,而这个世界早已不适合远古功法的修炼。这一切是阴谋还是救赎?不甘命运被摆弄,,少年究竟该怎么做?那就强大到自己改变命运!哪怕是天也不能阻我!究竟范海的最终命运如何?红颜相伴,命运相乱。岁月荏苒,时间是否能战胜一切?没钱?自己赚。没武器?自己炼,还能赚钱。没丹药?还是自己炼!哦.....咱不会,不要紧,有药阵。没女友?自己送上门!
  • 主宰者的穹顶

    主宰者的穹顶

    “要派我去异界修行,然后加入神界战争?这就是你们弄死我的原因?”“嗯,你命太硬,我们等不及了,只能弄死你。”“那好吧,你让我挑一样东西,我也不要别的,战争女神跟我走!”“少爷,对方有个高级战士!”“沙漠之鹰伺候!”“少爷少爷,对方是大魔导师!”“狙击步枪瞄准!”“老爷,对方出动了比蒙巨兽!”“五九魔改!出动!”“老爷老爷,对方有守护巨龙!”“楚夏,高达·天武者!出动!”【新人新书求呵护,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 百关王者

    百关王者

    每当进入睡梦之中,神奇的闯关系统就将开启。武侠世界得神功,玄幻世界学斗气,仙侠世界学道法,还有火影、海贼、死神、龙珠等等奇妙世界收集各种能力。读者群573698172欢迎来讨论
  •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吉皮乌斯的著名回忆录,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交游极广,名噪一时,她和丈夫开办的家庭沙龙一度成为彼得堡文化中心、俄国知识界的一块绿洲。她以敏锐和细腻的观察力、非同一般的表达力,刻画了一系列独一无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界、思想界、宗教界及上流社会的种种情状和怪相。
  • 龙之遗心

    龙之遗心

    没有老套的路子,没有无聊的剧情,步步惊心!紧扣你的心弦,体验不一样的玄幻,做不一样的帝王梦!
  • 最离奇的穿越——替代前世的人生

    最离奇的穿越——替代前世的人生

    亦瑶是个普通的大学学生,大二那年遭遇了失恋,心情极度郁闷。被死党打击惨烈的亦瑶昏昏睡去,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紫寒——自己的前世,并且要替她完成她的人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感情,紫寒应当何去何从。。。。。。
  • 独宠爱妃:夫君在上,我在下

    独宠爱妃:夫君在上,我在下

    童歆瑶一不小心穿越到异界!然而一开始就被人给XXOO了!苍天,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然而反抗的同时,那个男人还说:“你就别装了,你等的,不就是这一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