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18

第18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六讲(3)

这是科判,接下去的经文就是正宗分。蕅益大师也把它按照信愿行三资粮分作三大部分,蕅益大师的《要解》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里都有信愿行,所以非常巧妙,非常圆满。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我们经常被引用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就出自于此地。信愿为慧行,这是智慧行。你首先要真正地通达才会发自内心地相信。

明朝时候的理学家王阳明有一句话叫“知而不行非真知”,你知道了不肯努力去做,不是真正知道,对于净土法门尤其如此。很多人认为他懂得净土法门,但不肯死心念佛,那不是真正知道,尤其有些人学了大乘经典,半通不通,认为净土法门是权巧方便,属方等教,不属于真正究竟的圆满教,比不上《首楞严》、《华严经》、《法华经》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真正通达。

正如元朝时有位天如禅师所说:“悟后不念佛,保管此人没有大彻大悟。”就是说开悟的禅师,悟后不愿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不是真正的彻悟。因为悟,不过是显发法身,没有成就报身,真正大彻大悟的人知道身土不二,所以一定会求生净土,然后才能迅速圆满成佛。历代净土宗后来的祖师,都是宗门底下开悟以后归心净土的。所以慧行很重要,你有没有真正地透彻了解,真正地生起信心来。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底下整个《要解》都是重点讲这个,基本上是为这两句话作注解,如果再浓缩就是讲信愿行。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在《无量寿经》上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要真正有信心。

龙树菩萨也说:“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转。在《十住毗婆沙论》里就有劝我们要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

《莲宗宝鉴》上也劝发信心说:“心唯信佛,佛则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称佛,佛则闻之,天耳通故。身唯礼佛,佛则见之,天眼通故”。佛陀已经圆满具足了五眼六通,所以我们心信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佛悉知悉见。佛光注照我们,让我们业消智朗,障尽福隆。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所以这个信愿很重要。

印光法师就有个归纳说:“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乐邦有路,起信即生。”这都是特别强调信愿行,信愿是慧行,持名是行行,所以要能信愿持名。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从浅层义来说,持名念佛念到念佛成片,虽没断见思惑,但能伏惑令不起现行,能生凡圣同居净土;持名念到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见思惑断,能生西方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净土;持名到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能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净土,分证常寂光净土。

深层义是指依自力为浅,仗佛力为深。凭自力断惑为下,仗佛力横超为高。持名之最深在于信愿深,“不论断证,唯恃信愿。”能深信佛力,切愿往生,专持名号,这即是诸佛甚深行处,是诸佛如来的所行境界,是无上的妙行。一乘真因,是成就一佛乘的真因,真正信愿执持名号是行超普贤、德同如来。我们真正把握住本《要解》的眼目,就是信愿行。

接下来讲经文,释迦佛先向舍利弗提一个问,又在那自答,这样来发起正宗分。

(乙)初文为二:初依报妙、二正报妙。(丙)初又二:初征释、二广释。(丁)初又二:初征、二释。(戊)今初。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释迦牟尼佛再次悲心殷切地叫着声闻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为什么名为极乐呢?”释迦牟尼佛是自设问,引起下面的经文从能受用的人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从所受用的环境,西方极乐世界众生住处妙,生处妙。

生处是莲花化生,七宝莲池八功德水。胜妙的五尘,一一圆妙。还特别针对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利而讲声尘,讲佛陀化有情说法——变化作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来说法。化无情声说法妙,化有情声说法妙,有这些种种所受用的环境,种种的妙处,故称极乐。

(戊)二释又二:初约能受用释、二约所受用释。(己)今初。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众生]众缘和合而生,名为众生。不要认为很多才叫众生,其实每个人是众多的缘,色、受、想、行、识五蕴相集而生,名为众生。有众多的生死轮回,异生性,这也名为众生。

色、受、想、行、识五蕴相集而生,外身四大假合,名为色蕴;前五识,领纳色、声、香、味、触这五尘之境,名之为受蕴;第六意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为想蕴;第七末那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流为行蕴;末那识是我执识,第八阿赖耶识是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为识蕴。

《八识规矩颂》上说:“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所以从相宗的角度就可以这样解释色、受、想、行、识,五蕴。

接着讲等觉菩萨以下,九法界皆名众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的环境。

[娑婆苦乐杂]娑婆世界译为堪忍。众生堪能忍受众多的痛苦,故名堪忍世界。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苦乐杂,但其实都是苦。

[苦是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即为苦苦。

[乐是坏苦]乐不久住。“富贵还同三更梦,荣华终是草上霜。”

[非苦非乐是行苦]这个舍受,不苦不乐是行苦,难免行阴迁流。

[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慈云遵式法师说:“有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来比较娑婆世界的苦和极乐世界的妙乐。”劝我们深信切愿。

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之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之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上善人标准很高,一般的只可称为善人。在《阿弥陀经》里,上善人是等觉菩萨,生到极乐世界能与等觉位的大菩萨在一起。

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之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这个魔不要想着是张牙舞爪、獠牙利齿的相,有些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见解来让你偏离正道,你就等于是受魔扰了。

比如净土法门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见解,让众生走入歧途,我们批评过的《墓林僧陀苦行笔记》是很错误的见解,台湾也有位搞了个《念佛三昧修学次第》,那个是似是而非的东西。我们也讲了日本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纯他力教,那就等于把阿弥陀佛看成上帝一样,也是很偏离误导众生的法门,所以此土有群魔恼乱之苦。

还有广东有个出家人,专门讲说用牛奶供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说怎么去请法,怎样看到阿弥陀佛等等,这些没有正见,很容易把那些对佛法理解不深入的人导向偏的路途。

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之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之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之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之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之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之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一生成佛,有这样殊胜的乐。

透过法师这个开示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彼国名为极乐。我们可以把这十个方面归纳为三类:在极乐世界常见佛、常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是讲能常亲近三宝;四、五、六是讲往生极乐世界,没有魔恼,能永出轮回,三恶道之名都听不到,有这样的乐;七、八、九是远离障道因缘。

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要谋生活,尘缘障道,寿命短促,也难以修成。障道因缘多,修行容易退失。因此十者就是归纳为往生极乐容易一生成佛。

“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一往分别]大略分别,就是依这四种净土来略明苦乐有无之相。

先比较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差别。娑婆世界同居土有分段生死之苦,彼土是莲花化生,一往生就是一生补处,候补成佛,是最后身。没有分段生死之苦,也没有变易生死之苦,一生成佛。所以娑婆八苦,极乐皆无。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有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首先是受十月胎生之苦,极乐世界但受莲花化生之乐。

第二是娑婆世界有老苦:“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有衰老之苦;极乐世界无衰老之苦,但受相好圆满之乐,一生极乐都是相好庄严同阿弥陀佛,这是阿弥陀佛因地的愿力所加持成就的。

第三是娑婆世界有种种的病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西方极乐世界无内外诸病苦,但受自在康健之乐。

第四是娑婆世界临命终时苦不堪言,四大分离,好像活龟要脱壳一样;极乐世界无四大分离死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

第五是极乐世界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如果还想到娑婆世界来看看自己的亲友,还想来供养当来下生弥勒佛,一饭食顷就能自在随意来供十万亿佛,所以有海会相聚之乐——与海会圣众聚在一起学习,其乐融融。

第六是极乐世界无怨憎会遇之苦,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第七是极乐世界无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乐。

第八是极乐世界无五阴烦恼炽盛之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想衣衣来,想食食至。想衣衣来,随意美妙之服自然在身;想食食至,食毕盛食之具自然化去。就是质能互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能量就是释放了的物质,物质就是闭锁了的能量。

科学家研究了很久,现在造出原子弹来了,但要让它自由自在地切换那不可能,科学家还没研究到这个地步。

极乐世界念头一动(念头就是能量),马上就转化为物质,美妙的衣服就披身,食物就现前了,吃毕,自然地物质又化为能量,所以也不用洗碗筷。

同类推荐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热门推荐
  • 超级无限大穿越

    超级无限大穿越

    来无影去无踪,剑指穿心过。千兵万马一拳过,此地只余剑神名。本书QQ群群号是737254255希望读者能够加入qq群。
  • 十二辰星宫

    十二辰星宫

    这里,是残酷的灵气世界,弱肉强食,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弱者,只能被众人抛弃。只有强者,才能换取众人崇拜的目光。林家大少爷一手遮天,呼风唤雨,天地寂灭!
  • 邵家有女

    邵家有女

    前世被人陷害,被人去母留子,含恨而死。一朝重生到三年前,一切悲剧还没发生,还来得及!这是平民女到皇后的金手指之路!
  • 帝梦无痕

    帝梦无痕

    天地初,本无仙修。人类残喘于古妖,蛮兽等淫威之下。遂有古之大能创修仙之法,夺造化于天地,开盛世王朝......
  • 伏魔道士下山

    伏魔道士下山

    许枫,自小与师父修习风水玄学、茅山道法。掌握着中华几千年古老奇玄文化的他。运用其能力,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侦破一个又一个悬案。冷寒轩灵异作品《伏魔道士下山》,尽请期待。
  •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开紫荆校园

    花开紫荆校园

    我觉得是不用介绍了,毕竟我只是想写一些自己身边的大学生活的经历而已,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于我而言却是我成长和生活的重要乐章,也是我今后走下去的念想与支持。我怀念那段岁月,如歌的青春,没有电影中的跌宕起伏,却也有我们自己的小情绪,小感动。我,喜欢真实的感动,和细碎的咀嚼......
  • 咏史诗·鸿沟

    咏史诗·鸿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在校园

    青春在校园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准确的说是个差劲的高中生,但是一个头盔改变了我的生活,因为我拥有了异能…………
  • 如果鸵鸟有爱情

    如果鸵鸟有爱情

    裴清溪的世界里一直都只有“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想法,她每天都在为这些而努力奋斗,几乎不关心别的事。2004年,她收到了生命中第一封情书,她拒绝了那个字写得很漂亮的男生。2018年,在男人的书房里,她竟然看到了很多年以前,自己义正言辞回给某个男生说自己要好好学学天天向上的拒绝信。她才知道,如鸵鸟般的她究竟错过了多少美好!后来,他对她说:“因为那个人是你,所以我不在乎一直等待。”我很高兴,终于等到有你的日子。PS:从2004到2018,14年最无声的等待和暗恋,让我们拭目以待鸵鸟小姐裴清溪和温情暖男傅子恒的暖心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