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17

第17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六讲(2)

此段特别讲西方极乐世界妙在同居土,此同居土是尽十方佛土所无,生同居即是横具上三土,这个是十方佛世界都没有,唯有极乐世界有。性德是真心本体,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所以说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

这里特别讲修德,我们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为不可思议的真因,感得极乐同居净土最具清净、圆具上三土的不可思议的妙果。可见极乐净土,修德圆满、性德全彰,这是净土法门的妙处。

“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就说得很透彻,他说极乐世界今现在说法的阿弥陀佛是化身阿弥陀佛,但因为极乐世界妙就妙在三身圆具,所以也是即报即法。虽然是指同居土的化身阿弥陀佛,同时也是报身阿弥陀佛、是法身阿弥陀佛,因为三身圆具,这就说得非常圆融。

前面的“有世界名曰极乐”是显依报的庄严,有佛是显正报的庄严。先说依报,令欣慕。后说正报,令归命。欣喜、羡慕,愿求生极乐世界,再来说正报的教主阿弥陀佛,让我们归命阿弥陀佛,其依正庄严,总摄于六字洪名中。一切依报、正报的庄严,所有功德都可以融摄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中。

[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报身、化身。先说单,再说复。众生是积聚业障以为身,我们这是业报身;佛陀则圆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

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所以法身遍一切时处,理法也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

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所以报身是惑净智满。报身是能证之智,法身是所证之理,理与智不二。

化身:以机感为身,或说以大悲为身。机缘成熟,应时出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法身指所证的理性。报身指能证的智慧,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化身指所现的相好色像,以此来教化普通的凡夫众生。

凡夫身是随业受报的业报之身,六道轮回是自己迷失了自性,造善恶业变现出来的。

接下来说三身的复。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和离垢妙极法身。自性清净法身是众生的本源自性天真佛,是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的本体。离垢妙极法身唯佛果方有,一定要修德究竟,要断尽最后一品无明才能圆成,所以说修德究竟所成就是离垢妙极法身。

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用智德、断德、悲德就容易明白。自受用报身侧重于讲智德和断德,佛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他受用报身侧重于从悲德,从根本智起后得智,由后得智所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但一般的凡夫无法见到佛陀的他受用报身。

化身有示生化身和应现化身。示生化身是示现降生,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相成道之身,藏传叫十二相成道之身。应现化身就是随众生的机感,应众生之机而显现的身,现胜应身、劣应身等种种身。又有佛界化身、随类化身,佛界化身就现佛身,随类化身是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

[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身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是论修德,是指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中的示生化身。

同时化身也不离报身、法身,同时也是指报身阿弥陀佛、法身阿弥陀佛,依法身体,现报身、化身之用,三身不相舍离,所以说是三身圆具。

好像一颗摩尼珠,摩尼珠的珠体指法身,其光明指报身,其影像指化身。珠体、珠光、珠影不相离,所以虽正指化身阿弥陀佛,同时也即报、即法。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这一段用四悉檀来解释为什么要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呢?对众生来说就有四种教化的利益,叫四悉檀。

第一是世界悉檀,令众生得欢喜益: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从娑婆世界往西,过十万亿佛土,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说得很肯定,而且直接就开示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现在实有之境,令众生心生欢喜,欣喜羡慕,愿意离开烦恼痛苦的娑婆世界,求生到清净佛土去。

第二是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释迦佛及六方诸佛以诚实言指示持名念佛法门,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我们相信佛陀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真实不虚。所以就能专一、专注地念阿弥陀佛,“即念他佛,成我自佛”。开显真如妙心,让我们生善。

第三是对治悉檀:

[简非乾城阳焰(非魔)]西方依报正报的庄严,这两者都是实有,不同于乾达婆城乃幻现出来。乾达婆是天龙八部之一,他有神通,可幻变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世界等等,那是假的。而极乐世界是实有,所以佛陀特别地强调,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让众生归命。

阳焰是指田间或沙漠里或海面上,因为水气和光的折射所显现出来的一个幻境,远看好像水,近看又没有,所以饥渴的鹿以为是个大湖,错认为有水,拼命去追逐阳焰,然后累死掉。也好像海市蜃楼,虚幻之境。但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是虚幻境,而是实有的。

[非权现曲示]这是破华严长者李通玄的观点。唐代有位王族的居士长者叫李通玄,他为《华严经》作了一个解释,叫《华严合论》。

他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权巧示现,曲引小根机的众生。蕅益大师在《要解》里破斥他,认为他讲得不圆满。李通玄是位很有道德的人,他写《华严合论》时,天人来给他送饭,但他都没办法真正理解极乐世界,可见这个境界很高,唯有佛才能究竟了知。蕅益大师就破他这个观点:极乐世界是圆顿法中最捷径、最圆满、圆收圆超一切法的解脱之道。

[非缘影虚妄(非邪))这个是破凡夫众生的邪见,前面“非乾城阳焰”是非魔,“非权现曲示”是破认为它是权教的这种不圆满的见解。“非缘影虚妄”是破末法众生,认缘影为真心,错认为西方依报正报都在于心外的邪见。笫六意识是缘影分别,因此要转识成智。西方极乐世界是智境,不是识境,智境实有,识境虚妄。所以极乐世界也是非缘影虚妄。

[非保真偏但]这是破权小。保真是指藏教的保真涅槃(化城),有一类众生根机比较低劣,若告诉他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会心生退怯,“闻佛道长远,心生退怯。观众生难度,心生疲厌。”对这类的小根机,佛陀就让他们先证入空,先证阿罗汉和缘觉的果位,这一类止于化成,叫保真涅槃。他证得空性,但不能从空出假,不能回小向大。

偏是指藏教声闻、缘觉的偏中,但指别教的但中。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二种庄严,是圆教圆中之妙有,所以是非偏非但。这是对治悉檀。

整个的这一段: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都属于对治悉檀,是破魔邪权小,令得灭恶之益。让我们把有偏差、不圆满的见解统统转过来,能真正地认识到极乐世界,认识到净土法门的殊胜。

第四是第一义悉檀,得入理之益: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指圆彰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外,也不出现前一念心性,让我们能真正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明心见性的受用。深证我们自己的心性,开显我们自己自性的三德秘藏。

“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今现在说法,表示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不是讲过去,不是描绘过去已经过了的,也不是未来还没有成的,而是正在说法。这是特别地显得极乐世界的殊胜。

此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已入涅槃,弥勒佛尚未下生成佛,而彼土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正在说法,所以我们应当要发愿往生,亲觐阿弥陀佛世尊,能速证无生法忍,见佛闻法,速成佛道。

下一段讲发起序,虽短,但已圆满具有信愿行三资粮,具有三宝,具足五重玄义。

“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蕅益大师的《要解》越读越觉得妙不可言,说得非常透彻。短短的三句经文就能给我们开显这么多无穷的妙义,且句句都引导我们生起正见,引导我们真信切愿、持名念佛。

此段发起序有三重意思:

第一重是别序中具足信愿行,依正二报都是现在实有,我们要深信不疑,信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这是劝信。

[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就是劝我们发愿。因为这个世界不是苦乐相对的乐,而是究竟圆满之乐,跟娑婆世界一对比,当然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生极乐净土。

[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佛陀名为阿弥陀佛光寿无量,这一句万德洪名就圆满地含摄了三藏十二部,念阿弥陀佛就是总念三藏十二部,闻者应当持名念佛。所以信愿行都具足了。

第二重意思是别序中具足三宝,阿弥陀佛是佛宝,今现在说法是法宝,现在莲池海会圣众是僧宝。

第三重意思是别序中具足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这是指序名。

[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这是讲辨体,序体。佛是究竟实相,法是能诠实相,僧是分证实相。

[从此起信愿行序宗]是序宗。从此实相之体,起深信切愿,力行持名,这就是修行的宗要,具体修行的方法。

[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按照这个修行方法用功,得到什么利益呢?就是力用,以往生不退为力用,我们信愿行成,就必得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能时时见佛闻法。

[唯一佛界为所缘,不杂余事,序教相。]教相是圆中之圆、顿超中之顿超。心体本不生,生必随缘。若随佛界之缘,则全体是佛。此经唯以佛界为缘起,所以说是圆教之中的圆教。

蕅益大师把发起序讲得非常透彻,所以说“言略意周。”虽只几句经文,但意思包含得很周遍。

(甲)二正宗分三: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同类推荐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守护甜心

    穿越之守护甜心

    我,冷漠到让神都害怕,可,伙伴的情,家庭的情,渐渐融化了我那颗冰冷的心......
  • tfboys青春不悔

    tfboys青春不悔

    也许这是我欠你的下辈子还你!这辈子,我们受命运捉弄,只能相识,没缘相守!下辈子,我愿与命运抗争,只为换你不再伤心。————易烊千玺、易语嫣
  • 穿越之时空恋人

    穿越之时空恋人

    小米出了车祸,而遇上了一个很爱她的人可是小米只爱陈浩,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 妖精的礼歌

    妖精的礼歌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充满奇幻的世界!这是一个曲折离奇,波澜起伏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类与妖精携手并肩的旅程!一场神奇的冒险,一程未卜的旅途,一道桀骜的身影,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看孤傲少年,如何杀魔物,斗魔神,登上荣誉顶峰!欢迎来到,妖精国度!
  • 单身房东俏房客

    单身房东俏房客

    不以风骚惊天下,便用多情动世人!都说男人花心是福痴心是奴,纯情房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美女房客。面对或成熟娇媚,或天真黠灵,或青春俏丽,或温婉卓约,或任性刁蛮的各路美女,高进将如何取舍?是纯情到底痴心一片,还是左拥右抱多情浪漫?
  • 蛰龙变

    蛰龙变

    少年龙毅,神龙后人,真龙之血觉醒,一部《化龙诀》炼化人体三百六十穴位、十二大筋脉,成就真龙之身。
  • 黎明使命

    黎明使命

    人类文明与灵族文明之间的星际战争已经持续了很多个年头,人类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就在人类文明将要陷入绝境的时候,地球的高层决定组织一支特殊的精锐队伍去改变战争的进程——星际伞兵特殊战部队。故事的主线围绕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带领自己的小队去执行特殊使命而展开,故事里不仅有激烈的太空舰战,也有残酷的特种兵对决。小说不属于流行的穿越小说,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很多内容源于现实科技,很多细节的描写也是比较谨慎的。虽然小说以星际战争的内容为主,却有对爱情和人性的思考,特别是主角的感情问题一直贯穿全文。
  • 绫仙

    绫仙

    前世,她废去辛苦修为为他续命,最终却换来卸肢打入冷宫!午夜梦回,她又重回幼年,连老天都觉得她冤枉是吗?好,即是如此,那前世那些害我的人,今生我绝对变本加厉的还回来!前世,她是善良无害的弱女子,今生卷土重来,我是神佛都忌惮的恶娘子!李乾,你给我等着,今生,我定会亲自送你上路!!!
  • 奋斗吧,米虫
  • 诺言情之殇

    诺言情之殇

    “我爱你,无法想象。对你的守护,是我唯一想要坚持完成的事,即使我知道并不会有回报,但我只要就在你身边,哪怕只是默默的看着你也好。”“我后悔了,没有对不起,原来因为我爱你。只可惜,这一切似乎太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