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76500000002

第2章 修 睦 柔 远

退朝后,刘彻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午膳也是在书房用的。他时而烦躁地踱着步子,时而驻足于丝帛精绘《西域列国图》前,时而又闭目养神臆语不已。没有了喧闹,没有了纷争,倒给了他定神思考的时间。这间书屋是先帝让他们兄弟几个读书的地方,置身于书屋,不能不使他想起其他几位兄弟。先皇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除刘彻之外,余下的分别为临江闵王刘荣、河涧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于、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常山宪王刘舜等。刘彻在诸王子中居中,自幼得到父兄们不少呵护。尤其是刘荣、刘德、刘余和刘非等,时常教刘彻读书习武,相处无隙,笃诚相待。

刘彻的母亲貌若天仙,时称“王美人”,很受景帝宠爱,所以,甚至有人说刘彻被立为太子与她母亲得庞有关联。其实,年少时的刘彻处处都已经表现出过人的机智。闲暇时,景帝经常出些题目测试诸王子的应答能力,而每次刘彻的成绩都要好于其他年长的皇兄们。因而,后来景帝废去刘荣而改立刘彻为太子,其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刘彻的聪明过人,当然,这中间也可能有刘彻母亲的因素在里面。刘荣被废后做了临江王。他在封地轻徭赋、惜民力,深受郡国百姓的拥戴。这就自然引起了刘彻‘太子党’人的恐慌不安,借机上奏景帝,说刘荣大肆征地圈围,兴土木、修宫阙,图谋不轨。景帝闻言大怒,以为刘荣因失去太子之位,生二心,便勒令刘荣进京。刘荣自知一去将不会归来,生怕江陵百姓不忍他离去,便趁风高月黑之夜悄悄乘车而去。可刚行之江陵北门,突出车辇爆响,车轴断裂支解。城中百姓闻声而来,问明因由后,众百姓跪倒在御史大夫卢机面前大哭不止:“大人,我王没有反叛朝廷呀!他圈地是为了我们这些穷人呀!”国中洒泪送行的百姓竟达万人。行至蓝田,见京师极目可望。刘荣凄凉地对卢机说:“请大人转呈皇上,荣之心苍天可鉴!荣之过是荣曾为太子,而且还活着,让陛下为难……”说完便拨剑自杀。卢机遵旨将刘荣葬于蓝田,并未留坟茔之丘。可不想数万只燕子衔土置于冢上,瞬间增至数丈高,据说尽为临江之燕……

刘荣的死,为刘彻登上皇帝宝座扫除了最大的一个政治障碍。他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七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元三年正月,景帝崩,刘彻即位为皇帝,时年仅才十六岁。在治国策略上,他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有功。举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而且,还能够重用贤臣、文韬武略、恭俭济民。这是他和他的王朝在经历“七国之乱”、“匈奴南侵”、“南蛮反叛”等诸多战乱,非但没有剥弱根基,反倒越来越强盛的根本。但是,从来就喜爱周游的刘彻,从不到临江去。因为他清楚,临江百姓眼里只有刘荣。刘荣的冤情世人似乎都清楚,但谁也没去评说,也不敢评说。甚至连景帝也是清楚的,要么,为什么刘荣死后,景帝一下子会老了许多。所以表面上看,皇帝是永远正确的,不管说什么,臣下只有去办,而百姓又是怎么想的呢?或许那成千上万只燕子就是在无声的痛诉……此刻,他也想到了早朝时卫青的一番话,当时一听是很刺耳,可细想起来也是不无道理。是不是他真的好兵黩武?否则,怎么会同匈奴的关系越搞越糟呢?

过去,他一直认为从高祖、高后到文帝乃至父皇当政时,在与匈奴的关系处理上,过于迁就。使得匈奴人小视大汉,嚣张气焰,这也是他主政以来极力主张对匈奴作战的原因所在。但匈奴自古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善于游战。你来他走,你走他来,万里草原荒漠,似乎无据无隘可守。但战事一来,又似泥潭,汉军时常被动不堪。作为军事家,他当然明白对匈奴战事长期处于胶合状的因由所在,也因此更主张联合西域之兵共伐匈奴。可西域诸国尽是一些地不过千、兵不过万的小国,何以经得起匈奴一击?乌孙在西域尚居大国,可乌孙王夹在大汉与匈奴之间,立场动摇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匈奴单于对猎骄靡有抚育之恩,而汉室又给过他些什么?博望侯张骞通使西域出访乌孙时,虽然昆莫以接待国王的规格迎来送往,可他对于大汉联合乌孙共伐匈奴一事又予婉拒,由此可见昆莫为人的精明。他既不想得罪汉室,也不想得罪匈奴,因为他似乎明白了汉室和匈奴都想拉拢他,这也正是他可以同时向两国讨价还价的法码。想到这些,刘彻不禁又是一阵儿懊恼。

汉文帝前元四年,匈奴单于冒顿曾致信文帝刘恒,踌躇满志地宣称自己“以天下之福,吏卒良,马力强,已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吏民。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邻的二十六国,诸弓之民,并为一家!”冒顿在信中特别强调了自己使楼兰、乌孙、月氏这几个西域大国及周围二十六国臣服,完全在自己操纵之下,已将百分之七十的西域疆土置于匈奴铁蹄蹂躏之下。来信证明出他已经完成了对汉帝国钳形包围的军事政治企图,从北方到西北都构筑了扼制大汉帝国国力扩展的重重壁垒。这封著名的来信对当时朝野上下震撼极大,毕竟汉帝国的东方和南方都是尚无法征服的海洋,如果不想听任匈奴耀武扬威,不甘沦为二流强国,就必须想法打破匈奴的封锁。至刘彻即位,这位十六岁的大汉皇帝在即位之初,就曾对西疆问题反复做过考虑。他深知同匈奴的矛盾的根源,也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也不像一些朝臣认为的那样,只会武攻,不善文治,否则,就不会有张骞通使西域的旷世壮举。

刘彻始终认为匈奴人只顾抢劫、杀夺,不图谋生产发展,不引进文明,最终将引火****。居于河套的内匈奴主动接受汉文化后,安居乐业,自在耕牧,与各民族和睦相处,使得这位大汉皇帝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为扩大汉文化在北匈奴地区的影响,刘彻也曾煞费心机地采取过一些办法,然而收效不大。匈奴人散居于草原,只有打仗时才能临时组合到一起,而且全民皆兵,气势如虹,这是他们的优势。年轻时,他也曾立下与匈奴决战十年、不灭匈奴誓不还的豪言壮志。可既便灭了匈奴又会如何呢?乌孙国国灭国复又给了他一个警示,不可能彻底消灭一个民族,国可灭,种不可能会灭。作为一个大国皇帝,不能没有一个宽宏的胸怀,天下有百族,百族人民应共享一片天。甚至他也曾想过,如果可能的话,他愿意同匈奴单于结伴猎游,对酒酣歌。只要能免去人民的战争之苦,甚至他愿意让单于做这个大汉皇帝,自己退居山林做隐士去……

“皇上,晚筵时间到了!大伙儿到齐了……”内臣卜循在门外小声说道:“卫皇后让奴才禀陛下一声!”

“给朕更衣!”刘彻声调平和,心绪好了许多。听了刘彻的话,卜循扯着吵哑的嗓门喊开了:“给皇上更衣!”十几个宫人手托衣物器皿鱼贯而入。少顷,洗漱、着装完毕,一身盛装的刘彻迈着方步在内臣的引导下径直来到泾阳宫。他一身锦绣明黄色龙袍,头戴太平冠,外着酱色苏绣披风,腰间配一柄盘龙宝剑,太平冠上串串南珠和玉带上的珠宝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威严伟岸。他与早已等候在哪儿的卫皇后并肩走进大厅。众臣及乌孙使节连忙起身施礼,未等众臣唱贺万岁,刘彻先开口说道:“众卿免礼。又非朝堂,何必多此礼节!”刘彻坐定之后,示意众臣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今天让众卿来,主要是酩酒用膳,陪陪客人。朕也曾到过众卿家中,也吃过你们的饭菜,就连倪大人种的甜瓜,朕也是吃过多次。哎,倪宽,快过中秋节了,你家的葡萄熟了没有?到时候可别忘了也给朕送些过来哟!”

见皇上言语愉悦,情绪好转,众臣吊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气氛自然活跃起来。梁王刘武打趣地说:“这样的话,倪大人的葡萄可不够分了哟!”

刘彻连忙又问:“难道朕吃不上了?”

刘武笑道:“陛下,倪大人已同大司农张成大人结为亲家。今年少不了要给张大人送一些过去……”众臣听了一阵开怀大笑,刘彻也跟着笑了起来。

“来,来,奴加摩卿坐在朕的身边来。”刘彻示意奴加摩上座,奴加摩也不加客套,随即跪坐在刘彻身边。“朕听说奴卿多次来过京师,以前朕怎么没见过你?”刘彻问道。

奴加摩欠了欠身说:“陛下,当年臣仅为一名普通随员,故而陛下不认识臣。”

“噢,当年的随员如今成了主使,而朕这个皇帝却还只是个皇帝!”刘彻笑了笑说。

“不!当年陛下只是大汉一族之皇帝,而今陛下是天下百族的皇帝!”奴加摩顿首道:“乌孙及西域各国将永远忠于大汉,忠于陛下!”

刘彻笑了:“奴卿真会说话。朕将列位卿家给你介绍一下。”他指了一下左上方的梁王刘武介绍说:“这位是梁王,朕的叔父,国人都称他为忠廉皇叔梁王!”

奴加摩连忙起身施礼,白发苍苍的梁王点头回礼,并自谦地笑道:“本王是个粗人,能吃不能干,否则也不会活到七十几岁,贵使节不要见笑!”

刘彻接着介绍说:“梁王旁边的是太傅田胜,武职出身,是朕的舅父。近来太傅身染疾病,素来少出庭庐,但听说乌孙使臣不远万里而来,太傅破例出陪。”鹤发童颜的田胜拱手示意,奴加摩也施之以礼。一眼之掠,他便从眼神里看出了这位太傅大人的高傲、霸气。

“接下来的几位也是你在早朝上已经见过面几位卿家。丞相石庆,三代忠良。”石庆闻言拱手施礼,奴加摩连忙还礼。“御史大夫倪宽。”刘彻顿了顿接着说:“才谋过人,善理农事。虽位居三公,生活却十分节俭,朕方才说家中有葡萄就是说的倪宽。”说到这儿,刘彻竟自己先笑了起来。

“乌孙国及西域是葡萄之乡,奴加摩大人的葡萄可比奴才的葡萄甜呀,陛下!”倪宽也打趣说。

“如果陛下肯屈驾出巡西域,甜美的葡萄可以让陛下吃个够!”奴加摩不失时机地说。“好,为了吃上西域的葡萄,朕也要出巡西域!”筵席上又爆出一阵笑声。

接下来,刘彻又介绍了一身戎装的卫青:“这位就是长平侯、大司马卫青将军,卿等在西域时也一定听说过吧?”“当然,卫大将军大名远播,早已如雷贯耳,只愧今日才得一见。”乌孙国副使曼挺将军霍地站起身来,向卫青深深施礼说道:“将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获敌首破十万,盖世之勇,西域谁人不知?”“将军言重了,青只会领兵打仗,打仗只会不要老命,‘盖世之勇’实乃徒有虚名。”卫青也起身向曼挺、奴加摩抱拳还礼。

“余下的依次为大司农张成、太常周建德、宗正刘安国、卫尉骆博德、光禄勋徐自为、廷尉杜周、太仆公孙贺、大鸿胪壶充国、少府王温舒、执金吾中山豹、詹事陈掌、典属国鞠绰、奉常原诩、大匠苟孟余、大官令郭舍人、奉常南门翕及拨胡将军郭昌、因于将军公孙敖、贰师将军李广利、轻骑将军鞠达、骠骑将军杨奔……”刘彻一口气将余下二十多人又向奴加摩等人作了介绍。众人闻声纷纷起身施礼,奴加摩也逐一还了礼。

奴加摩随即起身,又向刘彻、卫皇后深施一礼后,说道:“鄙人乃乌孙国昆莫殿下之遣使,名叫奴加摩,行伍出身。自幼仰慕中原文化,所憾儿时不能受蒙于儒学。自来汉都以来,深感汉帝国之繁荣昌盛、人民之勤劳朴实,也深深体会到了皇帝陛下、皇后陛下及各位大人对敝国及奴某的重视。敝国虽居于边塞,但向往中原文明之心心志如铁。今后两国应加强联系,睦邻团结,共御强敌,这才是鄙人来贵国的目的所在。”奴加摩也将使团各成员向刘彻及众臣作了介绍:“这位是副使曼挺将军,极善骑射,力气过人。曼挺将军此前曾到过中原,带回不少治军、兵法书籍,苦心精研,经年不辍。”不难看出奴加摩对这位副手十分欣赏。

“将军过奖了!”曼挺连忙摆了摆手:“大汉文化渊源流长,末将所学,仅为毛皮而已,不敢班门弄斧!”听完曼挺一阵客套之后,奴加摩又将随员逐一作了介绍:“大吏黑戈、骑君西耶、那斯莱、通译官严烈同、南娑。乌孙虽立国已久,然户不过十二万,人口仅有六十余万而已,倾国之兵也只有十八万。今臣下虽率寥寥数人,其实已占昆莫殿下帐前行走大员的半数以上了!”说到这儿,奴加摩脸上渐露出惭色:“举国之力,不奴大汉一郡州。承皇上陛下如此华筵款待,我等实在受之惭愧!”

“贤卿过谦了!我大汉向来对各国是一视同仁。国不分大小,凡来者皆为上宾。”刘彻举起酒樽说:“来,联与诸卿一起饮下!”宾主相互敬让,一番豪饮,气氛随之推向高潮。这时,奴加摩却又突然显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很少举杯动箸。到现在他还对提亲之事不知如何开口:大汉毕竟是大汉,君明臣贤,非小国寡民能比。奴加摩入仕以来,曾出使过几十个国家,也曾到过吐蕃和匈奴,就连不可一世的塞王他也见过两面。可一见到大汉皇帝,觉得自己矮了半个身子。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事能瞒过他呢?自己又何必当面再次提出呢?可他又转念一想:如此精明的皇帝,若不当面提出,他要真的装起糊涂来,自己的使命又怎么能完成呢?想到这儿,奴加摩不由锁起双眉来。

“贤卿怎么不进酒食?是否不符合你们的口味,这可是朕专门请西域厨师为你等筹备的呀!”刘彻见奴加摩心神不定的样子,也自然猜出了奴加摩心事。

“非也!如此丰盛的宴席,臣下有生以来也是少见的。”奴加摩极力装出轻松自若的样子。看着文气沛然、行容自若的刘彻,使苦熬苦捱之中的奴加摩再也按捺不住了。与其让大汉君臣兜着转还不如就此豁出去,再次提出要求,看皇帝如何收场。

“陛下!”奴加摩突然离开席位,扑跪在刘彻面前:“陛下也是知道臣下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来大汉的目的决非是恳请陛下赐口饭吃。臣下之国虽小,民虽寡,但草场连天,牛羊遍山,肉如林、酒如河,国之人向来也无饥饿之忧。去岁臣来贵国恳请陛下下嫁公主于我王昆莫。陛下当时称:汉室有汉室的规矩,须备聘礼。今臣下已备足良马三千匹、黄金十万两、裘皮二十万件、珠宝美玉三车……来迎娶公主,可陛下却不肯发话,这让臣下怎能食下肉、饮下酒?”奴加摩有些激动了,竟差一点落下泪来:“好在乌孙在西域尚能称大,如果是其他弱小国家,这些可是倾国之财呀,陛下!”

“哈哈哈……”刘彻听了之后,不由仰脸大笑起来:“卿是爽直之人,请起来说话!”

“陛下不答应,臣下就是不起来。”奴加摩固执地说。

“这是什么道理?”刘彻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难道你要威逼朕不成?”

“不敢!”

“那还不快快起来!”奴加摩只好起身坐在原席。

“是呀,众卿都知道皇家的饭不好吃。今天让你们来吃饭是次,让大家来商量一件事才是主要的。既是朕的家务事,也是国事。朝堂议国事,后宫议家事。对于奴加摩等乌孙使节来朝的使命,你们都是知道的,他们要的可是我大汉的公主。本来嘛,男娶女嫁,天经地仪,也没有什么可张扬的。但这次有所不同,众卿家,是给还是不给,下面就请你们替朕出个主意。”

“既为国事家事,臣等还是回避一下为好。”奴加摩望着刘彻,探询着说道。

“不必了,你听听也好!”刘彻示意让他坐下来。

“依臣之见,远嫁之风气应止。”丞相石庆先开了口。石相国一开始还是主张远嫁公主到乌孙国的,但奴加摩过于精明,似乎发觉到丞相日渐失宠,不像其他蕃国使节,来朝之后先拜会相国。乌孙国使臣两度来京师,从来不肯登相府的门边,这使石庆怒火中生。他白了一眼奴加摩,继续说道:“单于请娶公主,陛下不肯。若陛下恩准乌孙国请娶,岂不又与匈奴结冤……”

“匈奴、匈奴,难道我大汉嫁公主还要看谁的脸色吗?石庆,你跟随朕多年,更应明白朕的秉性。朕顺应的是天下黎民苍生,而绝不是匈奴一族!朕曾亲率铁骑深入漠地一千五百里穷追单于,迫使其几迁牙帐,最后不得已到了漠北,而单于胆敢跨入我秦川半步吗?只会骚扰边民、行同草寇,这也将尔等吓成这样?”刘彻气得把酒杯子摔到了地上,继续疾言厉色地问群臣:“你们是怎么看的?是不是也同石相国一个看法?”

众臣面面相觑,缄默不语。过了良久,倪宽才打破沉寂,开口道:“陛下息怒,石相国之意奴才明白。诚如陛下所言,下嫁公主似是陛下的家事,实乃为国是。因此,应审时度势,从长计议才是。老奴以为,嫁公主到乌孙并非不妥,陛下为百族共戴之皇帝,陛下远略非奴才之所能及……只是,对匈奴暂不可操之过急为妥。匈奴国大,虽屡遭重创,但尚有盛气,也非短期内能破。如果我们与西域诸邦联合起来,那时的匈奴必将成为过街之鼠。”倪宽望了一眼表情木纳的石庆,心里又是一阵忐忑。“当然,”倪宽略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西域之遥,如去西天,自西伯侯去过天山瑶池之后,西域与中原往来渐稀。至今日,朝中除博望侯张骞大人两度去西域外,更无他人去过。远嫁公主,非同小可,故而,依老奴之见,还是听听博望侯的意见为妥!”

“你们呢?”不知怎么的,听了倪宽这番语无伦次的话后,刘彻的怒气反倒稍减了一些。

余下大臣异口同声:“与御史大夫一致。”刘彻听后摆了摆手说:“也好,就依倪大人的。——卜循!”

“奴才在!”内臣卜循从门外跑了过来。

“你即刻遣人到渭城,传博望侯进京面朕!”

“人早已遣出。可能才下过雨,路道太滑,车马行走不便。所以……”

“再遣人去,朕即刻要见他!”刘彻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

“是!”卜循低头退下。

“好了。奴卿,你等尽可放心。朕意已决,众卿家尽情饮酒吧!”刘彻示意大家接着饮酒,可大伙的手臂像是铸了铅一样,动作十分机械。听皇上要传见张骞,奴加摩的心头又笼罩一层乌云:如果张骞照实讲了乌孙国的情况,刘彻改口怎么办?这样的话,他怎么向昆莫交待呢?想到这些,这位精明机智的使节身上又冒出汗来……

同类推荐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三国武林群侠传

    三国武林群侠传

    二十年前天心集团挖出了一台神秘的上古机器,这台拥有史前文明的机器可以让玩家自由穿越虚拟时空。萧羽凡,天心集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策划总监;楚狂歌,天心集团天赋最高的程序工程师。一台揭开上古神仙失踪之谜的神秘机器,野心勃勃的楚狂歌妄图长生不老,一统天下。萧羽凡意外卷入神秘的三国世界,只是这个三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武侠高手乱入?萧峰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到底谁更厉害?金庸和古龙小说谁的武侠人物武功更高?吕布能否捍卫三国第一猛将的位置?是楚狂歌一统天下,而是萧羽凡力挽狂澜与即倒?更多精彩,尽在《煞血三国》
  • 三国之随机召唤

    三国之随机召唤

    这是不一样的三国,这是乱世三国,在这英雄好汉分分登场,十八路诸侯讨董,吕布战三英,一个二十一世纪卑微的小人物穿越三国带着系统召唤人才,天下名臣,天下名将分分登场。
  •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构思三年,写作一年多,一反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论调,认为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作者曾被腾讯校园网记者专访,报道曾被今日头条收录,并被凤凰读书首页推荐。(作者微信:n32869278)
  • 彭阳风物

    彭阳风物

    本书记载了彭阳的山川物产与风土人情,包括生态景致、河湖峡瀑、特殊乡域、古代形胜、彭阳八景、文化遗址、文物精萃、革命遗迹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佛开眼之六道临世

    佛开眼之六道临世

    一千年前,三宝法师为了换取佛主的再次开眼,立下重誓,愿意以十世的修行,去感化天下最最最恶毒之人。一千年后,伏魔山崩,十世善人降临,大漠戈壁之上,以胡八道为首的一伙山贼,却在谋划着捉拿住十世善人,以求长命百岁,增强法力。而就在此刻,两个相貌美艳的女妖牡丹仙子与美三娘却先后到来,一场争夺十世善人的闹剧就此拉开。
  • 新战国时代

    新战国时代

    长风要塞的炮火轰鸣,打破了丘林纳帝国长达500年的平静,星月联邦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成长为足以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漫长而惨烈的战争自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诞生伟大奇迹的时代,它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战国
  • 枪剑神域

    枪剑神域

    三年前。名为第二世界的虚拟现实游戏面世了,但由于当时虚拟现实技术的不稳定性,参加游戏资格的人数只有八千名,并且玩家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的玩家就会失去游戏资格。因此那八千名玩家在后来也被人称之为封测者。三年后,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 谓知

    谓知

    一生一世一双人,本以为日子淡淡而去,但外族来犯,国破家亡,是否还能两人独守岁月安然?
  • 驱魔师

    驱魔师

    年轻的见习驱魔师高小乐,从小跟着师傅长大,当一件又一件离奇事件发生在他的身边时,高小乐从此踏上了一条驱魔之路,他游走天下,降妖鬼,驱邪魔,断生死,道天机,下阴曹,除阴煞,救人度命,消灾免祸......当传说中的妖魔鬼怪,真实的出现在世间,当人性出现纠葛,当善与恶难以分清......高小乐仗剑高歌:我不是什么救星,我只是这世间的一块补丁!
  • 战国涅槃

    战国涅槃

    对于口口声声说着“奉献于民”,私底下却横征暴敛、随时准备逃逸国外的大部分官员们,哄抬物价,生活淫靡的贵族们,以及那只为皇位和奢侈的生活殚精竭虑的皇室成员,吴非已经忍无可忍了,在最后的战役之前先刮起一阵裹挟着黑雾的腥风血雨吧。
  • 纪元璀璨

    纪元璀璨

    我心有猛虎。谁敢言渺小。一个青年闯荡星河的故事。
  • 心琴胆剑

    心琴胆剑

    旧时英雄已逝去,风流少年看今朝。英雄总会逝去,时代无情更替。新一代的侠客,风起云涌的江湖,如之奈何!
  • 城南的日与夜

    城南的日与夜

    城南旧事的日与夜,在九天神殿的号令之下,又有多少的功成名就和万古枯。
  • 爱情对手戏

    爱情对手戏

    最讨厌撩人撩到一半就跑了,偏偏我讨厌什么你就来什么。“算了,既然你无心那我们就此别过,各自珍重”。你以为我会这么说吗?啊呸!贱人!等着吧,讨好,捉胃,小皮鞭都准备好了。等你爱上我你就知道“死”字怎么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