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23

第23章 赫赫武功

正月里那个正月正,拓跋焘到了幽州城……这是不是有点像民歌儿?可是这个身材壮实的青年人却没有民歌心情,在统万城那里打了个大胜仗,他先回到平城,又来到幽州,进行他的例行检查。

这种巡游大有好处,如果能够做到不搞形式不扰民的话,简直全都是好处。当然,好处能否真的成为事实,让下级更有归属感,让最高领导人了解真实民情,对以后的管理决策有好处。

拓跋焘这时候的心情是比较愉快的,只是这种愉快并没有持续到底。重要的消息谁敢不及时汇报呢?尤其是不好的消息。从夏国那里的战场上传来了消息,统万城解围之后,赫连昌很生气,他不愿意承认发生在关中地区的既成事实,派遣他的弟弟赫连定率领了两万精锐的骑兵到那里去,要收复长安城。

拓跋焘听了,感到自己有采取行动的必要,如果对方一直守城的话,攻城的决定不容易做出,但是对方跑出来了,那么真是欠揍,在野外的宽天大地里痛揍他们一顿,一定是非常惬意的。长安城已经是自己的了,他再来争夺简直就是侵略。拓跋焘派出了三个人,分头去执行他的意图。

一个人带领着部队到阴山去了,那里有数不清的参天大树,有一些都挺古老的了,他们不去注意禽兽们了,他们专心致志的砍树,砍倒了,制造攻城所用的各种器械。

第二个人到长安城去了,他负责镇守那里,负责那里的日常管理工作。奚斤负责打仗,但是打仗不能代替一切,要让那里真正变成自己的,让那里的人们都认为属于魏国的,就需要管理,良好的管理。

第三个人到黄河上的君子津去了,拓跋焘对这个渡口很感兴趣,主要是对从这个渡口出发去对岸打仗感兴趣。这个人的任务就是带领一支部队到那里去,造桥,造出一个大桥来,让魏国的骑兵部队可以顺利通过。

同时,拓跋焘还派出了第四个人,这个人选特殊些,所以不归入那些人里面,这就是他自己,他把自己派回了平城。要外出打仗,先得把后方安顿好。

在这个时间里,夏国的勇士赫连定带着他的两万勇士骑着精选的好马,赶到了长安城,他想把奚斤赶跑,奚斤却不愿意跑,现在双方在长安城这里进入了对峙状态,只不过跟几个月以前相比,攻城的和守城的,双方对滴了一下位置,就像棋盘上或者球场上一样。他们像斗鸡一样扎着架子,恶狠狠地瞪眼瞧着对方。

拓跋焘不慌不忙,他并没有立即行动,去援助长安城那里的魏军。

长安城可太重要了,既然到了手就说啥也不能丢。

拓跋焘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他挑选士兵,训练部队。派出去的士兵必须个个能打,这个道理很多领导人竟然不明白,他们更喜欢弄来多多的人凑热闹,凭借气势吓死敌人。士兵们聚到一起还必须是一个能够协作的团队,这个道理很多领导人竟然也不明白,他们的手下虽然人数不少,好像个个都有两下子,可是一盘散沙,各顾各儿,互相看笑话,甚至严重内耗。这就需要训练,把他们揉到一块儿,团队的合力才是最终的战斗力。

拓跋焘开始部署将领,他派长孙翰率领三万名骑兵作为先头攻击部队,派常山王拓跋素率领三万名步兵作为后续部队,派南阳王伏真率领三万名步兵专门负责运送攻城器械,派将军贺多罗率领精挑细选的骑兵三千人在大部队前边,负责侦查搜索。

五月,拓跋焘统帅大军出发了。临出发之前,他又安排了一个重要角色,人选是龙骧将军陆俟,陆俟也是代郡人,大家都比较放心的一个人,他的职责是统管留守北方的各路部队,镇守大碛。这是防备柔然入侵的。

安排好了,拓跋焘下令出发,全部大军向着君子津进发。

不是长安城,而是统万城,这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几天之后,就是公元427年的五月初九,拓跋焘胯下的骏马从君子津新修的大桥上轻快的踏过,直奔统万城去了。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拔邻山。在这里,魏军迅速修建起了一座城堡,把部队携带的后勤物资放在了这里。

拓跋焘决定,由三万名轻骑兵组成的部队,跟着他马上出发,一天必须走出平常两天的路程,目的地是统万城。

皇帝御驾亲征,总会有成群的文武大臣跟着,他们全都不干了,即使从普通人的常识来说,这也太危险了。他们坚决提出了反对意见:“统万城异常坚固,绝不是一天就能攻克的。现在我们只动用轻装部队去打,肯定打不下来,那时我们又缺乏必要的物资供应,会陷入危险境地。不如带着步兵和攻城器械一起去,这样先就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拓跋焘温和的说出来自己的理由,这一番话精警透辟,实在值得军事家们研究学习,最重要的还不是具体的战术取舍,而是直接抓住根本矛盾的思维方式。他一开口就把最要紧的判断标准端了出来:“在各种战术之中,直接攻城是最下策,不是万不得已,不能这么办。”这句话足可以把冷兵器时代进攻方的战术取舍原则说清楚了。

东汉时代的常胜将军耿弇也是这么干的,他去攻打一座城池,先把城围起来,起劲儿的制造攻城器械,还故意放出风声,说是具体哪个时间就要开始攻城了,然后敌人的援军就紧急赶来,耿弇高兴死了,因为敌人太配合了,他马上派部队去阻击,打了一场成功的伏击战,原来他想的就是野战,不是攻城。等到他把援军彻底打败,城里的人也不想再守下去了,他们跑了,耿弇没有再打就进了城。

有很多不识字、不读书的草莽英雄,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直抓事物的本质。

拓跋焘接着进行解释:“如果咱们直接带着步兵和攻城器械去,他们一看害怕了,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死守。我们也就只剩下一种选择,攻城。如果不能尽快攻下来,粮食吃完了,部队也疲劳了,城外也没有什么可吃的,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如用轻骑兵直接开到城下,他们看见步兵没有来,就不会害怕。咱们再故意示弱一下,他们就有可能出城作战,那就成了。“

也就是诱敌之计,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不过还是感觉有些行险侥幸,可是又不过,打仗本来就是行险的事情。

拓跋焘还怕有人不理解,又补充解释:“我们的部队现在离家两千多里,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等于是进了死地,咱们就利用这个特点,”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只用这三万轻骑兵,用来攻城不够用,用来决战却绰绰有余。”

大家被说服了。军队马上开拔。

魏军来到统万城附近,到处静悄悄的,一片荒凉寂静。他们在旁边的山谷里面埋伏下来,然后,让一支小部队到统万城下去。这支部队在统万城前边满不在乎的停下来,他们高声向城上叫喊,轻蔑的辱骂,城门却一直紧紧的关着。

这时候,弄清楚对方的底细,特别重要,但是情报工作有时并不好做。拓跋焘冷静的等待着。当他听说有一个夏国的军官来表示投降时,他非常高兴,不管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这都是一个难得的信息来源。他马上把那个人叫来,谈话的结果,他断定这个军官的投降应该是真的。

这个军官名叫狄子玉,他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情况都向拓跋焘如实说了。拓跋焘问了他很多问题,他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有多少是多少的说了。他告诉这个自己的新皇帝,统万城里的军队不会出来打仗的,他们下定了决心要在城里死守。狄子玉报告说,夏国的皇帝早几天就知道魏国的军队快到了,他派了使者去通知赫连定,让他带着他的精锐部队赶紧回来支援。赫连定却不肯回来,他让使者捎话说:“统万城坚固得很,永远没有人能够攻破,不用担心。我马上就要打败奚斤了,等我俘虏了他,那时候再溜溜达达的回去,半点也不耽误。魏军到了疲劳状态,咱们内外夹击,等着吧,一定能抓住拓跋焘。“使者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口信带回来,赫连昌听了也没办法,只好按照这个计划办,他下令,不许出战,敢有乱说出战的,斩!

那也就是说,赫连昌是铁了心的不肯出城了。

拓跋焘皱起了眉头。

他派人去通知派到统万城下的那支部队,让他们退军。退军的时候必须打乱队伍,越乱越好,跑得远一点。

统万城下的魏国人乱哄哄的撤退了,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向远处瞭望,他们跑得没影儿了。城外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了。

拓跋焘派了两个将军去一件事,这件事平常是大家都喜欢干的,就是抢劫,他俩率领着五千名骑兵高高兴兴的出发了,去远远地西边,到那些有人的地方,抢劫去了。这实在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带来的那一点粮食已经吃完了。

拓跋焘在山谷里安静的等着,夏国的城门依然紧关。魏军普遍感到饥饿,他们发现山谷里的野菜味道还不错,就到处去寻找,吃得津津有味。

拓跋焘不动声色。太阳缓缓地落下山去,暮色苍茫。他安安稳稳的坐着,四周附近一片安静。远处传来闹哄哄的噪音,夹杂着一声接一声的哭嚎,好像是哪个士兵犯了错误,正在受惩罚。

身边的侍卫打算去那里制止,拓跋焘摇摇手,很显然他更关注自己心里苦苦思索的什么,对那些鞭打与嚎哭并不在意。

嚎哭的声音突然停住了。可能是那里有人忽然意识到他们跟皇帝距离比较近,继续进行不太合适。

这个被狠揍了一顿的士兵在严厉的呵斥下忍住了哭声,他确实犯了错,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上加错,惩罚虽然暂停,却记着账,罪名升级了,明天天明之后,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他觉得自己开始只是因为正常需要而犯下了小小的一点错,偷吃了军官的一块干肉,现在会怎么样呢?

恐惧和怨恨抓住了他,他决定让自己从这里消失。

赫连昌高兴的从宝座上蹦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实在是有勇有谋,这一次的包围与反包围全都出自他的设计,简直是天衣无缝,不用打就赢了。你看,这个投降过来的魏国士兵,浑身都是鞭打的伤痕,脊背都被抽烂了。你再看看,他一看到有东西吃,他那个馋样子,他那个吃相。你再听听他说的,魏军已经没有一点粮食了,他们是靠着野菜填饱肚皮的,他们的步兵和军需物资都没有到,现在去打肯定是一打一个准。

赫连昌带着队伍就出城了。他可是个勇士,这样的情况他不打,以后还怎么见人呢。他率领三万大军出城,这是步兵和骑兵的混编部队,稳打胜仗。

夏军直奔那个山谷,魏军马上就逃跑了,夏军就在后边追,到了开阔地带,夏军分成了左右两翼,他们使劲敲打着战鼓,高声呼喊着,这种气势一向都是很吓人的,是那时候战场上的常规招数。

他们的速度很快,可是要追上魏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有步兵,而魏军全都是骑兵。可是他们熟悉地形,可以抄近路,包抄堵截。因此他们追得很起劲。

赫连昌踌躇满志,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新情况,更加让他有把握了。东南风从夏军的背后刮过来了,这是六月天气,大风的气势很猛,狂风卷起漫天的尘沙往前砸去,好像是在帮着赫连昌追击魏军,老天帮忙,老天帮忙啊!赫连昌兴致勃勃,他的战马越跑越快。天上的阴云直压下来,天地之间变得一片昏暗,什么都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了,雨点从高空之上像一颗颗小石子一样射下,狠狠的砸在这些疯狂的人类的头上、身上。赫连昌连连吼叫着,今天的仗是赢定了,要活捉拓跋焘。

拓跋焘觉得时机可以了。

当统万城的城门终于打开,夏国全副武装的部队威风凛凛出城的时候,拓跋焘身边的文武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年轻的将军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他们异口同声的要求,马上集合队伍,迎上去,把他们全都俘虏喽。经验丰富的老将军们却不同意,他们老成持重,觉得就眼下双方的士气和战斗力来说,是胜还是败没有把握。长孙翰就是这种意见,他们说:“夏军的阵势很稳固,骑兵步兵配合,冲击不动。应该先避开他们的锋芒,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说。”

他们都看着他们的皇帝,时间在一点一点的飞走。拓跋焘缓缓地摇了摇头:“两种方案都不用,也都用。”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拓跋焘解释说:“我们跑了两千多里路来到这儿,就是想打仗,就怕他们不出来。现在他们出来了,我们却躲开不敢打,那就更长了敌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这不行!我们今天一定要打。先遛一遛他们,然后就收拾他们。“

他们做出逃跑的样子,边跑边观察着后边的追兵,跑出五六里路之后,拓跋焘觉得可以了,将军们也都觉得可以了。夏国的追兵分成了两路,他们大呼小叫,紧追不舍,队伍已经不再是队伍了。

拓跋焘放慢了步子,整个军队都跟着慢了下来,大家都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他们等待着。

就在这时,狂风暴雨突如其来的刮过来了,天色很快黑下来,没有人再回头观看了,他们眯着眼,弓着腰,抵抗着狂风在背上的压力。拓跋焘有些迟疑,将军们都迟疑了。宦官赵倪到跟前来了,他一向比较受皇帝信任,因为他懂得一些神秘的方术。他对皇帝说:“现在风雨太大,又是从敌人那边刮过来的,敌人顺风,我们逆风,老天没有站在我们这边。况且将士们都又饥又渴,打不出水平。希望陛下暂时避一避,改天再打不迟!“这正是大家心里隐隐约约的念头。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听到了异常严厉的训斥,原来是崔浩在说话:“这是什么话!我们出兵千里来打仗,定好的作战计划怎么能在一天之内随意改变!敌军贪图追击,后继部队已经断了,我军正该利用当前的条件,派出部队从旁边发动偷袭。风向要看人怎么利用,这难得是死板的吗!“

拓跋焘大喜,说:“对!”

魏军的两支骑兵部队分成左右两路,从旁边快速来了个机动,兜到夏军的后边,现在他们是顺风了,他们对夏军进行突然袭击,并进行快速的穿插分割,反突袭和反包围很奏效。拓跋焘率领着主力部队也跟夏军展开了混战。

这场混战想想都觉得精彩,天昏地暗,风狂雨骤,人们几乎分辨不出对面的人是敌是友,有的人还没弄清楚就被对方杀死了,有的人和自己人拼起命来了,许多人都在大声喊叫,但是谁也听不清别人说的什么,战马也在惊慌的躲闪和蹦跳。将军们和士兵们一样在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他们的重要性在这一刻消失了,他们跟士兵们好像平等了,杀死面前的敌人,不让自己被杀死,成了每一个人心里唯一的想法。两个国家的皇帝也是一样,他俩也各自握紧长矛在格斗,跟对面的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在较量武功和运气。

拓跋焘的运气出了一次问题,战场上运气出问题绝不是小事。他骑的马竟然关键时刻掉链子,马失前蹄,摔跤了。这匹马可是千里挑一的好马,但好马也有出意外的时候,何况在眼下极端恶劣的情况下,那么多马都摔倒爬不起来了,这匹马也不是神,躲不开防不胜防的意外,结果它就出了意外,它虽然应变极快,立即跳起,但是他的尊贵的主人却在地上陷入了困境,他站不起来,不但是下边乱绊,旁边的马蹄和伸向他的武器也妨碍了他,附近的敌人全都看到了这个稀世之宝,眼看他们就要抓住他了,或者杀死他。

他们的狂喜被一支长矛给打搅了。这是魏国的著名勇士拓跋齐,他跃马挡在拓跋焘前面,用自己的身体遮挡着,奋起神力,大战面前的夏国人,他的动作极快,每一个动作就消灭一个敌人,他的长矛附带着极强的力量,没法招架,那杆利器从不可思议的角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刺来,立刻就有一个夏国人落马。冲在前面的夏国人全都得到了同一个命运,后边的人本能的决定躲开,他们往后退了。

拓跋焘趁着这个间隙,终于成功的跳上了马背。他一下子看到了正向他冲过来的一个敌人,这个人的服装和武器都跟一般的士兵不一样。拓跋焘手起一矛,就把他刺死了。这是夏国的尚书斛黎文。拓跋焘看都没有多看他一眼,他催动战马往前冲去,一连杀死了十几个夏国的骑兵。

夏军的将士们纷纷后退。这时候拓跋焘又一次运气出了点小问题,一支冷箭射中了他,但他好像没有一点感觉一样,仍然拿着长矛继续往前冲杀。风雨变小了,魏国将士们的喊杀声却更大了,夏国人的部队终于崩溃,兵败如山倒,还能够逃跑的人全都四散逃跑了。

当然要乘胜追击。魏军就紧紧地跟在夏国人的屁股后头,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统万城下。追击很好的扩大了战果,跑得不够快的人都被杀死了,比较出名的大官死了的,像赫连昌的弟弟赫连满,赫连昌的侄子赫连蒙逊,都变成了比较重要的尸体。得到他们的人将会得到重赏。其他的将士们被杀死了的有一万多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战果,就是他们追得太紧,赫连昌竟然来不及跑进统万城,他落荒而逃,跑到上邽去了。在他的后边,长孙翰带领着八千骑兵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高平也没有追上,再追更远的话可能就危险了,他们这才返回。

被追的人乱跑,追赶的人也是乱追。拓跋焘也同样参加了追击,他们几个人的马都是好马,跑得太快了,脱离了大部队,直接跟夏国部队跑到一块儿去了,结果,他们竟然一直跑进了统万城。紧跟着他的拓跋齐急了,他眼看距离城门越来越近,距离自己的部队越来越远,就坚决阻止拓跋焘继续前进,但是没有用,兴头正高的拓跋焘不肯停下来,拓跋齐只好紧跟着冲进城里去了。当时拓跋焘他们穿的都是便装,他拔下那支箭之后衣服上血迹斑斑,倒也跟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们难分彼此。可是夏国人还是发觉了有敌人进城,他们马上关闭了城门,所有的城门都关上了。拓跋焘带着他的几个人悄悄地摸进了皇宫。拓跋齐不再说什么,他从来不喜欢抱怨,事情既然已经这样,那就只有想办法解决。拓跋齐是拓跋焘的堂兄,他高大魁梧,勇武超群,拓跋焘非常喜欢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成了一个超级保镖。他们在皇宫中找到了几件妇女们穿的裙子,拓跋齐他们动手把这些裙子系在槊上,让他们的皇帝抓住这个临时绳索爬上城墙,这才得以逃脱。

统万城暂时成了无主之城,皇帝跑了,负责任的大臣带着皇帝的母亲也跑了。没有人想过要继续组织抵抗,虽然统万城的防守条件仍然无与伦比。第二天,拓跋焘以征服者的姿态大大方方的进城了,这一次,没有人再进行阻拦,他用不着再借助于妇女们的裙子。夏国的皇亲国戚们、文武大臣们、后宫嫔妃们,都做了拓跋焘的俘虏,昨天还拥有荣华富贵的这些人,今天就全都成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国家的精英分子、精华人物,有好几万就这样成为了人家的战利品。赫连家族的女人们,除了赫连昌的母亲逃走了,其他的人,包括赫连昌的长辈、他的姊妹们,所有的金枝玉叶,全都成了可怜人。

这些昨天还遥不可及的美丽女人,今天可以由拓跋焘任意发落了,他想娶谁的话就娶谁,他把赫连勃勃的三个女儿封为自己的贵人。

其它的战利品不计其数,马有三十多万匹,牛羊有几千万头,整个国库全都归属于他了。拓跋焘大赏三军,按照各自等级不同,大家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同类推荐
  • 世外天朝

    世外天朝

    一个千年前的承诺,一句前人的誓言,改变了一个少女的人生轨迹,在纠结千年的恩怨情仇中,她付出的是心血、青春、爱情和能够付出的一切,也收获了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曾经那么坚定的信仰,理所当然的付出,到最后却不过是一大群人在一起做的一场大梦,是另一群人的精神依托而已。
  • 三国殇蜀殇

    三国殇蜀殇

    大概是因为经过了近万里漫长而艰难的跋涉,黄河似乎已经累了,显露出一种疲惫之态,好似一条体力消耗殆尽的大蟒,不停地喘息着,缓缓地蠕动着,波光粼粼的河面,犹如它的层层叠叠的鳞片,慢慢地晃动着,闪烁着。也许,黄河是被与它只有一山之隔的那座久负盛名的古都吸引住了,想窥视一下这座名城的雄姿,或观赏一场正在这里上演着的人间悲喜剧,所以,它才久久徘徊着,不愿迅速离去……
  • 南郭外传

    南郭外传

    千百年来,历史上有一段公案。把南郭先生当作了一个反面的形象,人们一提起南郭先生就想到了滥芋充数。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不是这样,南郭先生在战国时期也曾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战国时期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和诸侯竞争,给了南郭先生一个舞台,让他这个本来的杀手,后来的芋手,一举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那剧烈的社会动荡中扮演了一个历史人物的角色。阅读本书,可以让你了解那一段恢宏的历史画卷,可以让你感受宫廷的激烈斗争,也可以让你领略众多政治人物、军事人物的风采。如果你能在其中借鉴到一些知识和经验,作者就心满意足了。
  • 胡杨悲啸

    胡杨悲啸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群雄争霸,西北胡杨台成为各方势力角逐之地,李自成,张献忠,满清,明王朝,当地豪强等势力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尔虞我诈,智胜谋赢,诡计百出,好一幕江湖血斗。
  • 智相

    智相

    穿越至北宋仁宗年间,孤独的我,拥有了一份可贵亲情。老爹:我有四项优点——吃、喝、你懂的、赌。小叔:很忙。白天写词,晚上打架。丫鬟:八岁怎么啦?本宫一再告诫你们……随着读书取仕,接触到了范仲淹、富弼、王安石等一批名臣人杰时,我逐渐领悟了为官之道。还有什么,能比执掌国家公器,弘扬宋庭之威,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呢?府宅倾轧,科举险途,边关兵变,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让一个男人从青涩变得成熟,勇敢承担起一品宰辅的责任?让我将我的心路历程,慢慢讲给你听,我保证,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本书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热门推荐
  • 陨神大陆

    陨神大陆

    天下是朕的天下,亦是天下人的天下,朕施仁政,获天下民心,成就天帝之位,是以谓朕之天下!--江山如画帝关已破,三年之后,群魔降落,天下苍生何去何从!--江山如画自古以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为天帝,只要朕一息尚存,只要天下还有大秦军队!天下皆为帝关,朕定当绝尽全力,保江山不失,护天下苍生周全!--江山如画
  • 天行健1:奔掠如火

    天行健1:奔掠如火

    《天行健1》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虚构史书,作者架构了一个战争时代。战争的惨烈、勇士的无畏、情节的万变都牵动人心。武侯率领的帝国军攻下了 共和军的最后一座城池——高鹫城。作为前锋营百夫长的我(楚休红),因为第一个劈开了城门,而被武侯器重,赐予一把名为“百辟”的宝刀。但灾难随之降临,还沉浸在胜利狂欢中的帝国军,突然遭到了一群蛇人的袭击。这些蛇人怎么会突然出现?他们来自哪里?在蛇人的营地里,有伏羲和女娲的形象,这 一切能否解开蛇人的谜团?重重封锁之下,我和另外七人乘坐飞行机逃离了高鹫城,其中一位就是我心仪的人,但迎接我们的命运却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 玩转天下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玩转天下之废材小姐要逆天

    众所周知的废物小姐安灵雨被庶出姐姐百般残害致死,怨气不散,发誓复仇!再睁眼,废物换了灵魂,异世的光芒誓要搅得这天地震荡!欺我者,就算是炼狱,也要把你抓出来,千刀万剐!辱我者,就算讨好谄媚,也定要以十倍偿之,绝不放过!尊我者,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也要为你劈开这混沌,千百倍回报!爱恨分明,敢作敢为,这是独属于安灵雨的标签……人人不屑却又闻之丧胆的魔尊是她师父,人人眼中仙风道骨的人皇是她朋友。美男伸手大把大把来,谁又能和她一起笑傲江湖,玩转天下呢?
  • 都市之散财系统

    都市之散财系统

    财可通神,有钱能使磨推鬼!神秘的散财系统,无穷无尽的财富,屌丝逆袭?不不不,为嘛要逆袭,低调才是最重要的,扮猪吃虎才是最有意思的!
  • 小林杰自传

    小林杰自传

    【小林杰成长记忆】在九十年代初大约在冬季一位忧郁的苦命男婴诞生了,男孩诞生在陕西安康市周沟村的一家姓王村民家,因为在男孩婴儿时感觉很机灵后来希望他将来能杰出一等所以给他取名为(小林杰),小林杰的父母都是文化较高的人母亲何氏中专学历父亲则是大学毕业生、
  • 长明天

    长明天

    鱼肉,刀俎,鱼肉是我,人为刀俎,为何?这是为何?前世,公子无愧于天下,今生,书生上路,只求长明天。罢罢罢我本性如此,求得,求不得,疯语焉……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离开母亲上大学。一次意外,让母亲生病住院,救母亲居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居然是一个私生女?身份被获悉后,正牌老婆不断的刺激她的母亲,意外的,身体不好的母亲受刺激而离世。为了报复,她夺走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情人。
  • 手游之英雄联盟

    手游之英雄联盟

    贰零零零年,地球文明的科技树在一种未知的力量下,开始以疯狂的速度生长着,无数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与电影中匪夷所思的高科技,开始频频问世,地球的科技文明,开始了恐怖而疯狂的几式大爆发。一款名叫英雄联盟的手机虚拟网游,也借助着这股爆发,开始在全世界蔓延,然而,它产生的,却是无数科学无法解释的魔法和异能……
  • 掠夺帝国

    掠夺帝国

    一个天才的一次不平凡经历成就了一个帝国。一个帝国的发家史。看吴云如何靠着自己偶然得来的智能生命登上宇宙之巅。看他如何扫尽诸般文明,席卷各方传承成就无上帝业。“谢谢,这些年你陪我走过了花开花落,陪我走过云卷云舒。谢谢,这些年你陪我终结那满天神魔乱舞,陪我终结各方文明并行。”――载自《帝国通史》末卷《帝业功成》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