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50800000005

第5章 太祖开国,天下从此改姓朱(5)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得知刘伯温重病,念在他曾经辅佐自己打过天下,于是派使者护送重病缠身的刘伯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在家郁郁而死,当年他65岁。有人说,刘伯温在南京的时候,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是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了。因此,当时人们都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的。就在刘伯温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他又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成。因为刘伯温的故乡是文成县,因此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废除相权,皇帝揽权

自古以来,中国的历代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运筹进止,都必须听命于皇帝,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延续到现代,仍然是一个人说了算。但因为朝政事务繁多,什么都要依靠皇帝一人,即便是有“分身术”,也是应付不过来的。因此,自秦汉以来,历代的中央都会设有丞相一官,负责处理各种政务,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中央还设有直接掌管军事的官员或机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替皇帝排忧解难。

明朝建立初期,疆域辽阔,必须建立一套高效有力的中央集权机构,才能够真正做到国家的集中统一。因此,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首先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改相国为丞相,属于正一品官职。这样一来,明朝开国大臣李善长、徐达就顺其自然成为左右丞相了。在丞相之下,朱元璋又设有从一品的平章政事、正二品的左右丞、从二品的参知政事,专门负责中央政事。朱元璋对中书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在中书省的人员安排上,也的确花费了不少心思。以中书省统领百官,总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这对于权利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来说,无疑是政权不稳的心头大患,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定会费尽心思去扫除一切障碍。

洪武三年(1370年),在一次朝会上,儒生严礼上书提道,“臣民上书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殊不知,这恰恰刺激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借着与大臣们讨论元朝兴亡教训之际,告诉他们说:“元朝之所以能得天下,都要归功于元世祖的雄才大略和居功奇伟。而元朝之所以丢了天下,却正是委任‘权臣导致上下蒙蔽’的结果,严礼所说的‘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正是元朝的大弊,怎么能够效仿他们呢?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不能承揽政事,大臣们就会独断专权。如今是明朝创业之初,只有做到‘使下情通于上’,才能使得朝廷更好地体察民情。”听完这番长谈,大臣们都明白,朱元璋这是在借此话告诫他们,希望他们收敛一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可是,结果却并不像朱元璋想的那样。

杨宪,是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因为颇有才华,被称为“才子”,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因为他办事干练,后来成为了朱元璋的亲信。但是,这个人行为有些放荡不羁、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处处与李善长作对。朱元璋虽然器重杨宪,但是在他眼中,李善长更有智慧,更有谋略,又通晓法家,很多预计的事情都被他一语说中,所以他觉得李善长比杨宪强太多。由于杨宪和刘伯温都属“浙东集团”,“淮西集团”不太放心杨宪,担心如果有一天他成为丞相,他们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他们商量好一起攻击并诽谤杨宪。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被朱元璋所杀。

汪广洋,是江苏高邮人。朱元璋曾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并将他比作汉朝时的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他曾经和杨宪同年当上参知政事,后来被擢升为左丞相,与右丞相的杨宪一直不对付。因为屡次遭到杨宪的诋毁,而被朱元璋免去职位,迁徙海南。杨宪被杀的那一年,汪广洋又再次被召还入朝。第二年,李善长因病返乡养老,汪广洋便接替了他的职位,以右丞相的身份执掌中书省大权。好景总是不长,胡惟庸又出来“凑热闹”,因为他觊觎汪广洋的位子已有一段时日。于是,胡惟庸又凭借一张巧嘴在朱元璋面前弹劾汪广洋,说他无所建树,整天饮酒作乐,无所事事,实在不配做丞相。两年后,汪广洋就被左迁广东参政。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洪武三年,他任中书平章政事,第二年擢升为右丞相,后来又取代汪广洋成为左丞相,惦记了许久的位子终于如愿到手。真可谓人走茶凉,汪广洋被左迁到广东后,胡惟庸便当上了左丞相,掌握了中书省的大权。说来胡惟庸也真是有点儿本事,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爬到了如此高的位子,真是神速。这也体现了胡惟庸在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按照税粮的多少,将全国的府分为三等:税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三品;税粮二十万石以下为中府,知府正四品;税粮十万石以下为下府,知府从四品。府之下为县,依税粮十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三万石以下的不同而分上中下等。在府县之间的行政单位还有州,地域大的作为省的直隶州,长官为知州,地位与知府相近;地域小的与县相近,为府的下属。州县作为直接管理人民的地方政治机构,被称为“亲民之官”。各府州县负责本辖区的民风教化、赋税徭役、刑狱诉讼之事。这样一来,朱元璋把元朝的路、府、州、县四级简化为府、州、县三级制了,使得朝廷的政令下达减少了一个层次,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指挥起来更方便、更灵活了。

洪武十年(1377年),胡惟庸又升任左丞相,当上了中书省的“一把手”。经历了那么多官场明争暗斗的朱元璋,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芥蒂始终未曾消除,胡惟庸当上左丞相没多久,就召回了汪广洋,做了右丞相。为什么非要两个性格不合的人在一起共事,其目的就是瓜分胡惟庸的权利。但是,汪广洋并未像朱元璋想象的那样,想尽招数去为难胡惟庸。遭受几次陷害的他反而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整天和宾客们饮酒作诗,大权依然被胡惟庸独揽。如此一来,中书省的权力愈发强大,和朱元璋的矛盾冲突自然也愈来愈严重,甚至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洪武十三年(1380年),战争终于爆发了,“胡惟庸案”消灭了与朱元璋争权夺利的“淮西集团”,胡惟庸以及一大批官员被诛杀了,这时候朱元璋的心才踏实了一些。于是他趁机撤销了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从此,朱元璋行使着皇帝和丞相的职权,中央集权也从此达到了顶峰。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变更了中央官制,并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便于加强控制。可以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

朱元璋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地方行政官制,不仅稳稳地控制了全国,也彻底改变了前朝地方势力强大、不听中央朝廷政令的局面。此外,朱元璋还对地方政府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再也不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势,中央王朝的权力及皇权也都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还制定了“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的高度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开了我国历史上皇帝“独揽大权”的先河。

锦衣卫和东、西厂

在明朝,人们记忆最深刻的肯定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则更是有名。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和职能等都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以至于在很多宫廷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等随便地搬来搬去。事实上,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是有很大区别的。

按照锦衣卫、东厂、西厂设立的时间顺序,先说说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其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才被改为“亲军都尉府”。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这一职务一般是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才有资格担任。因为这个职务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很少由太监来担任。

锦衣卫的主要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看得出来,锦衣卫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传统意义上的“禁卫军”与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并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几乎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大汉将军”。这些人虽然被称为“将军”,但也只是有名无权。这些所谓的“将军”每天只负责在殿中侍立,并替皇帝传达命令,兼做“保镖”的工作。说得更直白些,他们就是一个个矗立在皇宫大殿上的“桩子”。当然,这些“桩子”也非等闲之辈,一般都是人高马大、体格强壮、声音宏亮的人。从长相上看颇有威严,对不了解明廷实情的人还有震慑作用。既然如此,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是什么呢?其实,起初他只是让锦衣卫卤簿仪仗,后来由于他大开杀戒、大肆屠戮诸多功臣,才觉得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实在不顺手,于是便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发挥了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

锦衣卫的另一项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开始于明朝,是皇帝在朝廷上杖责犯错的臣下实行的一种酷刑。一旦哪位官员运气不好,无意中触怒了皇帝,就会被加以廷杖。最接受不了的是,在行杖之前,那个人会被扒去官服,双手也被反绑着,被押至行刑地点“午门”,当时的午门就是皇帝处置官员罪犯的行刑场地。这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一左一右早已严阵以待。受刑的人呢?随着一声令下,硬邦邦的棍棒就恶狠狠地落在了他们的大腿和屁股上。为了不让受刑者出现意外,对行刑者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必须得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艺纯熟的,能够准确掌握受刑人生死的人。

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于朱元璋看到了锦衣卫的种种弊端,便决定废除锦衣卫,下令焚毁了锦衣卫的所有刑具,所押囚犯统统交给刑部审理。同时,还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彻底废除了锦衣卫。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便一直存在。

再来说“东厂”,它是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主”和“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它的设立者是明成祖朱棣,他在发动“靖难之役”并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对于即位不久的朱棣来说,巩固政权最为重要,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派用起来很是不便。于是,他决定建立一个新机构。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发现这次起兵倒是一些宦官费了不少力,做了不少贡献(比如郑和)。所以,在他看来,还是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常年身处皇宫,派用起来也方便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东厂的任务就是负责侦缉和抓犯人。他们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到了嫌疑犯,也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的。但是到了明末,东厂发展还算不错,也有了自己的监狱。自此,东厂的侦缉范围开始变得更广。比如,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审问重犯,东厂都不会缺席,都要抽出空儿来去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按时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比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不肯放过,都要一一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包括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得让东厂亲自过过目。东厂为何如此被器重呢?只因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又身处皇宫大院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者居上,逐渐由平级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东厂拥有炙手可热的权力,以至于各级官员甚至朝中大员,都以能结交他们为幸事。而最先设立的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还要下跪行礼,这让他们着实有些费解。

最后说“西厂”,它的全称是“西缉事厂”,是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西厂的成立,真的只是一个偶然。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曾出现过一系列奇异事件,先是在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导致了西厂的诞生。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叫李子龙的“妖道”,他以旁门左道蛊惑人心,还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明显不简单。他在朝中有很多亲信,在亲信的推荐下,他才有机会进入深宫。有人注意到,李子龙自进宫后,总是在万岁山等地转悠。没过多久,运气不好的他就被锦衣卫校尉发现有弑君的嫌疑,之后就被斩杀了。

当时,年轻有为的明宪宗朱见深知道有人要暗杀他的事情后,总觉得他身边布满了杀机,以至于每天都担惊受怕、疑神疑鬼。他想尽了各种自保的办法,后来想到先了解宫外民臣的动向。于是,他命令宦官汪直从锦衣卫中挑选一些人,乔装成平民,然后出宫伺察。殊不知,这个乔装成平民的“侦查”活动,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同类推荐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盛唐虽然辉煌,可也有让我们不齿的历史。一代军医横空降世,带来了不一样的大唐传奇。一样的强盛,一样的辉煌,这个辉煌不只是影响。盛唐留给我们的应该更多,不应该只是文化,还有那永远的传奇。
  •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集合了“考古探密”、“人物逸事”、“古迹奇观”、“交流奇闻”、“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掌故与发现,勾勒出一幅真实多彩的历史画卷。
  • 狩猎梁山

    狩猎梁山

    你问我要什么?简单啊,权利、金钱和美女,嫌我说的不够文雅?好吧,志向、财富和爱情!忠义无双百八将、轰轰烈烈宋时行!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咱也不能庸庸碌碌的活这一辈子不是?征战天下,万里疆域在手,美人情重,后宫广厦三千。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就是我的梦想,我活着,我努力着,我屹立在巅峰笑看风云!
  • 调教武安

    调教武安

    商海浮沉十余载的巨头回到古代,看破世间喧嚣的他是否会重新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武安二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北疆饿狼窥伺,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权谋野望,平淡悠闲,尽在调教武安。
  • 后明风云

    后明风云

    崇祯十七年以前为明,永历十六年以前为南明,以后都是后明了,这算是一部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心黑手狠也算是小清新的话。朱宏三语录: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索爱娇颜

    穿越之:索爱娇颜

    绝色美女乔曼妮和帅气多金的少爷洛骏在一起,可是看似是恋人关系,实际上乔曼妮却对洛骏的感情不屑一顾。偶然一次事故让乔曼妮穿越到了古代,却发现这里的面孔都是那么熟悉,包括让她魂牵梦绕的恋人。
  • 极靥

    极靥

    如果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却又一次次的退后包容,没有退路的时候该怎么做?一念之间,或许一切都变了!
  • 生化之大灾变

    生化之大灾变

    (这是一篇模仿cs的大灾变变化而来的小说)我是小幻,在我身边被一种生化病毒给感染了,我要好好的活下去,找到生产这种病毒的博士,来解救这场灾难!
  • Michael Strogoff

    Michael Strogo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宇宙背包客

    宇宙背包客

    细碎的埋藏在时间中的故事,光怪陆离的时光
  • 创世之玄天宗

    创世之玄天宗

    君临天下一切从平凡开始,少年玄天得混沌修神诀,控制强者,为了寻找父母创建玄天宗,诛邪魔,斗天神,踩绝顶天才,灭至尊强者,铸就一段华丽的创世神传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冷酷侯爵的东方宝贝

    冷酷侯爵的东方宝贝

    丹尼尔布莱恩特,三十岁,大不列颠航空公司总裁,布莱恩特家族世袭侯爵。安可璃,二十三岁,言情作家,标准钱奴,典型的单身主义。她不相信爱情。爱情,在她眼里如泡沫幻影,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她不需要爱情。但,她想要个孩子那夜,绯色缠绵,她将身为女人最珍贵的一切奉献给了他。但,她要的只是孩子那个冰冷寒彻的男人唇畔扯出一抹冷绝的肆笑,眸子里激满嘲讽。“放心,我没兴趣再碰你。”慵懒的语调透露出厌恶。
  • Ayala'  s Angel

    Ayala' s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农女倾天下

    绝色农女倾天下

    21世纪心机女张小凡在遭遇了极为狗血的男友与闺蜜双重背叛后,愤而爆发,只可惜下手太狠,惹的人狗急跳墙,更有幕后黑手暗中设计,反误了卿卿性命。再次醒来,张小凡已化为乡下3岁萌萝莉一枚,更附赠极品亲戚一堆,包子爹娘一堆,正太兄弟若干......家徒四壁咱不怕,咱可是有金手指的。百度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一个关于小萝莉带领一家人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乱了江湖,倾覆天下的故事。
  • 缘来的注定

    缘来的注定

    单纯、傲娇的女主,专情、腹黑的男主,一次意外的巧合,让她遇见了这辈子注定的他,从此命运彻底被改变,开始了一段纯真、艰辛、曲折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