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91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尽管人类创造了几千年的文明,科学与文化

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来自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和困惑似乎并未减少。生命的无常、疾病的威胁、衰老的迫近、死亡的恐惧时刻都在困扰着人们的身心,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它们,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爱护健康和生命;学会如何面对生病与死亡,不仅要学会应对它们的方法,更要学会与它们共处的态度。

虽然人人都知道,人生必经生老病死,却很少有人在年轻健康时去思考它们的意义,当它们在某一时刻不期而至时,没有思想准备的人,可能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伤害。如果我们能事先对它们有所了解,就能更好应对那些艰难的时刻,将痛苦和伤害减至最小。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金钱与成功的社会,过高的期望、过多的诱惑,以及过度的欲望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从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成功,到不顾一切地想挽回健康。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有可能成就前者,却无法左右后者。金钱将人们区分为贫富不同的阶层,而健康又将所有人拉回到同一起点,因为健康永远不会屈从于金钱的法则,它只能服从于自然的法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超越自然法则,上帝也不能。

很多人对生活要求很高,如果奢华的生活是以健康为代价,那么这样的生活也算不上完美,也许我们该降低标准,让自己松弛下来。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可能每件事都处理得很好,所以不要太苛求自己,也不要认为自己应该尽善尽美,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充分享受美好的生活,就因为总是担心时间不够,就好像总是感到金钱不够一样。除非我们能放松自己的身心、放慢自己的脚步,否则不可能拥有创造健康的力量。所以,学习享受已经拥有的健康、时间、金钱和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想一想,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从统计数字上看,人们大多是死于某种疾病,似乎疾病是生命最大的威胁。可实质上,糟糕的情绪才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许多无法治愈的疾病,都同过激的情绪有关,那些失去精神宁静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同样,如果医生只去治疗患者的身体,而不去关怀患者的心灵,也很难彻底治愈患者的疾病,因为再好的药物也医治不了缺乏活力的生命。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疾病,而是那些微小伤害的累积,许多人却刚好相反,他们非常惧怕疾病,却不在意那些日积月累的伤害。人们对于显而易见的危险(如车祸、空难、疾病),往往存有很深的恐惧,尽管它们发生的几率不大;但是对于那些潜伏的伤害(如压力、疲劳、情绪),却丝毫不当回事,尽管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出现疾病症状时,才需要医生的帮助,对大多数医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治疗疾病,结果大多数病人在接受医生治疗之前,病情就已经恶化了。事后治疗只能救一时之急,只有事前预防,才能让人们拥有真正的健康。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尽力保护自己,当它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立刻向我们发出报警信号,而我们却常常对此十分忽视,任凭那些伤害肆意横行,我们宁愿留给疾病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壮大。我们只有在感到身体难受的时候,才会从忙碌的世界里收回自己,开始关注自己不安的心灵和不堪重负的躯体。为什么我们要等到生病时,才去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在临近死亡时,才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呢?如果我们能经常花些时间呵护健康——哪怕只是一周、一天、一小时,很多不幸都不会发生。

健康是一种责任,而我们却将健康交给医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其实医生根本无法保障我们的健康,因为医生们也同样受着疾病的困扰。一旦我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是在朝着健康之路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健康的能力。创造健康是知、信、行的结合。知,就是了解健康知识;信,就是具有健康理念;行,就是实施健康行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其实许多疾病问题,都不是医学问题,而是生活态度问题。让生命快乐,赋予生命以活力,是治愈许多慢性病的前提。

健康的秘密,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样,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可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看清它。许多人以为,健康的钥匙在医生手上,在现代化医院里,在药物和手术刀中。可是,现代医学的辉煌成就,并没有使人类摆脱疾病的威胁,无论人们怎样与疾病抗争,却总也摆脱不了不幸的结局。事实上,人类永远也不可能从药物和手术刀中,找到真正的健康。因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不是细菌、病毒和癌细胞,而是我们自身的弱点——欲望和懒惰。没错,医学的确可以治疗疾病,但它永远也不能创造健康。我们只有服从自然法则,才有可能创造真正的健康,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和可笑之处:我们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然后再服下各种减肥药物;我们乘电梯走进公寓、办公室,然后再到攀登器上练腿部肌肉;我们开车去不远的超市购物,回家再到跑步机上行走。而那些被现代文明遗弃的部落,没有琳琅满目的食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高科技的健身器材,但他们的身体却出奇的健康,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癌症、糖尿病,更不知道什么是慢性疲劳症和焦虑症。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与富有并不能使我们变得健康,而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所吃的食物、我们的内心状态,甚至我们的信仰,都对我们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它的总指挥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做自己的健康顾问、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做自己的心灵导师。我们的生命具有无限潜能和智慧,它不仅能创造美好的事物,还能够修复它自己,我们应当信赖生命的力量,让它为我们的健康服务。然而长久以来,我们却大大低估了自身的力量,高估了医药技术的作用,以为医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花在健康上的钱越来越多,可是,疾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不仅如此,人们还要承受日益增多的医药伤害。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无法治愈的,医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21世纪的医学,将是提高生命品质的科学,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将从如何治愈疾病,转向如何维护健康。人们也将不再是无所作为的旁观者,而要肩负起自我健康管理的责任。

获取健康并非一件难事,只要服从自然健康法则就行,自古健康长寿者,无一例外都是顺应自然养生法则的入。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从大自然中产生,所以人体生命的构造以及人体生命的节律,必然与大自然相和谐,可以说,自然法则是生命的基本法则,它超越了任何人类科技、人类智慧和人类力量,我们只有服从于它。

什么是自然养生法则呢?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代自然养生医学的圣经——《黄帝内经》,提出了三大自然养生法则:“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简单地说就是:顺应四时变化、控制喜怒哀乐、维护阴阳平衡。古人在书中对此作了详细深入的讲解,告诉我们身心修炼的途径和方法,非常明了、通俗、实用。如果我们能将古人传下来的养生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起居中,必定能极大改善我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尽享自然天年。

从古至今,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从未停止。然而,衰老和死亡却始终是人们心中最大的恐惧,就像冬天总会到来,衰老也会不期而至,人类没法做到长生不老。到80岁,有一半人已经死去;到100岁,只剩下百分之一;到100多岁,几乎每个人都死去了。可是,年老不等于衰老;同样,年轻也不等于青春。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在那篇著名的短文《青春》中,有句非常经典的话:“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皱纹是岁月的痕迹,却不是衰老的标志,人的衰老并不与岁月同步,尽管人们年事已高,但仍然可以活的生机勃勃,红衣主教斯佩尔曼将人生分为青年、中年和“你看上去棒极了”三个阶段。

柏拉图说:“长寿的价值在于安乐地死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就像白天消失,黑夜来临一样。一个人对死亡的看法,会影响他对生命的态度,直面死亡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成长,许多曾经走近过死亡的人,都会对生活产生真挚的热爱。换句话说,人们对死亡愈了解,对于生命的看法就愈积极。肯·威尔伯对生命与死亡有深刻的感悟,他说:“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忌讳谈论死亡,认为这不吉利。然而生命之不可重复性,又使得死亡总是备受关注。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死亡的过程感到恐惧,人人都希望自己平静安详地死去,而不是在痛苦中艰难地离开人世。莎士比亚说:“结束的完好,一切也就都美好。”死亡原本是生命解脱的重要瞬间,但是,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死亡却成为最孤独恐惧的时刻,因为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完全控制了死亡的过程,死亡的艺术早已消失在无声的药物中。理想的死亡应该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感,也没有输液。

我们人生最大的恩赐,其实就是生命本身。所以,不论富贵与贫穷、不论健康与疾病,我们都要:善待生命!

人活着真好,健康地活着更好,健康快乐地活着最好。

机勃勃,红衣主教斯佩尔曼将人生分为青年、中年和“你看上去棒极了”三个阶段。

柏拉图说:“长寿的价值在于安乐地死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就像白天消失,黑夜来临一样。一个人对死亡的看法,会影响他对生命的态度,直面死亡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成长,许多曾经走近过死亡的人,都会对生活产生真挚的热爱。换句话说,人们对死亡愈了解,对于生命的看法就愈积极。肯·威尔伯对生命与死亡有深刻的感悟,他说:“痛苦不是惩罚,死亡不是失败,活着也不是一项奖赏。”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忌讳谈论死亡,认为这不吉利。然而生命之不可重复性,又使得死亡总是备受关注。人们之所以惧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死亡的过程感到恐惧,人人都希望自己平静安详地死去,而不是在痛苦中艰难地离开人世。莎士比亚说:“结束的完好,一切也就都美好。”死亡原本是生命解脱的重要瞬间,但是,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死亡却成为最孤独恐惧的时刻,因为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完全控制了死亡的过程,死亡的艺术早已消失在无声的药物中。理想的死亡应该是: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感,也没有输液。

我们人生最大的恩赐,其实就是生命本身。所以,不论富贵与贫穷、不论健康与疾病,我们都要:善待生命!

人活着真好,健康地活着更好,健康快乐地活着最好。

同类推荐
  • 早泄的药膳疗法

    早泄的药膳疗法

    本书以介绍药膳为主,对某些临床效果确切的食疗方也一并收入,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广大男性的福星,是家庭和睦,妻子颜开的必备精品。
  •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杨力谈养生:睡好就好

    本书是一本提高睡眠质量的指导书,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心疲惫的状态。作者深入浅出地解答睡眠中的一切问题,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克服障碍。
  •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一用就灵的四季养生智慧

    本书包含了丰富的四季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疾病预防、心理调节、两性保健等方面知识,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养生百科工具书。
  • 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本书分“美丽是每个女人的追求”、“女人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等五部分,介绍了省时、省事、简单、有效的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 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一周内也要让肝休息两日,肝病患者饮食不宜过饱,妊娠妇女要注意预防肝炎病毒,肝病患者食欲不振的应对方法,肝病患者注意伏暑的饮食调理。肝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生活中的保养与防治。在每年的传染病报告中,各种肝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因此,保肝护肝势在必行,养护肝脏,就等于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肝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保肝护肝,应当从细节着手,不论是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在运动、用药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却常被人们忽略的防治细节。《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大众提供准确、实用、科学的健康资讯。
热门推荐
  • 随身空间圆梦

    随身空间圆梦

    求你们别乱带入,什么涉及敏感话题,大家当我在写平行空间行不姜茗为了保住父亲的心血,带着空间先穿修真界,再穿异界,后回到现实,以便帮父亲度过难关,圆自己的心愿
  • 醒世录

    醒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产战争

    地产战争

    位于长三角地带的海杭市发生“天行大厦”写字楼崩塌事件,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冷酷背景,以房地产为主导产业的海杭一时四面楚歌,影响所及,包括市长吴之荣在内的与“豆腐渣工程案”有关的官员被问责,开发商天行集团董事长、福布斯中国富豪胡保义被刑拘。令人意外的是,天行集团旗下地产咨询公司的总策划翁亚斯也被审查、逮捕,并被判死刑。被执行抢决时,就在子弹射来的一刹那,他和胡保义在海杭的往事,全部涌上心头。
  • 诛天邪帝

    诛天邪帝

    世人冷眼,我视若无睹。异世舞动风雷,左右逢源,桃花遍地,依就威慑天下。快意恩仇,九天遨游,御神在天,只手弄乾坤。
  • 一粒阳光

    一粒阳光

    胖子也有爱,胖子也会有那么一粒阳光。只是,晓米粒从来不会想到给自己一粒阳光的开始会是自己的结束。如若时光慢点,我宁可不要那么一粒阳光。只是我害怕了黑暗,想要点温暖而已。然而我却忘了,一座老房子的窗户关久了,太阳照进来不是温暖而是刺眼。
  • 红楼梦一场

    红楼梦一场

    一场情事一场梦,一走红楼梦一场。####
  • 呆萌小学妹:学长求放过

    呆萌小学妹:学长求放过

    有没有这么一个人,他对你很好很好,好到你把自己的心给了他,但是这个人却离开了你的世界,等你想要放下他的时候,他又出现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弄丢了的人还能找的回来吗?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这是一个异能的世界,透视,穿墙,隐身,应有尽有。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金钱,名望,权利,无一不存。这是一个残忍的世界,背叛,阴谋,杀戮,五彩缤纷。同时,这也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希望与绝望共存。
  • 玄冰之蝶

    玄冰之蝶

    她是异世穿越而来,只是想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但,她也有她的骄傲,她绝不允许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对她好的,她会加倍偿还;人若犯她,她必还之。
  • 执掌青云

    执掌青云

    青天临云志,执手掌青云!一块石碑,改变了一位孩童的命运,从此天地之大,任我翱翔。且看秦风如何在这万族林立、浩瀚无垠的世界以卑微之势,血战苍穹,智斗万族,带领人族一步步走向巅峰,执掌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