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0100000031

第31章

《左转》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天,鲁国的穆叔出访晋国,晋国的范宣子接待了他。范宣子问鲁穆叔:“古人有句话说:‘死而不朽’,指的是什么呢?”当时穆叔没有回答他,也许是没反应过来,也许是故意不回答。范宣子把晋国的祖辈传承一代一代地往下叙说了一遍,说:“大概所说的不朽就是这个吧。”穆叔说:“这叫做世禄,不是不朽。鲁国有个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还没有废弃,大概所说的不朽就是这个吧!但这还不算,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立功,再其次是立言。这叫三不朽。”《左传》中这段“三不朽”的阐述,记录了古代人们对人格价值的最概括的评价。人格是不同于神格的东西,这样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支配着人们的人生追求,也一直贯彻在教与学的理念之中。

今天,我们把这“三不朽”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为以至于无不为”这个次序来排的话,我认为还是按“立功、立德、立言”这个次序来排较好。我认为一个人必须先是立功。做事、学习就是用功,功是功夫的功。第二个是立德,也是修心养性,有了功夫,功底厚了,功课也做得很好,但如果没有德行,修养也就不行。之所以把立言放在后面,我认为一个人真正想立言,想立的言千古不朽,应该以前面二者为基础。没有功夫无以谈功劳,没有功劳人家不会认可你,没有道德修养人家更不会恭维你,也不能被后人所称颂。所以讲立言应该是最难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下面就分开来讲一下。

如何练“外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注释,对“立功”是这样说的: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尚书·大禹谟》中把“六府”、“三事”合称为“九功”。在今人看来,无论是求学、自学、人格的修炼,还是办事业的功绩,为国家民族的功勋,或丰功伟绩等等,我认为这个“功”是真功夫,要真正立功劳,真正创立了丰功伟绩。那么你这个功从哪里发呢?我认为有两个“功”,一个是外功,一个是内功。

哪样一种功叫外功呢?下面就用《中庸》里面的一段话来说明外功。这里我就不用原文,用大概的意思来讲一下。

《中庸》中认为: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这里面就讲到学习要广泛,探讨要详尽,思考要慎重,辨别一个东西要清楚,执行、实践的时候必须要忠实。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外功的问题,你不修好这个外功,那你学习、探讨、辨别、执行这些都难以做到。

《中庸》又讲:“不学则已,学了不能掌握就不罢休;不问则已,问了没有问清楚就不罢休;不思考则已,思考了没有得到结果就不罢休;不辨别则已,辨别了没有辨明白就不罢休;不做则已,做了没有做彻底就不罢休。”学一门艺术也好,学一门技术也好,掌握一门学问也好,你不学则已,学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不能罢休。这里的几个“不罢休”,就是一种功夫,这就是真下功夫。那么这个功夫怎么下法?下面接着讲怎么下这个功夫。

所谓外功,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刚毅”,即刚强和毅力,这就是外功。因为你有不罢休的精神,你做到了。人家做一遍,你做十遍、百遍,下了人家一百倍的功夫,这必须要一种毅力,没有一种刚强的毅力是不行的。这样炼出来的不就是刚强和毅力的外功吗?这个外功不是一般的外功。所以有时事不投机不是机会没到,也不是条件不成熟,而是你的功夫不到家。

如有的人练书法。这个字他也知道怎么写,但写出来后形像而神不像。原因就是没有功底,或是功底不厚。其实什么事都要一种功夫,这个功夫是从哪来的呢?我们看了《中庸》里面这段话,就应该明白了,清楚它是怎么来的了。就是几个“不罢休”,还有一百倍的努力,这种刚强的毅力。我们不需要过多去追求什么复杂的东西,关键就是把外功练好。

日本人有这么一句话:这件事即使是无关紧要的,或是无所谓,不做也行;但是我一旦做了,我就要将它做完,使其成功。这就是培养一种做事要做彻底和不罢休的习惯。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功—济于时(2)

如何练“内功”

再讲内功。内功是一个“诚”字,是诚信的诚。为什么用诚来概括这个内功?有人会问,你的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是从你身体内部发出来的,而不是从身体外部来发功。外功是外部的一种作为;那么真正的发功,还是从你的思维、信心上去发功,从信心上发功就是“诚”。诚又是什么呢?这里仍用《中庸》里的话来阐述:

《中庸》说:“诚就是完成自身的品德修养”。这里一句话就讲得非常的清楚:首先就是完成自身的品德修养。那么修的是什么?养的又是什么?哦!修的是品德,养的也是品德。这品有人品、品格以至人格。”德”大家应该清楚,这个还要靠修炼,只修炼了还不行,你还要去涵养它,这涵养也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如何持守的问题,就是看你守住没有。

毛泽东讲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一种操守,能不能持守的问题,能不能坚持的问题。假如今天保持了这种德性,保持了这种人格,各个方面都注意到了。可明天会怎么样?大家在赞扬你的时候,你很好,也很平常;可一旦受到批评的时候,你还是这种好的心态吗?你在顺利的时候心态可以保持,可你在受到挫折的时候还这样吗?所以必须要涵养。修养,修养只是修,这还不够,还必须去涵养它,所以涵养是很重要的。涵养就是功夫,是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涵养是一个深厚的功夫,这深厚的功夫就是一个“诚”。涵就是要以这个诚来养。也就是你完成了这个品德修养,你这个诚就成功了。有了这个诚,你的品德就得到了涵养,这是一个相辅相承的东西,这是一种功夫。你完成了,就完成了你的内功。

一个人要做到哪一种比较难呢?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都能随弯就弯,顺其自然。还要做到哪一点呢?就是别人骂你一句你还是很自在;别人打你一下也很自在;你转过去也很自在,你转过来也很自在;苦一点也自在,甜一点也很自在;累时也自在,逍遥时也很自在……能做到这些是相当不易的,这就是一种功夫。这种功夫看起来容易,实际做起来非常难。

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称赞粮站的一位工作人员。为什么称赞他呢?这个人是管称秤的。他经常要与老百姓打交道,别人买粮时想秤称得高一点,卖粮时又希望称得平一点,这是很平常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人,无论别人对他是什么态度,他对人家都是一种很轻松的笑脸,看不出他是故意做作。他时时刻刻都表现出那种自然,很随和。到后来,无论是多大脾气的人,即使想发大火,在他面前都发不起来。即使发了脾气,也马上被他的笑脸、几句轻松的话语化解了,这是功夫。后来听说他的父亲、祖父、祖辈都是读书人,他是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功—济于时(3)

内功的底线——“诚”

但是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并不是这种顺其自然、随弯就弯就是不讲原则,不分善恶,这样也是不对的。原则必须有,民族的气节必须有,个人的尊严必须有,这些东西都必须坚持。难道要坚持这些就只有一种刚的方式吗?只有动刀动枪的手段才行吗?原则只有一个,但坚持原则、维护原则的方式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要可方可圆,能屈能伸,有刚有柔,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进入了“冷战”时期。特别是两个大阵容之间、国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是层出不穷的,也是错综复杂的。但是真正动枪、动炮的也不多。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几次在一触即发之间还是被化解了。原因是政治家们所坚持的东西还是以柔克刚。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领导作风、外交的艺术就是以柔克刚。这是一种功夫,这是一种内功,以诚待人,以德报怨;这也是一种心量,一种涵养。所以我们讲“诚”时,必须以平等心来涵养“诚”,如果没有一个平等心,这个诚也守不住。所以我刚才讲到,为什么有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很诚恳,对这方面的人他很诚恳,而对另外一方面的人则不诚恳;对这件事很诚恳,对另一件事就不诚恳,有时诚恳,有时又不诚恳,原因就是诚恳没有底线,没有得到涵养。

没有底线的“诚”是空中楼阁,是水中浮萍。所以“诚”的“底线”就是平等心。如我们国家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一种外交原则,一种底线。怎么平等?大国与小国一样平等,强国与弱国一样平等,富国与穷国一样平等,大家都是平等的。至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有差别,没有问题,这个可以先放下。有许多利益是共同的,起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富起来、强大起来,使自己的国民生活更好,这些利益都是共同的,以这个利益为平等线。

在我们人际交往中间,难道没有共同的利益吗?这个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心愿不就是平等的底线吗?我们要“求大同,存小异”,我们之间共同的利益就是大同,这是大的方向,至于其它的异点、分歧,那是小的方面,我们暂且放在一边。现在对于台湾不也是这样吗?大同是什么?就是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变,这不就是大同吗?至于你要实行什么制度,你要什么意识形态,你有什么条件,这都可以商量。我认为这就是“求大同,存小异”,就是一个“诚”字。你看有这么一个平等,有这么一个平等线来涵养一个“诚”字,有了这个“诚”,什么都好说。为什么有的事谈不成功?还不是他不“诚”吗?所以诚就必须用平等线作底线。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功—济于时(4)

“至诚”终“大成”

《中庸》里面讲:“至诚,至诚是不间断的,不间断就可以长久延续,长久延续就可以得到验证,得到验证就能更加悠远长久,悠远长久就能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高大光明。广博深厚,可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可以覆盖万物;悠远长久,则像天地一样没有止境。这样,没有表现而自然彰明,没有行动而万物改变,无所作为而获得了成功。”

这里无论是承载万物,还是覆盖万物,成就万物,它的功劳要多大就有多大,真正是丰功伟绩,这就是一个“诚”成就的。如果没有“诚”就没有这个“成”,也没有这个“功”。所以要以“诚”为内功,它发出的能量是很大的,也就像一个原子不断分裂,能分裂出无穷的能量。你们说这力量有多大,这个功夫有多深?

我们读古人的书,就应该从他的信息里面去寻找,寻找其中一层一层的东西。你看,如上面《中庸》中这段话的最后就是以“成功”落脚的,开头是以“诚”字开头的,这个“功”是哪里来的?是由“诚”字开始的。用“诚”开头,由“功”收尾。功从诚中发,诚有什么作用?它能发功。”诚”有多大,“功”就有多大。”至诚”就能“大成”。大家看,读古人的书,仅仅是读读而已吗?其中的内涵太多太多了。不像现在人写的文章,写了一大堆,但看不出头和尾。古人的文章有头有尾,龙头摆在哪里,龙尾在哪里;而且龙头、龙尾摆一起摆,既有节奏,又有美感。有人讲:“古人书我不读,读不懂。”我认为,关键是你如何去读的问题,一旦你真正深入进去以后,你会觉得其乐无穷呀!有头有尾,以“诚”字作龙头,以“功”字作龙尾。你仔细去想一想,哎呀!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选择这两段来讲立功。我想再也不用多说了,再也不用去举那些一二三、五六七了,而且再讲可能就多余了。有了这些我们就够消化了,也很受益了。

第四部分为道“三不朽”之立德——济众生

“有德”方“有得”

唐代孔颖达的《左传正义》对“立德”的解释是:“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上代立德者又当数: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尧、舜、禹,乃至周文王、孔子等。我们再从汉字的信息量中来看一看“德”字,它给我们哪些信息?德者,人之一血一心也。德的左边是双人旁,就是讲德非一人之德,只有在众人之间才能显示出德,必须是众人承认的,并非自我标榜的。德的右边是一血一心,血乃血汗、心血。你要修德,要积德,如果不流汗,不流血,不去付出一定的辛苦,那是不行的。也就是讲,你必须去行动,去实践,去做。如果作一个空想家,作一个口头派,那是绝对不行的。

那么“一心”是何意呢?还是上面讲的“诚”字,一心当然是一心一意,自己心里有一个非常明晰的目标,一个非常淳正的心态。这个心态、这个目标必须以“心诚”为底线,是从“诚”字中间发出来的。是德,必须对他人、对众人、对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他人就是一种模范,人家都会来敬仰你,模仿你,学习你,亲近你。这样就说明你心里所发出来的是诚信,是你的智慧之光,是你的亲和力,这都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是从一心里面发出来的,非二心里面发的,更非三心所发的。为什么只有一心才能发出来?因为这个心是以一个“诚”字坚持始终。上文讲了,有“诚”才能“成”。这里讲有“成”才能有“得”,“诚”中之“得”才是真得,大得。而真得、大得方为“德”。

同类推荐
  • 大射仪

    大射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伊犁略志

    伊犁略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adre Ignacio

    Padre Ignac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林列传

    东林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新夜幕山庄

    新夜幕山庄

    在CF中的人物在这里都有出演:主演:飞虎(男1),猎狐(女1);刀锋,夜玫瑰,灵狐。。。。。。反派:终结者,绿巨人,灵魂忍着,疯狂宝贝,迷雾幽灵。。。友情客串:巨锤兽,魔翼龙,泰坦。。。场景:每张穿越火线上的图和一些新场景。
  • 盗墓医馆

    盗墓医馆

    梦前世之事,盗墓穴珍宝,听鬼声泣泣,看棺木身影浮动,夜色临近,子时惊魂。命运是否又掌握在你我的手里,危险重重,结局是否又是任一个新的开始
  • 悲惨公主之复仇记

    悲惨公主之复仇记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书,写得不好请见谅,O(∩_∩)O谢谢】她,是王室里最不得宠的公主,她,是现代最厉害的杀手,现代最厉害的杀手穿越到最不得宠的公主身上,又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呢?敬请期待。
  • 太虛心淵篇

    太虛心淵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圣能智脑

    圣能智脑

    张才无意中得到了九级文明制造的圣能智脑,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3级以下的文明主要发展的是科技文明,4-6级主要是提高文明个体的本体能力,7-9级是科技和本体能力相结合的发展。
  • 泪嫣年华

    泪嫣年华

    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一段青葱的岁月太多绚烂的光点内心的迷茫使感情发生了冲突泪水,笑脸一切还会回到最初吗我们还会是最初的我们吗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还会陪伴在我身边亲爱的你还记得吗记得我们笑过哭过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吗而那些日子的代名词是——泪嫣年华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末日神思者

    末日神思者

    末日降临面对丧尸,人类恐惧、挣扎却难逃变异。变异我不怕我会净化,受伤我不怕我会治疗,什么说我没有战斗力吃我一下忏悔之锤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 从助理变成叶太太

    从助理变成叶太太

    在一次找工作中,刚大学毕业的萧璐璐抱着没有希望的态度投了简历想进入腾捷集团,因为她身上有着身患重病的母亲,她想到大城市来工作并为母亲治病,她从一个小镇来到了北京,却恰好碰见了腾捷集团的大老板叶琦,从此就有了这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