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300000005

第5章 德經上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德者道之用也,莊子曰:物得以生謂之德,時有淳醨,故德有上下。上古淳樸,德用不彰,無德可稱,故云不德,而淳德不散,無為化清,故云是以有德。建德下衰,功用稍著,心雖體道,迹涉有為,執德可稱,故云不失。迹涉矜有,比上為粗,故云是以無德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知無為而無為者,非至也。無以無為而無為者,至矣。故上德之無為,非徇無為之美,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心迹俱無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下德為之者,謂心雖無為以功用彰著,而迹涉有為,故云為之。言下德無為而有所以為,此心無為而迹有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仁者兼愛之名,下德衰而上仁見,所以為兼愛之仁,故云為之。行仁而忘仁,亦欲求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則心有為而迹無為也。且上仁稱無為者,據迹欲無為而方上義爾,未可以語下德之有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義者裁非之義,謂為裁非之義,故曰為之。有以裁非斷割,令得其宜,故云而有以為,此心迹俱有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六紀不和,則為禮以救之,故曰為之。禮尚往來,不來非禮,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引也。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仁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衰而仁存,仁亡而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爾。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醨之日,非愚則經,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為也。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制禮者,為忠信衰薄而以禮為救亂之首爾,用禮者,在安上理人,豈玉帛云乎哉!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識者,人之性識也,謂在人性識之前,而制此檢外之禮,雖欲應時,實喪淳樸,故云道之華。禮以救亂,所貴同和,而失禮意者,則將矜其玉帛,貴其跪拜,如此之人,故為愚昧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有為者,道之薄。禮義者,德之華。故聖人處無為之事,其厚也,不處其薄矣。退禮義之行,其華也,自居其實矣。

故去彼取此。

去彼華薄,取此厚實。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

一者,道之和,謂冲氣也。以其妙用在物為一,故謂之一爾。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在則名立,用失而實喪矣。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致之,故云其致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得一者不可矜其用,故誡云:天無以其清而矜之,將恐分裂;地無以其寧而矜之,將恐發泄;神矜則靈歇,谷矜則盈竭,物矜則生滅,侯王矜其貴,則將顛蹶矣。聖教垂代,本為生靈,雖遠舉天地之清寧,而會歸只在於侯王守雌用道爾,故下文云。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侯王貴高,兆民賤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當勞謙以聚之,令樂其愷悌之化,不有離散。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孤寡不穀,則凡情所惡,侯王自稱,以謙為本。非乎者,明是以賤為本爾。

故致數輿無輿。

數輿則無輿,輪轅為輿本,數貴則無貴,賤下為貴本。轅為輿本,當存轅以定輿,賤為貴本,當守賤以安貴。將戒侯王,以賤為本,故政此數輿之談也。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琭琭,玉貌,落落,石貌。以賤為本。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

此明權也,反者取其反經合義。反經合義者,是聖人之行權,行權者是道之運動,故云反者道之動也。

弱者道之用。

此明實也。弱者取其柔弱雌靜,柔弱雌靜者,是聖人處實。處實者,是道之常用,故云弱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實之於權,猶無之生有,故行權者貴反於實用。有者必資於無,然至道冲寂,離於名稱,諸法性空,不相因待,若能兩忘權實,雙泯有無,數輿無輿,可謂超出矣。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了悟故勤行。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可上可下,故疑。疑則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迷而不信,故笑。

不笑不足以為道。

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為玄妙至道也。

建言有之:

建,立也。將欲立言,明些三士於道不同。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士動行,於明若昧,於進若退,於夷若纇,故中士疑而下士大笑之。

上德若谷。

虛緣而容物。

大白若辱。

純潔而含垢。

廣德若不足。

大成而執謙也。

建德若偷。

立功而不衒。

質真若渝。

淳一而和光。

大方無隅。

不小立圭角。

大器晚成。

且無近功。

大音希聲。

不飾小言說。

大象無形。

故能應萬類也。

道隱無名。

功用不彰,無名氏。

夫唯道,善貸且成。

雖隱無名氏而實善,以冲和妙用資貸萬物,且成熟之。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一者冲氣也,言道動出冲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氣,積冲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也。

三生萬物。

陰陽含孕,冲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萬物得陰陽沖氣生成之故,故負抱陰陽,含養沖氣,以為柔和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萬物皆以冲和之氣為本,而冲氣和柔守本者,當須謙卑柔弱,故王公至尊,而稱孤寡不穀者,以謙柔為本故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此柔弱謙卑之義以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

強梁之人,動與物亢,求益而損,物或繫之,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吾見強梁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柔弱之教為眾教之父也。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馳騁世務,染雜塵境,情欲充塞,則為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無有者,不染塵境,令心中一無所有。無間者,道性清淨,妙體混成,一無間隙。夫不為可欲所亂,令心境俱靜,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入無間矣。故聖人云吾見身心清淨則能合道,是知有為之教,不如無為之有益爾。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言天下眾教,少能及之者。

名與身孰親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

名者實之賓,世人徇名以亡身,設問誰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真爾。

身與貨孰多?

徇名者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設問孰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和。

得與亡孰病?

問得名貨與亡名貨,孰者病其身?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甚愛名者,叉勞神,非大費乎?多藏貨者,必累身,非厚亡乎?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者,不甚愛。知止者,不多藏,既無辱殆,故可長久。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學行大成,常如玷缺,謙則受益,故其材用無困弊之時。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祿位盈滿,常若冲虛,儉不傷財,故所用不窮匱。

大直若屈,

直而不肆,故若屈。

大巧若拙,

巧不傷於分外,故若拙。

大辯若訥。

不飾小說,故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

於躁勝者則寒,寒,薄也。於靜勝者則熱,熱,和也。故若屈者大直,清靜為正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有道之主,無為化行,既不貪求,故無交戰,屏卻走馬之事,人得糞除田園。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天下無道之君,縱欲攻取,故兵戎士馬寄生於郊境之上矣。

罪莫大於可欲,

心見可欲,為罪大矣。

禍莫大於不知足,

求取不已,為禍大矣。

咎莫大於欲得。

殃咎之大,莫大於欲,於欲必令皆得,皆得則禍深,故云咎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心若知足,此足則常足矣。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垂拱無為,不出教令於戶外,是知理天下之道,人事和則天象順,故不煩窺牖而天道可知。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若不能無為,假使出令彌遠,其知理天下之道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出戶,故云不行,無為淳樸,而知為理之道。

不見而名,

不窺牖,故云不見。人和天順,而能名其太平。

不為而成。

不為言教,而天下化成。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以積功,忘功而體道矣。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

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有事則煩勞,煩勞則凋弊,故不足以取天下。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聖人之心,物感而應,應在於感,故無常心。心雖無常,唯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之。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

聖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德善信而聖心凝寂,德照圓明,渾同用心,皆為天下,故云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百姓化聖德為善,故傾注耳目,以觀聽聖人。

聖人皆孩之。

聖人念彼蒼生,猶如慈母,故凡視百姓,皆如嬰兒。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了悟則出生,迷執則入死,正標也。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泛論眾生當生安生得生理,處死順死得死理,如此者,大凡十中有三人爾。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徇生太厚,以養傷生,既心矜此生,故動往死地,此則生理既失,死理亦虧,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設問所以動之死地,夫緣何故?但以其求生此生太厚之故。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善攝衛生理之人,心照清靜,無貪取之意,則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陸行不求遇虎兕,入軍不被帶甲兵,此不求害物也,則物無害心,故無投角措爪容刃之所矣。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夫何故?兕虎甲兵無容措之所乎?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也。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妙本動用降和氣。

德畜之,

物得以生養萬類。

物形之,

乾知坤作兆形位。

勢成之。

寒暑之勢各成遂。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萬物由道德以生畜,故尊貴之。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言道德之尊貴,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貴爾。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是以人莫不尊道而貴德也。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具如載營魄章所釋,彼章言人修如道,此章明道用同人。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者冲氣也,言此妙氣生成萬物,有茂養之德,故可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萬物既得冲和茂養,以知其身即是冲氣之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始。

既知身是冲氣之子,當守此冲和妙氣,不令離散,則終沒其身長無危殆也。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兌,愛悅也。目悅色,耳悅聲,六根各有所悅,縱則生患,是故塞之。不縱六根愛悅,則禍患之門閉矣,故終身不勤勞矣。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開張六根,縱其視聽,以成濟其愛悅之事,則常有禍患,故終身之不救爾。

見小曰明,

人能於事微小,則見而改行,可謂明o

守柔曰強。

守柔弱,則人不能加,可謂強矣。

用其光,復歸其明。

見小則明,守柔則強,若矜明用強,將失守柔見小之義,故當用光外照,復歸守內明,長無患累矣。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遺,與也。言還守內明,則無與身為殃咎者,如此是謂密用真常之道。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甚畏。

老君言:若使我耿介然矜其有知,欲行大道,既與道不合,故唯所施為,是皆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大道平易,是畏有知,而人多故,欲心求捷,如彼行人好從邪徑。邪徑之弊,具如下文。

朝甚除,

尚賢矜智生巧偽。除,理也。

田甚蕪,

浮食墮業廢農事。

倉甚虛,

南畝不收無儲積。

服文釆,

刻雕綺繡害工利。

帶利劍,

文德不修尚武備。

厭飲食,

烹肥擊鮮重滋味。厭,飫足。

財貨有餘,

聚斂積寶饒珍異。

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矜其有知,動以成弊,行同盜竊,仍自矜誇,誇盜非道,適令興嘆也。哉者,嘆辭。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善能以道建國立本者,不可傾拔也。

善抱者不脫。

善能以道懷抱百姓者,不可脫離。

子孫祭祀不輟。

言善以道德建抱之君,功施於後,愛其甘棠,况其子孫乎?而王者祖有功,宗有德,故周之興也,始於后稷,成於文武,周之祭也,郊祀后稷,宗祀文王,故雖卜代三十,卜年七百,毀廟之主,流溢於外,而后稷文王郊宗之杞,不輟止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道於身,德乃真純。

修之家,其德乃餘。

一家盡修,德乃餘羨。

修之鄉,其德乃長。

一鄉盡修,德乃長久。

修之國,其德乃豐。

一國盡修,德乃豐盈。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若天下盡修,其德施乃周普矣。

故以身觀身,

以修身之法觀身,能清靜者真。

以家觀家,

以修家之法觀家,能和睦者有餘。

以鄉觀鄉,

以修鄉之法觀鄉,能順序者乃長。

以國觀國,

以修國之法觀國,能勤儉者乃豐。

以天下觀天下。

以修天下之法觀天下,能無為者乃普。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此觀身等觀之,則可知爾。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至人含懷道德之厚者,其行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至人神矣,物不能傷,既無害物之心,故無螫搏之地,此至人之含德也。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未知陰陽配合,而含氣之源。動作者,猶精粹之至。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嘎,猶純和之至,此赤子之全和也。

知和曰常,

能如嬰兒,固守和柔,是謂知常之行。

知常曰明。

守和知常,是曰明了。

益生曰祥,

祥者吉凶之兆,言人不知守常,而求益生越分,動之死地,是曰凶祥。

心使氣曰強。

心有是非,氣無分別,若役心使氣,是曰強梁之人。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凡物壯極則衰老,故戒云矜壯恃強,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已。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了悟也。言,辯說也。

塞其兌,

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執滯,故云塞其兌也。

閉其門。

既無愛染,則嗜欲之門閉矣。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解具如道冲章,彼則約道,此則約人。言人能體道,是為與玄同德也。

故不可得而親,

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

不可得而疏,

泛然和眾,故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

無欲,故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

不争,故不可得而害也。

不可得而貴,

體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貴。

不可得而賤。

洗然無滓,故不可得而賤也。

故為天下貴。

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故為天下至貴矣。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在宥天下,貴乎無為,為政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於道。唯無事無為,可以取天下,此三句標也。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以此,下文知之。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以政理國,動多忌諱,人失作業,故令彌貧也。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為多,不能反實,下則應之以詐譎,故令國家滋益昏亂。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人主以伎巧為多,不能見素,下則應之以奢泰,故令淫奇之物滋起也。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無為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為奸,盡成盜賊,豈非多有乎?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

無為則清靜,故人自化。無事則不擾,故人自富。好靜則得性,故人自正。無欲則全和,故人自樸。此無事取天下矣。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政教悶悶,無為寬大,人則應之淳淳然而質樸矣。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教察察,有為苛急,人則應之缺缺然而凋弊矣。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倚,因也。伏,藏也。上言其政悶悶,俗則以為無政理之體,人反淳淳然而質樸,此則禍為福之所因也。其政察察,而俗則以為有政理之術,人乃缺缺然而凋弊,此福為禍之所藏。

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祆。

禍福之極,豈無正邪,但眾生迷執,正者復以為奇詐,善者復以為祆祥,故禍福倚伏,若無正爾。

民之迷,其日固久。

以正為奇,以善為祆,如此迷倒,其為日也,固以久矣。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聖人善化,不割彼而為方,不劌彼而為廉,不申彼而為直,不耀彼而為光,修之身而天下自化矣。肆,申也。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嗇。

嗇,愛也。人君將欲理人事天之道,莫若愛費,使倉稟實,人知禮節,三時不害,則天降之嘉祥。人和可以理人,天保可以事天矣。

夫唯嗇,是謂早服。

何以聚人?曰財,故能儉愛,則四方之人將襁負而至,早服事其君矣。服,事也。

早服謂之重積德。

夫唯儉嗇,以是有德,人歸有德,早事其君,故云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聖人積德,四海歸仁,則無有不能制服者矣。克,能也。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人君之德,無有不能制御者,則無遠不至,故四方莫知其窮極也。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莫知其窮極,然後可以為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有國而茂養百姓者,則其國福祚可以長久矣。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積德有國,則根深花蒂固矣。深固者,有國長生久視之道。

同类推荐
  • 第十二夜

    第十二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季花谱

    月季花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Mucker

    The Muc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译语

    译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奴才小史

    奴才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卿卿录

    卿卿录

    她微微笑着,重新拾起散乱满地的书本,"我们终于见面了。"他将手缓缓搭在她的头上,"可以碰了吧。"
  • 英雄联盟之国士无双

    英雄联盟之国士无双

    那一年,十四岁的他带领队友取得世界冠军。那一年,他国士无双,睥睨天下。那一年,父命难为,他放弃电竞努力学习。四年后,他还是他,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七岁,这是一个还算年轻的年纪,被世人遗忘的他能否东山再起?
  • 倾城王妃甜蜜腻恋

    倾城王妃甜蜜腻恋

    一次魂穿,她用尽了全部的爱。再次回到那个世界,她只想放弃一切重新生活。然后上天却从不给她这个机会。如此,便只能……
  • 陆小安

    陆小安

    一个体质特殊的女生偏偏选择了学医,在实习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左手有残疾的老师,本以为自己是学医的,结果跟着他学了些乱七八糟牛鬼蛇神的东西。
  • 珣找愛

    珣找愛

    因为某月老的疏忽大意,楚凝珣惨遭抛弃。为不被玉帝扣工资,某月老对凝珣做出了所谓的补偿--穿越。好吧,无所谓,反正她爱的人已不要她了,索性就到异世好了。可是,为毛是女尊国啊。算了,女尊就女尊吧,可是为毛‘自己’竟是传说中的不学无术,无恶不作上霸男下欺小的卑鄙小人,一来就看见自己娘绑上一俊美男子要自己娶。好吧她凌乱了。好不容易解决好这人后她得知自己竟还有一后宫。好吧,她这就遣散去,可是,为毛有两人不走啊。好吧,看在他们有那么点用处的份上,留下吧。凝珣难得出门一趟,就碰到传说中的经典一幕,一男子抱着她裤腿求她就他爹,她又不是圣母玛丽苏,踹之。可是那男子人就不死心抱裤腿中。好吧,她救。可是,谁能告诉她,这孩子她爹是自己的亲哥哥。能再狗血点吗?本书是为NP。请慎重入内。本作者,懒人加新手加各种不安定因素,此文亲们就当娱乐一下自己的心情一下就好,本作者也是抱着娱乐自己心情来写的,正宗的‘散文’。本书慢热。。慢慢慢的
  • 重生豪门:亿万归妻不好惹

    重生豪门:亿万归妻不好惹

    她是人人称赞的风家二小姐,然而,却遭生父嫌弃,后妈陷害,就连心爱的未婚夫,也被姐姐抢走。一次家庭聚会,让她发现了所有的真相,但是……却惨死亲人之手,尸沉大海!一朝重生,她年少时代,这一次,她再也不会任人玩弄,她要夺回一切!他是天之骄子,激荡不羁,没有任何女人可以入他的眼,唯有一个风陌雪,然而她却背叛他并且消失无影踪!再次见面,她是商界女强人,为了争夺权势而来。他捏住她的下巴,语带嘲讽:“遇到困难了?我给你两个建议,一、破产;二、嫁给我!”
  • 重生复仇之皇帝宠妃靠边站

    重生复仇之皇帝宠妃靠边站

    将门千金,入宫为后,愿与皇帝长相厮守,从不把后宫争斗放在心上。不想帝王薄情,只是为了利用她拉拢势力,最终成为废后,被奸妃所害。不想一场大火并没有使她灰飞烟灭,反而将她带回入宫前的时间,这一次,她要入宫复仇,昏君、奸妃,凡是害过她的人,一个都不放过。
  • 十二军兽

    十二军兽

    走投无路的网络菜鸟写手童更升面临自杀困境,而后因一个乌龙事故得以和十位大神一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小说作家年会,年会的重大议题是为一部关于历史、武侠、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项目进行招标,期间童更升意外发现童家祖传书籍里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并且凭借这个故事赢得亿元标底合同。为了拿到合同里的金额改变人生,童更升逐步将秘笈里的故事改编为小说,从而揭开隐藏了一百年的关于国殇年代里跟谋国相关的十二生肖武士战队的谜团,与此同时也解开了百年间涉及诸多人家世的惊天幕后。
  • 创世简史

    创世简史

    想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穿越吗?想要打造属于东方的超级英雄吗?想要遨游星空探索宇宙奥秘吗?这本简史可以给你答案!
  • 后世记

    后世记

    天地间有黑暗,光明,男人和女人,有剑与魔法,疾病,战争,,有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他们所谓的世界。只是···天地万物,皆有其寿,即使一方世界,也会有走入末路的一天…一个英俊神朗少年却在此时横空出世,先克死老爹,拜师第一天又克死师傅,随后褪去了师姐的衣裳…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