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0100000033

第33章

德王品之三

起卷释第七念漏。又二。先明漏相。次明菩萨无漏。能断念漏。行心邪念为漏。理应具三受中生念漏。今偏据苦中生念漏起贪嗔等过。菩萨下。第二明菩萨无漏又三。法譬结。初少许法说。正明菩萨思惟能断念漏。凡夫愚人不能思惟令其漏灭。从譬如有王下。第二譬说。为二。先譬次合。初譬者。说之不同。或七八九。望下合文应是八譬。一四蛇。二五旃陀罗。三诈亲。四聚落。五六贼。六大河。七草筏。八到岸。束八为三。初六譬道缘。次一譬修道。后一譬得果。初言王者三解。一云。佛说众生身中四大。二云。无明能构众生四大之身。三云。此经诠众生四大。各相违害譬之如蛇。箧譬一身。养食譬摩洗。准法者。依所作恶品有轻重。戮之都市者。断善根绝慧命。其事显然故云都市。切令者。敦恶莫作诫善奉行。逃走者。若得真解彰显而去。今初伏惑故言逃走。次王时复遣下。五旃陀罗用譬五阴。刀譬无常苦。回顾者。欣涅槃为逃走。厌生死为回顾。三是时五人下诈亲譬。藏刀者。以虚妄我覆于无我。妄乐覆苦。密遣一人一人譬爱。五阴行心。有此贪爱能惑众生。故言诈亲。四其人不信下聚落譬。譬于五根。五根即是识所栖。托如人居聚落。[(止-├+乍)*瓦]器者。旧云。是重口罂譬五根重。沓字书为洪音。既不见人即人空。求物不得即法空。坐地者安心空境。五闻空中声下六贼譬。譬于六尘能劫善财。空声譬于闻佛教中说有六尘。夜来者。无明闇心蔽此六尘。六路值一河下。譬遇惑流。但诸众生恒在烦恼。那忽云值。然都未修道则不知惑过。今始研心知其为阂。故名为值。断常冲击譬之漂急。乏戒定慧故无船筏。七即取种种下。筏譬修道。运手动足譬道用。筏不可依。虑善微弱不能胜济。身倚者。心依此善截流而去。草木譬众善法。两手譬权实二智。两足譬戒定二善。八即达彼岸下。譬得涅槃果。在此在流多有所畏。既度到果必无所怖。次合八譬。初合四蛇。即是四大。大有内外。内身四大正合四蛇。四大共造眼根合见毒。共造身根合触毒。共造鼻根合气毒。共造舌根合啮毒。次合五旃陀如文。三合诈亲。亲只是爱。爱能谀讇诱害众生。但前三心不能生爱。唯行心中能生亲爱。然此五阴尽能为恶。但起爱取要在行心。故云一怨。文云。怨诈亲者有始有终。爱心不尔。无始无终。复有二义。一者如十二缘。犹如车轮。无有始终。爱心亦尔。无有始终。然十二缘。复有始终。即无明为始。老死为终。言无始终义者。求爱来处永不可得。即无始义。去处无从复是无终。次合第四空聚落者。即内六入。外世间聚人所住处。无人故空。六根即是我之栖托。求不可得故空。如人望舍。谓内有人比至进觅都不见有。菩萨亦尔。观于六根皆空无我。但此六入即为六根。并外六尘内外十二。六根亦名六情。亦云六识。根以能生为义。情从生识得名。然六根无情。识即有情。从能受名故云六情。识取和会。根尘和会故能生识。次合第五六贼。即是六尘。贼从外来劫人资财。六尘之贼劫人善法。但此六尘生三种法四事能生细烦恼者名为四微。所生者粗故名四大。言四事者。色香味触。四大各四。亦不具四。五事生者名为五欲。言五事者。足一声尘。六事生者即名六尘。尘是滓累之名。次合第六一河。河是烦恼。但此关二河六河。不暇并述。有生死河涅槃河善法河佛性河(云云)。但此经中三河不同。师子中明生死河。迦叶中明涅槃河。此中明烦恼河。既至河上取草为筏下。合第七譬戒定智慧以为三品。到于彼岸下。合第八到彼岸。譬常乐涅槃。云何如来非无漏下。第二释非无漏。半句文云。如来常行有漏者。数人云。有漏无漏逐境为判。若缘漏境名为有漏。缘无漏境即名无漏。此中明如来有漏。似数人解。何故尔。文云。如来常行有漏。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故知是从二十五有境为名。论人从心何时逐境。我体清净无烦恼时。虽缘漏境心不成漏。此之两解为斗争本。此中具明如来非有漏非无漏。非有漏者。乃明如来无复诸漏。非无漏者。明佛犹有漏。此漏无漏。欲明佛是非有漏非无漏漏无漏双非。何曾云是有漏无漏。善男子以是因缘下。第三结不定。尔时德王下。第三领解(云云)。如佛上说下。第二德王更请答上果问者。前问既远故重牒之。就上第二双问因缘中。先双答因果。次别答因果。别答中如来既广答因竟。今德王更腾果问。文为二。先腾果问。尔时佛赞下。第二如来答。又二。一叹问。二正答。初但叹问。即有二意。一叹其有忆持不忘。既经长时。犹忆前问。能请佛答故。是得念总持之力。二者此涅槃中多有所含。汝今并欲而总持之。是故复云得念总持。如世人言下。第二正答又二。一者举大小相对。是就相待义答。二者就绝待义答其大涅槃问。初明相待即有十对。绝待义者。如下文中。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空。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为大相。就相待中先举十对。以为十譬。次合合中为两。先总合。次别举譬帖合。总合又两。先列大小两章门。次云何涅槃下释两章先释小。次释大。初释小又二。先举五事。少分有灭苦之义。名为涅槃。非大涅槃。若凡夫人下。第二举断伏之灭。名为涅槃。先出凡圣两章门。次释中二。先释次释成。初从或因世俗下释上凡夫。或因圣道下释上声闻。世俗即是外道。得禅伏惑之人。圣道即是小乘。断惑之人。何以故下。二释成上两。还生烦恼即释凡夫。有习气者即释小乘。次文中具出习气之义。通论十使皆有习气。如舍利难陀毕陵伽等(云云)。今偏就我见明习。无我无乐唯有常净。无我乐者。此是与其常净。夺则皆无常乐我净。常乐我净下。此三句合十二字。释上大涅槃章门。善男子譬如下。第二举譬帖合。上有十譬。今但别合七。余三则兼合。王城地三事共一合。此三事相兼。王即有城。城即有地。义势相随。人天又共合。于别合中。先合海。次合河。三合山。摩诃那伽钵建提者。大论云。大龙大象天中力士。梁武翻为极牡。随小王下。第四并合三譬。大王大城等也。四种兵下。第五合前第七众生大众生譬。若有人能下。六并合前人大人天大天两譬。普示众生一实下。七合前有道大道。大名不可思议下。第二释大涅槃。即绝待释又二。先总次别。初总释又二。初明不可说次可说。次别释中但约三德不言常者二义。一云。前开宗广明常竟。故略不言。二云。名字品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更明大不复言常。就三德中亦各有二。初大我中二者。先不可思议释大。次多因缘释大。即可说不可说也。今文中云。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云。涅槃无我。旧有二解。一云。无我者绝名冥真故。涅槃无我。俗谛寄名故。涅槃有我。二云。无我者涅槃中无我者无生死妄我。有我者有常乐之我。观师难此二解。若绝名冥真名无我者。亦应绝名冥真名为无常。彼解云。不得无常涅槃是常故。以冥真四绝名为无我。更并冥真四绝故无常(云云)。难次家云。既言无生死中我。亦应无生死中常。彼即反难。生死中何处有常。即应反问。生死中何得有知。彼若解云。生死无真我。而有假我者。又并无凝然常有相续常。若尔非但无生死之我。亦无生死之常。并之无穷。八自在者。一一多。二小大。三轻重。四色心。五根。六得。七说。八见。如文。复次譬如宝藏下。第二释多因缘故名大我。次大乐又二。一明不可说大乐。次世间下。明多因缘大乐。初文释四乐于中。初乐之中有三。复次明无苦无乐之乐。二大寂静下。即是明无喧无静。名大寂静名之为乐。三一切下。释非知非无知。乃名大知名之为乐。四释身不坏者。即是非生死非涅槃之身。是故不坏名为大乐。次世间名字下。第二释有因缘。还对无缘以之为释。故分有因无因二文释之。先明有因缘。次辨无因缘。涅槃即同无有因缘。还是前绝待之意。初有因缘中。云迦迦者乌声。究究者鸡声。怛怛者雉声。次无因缘中。云曼陀等者。河西云。曼陀婆者。梵本一音二物。一者高座敞堂。二者药汤。而出经者言殿堂饮浆。萨婆车多云。似马芹一音二名。坻罗婆夷是燕雀亦一音二名。次有法不可称量下。第三就不可量释净。初释中文多因缘。但是文略。次以纯净故名为大。后释净义。凡举四净义如文。善男子是名下。大章第三总结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宛若嫣然情如水

    宛若嫣然情如水

    故事不长也不华丽,但却是我对你的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当我的跟屁虫。我说我喜欢你,你信吗?我说我从小就喜欢你,你信吗?你说我总是欺负你,可是,不欺负你我该如何靠近你?爱没有错错的是错爱的人。恍若此生心无悔,宛若嫣然情如水。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云阜山申仙翁传

    云阜山申仙翁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爱咖啡馆

    恋爱咖啡馆

    那些深爱着的人们,请珍惜身边那个愿意陪你走过一生的人
  • 冰冻之火

    冰冻之火

    在一个妖魔神怪纷乱的时代,一个穿越者用地球知识融合修真知识,和友人们打造一个妖,人共处的国度,一少年说:我知道改变一个的思想很难,但我绝不退缩,这只是一条冰封之路,决不是绝望之路,我们是永不熄灭的火焰,让我们携手开始破冰之旅吧
  • 陪你度过抑郁期

    陪你度过抑郁期

    本书的内容从了解内心深处开始,主要希望大家不要抱有“抑郁症原来就是这样一种疾病”或“抑郁症是非常可怕的疾病”等先入为主的看法。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感冒”。感冒如果不治疗的话有可能发展成肺炎。“精神感冒”也是一样,如果放任自流,也会逐渐加重,甚至有可能发展到最坏的结果--自杀。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本书先介绍了抑郁症各种时期的特点,紧接着讲述了抑郁症的三大疗法,最后讲述了抑郁症的预防及家人的配合治疗。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抗击抑郁有帮助。
  • 断情绝

    断情绝

    情为谁而留,为谁而忘?茫茫人海中,你能否遇见你的另一半?滚滚红尘,你又会与谁历经千年才赢得今生的回眸呢?情,是世间最脆弱的瓷器,是沉沦之后不能自拔的深渊。然而,又有谁能够记得,在情的背面又是什么:是爱?是恨?情与恨相交,爱与仇相伴。不能沉沦的恋情,终究唯有痛苦……生不逢时的无奈?不共戴天的家仇?世风日下的今朝?又有谁能够不被河水淋湿双脚,独自逍遥呢,也许谁也不能明白!
  • 一路浮尘

    一路浮尘

    正所谓: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歌之鼓掌,舞罢眠云。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逍遥莫过于此。然现世红尘,举世闻道而笑,论道而嬉,何以悟得本性,证得清静?
  • 奇斗变行

    奇斗变行

    命运是无情的挫败,能成就英雄的机遇,却不能实现英雄的愿望。即使身处绝境,卷土重来,英雄也坚持着自己的意愿!我要保护她……即使与世界为敌!长途跋涉,永不回头!从踏入异世大门的那一刻起。
  •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的故事便是从死亡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