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6000000039

第39章

先天受胎之时,性命不分,以无色身之故;现在已有色身,方谓之曰“命”。陆仙潜虚曰:“了性关于命地,了命关于性地。”先天之时,一物也,从后天破体之身而说,藉采取以补还童体,因而立命,其实性命仍为一物。因此谓之曰颠倒,方是实际上之颠倒。命颠倒即性,性颠倒即命;居于天谷者性,居于应谷、灵谷者为命,性命一也。书中常言“颠倒”二字,人生到无心之时,即先天立命,而即以之修性。混沌杳冥之中,见性即见命,所以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见《易·说卦》)性命本为一物,故曰“以至于命”也。性命即一颠一倒,就性上说,为“先天而天弗违”,先天之炁生天,天既为此物所生,故曰天弗能违;就命上说,为“后天而奉天时”,既有天以后,此炁留在虚中,因时而生万物,故曰而奉天时,所谓“天弗违”、“奉天时”,皆此虚空中太极之一炁。先天后天,互相颠倒,万物因之而生,生万物即后天,本体为先天,二者一也。天地万物皆为此炁所包,而不能有所见闻,故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祖曰:“大之包罗宇宙,小之藏于芥子之中。”职是故耳。人身性命,即为一物,所以道书曰:“性由命立,命以性成。”吾人未生以前,无所谓性也;既有色身,方知此物有命方有性,故曰“性由命立”;而吾人之命,因受胎时,禀受真阳而成,故曰“命以性成”。此两物实一体而不能分,所以修性内自有命,修命内自有性也。

最上一乘先天大道,修学之工夫,全在虚极静笃,全系自然而然。所谓虚极静笃,全在混沌;能到混沌之一境,即能返乎先天;其关键以能否还虚为准,能还虚自能混沌也。先天一炁,能否感到身上,以能否做到虚极静笃为前提。既能虚极静笃,方能感到身上而阳生;阳既生矣,若仍能虚极静笃而不转动,方能保留阳气在身上而不失;否则命不能立,而性亦无矣。故修学先天大道,必以虚极静笃为依归,心须虚而身须静。时时能虚,则先天一炁之真阳,时时能生;时时能静,先天真阳时时能生而到身。故修道者第一步在身心两静,自然神觉方能生真阳,能采取之,而保守勿失。不然,则不着身,即着心,虽生阳,亦不能采取;即能采取,亦转瞬遗失,而不能守。此中盖有水源清浊之问题在焉;必其虚极静笃,水源方清,不然则浊矣。清者方真,浊者为假,虚空中真阳到身,感动命门,而阳物举,此清者也;心中有相,而阳物举,此浊者也。生阳时本为清者,倘或心生恐慌,或手忙脚乱,则清即变浊,因一有心相,举念即变浊故也;既浊则不可用,而不能采取矣。倘不细别,而采取此浊者,则立竿见影,必生脑痛、心烦、眼赤等疾痛,因真阳已化相火,相火上炎,故有此病;若身心两静,安安闲闲,而采得真阳,则水源既清,身体轻安,心神恬适,此其不同也。盖水火本为一物,水中有火,火中有水,身心清静,而将清者采得,则所得者为水中金;不然而采得浊者,则为相火,毫厘之差,失将千里,故须用自然神觉,身心自能两静而不动;否则身心相离,而着相矣。吾人初觉时,水本清也,觉而转瞬化为后天,水源即浊矣。丹经中所谓“药老而不可用”,即此是也。既神气相抱而觉矣,何以觉后即行离开,而生变化?则全在平日炼心工夫熟与不熟,念不能止,即偶能神气相抱,一觉而念即起,即由清而变浊矣,此中盖有工夫也。

初学者,甫事薰修,当然不易神气永抱,须有法以炼之,即刻漏之武火是也。刻漏者古人以铜壶滴漏,上刻记号,以计时刻;所谓“听水声而数刻漏”,即听呼吸之法。当神气相抱,阳生而觉,觉而念头欲动,此时即用听息之工夫。略用长呼吸,以心听之,则念即能止而不动,所谓在采取之时,应用刻漏之武火,即此是也。用此法自能澄清,而水又清矣。此项定念之法,实为最要。然必须念刚动之时,方能用之;若已转若干念之时,则不能用,即用亦无效矣。此项刻漏之武火,在平日亦可用之以止念;人能时刻听息,则平日之呼吸亦能听到。平日之呼吸,无形之呼吸也;用此法,则念可不断而断矣。我辈学道,皆为兼修之人,如有尘缘事务,不能脱离,自非静中不能听到呼吸也。所谓“刻漏之武火”,对“薰蒸之文火”而言;语曰:“文烹武炼”,烹即调和也;武即制止也。当定于虚空中时,微觉温温然有一团白气,住于鼻外,此即文烹,即薰蒸之文火也;谓为薰蒸,即蒸笼上之热气,周身酥麻,似欲汗而非汗。当阳生之时,能把住定、忘之火候,是即薰蒸之文火也。将生未生之时,用数刻漏以止念,即武火,刻漏之武火也。故武在先而文在后,至终了时为止火;学者入手修习,不外此武、文、止之三步工夫。先由静中生阳后,起而采取,恐情动转念,须慢慢起来,而起时一面听息,方能保其水源之清。在不知刻漏之武火之为何者,以数息当之,误矣!平日做工,欲求止念而用武火,亦非始终以数记息,盖须以耳听,而非以心数,此不可不辨者也。

学者第一步,须身心两静。而欲醒时身心两静,先须睡时身心两静。《契》曰:“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即睡时神气相抱,灵而能觉,知活子活午是也。倘睡时不能静,则醒时更难静矣;所以初学者,惟睡功为最要。吾人皆系初事修习,应加意于睡功,睡时不可思前虑后;一睡即着,自能“寝寐神相抱”,此中有可以试验者。如首到枕即睡着,此夜必能梦稳神恬;倘上床思虑不息,久久睡着,则必梦乱神昏,所以修道者须先炼睡魔。未睡时之念,即睡时之梦,念多梦必多,念少梦必少。《西游记》唐僧之梦,此为法相,而非梦也。吾人睡时,首着枕即起念,而不能睡着,须用权法以济之:即画一圈○,以有意无意之意看之;或于鼻外,似有一圈○,以有意无意之意存之,自能止念而睡着。如此成为习惯,自能无念矣;事必熟习,而成为习惯方可也。初睡时须一心不乱,先于有意无意之间,将神合气于鼻外虚空之中,自能神气相抱,一阳来复,而自然神觉即动;谓之时至神知,殆阳生即醒也。醒时宜即坐起做工夫,若仍睡而不起,则不入于昏沉,即易生乱动;昏即阳化后天,动则失矣。必须慢慢起坐,用刻漏之武火;起坐时须定,定后即须忘。至两足或盘膝,或不盘膝皆可,要无关系也。衣服等千万不可触动外肾,此最要而不可忽者也。

第二十一讲

尽性至命是曰天元

至简至易最上乘禅

此次于先天大道、最上一乘之法,其中火候等等,皆已讲明,虽不无遗漏,而大概已全;学者就此用功,即可贯通一切。本欲接讲《悟真篇》,因已讲《黄庭经》,《悟真篇》当能会解,故不再讲,今日结束。去年开讲为冬至之日,今日讲毕,为释迦佛道日,皆由人事天时,因缘会合而成。去年开讲之值冬至,过后始知,今日佛成道日讲毕,可为会逢其适,事前并未预料于此。可知天心有在,吾人当及时愤发也。今日再讲天元、人元之区别,及上德、下德进修之难易,述其大概,以终结此次之讲席焉

夫天元、人元丹法之内容,上文业已讲述。李仙涵虚《九层炼心道言》所述,人元丹法也,须以自己之意,强之为炼,渐渐熟悉,成为真意。“二层炼心”中,又说后天之人,思念甚多,不能直造杳冥,透出玄窍,法在持剑掌印,以自己之意,泯去知觉,及至阳生坚实,须以意引到尾闾,使上升泥丸。谓为“人元者,因初功须用意引导,下手之时,在脐下一寸三分之处,以呼吸之息,送到此处。故曰:“止于脐堂之后,命门之前,有一个虚无圈子。”又曰:“吾心止于是而内观之”,入息以意送之,出息以意迎之,而止于外之脐下一寸三分空地。俟内之气凝于脐下之后,则呼气更使由鼻而出,定于外边。所谓以意送迎呼吸,即将后天之凡意凡息,先在其间结合;及已结合,而混沌,乃可维系于规矩之间,来往乎方圆之内。所谓“规矩”,即金鼎处;所谓“方圆”,即吾所讲方圆之窍也。及已凝结,然后以心神定于鼻外虚空,候至阳生之时,又用意引到尾闾,俾其上升泥丸;此为炼精化气之功,乃与天元不同。天元纯为虚里功夫,不得加以妄意,妄意者有也,真意者无也。人元先从有做功,延后天之命,命功得后,再修性功;虽若稍易,而将来了性甚难,因水源不清故也。由人元入手者,到末后须用九年面壁之功,是为炼神还虚,是为真空了性,经过九年之后,其性方圆明也。道家谓从炼形入手,形即身也;修天元者,下手为真空炼形,性得而命亦得也。人元先炼形住世,得命功后,再修性功;过大周天后,又有三年乳哺之功,其神方灵。合之百日筑基、九年面壁,修成共须有十有三年也。其始以己意为前提,用专一之功,使意中发生造化,如开关展窍等等,皆先以意引之。夫意本为后天色身之主,未生以前为元精,下生以后为意,意动则神动、气动、精动。意能专一,后天之精、气、神自能相合,此对命功而言也。至于性功,性本空体,不先还虚,不能见性。人元先了命,而后了性,在三年乳哺之时,九年面壁以后,方能打碎虚空,其程序与天元不同也。

天元为三教同一之最上乘,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者,理为天地阴阳造化之理,本由太极中之理炁而生。“理”字与“礼”字通,古人不作理而作礼,如孔子问礼于老子,及“克己复礼”是也。宇宙造化,是为理炁之作用,人感理炁而成胎。此气在天为命,在人为性;天赋曰命,人受曰性,理也、命也,一也!本是空体,而为万殊之一本。诚于“一”上专修,身心两静,内外皆空,由此可复生一点之理炁,因而采得封固之,则性命皆得之矣,得此可减去三年、九年之功。炼己之初,以真空炼形,则大周天以后,出神即能通灵,是得性而命在其中,故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性即太极中理炁,尽其性而天地万物之性皆尽。太极浑沦,动而生阳,是为理炁,天之根也;静而生阴,分为两仪,地之根也。由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以化生万物,故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万物,本为一体,而与我同其根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是也。先天理炁,本为人所固有,因为气质所拘,物欲所蔽,而中途散失。吾人修道,在求复其散失之理炁而已。三教之流万殊,而其源皆根本于此,无不同也。佛家但讲性而不言命,因性得而命自得之,故非有所偏废也,又不可误解修性为修阴神。修阴神为养后天之识神,使之通灵;因其为阴,故仍有生有灭,因无还虚之功,故不得先天之性。惟其专心一意,以养识神,而不合之于气,故其效果,仅能使阴神通灵而止,比修天元者,又等而下之,此中分别高下,不可不知也。

同类推荐
  • A Doll's House

    A Doll's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温公琐语

    温公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溪寇轨

    青溪寇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玄灵宝道要经

    洞玄灵宝道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疡科心得集

    疡科心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顾倾城,莫倾心

    顾倾城,莫倾心

    她本是个平凡女生。因为交错了话费,她痛骂了他。因为一场酒会,让他见到了她。当他们相爱了的时候,她的青梅竹马出现了。一系列的误会让她对这段感情失去了信心。他们能坚守爱情吗?
  • 妖倾天下:熠醉方休

    妖倾天下:熠醉方休

    他,入世锤炼的战神,甘为她入万世难复之劫。他,佛前修行的红鲤,为了她陷入喧嚣红尘。天上地下,人间妖界,家国大义,天道伦常……自古人妖殊途,无论怎样挣扎,那道无法突破的桎梏似乎总是注定这悲剧的结局。梦里飞入一只红色的鸟,她的名字叫方休,方休说,我不信命,只要有路我就要走,那怕是这世间最难的一条……看一粒炮灰如何获得生命修炼成一代火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兽机神

    万兽机神

    他们坚持他们自己的信仰。一直到最后,都没放弃过的光。『如果我的力量不是为了守护那最后一丝残存的希望,那么为何还不夺走我的力量。』枫……
  • 北京没有你想象的美丽

    北京没有你想象的美丽

    作品源于真实的生活感悟,就像我的朋友告诉我:“一次旅途便是一段人生的缩影”。本部作品主要阐述的是“我”的生活的轨迹和顿悟。
  • 演讲与口才训练

    演讲与口才训练

    本书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进行口才培养的方法、路径。本书对培养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锻炼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书既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如企事业单位、文秘、行政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或作为社会各界人士的自修读本。
  • 天九问

    天九问

    天下六圣之一的玉虚宫第一强者,亦是曾经的天下第一强者,走火入魔后重创玉虚宫于一役,徒留下他的儿子姜小白于宗门。被人辱骂、欺凌,他又该当如何自处?是去是留?是远走他乡、奋起反抗,还是继续承受他父亲的罪过?
  • 苍连

    苍连

    以毕生之力,守吾心之念,守吾心之爱,不负此生!
  • 战国末期:魏国重生

    战国末期:魏国重生

    魏超和三名伙伴一块去外出旅游爬山,座一辆长途公交车上,快到了旅游地点准备要下了车随后一辆大货车失控像魏超和三名朋友坐在一辆公交车上冲撞而来。随后把公交车撞到后继续撞压着,之后就发成了一场爆炸,等他们四个醒来时却发现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一个陌生的坏境。就在这时四个人会面对怎么样的命运呢?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将门嫡女:绝色神医鬼王妖妃

    将门嫡女:绝色神医鬼王妖妃

    本是绝世神医,没想到狗血穿越,银针在手,天下我有!冷眸再睁,已是凤凰重生!废物?金色元力,让你看看什么是天才御兽师,性格懦弱胆小?皇位我都敢篡,你算老几?相貌丑陋?我只是怕成为罪恶的源泉,妖魔?很牛吗?身后就是神兽大军,它算老几?因为身世之谜被无辜追杀,好不容易成了六界主宰,可是,这位死皮赖脸的男人是个什么情况?天下格局,必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恰恰是某个人的出现,使天界众神颤栗,让魔族卑躬屈膝。一座城,是通往你心中的道路,还是大权在握的辉煌之路?片段侍卫:“宫主,大小姐杀进来了,说要推翻所有宫殿呢!”某宫主:推翻就推翻呗,她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