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7400000022

第22章

若夫里寒一证,不外脾肾阳虚,阳虚则化湿,故夹湿者多,治法不外四逆、真武、理中三法。四逆一类,不离姜、附,再观方中加减,皆欲其通阳开闭,重在肾也;真武一类,不离苓、附、生姜,欲其温阳镇水,亦重在肾也;理中一类,不离干姜、白术,欲其守中,重在脾也;其桂枝附子一类,为风湿阳虚而设,欲其解肌温阳化湿,表里兼治,重在里。此治里寒之大较也。试详言之。论曰:发热,头痛(表邪),脉反沉(里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急救里,宜四逆汤(甘草、干姜、附子。身体疼痛,表寒、里寒阴阳二证皆有之。虽沉为里脉,而表邪郁遏者亦有之。必审其人不烦不渴,脉沉而至数清楚,一派皆属阴象,乃可用之,切勿孟浪)!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自利不渴,属太阴,脏有寒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凡温热之剂,皆可选用,故不曰汤而曰辈)。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寒实),不可下也,当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干呕无物,知其为饮),不可吐也,当温之(寒散则饮化,凡治饮皆当用温)。宜四逆汤;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利尽而止,津液内竭。亡血,即亡阴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回阳生津)。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寒逼阳于外)、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寒邪入里)、其人面色赤(逼阳于外,名曰戴阳)。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寒逼阳上升)、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四逆汤,面赤加葱。腹痛去葱,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去芍药,加桔梗。利止脉不出去桔梗,加人参。诸证或阴或阳,皆闭塞不通之故,故用辛温通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厥而汗出,阳有立亡之象)。吐已下断(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取其苦滑,直达下焦)。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干姜附子汤加葱白四茎,取其通少阴之阳气)。少阴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童便汤主之(取童便引阳药直达至阴,经所云反佐是也)。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主之。所谓四逆一类,重在通阳开闭者,此也。

试再言真武。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加五味、干姜、细辛),或小便利(去茯苓),或下利(去芍药,加干姜),或呕者(去附子,加干姜)。真武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所谓真武一类,重在温阳行水(水即是湿)者,此也。至理中丸一方,(人参、甘草、白术、干姜。脐上筑筑欲作奔豚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枝。吐者去白术,加生姜。悸者加茯苓。渴欲饮水者加术,消饮生津。腹中虚痛,加人参。寒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乃大病瘥后,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饮),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缓理之。

若桂枝附子一类,乃解肌、化湿、温阳,表里兼治之剂。论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则身重)、不呕不渴(湿为阴邪)、脉浮虚而涩(表里皆虚),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附子、甘草、生姜、大枣)。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白术生肠胃之津液)。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仍当加桂(观此条,可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服后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术并走皮肉,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其法当加桂以治之。又有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得微汗则解(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此条因汗出,故去姜、枣,虽用桂枝,而其意则重在甘草、附子温阳,故以名汤。风湿发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故不愈。治风湿,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此治风湿之大法也。他如食谷欲呕者(必食谷而始呕,受病在纳谷之处,与干呕不同),属阳明也(虚寒),吴茱萸汤主之(吴萸、人参、生姜、大枣)。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停饮)。又有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胃气虚寒)。干呕,吐涎沫(胃中寒饮),头痛者(阳明之脉上于头),吴茱萸汤主之。又有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赤石脂、干姜、粳米)。一服愈,余勿服。又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阳不卫外),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人参。先食后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禁食生冷滑臭等物)。凡此皆治里寒者也。余故曰《伤寒论》当分两大段看法。

又有表寒坏证,如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迟、尺脉不至、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汗出愈(麻黄、升麻、当归、桂枝、白芍、茯苓、甘草、干姜、白术、石膏、知母、黄芩、玉竹、天冬)。此上热下寒互伤之证,病证之杂,药味之多,为古方所仅见,观此可悟古人用药之法。又有表寒方愈,因交接感其余热,名阴阳易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男取妇 裆,妇取男 裆,烧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盖引其邪火从阴处出也)。此又以意用药法也。观《伤寒》一书,立方错综变化,皆本自《内经》,用药又与《神农本草》所载一一吻合。余止言其大略,学人于全书讲求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万病皆得所指归矣,岂徒作伤寒书读哉!?按:《伤寒论》中表寒一类,本是寒燥之邪,所立诸方,只此麻黄、桂枝、葛根、柴胡四味药,系为经邪而设,其余皆从三焦论治,与温病原不相悖,观诸方便知。麻黄专主开表,温病忌用,若严寒天气,实因感受风寒,新邪引动伏邪,如吴又可所云感冒兼役之证,麻杏石甘汤,亦不妨暂用。其桂枝一味,为温病所最忌,以其温里故也。书云:桂枝入口,阳盛(热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寒盛)则亡。尝见误服桂枝,变证蜂起,不可不知。葛根辛甘凉润,为阳明药。柴胡主治邪郁胸胁,温病亦有阳明及胸胁证,故间有用之者。总之,有是病则用是药,不可拘执。至救误诸方,如四逆、真武、理中辈,乃为伤寒误汗、误下伤阳而设,皆与温病相反。伤寒多伤阳,故末路以扶阳为急务;温病多伤阴,故末路以养阴为要法。

此又寒温判若霄壤者也。故并记之。

女科论

经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月为天之真水,故潮汐长落,上应月之盈亏,而有常期者也。女子属阴,血为水类,故亦上应月之盈亏,而有常期者也。愆期则病生焉,故古人谓女子首重调经。夫首重调经,是也,但欲调其所不调,必推其所以不调之源,从而调之,而经始调。奈方书调经诸方,多是行气破血之品,不知人身气血,只有不足,断无有余,其见为有余者,皆不足所致,皆不足而邪凑之所致,岂有重伤气血而能调经之理?又谓女子多郁,必兼开郁。夫郁者,不畅之谓,必用微辛微润诸品,得春和之气,寓生发之机,乃能畅达气机,又岂有用辛燥干涩之药,而能流畅遏郁之理?《诗》云:陟得土金之气,禀清肃之令;微辛微润则能通,微苦微凉则能降,而且色白形圆,象类心肺,所以主解郁结之疾。后人谓其清热化痰者,皆散结之功也。一隅三反,可类推矣。

又有先期为热,后期为寒之说,亦不尽然。余谓欲诊其人之病,须先辨其人之气质阴阳。金水之质,其人肥白,多属气虚;再验之色、脉,如面色唇舌惨淡,脉息柔濡,此气虚见证。气虚则脾胃不能健运,食少化迟,化源即薄,冲任自衰,或气不摄血,为先期,为崩漏,或气不化血,为血少,为后期,色必淡红,无胀无痛,阳虚化湿,必多黄水白带,法宜归脾一类,以补气血生化之源。若久则气不化血,血虚化燥,又成气血双亏之候。木火之质,其人苍瘦,多属血虚;再验之色脉,如面色唇舌多红多燥,脉息细涩,或弦或数,此血虚见证。血虚则肝阴不濡,肝阳内炽,或血热妄行,为先期,为崩漏,或血虚留滞,为后期,为胀痛,法宜滋燥养营为主。其因虚留滞者,佐咸柔以软之,辛润以通之,自可获效。久则阴虚燥急,经枯月闭,延为肝风眩晕、多怒多烦、胁肋作痛,甚则咳嗽、吐血、咽痛、骨蒸,为干血成劳之候。

又有气血不足,燥湿之邪乘虚凑入,此类酿患,尤属多多。夫气为水母,凡饮入于胃,赖脾肺气机吸摄,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气虚者,默运无权,津液不归正,化变为带浊,暗期腹痛,由肩背下抵腰足,无不酸痛,四肢乏力,皮里发热,血色紫黑晦暗。湿热瘀浊下行,如烂鱼肠样,腥秽异常,行后又多黄水,若湿热瘀浊不下则腹痛更甚。法宜于养血剂中,佐辛润以通之,参苦辛以化之。苦多辛多,尤必因其人之热重、湿重用之,乃可获效。若久久不治,则湿热瘀浊凝聚成块。其初聚而未结,营气尚往来于其间,以故推揉有声,按之觉痛,古谓气聚为瘕,聚散不定,即此类也。巢氏不察其原,徒立八瘕名目(黄瘕、青瘕、脂瘕、狐瘕、蛇瘕、鳖瘕、燥瘕、血瘕),最足误事。其曰青瘕、黄瘕,下青黄浊汁,脂瘕精血杂下如脂膏。湿热下行,有明证也。即用前法,再加咸软,如龟板、鳖甲、决明、牡蛎之类,既能燥湿清热软坚,又能养阴,断无不效之理。尝见痛经之证,久之血虚化燥,肠胃之外,经络之间,结成硬块,营气不得往来于其间,以故坚固不移,按之不痛,古谓血结为症,推移不动,即此类也。法当滋燥养营,或用清润,或用温润,亦视其人之寒热施之,仍须参以辛润咸软,自可渐化。

又有肠覃一证,经谓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搏,癖而内着,肉乃生,大如鸡卵,渐如怀子,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肠外脂膜受病,未入脉中者也。又有石瘕一证,生于胞中(即子宫)。经谓寒客子门,子门闭塞,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益大,状如孕,坚如石,月事不下,此血凝子宫病也。又有 癖一证,方书谓僻于肋下谓之癖,隐于脐傍,状类硬弦谓之 ,劳碌感寒则发,与痛俱见,不痛则隐,此厥阴、阳明经脉结聚也。此三者,治以温润,佐以辛润。盖温润、辛润,气阳质阴,有阳和解凝之功,无刚燥劫津之虑,以柔治刚,理固有一定者也。鞠通先生云:经谓燥淫所胜,男子 疝,女子少腹痛,此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坚结不散,而成症疾,勿论男、妇,化症回生丹主之。若不知络病宜缓通治法,或妄用急攻,必犯瘕散为蛊之戒。此蛊乃血蛊也,在妇人更多,为极重难治之证,学人不可不预防之也。化症回生丹方,系燥淫所胜,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之法,方从《金匮》鳖甲煎丸与回生丹脱化而出,久病坚结不散者,非此不可。又云:《难经》谓任脉为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此燥气延入下焦,不与血搏,故发时痛胀有形,痛止无形,自不得伤无过之营血,而用化症丹矣。老年八脉空虚,亦不可与化症丹,皆复亨丹主之。愚按:化症丹,芳香燥药犹嫌其多,尚宜减去;复亨丹温润甘辛,颇为合拍暗女子血海常虚,肝阳多沸,易生此证。古人止分气病、血病,立有积聚、 瘕名目,并未详气血因何致病之故。后人不事推求,徒知见气破气,见血行血,往往用香附、乌药、浓朴、青皮、木香、槟榔破气诸燥药,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见治不效,加以行血,如三棱、莪术、干漆、元胡、苏木之类,甚有用巴豆、硝、黄诸品,破积攻坚,愈治愈结,愈结愈大,致之形消腹板,成蛊成劳,潮热、鼻衄、上咳、下利,死而后已。此等治法,贻误千古。

春山先生曰:气为血帅,血实为气航。盖水浅者瘀始停,未有水足而河流壅塞者;汁干者物乃结,未有汁足而枝叶枯硬者。天包乎地,表里皆水,人为血肉之体,亦表里皆水。无形之阳,基于有形之阴。血行原藉乎气行,气行亦资乎血行,盖血能载气以行也。总之,因气致病者,调其气而血自通,因血致病者,养其血而气自行;因燥湿寒热致病气血者,治燥湿寒热而气血自调。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此说最为切要。

同类推荐
  • 顾松园医镜

    顾松园医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荆溪林下偶谈

    荆溪林下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易参同契解

    周易参同契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事词

    本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Within an Inch of His Life

    Within an Inch of His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与新华

    我与新华

    我的大学生活,简单,朴素。可是它快过去,我变得一片迷茫。
  • 柯南之世纪末的魔法师

    柯南之世纪末的魔法师

    当现世的法神在封神之战中被袭身亡,强大的灵魂则坠入时空缝隙之中,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并且自己这变成一个5岁的小孩,当自己竟然穿越到死亡率极高的柯南世界后会发生什么那?本文有轻松又有点搞笑还有点刺激(新人作家,处女作,别嘲讽太狠)
  • 当这星球没有花

    当这星球没有花

    他,高居云端之上;她,深陷泥淖之底。 年少时的无心之约,让他们的命运轨迹悄然改变,却也变成了两败俱伤的禁锢。 《当这星球没有花》是一本成长题材的青春小说,书中的女主角姜画未和好朋友于采薇即使遇到种种挫折也一直为绘画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本书中涉及到家庭关系的处理、少男少女之间懵懂的好感,以及对梦想的执着。 荆棘路途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挫折也有希望。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网王之梦回网王1

    网王之梦回网王1

    【剧情苏,慎入】她,一个小说作家,却”意外“穿越。当她遇见了那份美好的爱情时,却因某些原因,不得不离开这个虚幻世界。她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后有第二部)
  • EXO之受不了我请远离

    EXO之受不了我请远离

    爱情...有时就是在这种自以为是中...错过的....
  • 雄临乾坤

    雄临乾坤

    在这里,龙魂越强,实力也就越强!天下少年,那个没有称霸世界的英雄梦。一步踏出终身无悔。李炎被人陷害后掉入山崖,又巧获机缘。后面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要么成雄,要么成鬼。看少年如何成就一段传奇!
  • 那些年青春

    那些年青春

    那些年,我们失去了太多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太多那些年,我们遗忘了太多那些年,我们忘记了太多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走了很多的地方,看到早已物是人非的街景时,想起太多的事,不经意间眼泪落下。瞧见街尾开着一家名为时光,你好,按响了门玲。听着店里人介绍着为什么会开这家店,闭上了双眼,时光好像再倒流,回到了最开心的时光里,却又活了一次,享受着年轻带来的激情,快乐,却再遗忘着一些记忆……随心就好,随缘就好……
  • 意识游戏

    意识游戏

    一场游戏而已,你可以不用当真……然后输掉游戏……就像是一场梦,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做一遍……但是,没有但是……(本书中的内容来自于作者的梦境,以及突然间的臆想,故有时会断更!)文笔可能不是很好,嘿嘿!
  • 重生之娇娥锦绣

    重生之娇娥锦绣

    赵娇娥前世貌美懦弱,被圈养一生。自阿母被休,阿父在狱中自尽明志,便成了后母砧板上的肉,逼嫁二次。落水重生回十一岁,一切都还来得及,绝不重蹈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