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7400000021

第21章

若夫心下见证,又有不同者。论曰:病发于阳(发热、恶寒),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无热、恶寒),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痞气。所以成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夫结胸有热结,有寒结,总不外痰涎蓄水,搏束清阳之气,结于心胃之间(心下胃上),病属有形,故痛而硬。痞气,寒热、虚实夹杂为病。又有湿热痰涎阻遏清阳之气,留于心胃之间。病属有形而无形,故但满而不痛。结胸,非攻其蓄水不可;痞气,非苦辛寒热并用、消补兼施不可。此大小陷胸、泻心诸汤之所由立也。然结胸、痞气诸剂,必表邪已解,乃可用之。若心下痞而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里,先用桂枝汤解表,表解再行治里,或用五苓散两解表里亦可。试详言之。其湿热、痰涎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黄连、半夏、栝蒌实)。其蓄水结胸者,头痛(清阳被阻),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下利(皆蓄水见证),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芫花、甘遂、大戟为末,共一钱匕,约今秤三分,以十枣煎汤和服,得快下利)。其蓄水与实热互结胸者,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者,舌燥而渴,(胸有蓄饮,热不得泄,故燥而渴。前五苓散治燥渴,亦与此同意)、日晡小有潮热(胃腑有邪)、从心上至少腹硬满、痛不可近(虽上下皆痛,而根由心上而起)。又有结胸无大热者,此水结在胸胁也,但头汗出者,此热为水郁,不得发泄,若小便不利,水无出路,身必发黄,故并以大陷胸汤主之(甘遂末一钱匕,大黄、芒硝煎汤和服)。又有结胸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主大陷胸丸缓下之(大黄、芒硝、葶苈子、杏仁,和如弹丸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煎服。一宿乃下,不下再服,取下为效。用丸缓下,取其不伤津液)。又寒水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桔梗、贝母、巴霜为末,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巴豆之性,得热则行,得冷则止)。若夫痞气,有因误下而成者,有因汗后邪未尽而成者。盖汗为水类,邪汗未尽,水湿与热停于膈下,亦能作痞。其痞有水邪较重者,汗解后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生姜泻心汤主之,取辛以行水之意。(生姜、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有胃虚较重者,误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医复误下之,其痞益甚,此胃中虚,客气挟痰热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取甘以补虚缓逆之意。(甘草、黄芩、半夏、干姜、黄连、大枣)。又有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医反下之,柴胡证仍在者,仍与柴胡汤,必蒸蒸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即今所谓战汗是也。邪正相争而出,虚人多有之)。若无柴胡证,但心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取辛以燥湿之意。(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又有脉浮而紧,邪在表也,医误下之,紧反入里(沉紧),则作痞,热结气分,内无水邪,故痞而按之自濡,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取苦以泻热之意,妙在麻沸汤(滚汤)泡汁,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热。又有心下痞,复恶寒汗出者,此阳虚也,附子泻心汤主之,取温阳止汗之意。妙在浓煎附子,轻泡大黄、黄芩、黄连,盖扶阳欲其热而性重,开痞欲其生而性轻也。凡此皆治心下见证者也。他如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表邪陷入),腹痛欲呕,与黄连汤(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达邪出外)。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误下寒格吐下,食入即吐,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此三者,皆寒热、湿热、虚实夹杂为病,与泻心同一方法。又有发汗后邪气已去,腹中胀满(湿气),与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泄湿补虚,此又虚邪入腹中治法也。

若夫膈膜以下,病及地气,不外胃中、腹中、少腹三者而已。夫胃为中土,藏垢纳污,万物皆归焉,故邪入胃腑,即不能外达,必从下解,或邪热与胃肠渣滓搏结,或邪热与膀胱血结,或邪热夹湿郁极走于肌肉,致身发黄。匪直此也,阳明腑实,必病及三阴:胃脾相为表里,太阴脾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咽干;当脐属少阴,少阴肾脉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少腹属厥阴,厥阴肝脉络于肝,循阴器,故烦满囊缩。三阴属脏,五脏藏而不泻,其可泻者,惟胃肠而已,此承气诸汤所由立也。承气云者,谓承天气以平地气者也。亦有邪由阳明经(“经”字宜着眼)传太阴经,由太阴而少阴而厥阴,成可温之证者,此寒湿重者也,详见里寒条下,兹不具论。端以阳明腑实,必审其确实证见,如腑实则日晡(未、申时,阳明主令)。必有潮热,或如疟状。其热未潮者,里未结也;其发热微恶寒者,表未解也。皆不可与承气。即腹大满不通,仅可与小承气(浓朴、枳实、大黄)微和胃气,勿令大下。若日晡潮热,或手足 然汗出,(四肢为诸阳之本,汗出则阳气已盛于土中,以此为验大便硬一法)。多汗则津液外泄,胃中必燥,燥则大便必硬,肠有燥矢,则必谵语,或独语如见鬼状,或腹满痛,或绕脐痛,或心以下按之硬,或烦躁发作有时,或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里邪结实,阳气不能外达,往往微似恶寒,甚而厥逆(热深厥亦深),舌苔必板浓欠津,或黄或黑,皆宜大承气汤速下之(大黄、芒硝、浓朴、枳实。大黄用酒洗先煨,以缓其性。芒硝后下,欲其先软化而后行也)。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席,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此皆阳明危证,脉弦者生,涩者死。弦则以其尚能制土,若涩则气血已枯矣(亦有邪结脉涩,气血尚未尽枯者)。又有阳明、少阳合病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洪缓是阳明脉,为不负。弦紧是少阳脉,为负。负,木克土也)。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迟而滑者,内实也:宜大承气汤。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邪结不通),有宿食也,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干者(少阴证),急下之;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肝邪传肾),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又有发汗后不恶寒,但蒸蒸发热者,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调胃全在甘草。恐伤中焦,故不用朴、实)。太阳病未解(未出汗),脉阴阳俱停,先振栗,汗出乃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乃解;但阴脉微者,下之乃解,宜调胃承气汤。其有脾约者(精液不足,脾气约束)。大便必难,宜麻仁丸(即小承气加麻仁、杏仁、白芍),润脾泄肝,缓化行之。其有直肠津液内竭,欲行不行者,宜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胆汁导法尤效)。又有太阳病不解(经邪不解,势必传腑),热结膀胱,以致蓄血,其人如狂(热甚血凝,上干心包),血自下,下者愈(亦有血下而脱者,不可不知)!其少腹急结者,宜桃仁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甘草、桂枝);重者,少腹硬满,其人喜忘(血凝则心气结),甚则发狂,小便自利,(蓄血在血分,不在气分),矢虽硬,大便反利(血性滑利),其色必黑(内有瘀血),或漱水不欲咽,皆蓄血见证,抵当汤下之(水蛭、虻虫,熬一次,大黄、桃仁)。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又别有治法。其有热而少腹满者,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宜抵当丸(即以汤药作丸)。此见证较轻,故用丸以缓下其血。若脉沉结、少腹满、身黄、小便不利(不利知为湿热),此非血结,但湿热不行耳,茵陈汤下之(茵陈、栀子、大黄)。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此为瘀热(湿与热合)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热利下重(后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牡蛎、泽泻、葶苈子、蜀漆、花粉、商陆、海藻)。凡此皆治地气为病者也,所谓六经不外三焦者此也。

试再言经邪。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按:循经传,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传遍,七日从太阳病渐次而减。今云二三日以上,当指五日以上之二三日言)。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此少阴传经之热邪,有热无结,故用降火养阴法。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与甘草汤;不瘥,与甘桔汤,此少阴虚热上烁,故用甘缓辛开苦降法。少阴病,咽伤生疮,不能言语少含咽之)敛火降逆。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而烦者,主猪肤汤(白蜜、米粉,猪肤汤和服)。此阴虚化燥,故用甘咸润纳之法。又有病后脉结代,心动悸者,主炙甘草汤(炙甘草、干地黄、麦冬、麻仁、阿胶、生姜、人参、桂枝、大枣)。此邪已去尽,气血两亏,经脉失养,燥结不通,故以甘凉润养为主,尤妙在大甘缓之于上,佐辛润通其脉络,所以治脉结代心悸有殊功。又有汗、吐、下后,病已向愈,而心胃之间尚有留邪结气,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复代赭汤主之(旋复花、人参、生姜、炙甘草、半夏、代赭石、大枣)。此散结补虚法也。又有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无里证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此两感伤寒,一曰太阳与少阴并病。夫太阳、少阴相表里而位最近,犹可引之外达,从汗而解,故温阳而兼达表。又有少阴病四逆,四逆散主之(甘草、枳实、芍药、柴阴传经之邪,非直中之邪,并无脉微、恶寒等阴证,即下利一端,并非清谷,而反下重,故用疏邪散结,而不用温阳。若大汗、大下后,阳气大虚,则当以扶阳为急务。论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此是阴烦)。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与芍药甘草汤,以和其阴,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甘草、干姜、附子。此阴阳两虚之后,又复竭其阳,非此汤不能挽回阳气,然必实有阳虚见证,方可用)。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证),又下利(清谷)、厥逆、恶寒者(三者皆虚寒内证)。四逆汤主之(急当救里)。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虽有表证,急当救里)。既吐且利、小便复利(二便俱利,内阳将尽)、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虽有外热表证,而里证重极)。脉微欲绝,四逆汤主之。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来安静,(阳虚有二证,阴阳两虚者畏阳,阴不虚者喜阳)。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发汗复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此阳气不摄而烦,所谓阴烦也。然必参以他证,方不致误)。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发汗太过,水邪随阳气上逆,比茯苓四逆汤证较重。彼因汗、下两伤,故用人参、干姜;此因汗伤水逆,故用真武镇伏水邪,挽回阳气。真武属北方水神,故取以为名。(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阳虚水逆之证,即真武证之轻者。若再发汗,则动经气,而身为振振摇矣。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邪在上焦),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伤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已,复以他药下之(一误再误),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下药太过,大肠受伤),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涩以止脱)。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分其清浊,则便自坚)。凡此皆误汗、误下,伤及真阳,故转而用温,以救其误,非表寒化热之正方也。

同类推荐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ECRET AGENT

    THE SECRET AG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众妙集

    众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戏苍穹

    戏苍穹

    是命运的补偿吗?当惨遭众叛亲离的她意外的拥有了一副男人的躯体时,她又将如何从灵魂深处完成由女到男的蜕变,男身女魂的他在这个陌生的异世界又是怎样在完成他使命的同时游戏红尘的呢?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斩万劫,破心魔,,戏苍穹……历经千万死劫,终有一日,脚踏穹宇,傲气长啸:“睥睨天下谁为尊,琼霄风云任我舞,漠视天下英雄辈,试问谁人敢不服?”
  • 力证道锋

    力证道锋

    宋杰一路收获灵宝,最终发现了一个秘密!且看宋杰如何力证道峰
  • 勉为其难娶了你

    勉为其难娶了你

    南宫琪本来想好好的与李靖过平淡生活,但是因为李靖母亲的反对最终分手,本来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爱情本来就不会一蹴而就,可是李家欺人太甚,南宫琪没有能力反抗,于是出卖自己给卫勉,以达到有资本去报复李家,最后却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后悔的她离开了这种城市,卫勉却不放过她,以合约没到期为由将她寻回,南宫琪又做回了笼中鸟,合约到期时意外怀孕,本想打掉,却被人劝住争取一下孩子父亲的意见,本来只是过个形式,却不料卫勉提出结婚,给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南宫琪要答应吗?
  •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苏秦、韩信、慕容垂、武则天、努尔哈赤、俾斯麦、洛克菲勒……每一种成功,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道路,但这些奋斗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通的道理:如果不是得天独厚,那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 子矜子矜

    子矜子矜

    子矜默默地喜欢着严绪,然而严绪却是个木头人。在知道严绪有女朋友后,陷入了恐慌中,紧接着的是愤怒。或许多年的陪伴全是一厢情愿,或许是时候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 奥拉星之奇宇

    奥拉星之奇宇

    奇宇误导误撞地穿越到了奥拉星,在那里,会发生什么……
  • 末世之星海虫潮

    末世之星海虫潮

    一个酷爱星际争霸的屌丝宅男,当末世来临,丧尸横行。意外获得虫群之心与星灵友谊的他,应当怎样在末世中寻求出路。“我的目标何止地球,既然虫群和星灵都出来了,老夫当然要称霸宇宙,咩哈哈哈哈!”“你进化成这个,你进化成那个。二次元神马的当然要全部收入囊中,你说神马只有首次孵化才能进化。没事虫群那么多兵种,够了够了。”(某工蜂:鄙视你丫的)
  • 帝之王魂

    帝之王魂

    死亡的嘶吼声、战争的杀伐声、老弱病残的哀嚎声、不绝于耳。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是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突然!硝烟弥漫的天空中,被巨大的乌黑阴影所遮盖。尽管这些士兵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可是面对一头龙!这些士兵的士气已经大打折扣了!然而一位军官用尽最后的力气,竭力嘶吼道:“黑暗火龙阿奎斯来了!凯瑟帝国的士兵们,拿出你们的武器,用生命来捍卫我们最后的尊严!凯瑟大帝万岁!”
  • 道巅峰

    道巅峰

    生死十余载,苍茫两泪痕。破道百余年,独留红尘泪;一人独上青天,揽下九天血月;划长空,行万里,登顶犹可为!踏剑破歌流星雨,逆仙九转轮回;纵万千铁马,百万雄师,吾亦杀尽三十三;道巅峰,夺吾红颜!
  • 乔与湘南

    乔与湘南

    如果两个人注定要相遇,那么不管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都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