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1800000009

第9章 情报局的起源(5)

触动卡明的另一件事,是对潜在特工一贯的高期望值。1910年8月,他想派到德国去旅行的一个人对他讲,“他必须有香槟酒津贴”。1910年12月,一位先后与俄国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有染的德国军官的离异妻子(她的品行“当然很可恶”)主动提出从德国海军部一位男性仰慕者那里获取情报。她说“她做这事不是为了钱,而是要报复对她名誉的侮辱和为了她的孩子们着想”。但是,她又同意每月接受20英镑以作“花费”,而且“强烈坚持要求得到‘保证’[原文如此]”。卡明以从事此工作仅一年多的阅历和玩世不恭的口气写道,“还是所有间谍要求的‘保证’。他们解释说这是善意的保证,因为这是他们用名字和住址来换取的折衷礼物,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意味着提前付款,然后就是彻底的沉默”。同一天晚些时候,贝瑟尔向卡明讲了一个能“进入克虏伯工厂”的人,也许值得培养。卡明心想,笼络住他的惟一方式是“请他吃喝,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地特别强调要选择最佳风味,去最昂贵的餐馆”。也是在1910年底,两个出现在伦敦的丹麦人带来了大量资料供卡明选择,包括放大了的德国海军基地地图,鱼雷装置草图,几套“用于探照灯、潜艇无线电和秘密情报掩护”的无线电密码。他们要价5000英镑(相当于现在350000英镑),这在卡明看来“根本不必考虑”。即使“假如我们承认他们的计划是真实的,我们也该花200英镑去算一下命”。最后,他只付给两人10英镑的旅行费,不过他在谈话中(反映了他对港口防御工事的长期兴趣)了解到关于各港口地下隧道的“大量情报”和“从中央发射阵地到各阵地凸出部都埋有地雷”的情况。

情报局成立的最初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卡明努力钻研间谍知识技能。他在会见特工时似乎喜欢使用伪装。1910年7月在巴黎的一次约会中,他“稍微化了一下装(假发和胡子),穿了一件十分独特的服装”。1911年1月,在准备会见一名他称作“墨水渍”的男子——一位主动去的里雅斯特调查奥地利海军建设情况的工程师时,卡明就在沃德街的威廉·贝里·克拉克森著名的戏剧服饰店的小办公室里化了装[26]。伪装很“完美……即使在很好的灯光下也很难看得出来”。卡明“然后去找摄影师,拍了一张化装照,因为必须给化装者留点东西做判断,以便能重复完全一样的伪装——就像我一样”。卡明还研发了避免被人认出来的其他技巧。1913年1月,在会见一个名叫“恶棍”的联络员——“一个能说会道、但看上去油腔滑调的家伙”(他说他姐夫是一家德国兵工厂的领班)时,卡明乘坐出租车到达会见地点,所用的化装术是他称作“我试过的最好的,因为那人假如是个流氓——不可能把你指认给他拿着相机或别的什么东西的朋友”。所用的方法是“把车开到约会地点对面”,当目标出现时,“开车靠近他,打开车门,邀他上车。在看到他眼睛的那一刻我缩回到座位上,此后再不露面”。谈话结束后,联络员在“远离约会地点的地方”下车。“当然,”卡明接着说,“这一计划对时间长的会面来说昂贵了一点,但用于时间短的会面却很好。”

卡明把他对新技术的热情完全用于他必须面对的情报挑战。尽管无线电通讯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他却认为,它提供了政局紧张时在德国人入侵之前有可能快速获得信息的解决办法。1912年春,他与法国的情报工作同事们一起讨论“车载无线电站”的开发问题,在250英里的范围内游动,可以建在比利时。尽管法国人认为比利时当局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提出看能否“通过”一个比利时特工(他们认识的一位政府官员)购买到“轿车之类的东西”,但卡明对“这一想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1913年1月,在考虑一对父子利用一艘30吨重的机动船沿丹麦和挪威海岸搜集情报时,卡明回忆说“发送消息的疑难问题仍未解决”。1913年底,卡明致力于在法国建一个航空基地的计划,该基地可以用于监视法国东部边境,但麦克多诺舍不得预期的费用——卡明认为1700英镑,航空专家预计三千多英镑——威尔逊说只有和法国人合作才办得成,此事他答应帮忙。

战争迫近

作为陆军部作战处处长,威尔逊将军特别热衷于推动英法亲密关系。他拥护与法国在更广泛、更紧密的基础上结盟,这在情报界也有所反映。1910年1月,威尔逊的前任约翰·斯宾塞·尤尔特曾告诉卡明,他“不希望目前在法国有任何间蝶[原文如此]活动,因为我们当前的良好关系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卡明与外国情报机构最早的联络交往始于1912年3月,当时他会见了法国军事情报官员,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不可避免地集中在搜集德国[军事]能力和意图的情报方面。与会的法国最高长官夏尔——爱德华·杜邦上校(1913年至1918年法国总参谋部二局局长)“非常乐意坦诚和友好相待,我们后来见到的其他官员也是如此”。很显然,“他们向另一个国家的陌生人谈起他们长期保密的事情时有一些紧张”。但是,“在谈到双方本次会面的绝对必要性和危机来临时立即制订一个协调一致的行动计划时”,杜邦的“态度却非常强硬”。

到1913年,法国和英国已在交换情报。麦克多诺通过卡明直接向法国索要具体情报。比如,1月他询问了德国西部边境的德军构成情况和“一种新式轻型武器弹药”。3月6日,卡明写道,“我们的朋友送来一大包有价值的资料”,他带给了威尔逊,“后者认为极有价值,并将立即呈送JF爵士[约翰·弗伦奇,帝国总参谋长]”。威尔逊“对我[卡明]谈起这些事情的现状,说同这些人保持密切联系是一个特别好的举措,而且希望我们也能为他们做点事情”。同法国人的交流仍然紧密。卡明在日记中暗示,1914年1月,他安排了一位军官去法国总部任职。7月,在麦克多诺推荐下,卡明雇用了爱德华·路易斯·斯皮尔斯上尉(“一个好人,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翻译”)并萌生了送他去巴黎的念头[27]。2月,在亨利·威尔逊的帮助下,他让法方同意了这一飞行计划。他购买了一架飞机,并安排7月在法国建基地。但还没来得及实际使用,8月初的宣战已先行来临。

1912年,在和法国对等官员的数次讨论中,卡明已发现两个机构有一些共同的特工。一个名叫“HCJ”的特工去俄国,在卡明许可下向双方机构提交相同的报告。1913年4月,卡明得知HCJ还在为俄国人工作。在伦敦萨瓦咖啡馆用午餐时,他告诉卡明自己已被他们雇用,目的是帮助整改他们“笨重迟钝的”情报机构。就在那一天,他宣称“俄国和奥地利之间很可能发生战争,因为俄国人以一种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做好了准备,只需要一点点理由就会向奥地利人发起进攻”,这一预言第二年就应验了。1914年春,卡明同海军上将亨利·奥利弗(自1913年11月以后取代杰克逊任海军情报局局长)提到了与俄国秘密情报机构合作、协同管理一个报告德国情况的丹麦间谍网的可能性。即使俄国人不愿意合作,卡明也考虑在圣彼得堡安排一个“收发电报的”特工。

卡明仍然热衷于发展同俄国的正式关系。1914年6月,一个法国情报官告诉他,“新的俄国特情局长”将来巴黎,“只要得到他到达的消息,他将立即通知我并将我介绍给他”。他接着写道(这样可以避开牵涉大量情报工作的官方渠道),“我们在这件事情上不必麻烦我们的武官”。实际上,那名俄国人去了伦敦,卡明与他见了面(显然是在俄国驻巴黎武官伊格纳迪耶夫伯爵的陪同下)。他们没留下讨论内容的详细记录。卡明日记中保留的一段字迹潦草的笔记写道,“八天动员计划。我们,照相”,但没有透露那是谁的计划、哪里来的计划。但法国人也参与其中了。几天以后,卡明提到和奥利弗上将“讨论秘密情报事务,与法国人和俄国人的新计划”的一场谈话。7月2日,卡明会见了一名有特工潜质的人,一个“不错的俄国人——翻译——讲法语、德语、一点西班牙语和印地语”。他是“一家专利汽车轮胎的代理人”,“可以靠400[英镑]住在圣P[彼得堡]”。卡明告诉他,“不能做任何承诺,但如果俄国人的计划通过了,他就可以去那儿做‘特工’”。俄国绝不是卡明野心的极限。1914年春,奥利弗提议在中国青岛附近的胶州派遣一个特工,那里有一个德国海军基地。1914年特情局委员会半年期会议为此目的先后拨款200英镑。

1914年上半年,卡明似乎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沿德国西部边境部署特工,意在对德国的进攻提供早期预警,也在为战争开始后的情报汇报建立根据地。比利时主要有两个谍报网。第一个由布鲁塞尔的罗伊·雷格纳特领导,集中在德国东部边境、“马斯特里赫特阑尾”(荷兰南部伸入比利时的一部分,战略家们认为德国很可能由此发起进攻),直至荷兰的芬洛和奈梅亨。从这里,他可以监视像科隆、明斯特和奥尔登堡这样的德国“军事中心”。第二个谍报网由“AC”领导,以法国的里尔为据点,主要负责比利时南部大约从列日往东到海峡这一段。负责向AC报告的是一个本地特工“DB”,他以那慕尔南部的迪南为据点,他又有自己的下一级谍报网。来自谍报网的大多数报告都很实用。1月,AC奉命调查马斯特里赫特阑尾的荷兰铁路,在列日以北的“默兹河两岸寻找(与公路相连的)可能的架桥地点”。2月,DB提交了一份阑尾北端鲁尔蒙德和马泽克之间铁路线的报告。罗伊·雷格纳特和往常一样令人麻烦,他向卡明抱怨,“如果没有更多英镑,他什么都做不了”,而且说“把特工派遣到港口和别的地方没有用”,除非他能够“留住他们并给他们钱”。他认为“他每年至少需要500英镑和一个助手”。

卡明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间谍网以及丹麦的航运报告特工,完全没有对德国在1914年8月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提出任何警报。虽然事先预料到了大规模的进攻(但德国人没有通过马斯特里赫特阑尾),时间却完全出乎预料。卡明机构在战前真正的成功是在技术报告方面,特别是德国海军建设的报告方面。卡明一个最优秀的特工(也是报酬最高的)赫克托·拜沃特,他称之为“H?O”,在1913年到1914年间提供了一系列常规报告。虽然鲜有详细情报,杰克逊上尉却于1913年4月在海军部“说H?O提供了大量好东西”。1914年,一份关于德国海军舰炮的报告被认为很重要,以至于H?O本人亲自去伦敦就报告内容接受海军上将雷金纳德·图帕的询问,后者曾在普利茅斯海军学校指挥过射击。H?O还报告了航空方面的情报,这是海军部另一个优先考虑事项。

1914年1月,另一个特工提交了一份有关飞船(飞艇)的“重要报告”。麦克多诺告诉卡明,海军部航空处处长莫里·休特上校高度评价该特工的计划,“而且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多付给他报酬”。卡明的特工所提供的技术情报,在海军情报局德国科科长、舰队出纳员查尔斯·罗特搜集整理德军潜艇和战舰建设的日记中,都保留了痕迹。卡明能够向海军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这在1914年3月的日记条目中就有所反映:“罗特要我向他提供秘密建造潜艇的情报,他说他们提到了U??,但也许是U??。他说他们大约要建五十艘。”虽然卡明的特工在搜集技术情报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工作的作用仍然低于预期。尼古拉·希利曾提到这一类情报在海军部遇到的抵制,海军部专家们固有的观念致使他们对强调鱼雷、潜艇、地雷和飞机重要性的情报表示怀疑。[28]

特别情报局头五年的成长,在情报局两个处1912年4月到1914年9月的会计账簿中均有所反映。1909年,情报局预算为2000英镑,到1912年已增加到将近11000英镑。尽管一开始曾设想这笔钱应该在凯尔的“国内处”和卡明的“外情处”之间平分,但1912年12月,凯尔“国内处”的经费是472英镑,卡明“外情处”为810英镑,尽管这包括付给G?O两个月的报酬125英镑。卡明和他5个以国内为据点的手下的薪水加在一起还不到每月200英镑,不及国外特工的一半。到1913年12月,两个处的年度预算已经涨到了15572英镑,卡明这一边的经费增加到国外特工每月841英镑,国内特工每月428英镑。尽管凯尔那一边的经费在1914年有所增加,到战争爆发前夕,仍然大大低于拨给卡明的钱。所有这一切即将发生变化。在战争年代,两个处的规模和预算都将呈指数级增长,这一切即使在1914年就已经初见端倪。但卡明这一方会如何应对未来几年的挑战,甚至它能否作为一个自制机构生存下去,尚有待观察。

1914年初夏,曼斯菲尔德·卡明的日记中还没有战争迫近的感觉。6月28日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和随之而来的“七月危机”,都未留下任何记载。只是从7月的最后一天开始才有了活动异常的感觉。那天,卡明会见了一个新成员,少校塞西尔·卡梅伦,特工AC和另外两人。卡梅伦带着卡明提供的无线电密码,将于当晚越过英吉利海峡去巴黎与一个人接头并立即前往迪南,然后在法比边境的季薇镇存身。8月2日,他把更多密码交给另一位同事,后者借了一辆车和司机,“动身前往布鲁塞尔[法语],途经多佛和奥斯坦德”。从德国境内传来的情报自然优先受到高度关注。7月底,卡明获得海军司令奥利弗的批准,派一名女特工去柏林,并同意支付她100英镑在那里工作一个月。她去那里具体做什么没有记录,但卡明在此时考虑采取这一行动,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英国的突然性。8月3日,这位准特工向卡明保证能弄到合适的证件使她能够去德国,但第二天他却被迫让她推迟,“因为她没有护照”。1914年8月4日,那天最后一条日记写道“对德宣战——午夜”。

同类推荐
  • 警察岁月

    警察岁月

    这本书,并不是真实的事件,但是,给我们展现了人的两面~善良和邪恶,让我们领略故事带给我们的原风景!
  • 草根崛起之一个贱痞三把枪

    草根崛起之一个贱痞三把枪

    一个集人性弱点,自私,自大,狡猾,贱,痞于一生的孤儿,如何成长为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革命志士。
  • 我和孙女的二战

    我和孙女的二战

    我用80年的时间去忘记一些人,结果只令他们的轮廓在我脑中更加清晰。80年前,我十九岁。我是伦敦地下的枪手,我在酒吧买醉,我在女人的床上沉睡,我在枪林弹雨中生活。70年前,我二十九岁,我有七个生死过命的兄弟,我有四个爱我的女人,我选择拿起枪,参加了二战,用生命去捍卫祖国的荣耀。60年前,我三十九岁,我的兄弟没有了,我的女人们死了……青春无敌,也难敌炮火的摧残,再美的世界,毁灭也不过一颗原子弹的投放。50年前,我选择用一生去遗忘那段岁月。一年前,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带着我的孙女,穿越了时空,回到了80年前的那天。这一刻,我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 我是特种兵之海军

    我是特种兵之海军

    现实版“小庄”,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一个普通毕业大学生因家族使命而参军入伍从此改变命运的故事。军事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很多,却没有一部是真实讲述军旅生涯的,每一部都离不开作者的虚构和幻想。我不是许三多,我不会去鼓励当代青少年参军入伍,也不会去激励战友们发奋图强,更不会讨好似地说那么部队的好话,我只会记录下我身边真实发生过的事。我也不是特种兵小庄,顶撞上级赢得“刺头兵”的称号从此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不会以所谓艺术家的头脑去讨领导开心;我就是我,一个平凡的兵,平凡的一介草民。然而,我的军旅生涯却充满了未知的不平凡,多年后有人说,我就是第二个特种兵小庄......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热门推荐
  •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巨大的浮空岛漂浮在万里浮云之上,一个男子坐在金銮之中,双眸闪动着银芒,穿过云层看向这万里河山。岛屿中央,一座通体乌黑耀眼无比的巨石之上,几个金色大字铭刻其上:锦衣卫天都。
  • 农家丑媳

    农家丑媳

    二十一世纪私房菜老板叶青青,一觉醒来成为一名“沉鱼落雁”农家媳,村人嘲笑她丑,她咬牙发奋,良田大宅、连锁店铺、聪明包子、健壮夫君、美貌身材统统拿下。可突然蹦出个娘,勒令她嫁给土财主。她谎称有孕,相公夜夜化身为狼了。额,相公的身份有点可疑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渎灵

    渎灵

    为了给妹妹赚治病的钱,小海踏上了旅途,虽然前途未知,但他仍旧是坚定,自己一定会将妹妹的病治好。
  • 捌伍

    捌伍

    有人说八零后是改革开放彰显个性的一代,现在回头想想,小时候吃几分钱的冰棍,拍洋片儿,看露天电影,盼着过年买新衣服,然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最后发现跟自己半毛钱没关系。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全得自己打拼,也不一定能摸到成功,自尊心被碾碎一地,还要装着说我无所谓。宏观的角度看不到微观世界,高楼就是蚂蚁眼中的好几个珠穆朗玛,而我们大概就是不知疲倦搬方便面渣的蚂蚁吧。你可以说这是消极,也可以说这是无可奈何,但我想说,它或许真的就摆在那里,只是大家都穿着国王的新衣,逃避着,奔放着。无论怎样,人生就是如此,我们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前进,不知道天高地厚,知道了,受了罪,也得咬牙继续在路上。
  •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了生存而承接下永恒的契约,自此行走于只存在于幻想的世界中,为那频临破灭的世界献上微弱的希望。(没有太监,只是换了一个平台战斗而已。)这是一个人不断变换着形态在世界间旅行的故事(那个...本书之前叫《都市之制卡者》,书友建立QQ书友群了,卡牌审判协会253025294。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玩。)
  • 恶魔在身边:高冷总裁不像话

    恶魔在身边:高冷总裁不像话

    寻伽,作为神侍一族目前灵魂纯洁度最高,是灵力天赋最强的孩子。然并卵,她的确天赋不错,可是缺乏条件啊摔,没有信仰之力啊!她以为她可以简简单单过完一生,只是,当某天,寻伽遇上某个男人时彻底慌了,这,这,这世上竟然还有魔?活生生的那种?!寻伽倒吸一口冷气……寻伽叹气,而且,自此后,她就莫名被某男缠上了。某男斜睨她一眼:老婆,是你先向我求婚的。作者有话说:圣女和魔的CP,宅女VS伪高冷(啊?什么神、魔才是CP党?!我听不到啊,你说什么?)扒掉一切外皮,其实就是普通甜宠文
  • 黑帝师传

    黑帝师传

    他出身京城正统武林名门——第一邪派世家。却因师傅遗命身入白道,遭连番折磨。他本想成为一个低调平凡的教书先生;却意外成为了广东第一才子,拳打犯贱管家,脚踢恶霸王爷。他本想粗茶淡饭,了此一生;却是鲜衣怒马,看尽繁华。他本想娶妻求淑妇,美丑不论;却连连虏获佳人芳心,闹得全京城上下的雄性动物对他人人喊打。从退隐开始的人生,竟让他成为天子之师。他是黑色的帝师。颠覆你对为人师表的传统想象!重新开启你对阅读的传统乐趣!
  • 日久生婚

    日久生婚

    一夜算计,她惹上了亚洲最神秘尊贵的男人。第一次见面,男人甩下千亿聘礼:“为我生下帝国继承人。”说好了交易完成之后放她自由,他却全球通缉。“夫人逃跑了,还要和别的男人结婚。”“我的女人谁敢娶!”他对她一宠上瘾,势要将宠妻进行到底。全球羡慕她杠上顶级老公,却不知老公狠坏狠腹黑。
  • 阴阳经济人实录

    阴阳经济人实录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无神论坚定的拥护者蜕变成自己连做梦都想不到的青年二把刀法师,一步步走来,在与阴阳两届的接触中,完善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 星若殇

    星若殇

    长满雀斑两眼无神的怪胎少女能力超强的天才少年平淡的日子却因为宇宙中未知领地的影响而破灭神秘的黑暗力量将如何被化解还是说世界会因此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