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51800000001

第1章

《老子》上篇 道经

第一节

[译文]

“道”,能说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原,“有”,是万物之根本。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中去观察“道”的微妙,应该从万物不变的根本之处去观察“道”的显豁。 “有”与“无”同出一源而名称互异,它们都称得上是深远莫测的,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奥妙神秘的总途径。

[评析]

本章阐述“道”的本质和特性。老子第一次提出“道”这个哲学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微妙玄虚。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或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第二节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丑的了;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就知道什么是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随顺。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倡导,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评析]

本章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各自以对方存在为依据,同时还阐述了“无为”的思想。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一切事物的存在,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鲜明地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应用]

居功而不夸耀——要善于隐藏锋芒(第二节)

《老子》中的“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原意是: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要善于隐藏锋芒。

老子是个大智者,但他从不表现自己,并劝告世人不要太爱表现自己。因为,显山露水,出尽风头,带来的往往是无穷后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张扬自己的才能,不会吹嘘自己的功绩。

盛名之下要韬晦,才能不开嫉妒之门;成功之后要谦虚,方可免走忿争之路。也就是说,越是“春风得意”之时,越要韬光养晦,以免被人由嫉生恨。

春秋时代,孙叔敖很得楚庄王的信任,三次出任楚国令尹,权力很大。

有一天,狐丘地方的一位老者问他:“你是否知道,别人对你有三种怨恨情绪?”孙叔敖说:“我不知人们怨恨我什么,请您多多指教。”

那位老者告诉他:“你的爵位高了,那些尚未显贵的士子就妒嫉你;你的官职大了,君主就会疑心提防你;你的俸禄丰厚了,想沾你光的人就会对你有怨言。”

孙叔敖感谢老者的提醒,并对他说:“我有办法平息这三种怨恨情绪:爵位越高,我的态度就越是谦恭卑顺;官职越大,我就越发小心谨慎用权;俸禄越丰厚,我施给别人的财物就越多。”

孙叔敖正是用这三种方法,处理好了有关的人际关系,平息了人们的怨恨情绪。正因为孙叔敖从来不表现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荣宠,不吹嘘自己的政绩,所以能够善始善终,深得好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则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而锋芒毕露的人则难以得到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可能直接影响着你的成败。假如你人缘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津津乐道,即使你做错了事,冒犯了别人,别人也会善意理解你的过错。

但如果你人缘不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要说做错事了。即使你处处谨慎小心,事事正确,别人也会不以为然,不拿正眼看你。所以说,尽量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一些能力强、学历高的人在表现自己的才华时往往恃才自傲,甚至与领导去做比较,表现出蔑视领导的倾向。这样的下属很容易成为领导的重点打击对象,无论你多么优秀,只要你激怒了领导,那么,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小赵是某名牌外语大学毕业生,分配在外事部门工作。由于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开始很受领导的器重,并准备派他出国深造。但一年后,这个很让人眼红的机会给了另一个各方面都不如他的同事。再后来,小赵在这家单位呆不下去了,不得不辞职去了另一家单位。事后,他也很悔恨自己在原单位的领导面前太爱卖弄了,时不时就对领导来两句英语,正巧这位领导没学过英语,所以小赵的行为很让这位领导反感。所以说,小赵在原单位“混不下去”也就很正常了。

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要想适应社会,首先得知道隐藏锋芒,而在关键、必要的时候再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的过人之处。否则,如果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把别人都比得黯然无光,那么,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大文豪肖伯纳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仰慕。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可笑。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肖伯纳幡然悟,他明白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变自我,不仅仅要失去朋友,社会上将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所以他决定:以后再也不自我卖弄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常常锋芒毕露会使一个人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懂得隐藏锋芒,将才华用到正地方,才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颇有影响的富兰克林,在年幼的时候非常自以为是,在任何人面前都是一副自信自尊的神气。幸亏有一天,一名长者指出了他的这一缺点。

“你的一切意见,”长者说,“对每一个与你意见相左的人都无异是一种打击,所以,没有一个人是乐意听的。你的朋友们甚至觉得你不在时反而更舒服!对你来说,这无疑这是很糟糕的。”

富兰克林——这位未来的领袖人物因此气焰大挫。经过认真的反思,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处事方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我自己的意见,当我碰到任何可能引起争辩的话题时,决不说‘当然’、‘无疑的’或其他各种表示肯定语气的话,而一般采用‘在我看来’或‘我想可能是这样’或者‘据我想像起来,大概是这样的’或者就是‘如果我的看法没有错的话那么应该是这样的’这类说法。”

“这种习惯,在我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想要让人赞同于我的见解时,是很有好处的……以谦虚的态度来提出我的意见,常常可以增加我发言的机会,减少碰钉子的机率……”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习惯,所以我才得以能够影响我的人民……因为我实际上是一个最糟糕的演说者,我几乎没有什么辩才,常常需要讷讷地寻思着一些适当的字眼,而且发音还老不准。不过,尽管如此,人们都乐于接受我。”

人们都不喜欢那种在什么时候都希望自己成为关注中心的人,他们甚至恨不得当场把这些爱慕虚荣的家伙的华丽外衣撕开,让他们露出丑陋的真面目来。他们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恰到好处地表示出自己的谦逊,是博取众人支持的最好办法。

弗里克在他的早期事业中之所以能扫除障碍,步入坦途,原因就是他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使得他30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向百万富翁进军了。

他曾经在麦克伦姆和卡莱尔大商场里做推销员,每周只能挣到八美元。当时那个商场一共有20名推销员,个个都在卖命地工作,以求取得好成绩。在这些人里,弗里克是最后一个进店的。他的努力使他后来者居上,在所有推销员中名列前茅。

在弗里克的同事中,有一位名叫柏莱尔的推销员,颇得许多人的赞许。在弗里克到来之前,这位同事不但“好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推销员中的领袖”,而且还享有 “为上等客人服务的权力”,这种特权,是“所有其他的推销员拱手奉上的”。弗里克想要进攻和打倒的,就是这个人的特权!

弗里克是聪明的,他既达到了他的目的,没有给自己树敌:他在对付这个人以及别的同伴时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弗里克把柏莱尔仔细衡量了一番后,看准了他是一个虚荣心很重的人,弗里克确定柏莱尔所希望的,就是想让人知道他有多么了不起。所以,弗里克就在这人面前绝不表现自己。虽然弗里克的胜利也会使柏莱尔感到“苦闷心酸”、“非常不自在”,但是由于弗里克能体会到柏莱尔的情感,并经常去安慰他,所以,他最终赢得了柏莱尔的好感,并且博得了推销员们的一致爱戴。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弗里克这只“出头鸟”不仅没有挨打,反而获得了那些不如他的人的友谊和好感。能够做到这一点,可真是不容易,秘诀是他善于隐藏锋芒的明智之举。

可以说,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没有一个是不以谦逊著称的。只有那些肤浅而又短视的人,才会喜欢在众人面前吹嘘自己,才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别人注意他做了多少事情,提醒别人自己的知识多么渊博,生怕别人忽视自己了。越是平庸的人,越是急于想让人明白他是聪明过人的,而和他相比,他周围的人都是傻瓜。伟大的人物,往往能超脱越这种浅薄的虚荣。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虚荣不仅不会给自身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它只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一个真正的领袖绝不会自高自大,他不会让民众感觉他是在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的,相反,他会使民众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海·约翰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和人谈话时便采用这种策略。毕修勃曾经这样写道:“他(指海·约翰)谈吐不凡,好像他的灵感是从听众那里得来的,而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在这点上,他很像法国具有谈话天才的雷加米尔夫人,对那些和她讲话的人,她总是设法使别人自我感觉很好。”

那些具有典型领袖才能的人,和人相处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让别人在自己面前感觉到自卑。泰勒,这位伟大的管理大师,他就知道该巧妙地抑制住他的“自我”,甚至在和下属们讲话的时候,他都不肯把“我”字挂在嘴边。

如果你是聪明的,如果你想成就大事,那么,就隐藏起你的锋芒吧,这样,是于你有益的。

第三节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竞争;不重视稀有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人贪欲的东西,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净化人的心思,填饱人的肚子,削弱人的志向,强化人的体魄,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让聪明的人也不敢胆大妄为。以这种“无为”的态度去处理政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评析]

本章进一步阐述无为的思想。老子看到了古代社会现实****不安、矛盾突出,所以提出“无为”思想来减轻或避免社会矛盾。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人们回到一种“无为”境界。人人与世无争,社会就能安定;个个心安理得,天下便会太平。

第四节

[译文]

道像器皿内的空间一样虚无,使用时不会盈满。它是那样的深邃啊,好象万物的主宰。消磨它的锐利、锋芒,排解它的纷扰,隐蔽、调和它的光芒,把它混同于尘垢之中。它是那样的无形无象,隐没不见,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何物所生,似乎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

[评析]

这一章是对“道”的描述和赞颂,说明了道的本质和特点。老子告诉人们,“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的。它发挥的作用没法加以限量,可以说是无穷无尽、永有枯竭的。它深沉似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

第五节

[译文]

天地不存在偏爱之心,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不存在偏爱之心,对待百姓也像对待“刍狗”一样。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其中空虚而不穷尽,愈动风就愈多,万物源源不断地生化而出。议论太多,往往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清静。

[评析]

本章从政治的角度阐述无为的思想。老子在这里表明了他唯物主义的天道观、纯理性的自然观,并由此推导出“无为而治”的理想政治,实际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社会观。

第六节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就像微妙的母体。这微妙的母体的门户,就是天地的根本,是万物的根源,连绵不绝。它就是这样不断地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评析]

本章说明道是万物的根源,继续描述和颂扬“道”的意义和功能。“道”是永恒存在的,它是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主宰,孕育万物,生生不息。从时间而言,它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

第七节

[译文]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的生存才运行,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置之于后,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安然存在。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评析]

同类推荐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方与圆大全集

    方与圆大全集

    方圆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永恒智慧,是玩转乾坤的至高学问。为了让读者既能充分了解方圆哲学,又能游刃有余地使用方圆之道,把握好方圆之度,我们推出了这本《方与圆大全集》。本书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阐释方与圆大智慧的作品;是从浅显到深奥,完整展现方与圆哲学的经典;是同类图书中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方法最实用、技巧最丰富的版本。全书共分六篇,分别为“方与圆”、“方圆智慧——以方容圆,以圆纳方”、“为人之道—一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处世之道——能方能圆,亦方亦圆”、“商海之道——有方有圆,名方实圆”、“谋略之道——由方而圆,由圆而方”。
  • 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本书阐述了一种李开复认为可以导向成功的思维方式,还收录了一些李开复在给学生的回信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段。
  • 赢在办公室

    赢在办公室

    职场不仅提供个人以生存的平台,同时提供的也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依靠团队的力量,运用自己的修养、智慧、谋略,经过拼搏和坚持,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赢在办公室——用历史名人的智慧学职场生存之道》就是这样一部职场兵书,它收集当今职场人士的成功之道,融汇历史名人的处世法则,两相对应,娓娓道来,精彩纷呈。读者用心领会,得之一二足矣。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职场兵法,活学活用,必能裨益终身。
  •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精英是如何练成的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精英是如何练成的

    《西点军校成功密码》内容简介:失败,某种程度而言,每个人都会失败西点军校让你明白这样的事实:你能做的远甚于你想的——而在某些时刻,你就不能再做了,责任,这是一个基本理论如果你早点给人以责任,给他们闯荡的机会,他们就会去闯荡信赖,你是否有能力让人们跟随你冲进枪林弹雨或网络灾难,取决于你是否有能力让他们相信你心中装着他们的利益灵活性,组织结构是重要,但行为的可预见性则是关键,在混乱无序的情况下,领导者必须能在忙碌中决簧。
热门推荐
  • 凶星伐罪

    凶星伐罪

    我乃世间遥不可及之巅峰与终末。以双手撕开青天之人,卑微且渺小之人,汝将亲自领略世界之宽广无垠。
  • 炎寒

    炎寒

    因果,世间本没有所谓的因果,然人的出现,这因果也就像并蒂莲,与人相生相合。有人问:什么是因?什么是果?种的什么因?得的什么果?佛语: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世间善恶,怎分对错?双手累累血债,是恶?心系苦海沉沦,是善?身世坎坷的少年,肩头背负的是家人的情谊?亦或是这天下的安宁?在大汉王朝的轨迹中,他,扮演怎样的角色?
  • 末世之沙漠里的青青城

    末世之沙漠里的青青城

    末世之后,大西北被风沙吞噬,唯一存在的,就是那做城,世人称之它为:青青城。青青城取名来自,董卿青的青青,还有这座城。白皙垂死,他捏着董卿青的脸,温柔的道:“青青,我死了,你怎么办?”董卿青被欺负,邵军是第一个站出来,拉起她的手,宠溺道:“走,青青妹妹,我们去欺负回来。”董卿青城外与丧尸搏杀,白翼尘替她抵挡丧尸:“我说过,站在我身后”最终,董卿青陷入泥潭苦苦挣扎,温岚来临,掀起腥风血雨,救她于水火之中:“才多久不见,你就混成这样了?”
  • 凶宅怪谈

    凶宅怪谈

    二十年前,红衣女鬼血洗荒村,双杨树下,杨背在婴尸堆里一声啼哭,二十年后杨背重新踏上灵异之旅。一夜艳遇,身边的女孩却变成恐怖纸人;午夜守灵,棺材里探出的一只怪手;女鬼索命,他被种下人面鬼疮,签下换命合约,却必须把中国十大鬼宅都住一遍……八目婴尸、阴宅探秘、无头女鬼、十降全修,到底是活人作怪还是死灵跳舞?不看凶宅,今天晚上我就去找你……
  • 骗经

    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怀念也回不到从前

    TFBOYS怀念也回不到从前

    很高兴让我遇见你TFBOYS可是事与愿违你我遇见不如不见因为这样我们都可以不用受到伤害但是你记住我永远爱你
  • 恶魔继承人:校草大人放开我

    恶魔继承人:校草大人放开我

    “慕以辰!”“恩?老公在呢”慕以辰一脸坏笑的看着她“你混蛋!走开啊啊啊!”苏星辰见他这幅模样,连忙倒退几步“怕什么?”慕以辰停下脚步“我很可怕?”“没,没有”星辰立刻否认了,还挤出了一抹笑容,慕以辰这才满意的摸摸她的头“这还差不多”他把脸凑到苏星辰的耳边“别忘了你小跟班的职责”之后抬起头,心情大好的向门口走去,苏星辰红着脸,快步跟了上去
  • 忆天记

    忆天记

    我辈修士,追寻永恒,势可破天。天地蹦碎,只需一指,万物复苏,只需一念。奈何世间永恒极少,潮汐将至,第九天将亡,最后一刻方才明悟,留不住永恒,留的下回忆!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进状况和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论、城市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新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和国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项目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国资公司典型案例研究。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分析和模式创新的著作。
  • 止游记

    止游记

    有时候会想起那些人,在我走失之后,只有他们可以找到我。下雨天,三藏找不到他的马,也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地方。在山下,行者突然想起故乡的桃子,不知又烂了多少。猪从山洞里钻出来,决定再也不当肥宅啦,要去山下找他梦里的小姐姐。沙僧看看天上,又是月上柳梢头,可以杀人黄昏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