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1500000014

第14章 民间俗信(4)

“九五至尊”是帝王的代称,宫廷处处也都体现着皇帝的权威。例如,天安门城楼的城台共设五个门洞,横面一排设九间,竖进设五间。故宫里的其他房屋也多是九或五个开间。

《易经》对我国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极为深刻,所以,人们将“至尊”定为“九五”,用“九五至尊”代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

紫禁城画据说,紫禁城中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为什么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民间推测,这个数字是为了满足皇帝“九五至尊”的愿望。前文已经说过,《易经》中将奇数定为阳数,偶数定为阴数,九是最大的阳数,五居正中,因此有九五为天子卦象一说。又因为皇帝被称作“万岁”、“万岁爷”,平日所用的其他的一切数字都不能超过万,而涉及皇帝的数字又必须是最大、最多,能够彰显皇帝权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修筑皇宫时,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子。关于这个数字,在我国还留有一个传说。

传说当初修筑紫禁城的时候,永乐皇帝把宫殿的房间总数定为一万间。但是,在他下了这道旨意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梦见玉帝在天宫召见他。玉帝对永乐皇帝大发雷霆,说紫禁城这一万间房子就要压过天宫一万间房屋的数量了。永乐皇帝醒后,连忙召进刘伯温再商此事。刘伯温最后将宫殿的总房间数定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样既不会惹怒玉帝,又不失天子的尊严和皇家的气派。紫禁城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各个宫殿高大雄伟,金碧辉煌,很气派。永乐皇帝非常满意,随即问刘伯温:“这宫里的殿堂确实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吗?”“正是!”“那这个半间在哪里呢?”“这半间房在西边儿的一间配房里。”永乐听此更是高兴,重赏了刘伯温许多金银。

实际上,迄今为止,故宫里房子的总间数是八千七百零七间。当时刘伯温去民间采购建筑材料,看到百姓们过得很苦,就改换图纸,实际上只建造了八千多间。他虽然向永乐皇帝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但心中却想紫禁城这么大,谁会数得过来这儿有多少殿堂呢?而且也没人真会去数。

于是,这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了。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哪里呢?原来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有两根绿色的柱子之间的间隔是五尺左右,古代将四根柱子看成一间,而这就是传说中的半间。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这半间房指的是文渊阁的楼梯间。文渊阁有两层,楼上是通为一间,楼下是六间,意为“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楼阁巧妙布局,增加了使用面积,在西边,二层之下、一层的楼梯上设置了一个半间,作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半间。

事实上,紫禁城的房子间数一直在变化。比如太和殿本来是面阔九间,康熙时加建了两面防火隔墙,就成了十一间。而东路宫殿则是乾隆时期修建的。

因为“九”是人们喜爱的数字,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义,所以,民间多流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说法。曲阜的孔府是我国最大的官僚府邸,其中也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古时,不论是皇家还是平民百姓都特别钟爱“九”这个数字,虽然不见得有这么多间房子,但这样的说法却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

除夕钟声为108响的由来

除夕古钟除夕夜,迎新年,听钟声一百零八响,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这一百零八响蕴涵了人们希望辞旧迎新、国泰民安的吉祥喜庆之意。由于各地民俗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一百零八响的敲法各有不同。根据《鸿雪因缘图记》中记载:“京师、河南是:前后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声;苏州是:紧十八,慢十八,中间十八徐徐发,两度凑成一百八;杭州是: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其他地区还有多种不同的敲法,虽轻重缓急各不相同,但均为一百零八响。对于一百零八响的由来,说法也各不相同。

其中一种说法结合了人们对数字的神秘看法和对天时文化的理解。易学中,以天为阳,九则是阳爻中最大的数,是吉祥和极高的意思。一百零八里包括了十二个九,其中的十二预示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和天干、地支中的十二个地支。而九被理解为三乘三,即阳数中的阳数。人们敲钟一百零八下,意思是将地下聚集的全年的阳气都唤出来,有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的象征寓意。

另一种说法是,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和古时人们说的七十二候加起来,正是一百零八。因此除夕的钟声要敲一百零八下。

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源自我国的宗教。佛家说,人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和尚手中的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敲钟一百零八下,有消除烦恼,求得来年健康快乐的寓意。道家中的一百零八则是指三十六天罡(ɡānɡ)和七十二地煞星。

一百零八响的钟声标志着除旧迎新,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一百零八响的由来源自人们对数字和时间的文化意义上的理解。

山东人见面叫“二哥”

“二”在民间俗语中并不是人们很喜欢的数字,而且人们常以“二”来表达鄙视、贬评的含义。如“二房”、“二百五”、“二手货”等。但是,当你见到一个山东人时,却要称呼对方为“二哥”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和崇敬。这是源自何处呢?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流传最广的是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和武松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都有记载。武大郎猥琐的形象,令人们感到羞耻;而武松刚直、正义、强壮、疾恶如仇的形象令人们敬佩,被人们称为“山东大汉”,代表了山东人的形象。山东人由此喜欢上了“二哥”的称呼。

在民间流传的其他故事中,老大也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在山东版“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牛郎有一个大哥,然而他的大哥却因为娶了一个凶狠的老婆变成了“妻管严”。兄弟俩的父母双亡后,老大将牛郎轰出了家门。老大、老二因此分家,老大也成了一代代山东人谴责的对象。在山东版“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还有很多老大因贪婪而欺骗老二的具体情节,其结果也都是老二受到神灵的点化或别人的帮助化险为夷,老大最终却一头掉进了自己设计的陷阱,受到应有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山东人对老二的喜爱,对老大的厌恶。

山东人最大的骄傲就是孔子,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备受古今中外之人的崇拜。巧合的是,孔子正是排行老二。这也是山东人尊崇“二哥”的一个原因。

对于山东人喜称“二哥”的缘由,民间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一种是说山东本地的民俗认为,三兄弟中,一般老大憨厚,老二精明能干,而老三却比较娇惯。另一种是说山东人为人谦虚,不愿被人称作“老大”,而愿意被称作“老二”。

但也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喜欢“二哥”这一称呼。山东南部地区的人们就忌讳别人叫他们“二哥”。当地有“老大王八老二鳖,只有老三是好人”的说法。其他的民间俗信也将“二”赋予了鄙视的含义,若非在家族排行中,人们会将“老二”的称呼当做极大的侮辱。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民间认为若七十多岁的老人来家里做客,不能留他住宿;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家里做客,不能留他吃饭;九十多岁的老人来家里,不能留他久坐。若不这样做,会给家里带来灾难或不吉利。看上去这似乎违背了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但是从我国传统的赡养秩序和丧葬习俗方面来说,这却是人们尊重老人、孝顺老人、遵循伦理道德的行为。

在我国,人进入老年后,就由子女赡养至寿终。一般是由老人的亲生儿子尽赡养义务。若老人没有儿子,就由招进的上门女婿或过继认养的儿子来赡养。所以,老人始终不会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他们最大的理想就是“寿终正寝”。我国赡养长辈的道德准则也是“孝顺”,“孝”是指竭尽全力赡养父母,“顺”则是指遵从父母的愿望。因此,让老人圆满地寿终正寝才是遵从了父母的愿望,对父母尽了孝道,而不被社会舆论谴责。

人到七十以后,已经到了垂暮之年,随时可能会病逝。亲戚朋友家对老人不留宿、不留饭、不留坐,就是为了让老人在自己家里寿终,避免其在外病逝。若老人病逝于他乡,儿女们会因不能满足老人的心愿而受良心的谴责,在社会舆论中遭到道德责备。若老人逝于亲朋家里,亲朋也会因为尴尬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家中若有年过七十的老人,儿女们不便劝他们去走亲串户,亲朋也不会在家里劝老人逗留。但是,为了与老辈交流感情,人们也不能将老人孤立在家中。于是,民间就形成了逢年过节走亲串户,年青一辈主动上门看望长辈的习惯。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窝刺。”人们常将七十三和八十四当做老年人难过的“坎儿”。据说,这是因为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孟子活到了八十四岁。孔、孟是民间崇拜的圣人,他们归天的年龄就逐渐成了不言之年,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年龄上的“坎儿”。

为了过这个“坎儿”,在民间还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习俗。比如在河南,逢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家人会给老人买活鲤鱼吃,吃了鲤鱼之后再猛地一跳,就代表蹿过了这个关口。还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年的春天,由老人的女儿亲自为老人煮两个鸡蛋,然后悄悄地拿到麦场上滚上几圈,再带回家,让老人躲在家门口吃掉。这样做的意思是说,老人就像鸡蛋似的神不知鬼不觉地一个骨碌就过了这一关。

各地年龄禁忌

包公像世界各地都有年龄的禁忌,我国各个地区对年龄也有各种不同的避讳。在我国中原一带,人们除了不喜欢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外,还避讳说四十五、一百岁等。

据《北平风俗娄征·语言》引《朔纪》中记载:“燕人讳言四十五岁,人或问之,不曰‘去年四十四岁’,则曰‘明年四十六岁’,不知何所谓也。”据说人们讳言四十五岁是因为包公查陈州放粮这一年正值四十五岁。这一年陈州大旱,皇帝派人到陈州放粮。放粮的官员私吞粮食,欺诈百姓,使得民间怨声四起,百姓纷纷状告放粮的官员。包公为破解此案曾乔装成妓女的奴仆,这种奴仆在民间被人们称作“王八”。而“王八”是骂人的话,人们出于对包公的崇敬将四十五岁这一年叫做“骂年”。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忌言四十五岁。

对于人们讳言四十五岁的习俗,民间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相传包公四十五岁这一年,为擒赵王,曾诈言身死,令其妻假装与前来吊唁的赵王调情,骗取尚方宝剑。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避讳四十五岁是因为人们将四十五岁这一年与凶险、灾祸和不幸联系到了一起,讳言四十五岁就是在避讳不吉利的事。

再说说“百岁”的忌讳。民间常说的“百年之后”、“百年好合”一类的词语,其实都暗指百岁是人们寿命的极限。所以,人们忌讳说百岁。即使是正好一百岁整,也要将年龄说成九十九。在山东的一些地区人们还有用百岁来指刺猬和驴等动物的习俗。

在年龄的禁忌中,各地区也有各自的习俗传说。在山东,男人避讳说四十一岁,到了这一年,必须跳过去多说一岁。传说人们忌讳四十一岁主要是因为这一年妨妻。

河南地区的人认为人在八十一岁的时候病逝是非常不吉利的。九九八十一有财数算尽、后代破败的意思。河南当地人家若有老人死时八十一岁,就会在他将要断气时,将算盘拆散,隔着窗户往外扔出,以破不祥的预兆。

俗语中还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的说法。东北一带的老人在六十六岁生日时,儿女会给老人包六十六个比较小的饺子,让老人一次吃完,才算平安地过了这个“坎儿”。天津有“六十六一刀肉”的民间谚语。在老人六十六岁时,由女儿给父母买来一块“肉”,让老人顺利地渡过这个年龄的“坎儿”。传说这样做是为了还阎王的债。

在中国台湾,人们则多忌讳岁数逢九,将有九的年岁视为厄关。据说,这种心理与九为最大吉数有关,有过此最大之吉,必走下坡路转为凶的意思。

然而,在安徽却又有不同。安徽的男性老人做寿都是做九不做十。这是因为“九”与“久”谐音,有长久的意思;而“十”与“死”谐音,人们忌讳说到死亡。

淮北地区,老人逢六十六、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这些年龄,都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子女亲朋都会前来庆贺。在中年人中,男性忌讳三十三和三十六。因为“三”与“山”谐音,三十三岁又与“山”接近,被认为不吉。另外,民间还有“人人都有个三十六”的俗语,说的也是忌讳三十六岁。安徽安庆地区的人,若宗族兄弟中有到三十六岁的,人们就会送他一只老母鸡,帮他消除灾祸。

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人们对年龄的禁忌各有不同,说法也五花八门,枯燥的数字被人们演绎得妙趣横生。人们对年龄的不同认识其实全部源自人们对数字和文字赋予的不同联想意义。

数字中的吉凶

同类推荐
  •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一些主要文化名城、文化名镇的历史渊源,以及鲜为人知的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俘获冷美人的心

    俘获冷美人的心

    凌辰国际的新一代掌门人,凌辰,拥有着无数年轻人梦寐的家世,也是无数女孩子心目中的金主,英俊且才华横溢的一代枭雄!冷欣,一个生活极其简单的人,不畏惧所有该来的灾难,无所谓爱与不爱,仿佛爱情从来和自己无关,关心的人很少,挚友也只有两个,当遇到霸道的总裁,“爱我还没学会,等什么时候懂了再说!”爱,还没有学会?在凌辰的眼里,这就像是天大的笑话,难道白马王子的梦不是每个女孩子们有的吗?那么他就要挑战这个女孩子看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赛尔号之小米的进化

    赛尔号之小米的进化

    小米是一位神宠,但他有着进化驱阻折。昔日被消灭的恶灵兽魂魄复活,光之石的背后竟然有一个惊天动地的阴谋,谱尼的复苏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小米能否通过这一系列的困难,成功进化?
  • 玺墨

    玺墨

    桂花树下,只因她的回眸一笑而牵动了他的心。从那时起她的生活里有着他的陪伴,她也见证了他幕布下的辛苦。从那时起他的生活里只有她,每天想着怎么宠她爱她,她就是他的动力,为她,不管什么都可以做。(本书属虚幻,切勿信真)
  • 守护甜心之宇宙之星

    守护甜心之宇宙之星

    神之预言传说宇宙之神和五位元素之神及将苏醒。当神15岁的时后力量爆发。神的元素光,暗,电,火,水,草,土神灵及将苏醒
  • 红色斧头

    红色斧头

    红色斧头,在那里出现,在那里腐朽,在那里腥风血雨。红色斧头砍向你!!!红色斧头专属群55172925望多支持广发言
  • 青春从未散场

    青春从未散场

    有没有一个人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的他都会喜欢你;有没有一个人是你不管多么优秀他都不会选择你;有没有一个人是他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可你却没有和他在一起的人,他(吴世勋)、他(某晓飞)他(蓝雨)女主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三个男生的不同感情。亲情、爱情、友情,我改何去何从?(此作品既然大家不喜欢我也不知道如何删除,只好选择放弃这本书了,还有如果大家觉得我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大家无法接受那我道歉,对不起大家,在以后的作品中我会注意,多加改进的。)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总有一种爱值得留念

    总有一种爱值得留念

    美丽女人面对权力、诱惑,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史诗。。。
  • 错三生

    错三生

    阴差阳错,在青青校园里,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欲拒还迎,最终不了了之。作为中间牵线的红娘,另一个她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于是,一场长达二十年的苦恋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