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3100000010

第10章 乱世群雄(2)

朱元璋跟徐达的这段对话,应该可以算作朱元璋生平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他成就帝业的开端。从这时候起,朱元璋再也不需要听别人指挥,受别人钳制,来一点点求得自己地位的提升,而是成了众人拥戴、以应天府为中心的元末群雄中一支谁都不可小看的力量。

在我看来,郭子兴这点家业就好比是一个家族企业,朱元璋加盟到这家企业的时候,企业是他老丈人郭子兴的。朱元璋虽然凭着能力和努力,把老丈人的公司打理得很好,受到老丈人重视,当上了公司的高管,但是董事长还是他老丈人郭子兴。老丈人死后,朱元璋虽然当上了副总经理,可是在他上面还有他的小舅子,还有他小舅子的舅舅,被七大姑八大姨有亲戚关系的人压制着。直到这时候他才算是真正继承了老丈人的公司,自己当上了董事长,有了话语权,真正管理起了这份家当。这靠的不仅是他的能力,更是他开阔的心胸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换一个人也许早就心理不平衡了,凭什么我干活,别人当头还指挥我呀?我也不干了!朱元璋要是也这么想,他就不会成为朱元璋了,不仅永远不会有他后来打下天下的那一天,就连这时候当一把手的机会也不会有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打着小明王韩林儿宋龙凤政权的旗号,被小明王任命为枢密院同佥,独掌元帅府事。枢密院是宋元以来朝廷掌管军事的重要机构,同佥就是枢密院的副职,在元朝是正四品,可是据专家考证,在小明王龙凤政权,这个枢密院同佥品级要比元朝的官职高许多,是一个从二品的大官。实际上朱元璋就是占据着以应天府为中心的长江中游一带地盘的割据势力,并且从此开始了他的帝王之业。

首先,朱元璋要攻取距离应天府最近的城市镇江。这对于刚刚起家的朱元璋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战,因为他要在民间百姓中树立自己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好形象。于是,他在战前把众将召来,当面一一列举他们放纵士卒的过失,说:“你们知罪吗?”众人惶恐不安,李善长出面求情,朱元璋这才免去众人之罪。随后下令派徐达率兵攻打镇江。并且重申戒戢士卒,不得焚掠杀戮。

几天后,徐达攻克了镇江。这支军队果然军纪森严,不仅没有发生抢掠杀人之事,而且按照史书中的说法,是“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明太祖实录》)。那个时候老百姓哪见过这样的军队呀?一传十,十传百,朱元璋的军队可就出了名了,朱元璋大得人心。那些有大志、有理想的人才,自然也都愿意投靠到朱元璋这里来了。

三、江湖英豪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这话还真不错。朱元璋是个与众不同的英雄人物,可是元末乱世中,出众的英雄人物并不只是他一个。

就在朱元璋攻取集庆的同时,还有两位英雄人物,分别占据了应天府上游的汉阳,就是今天的武汉三镇,和应天府下游的平江,也即今天的苏州。

攻取汉阳的那位英雄名叫徐寿辉。徐寿辉是位“老革命”了,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他就和彭和尚一起起兵反元,组成红巾军,并且被彭和尚推举为皇帝。朱元璋攻取集庆的时候,这位当了五年皇帝的徐寿辉也把国都迁到汉阳来了。

徐寿辉是卖布小贩出身。这些小商小贩,出入于城乡,见识广,朋友多。俗话说和气生财,因此他们往往也很通人情,重人缘,讲义气。徐寿辉虽然也是个生意人,可是只能算是个小商贩,跟做大生意的商人不同,也属于社会的下层,平时结交的都是些平民百姓。一来二去,他就跟传布弥勒教的彭和尚成了好朋友。因为徐寿辉身材高大魁梧,彭和尚他们就说徐寿辉是弥勒佛降世,起兵后,推举他做了皇帝。他们建的这个政权叫天完,年号叫治平。虽然名义上叫皇帝,其实也只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一支,发展得最好的时候,占据了安徽南部的徽州、浙江的杭州,还有湖广,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和江西大部。

徐寿辉虽然有皇帝的名义,但这支义军的实际首领还是彭和尚。这位彭和尚可是大名鼎鼎,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说的就是他。

彭和尚原名彭莹玉,因为传播弥勒教,人们也叫他彭师祖。他的部众,吃菜事佛,纪律好,能打仗。在元末各支义军中,应该算是除去刘福通拥戴的韩林儿那一支外,力量最强大的一支了。

不过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52年,彭和尚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彭和尚牺牲后,这支义军的力量大不如前。虽然皇帝是徐寿辉,但他本来就是彭和尚推出的一个形象代表,并不是因为他有见识有主张。他平时本就什么都听彭和尚的,如今没有了彭和尚,就更没有主意了。

徐寿辉是商贩出身,喜欢追求大城市的生活,汉阳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大城市,他就把国都迁到汉阳来了。

徐寿辉下面有个丞相姓倪,跟徐寿辉矛盾挺大,互相都想干掉对方。后来干脆闹分裂,倪丞相带着队伍出走了。这位倪丞相手下有位领兵元帅,名叫陈友谅。陈友谅看到倪丞相跟徐寿辉闹不和,跑到自己地盘上来,正是自己扩大力量的机会,就趁机把倪丞相杀了,把倪丞相的军队收归到自己部下。

陈友谅杀了倪丞相后,自封平章。这个平章,也是元朝官制中的一个大官,在元朝只比丞相低一级,丞相是正一品,平章是从一品。可是这时候徐寿辉下面没有丞相了,陈友谅就是最大的官儿了。从此,陈友谅就胁迫着徐寿辉,控制了这支义军。

陈友谅是沔阳人,本姓谢,祖上入赘到陈家,从此就姓了陈。陈氏靠打鱼为生,陈友谅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后来就跟着家人在大江上打鱼,大风大浪里,练就了一身本领和那种只有渔民才有的冒险精神。他这个人,有气魄,有胆略,但是生性急躁,野心太大,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因为识得几个字,长大后曾经在县里当过小吏,却跟上司不合,一怒之下,投奔了红巾军。起初只是在倪丞相手下当一名书吏,后来也是凭着战功,当上了带兵元帅,又利用徐寿辉和倪丞相的矛盾,这才掌握了军中大权。

我们在这里不妨把陈友谅的发迹跟朱元璋的发迹作一个比较。这其中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利用元末混乱的局面,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在义军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的是,朱元璋的地位完全是通过自身能力取得的。郭子兴义军是他发展的,郭子兴死后他并没有阴谋争夺主帅的位置,而是通过自身能力实际控制了部队。他并没有杀害郭天叙、张天祐,这两人是被元军杀掉的。陈友谅就不同了。他虽然是靠立军功当上的领兵元帅,可是后来他的发展,就不那么光彩了,他是靠杀自己人,吞并内部军队扩大自己势力的。靠武力兼并控制军队,跟凭才能发展军队并通过争取人心控制军队相比,可谓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当时陈友谅控制的徐寿辉义军发展得较早,力量也最强大。他不断向东拓展地盘,不久就跟以应天府为中心的朱元璋势力接境了,形成对峙之势。大家虽然都是红巾军,但是系统从来就不一样,各奉其主,也算不上是窝里斗。

说完了徐寿辉和陈友谅,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势力——占据了平江也就是今天苏州的张士诚。

张士诚跟陈友谅又不一样。虽然陈友谅是彭和尚、徐寿辉那个系统的,朱元璋是刘福通、韩林儿这个系统的,但是大家都是明教、弥勒教的教众,都是反抗元朝统治的红巾军,矛盾归矛盾,反抗元朝统治没二话。张士诚虽然也是造反起家,可是他并不隶属于红巾军系统。

张士诚是泰州人,小名张九四,他和三个弟兄都靠行船贩私盐为生。走私贩盐,是朝廷明令禁止的事情,敢于贩私盐的人,都要胆大,有冒险精神,还要讲哥儿们义气和帮会气,因为要靠这种特殊关系闯江湖。张士诚弟兄四人,在私盐贩子当中很有影响,结交了一帮壮士,平时替盐户们做主,帮受欺负的人打抱不平,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他们这些私盐贩子,虽然干的都是违法的勾当,但是跟官府的关系也不清不楚。他们往往通过行贿,让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卖些便宜的私盐,赚些钱。可是官府那些人,黑吃黑,拿了你的好处,也未必不找你麻烦,因此这些私盐贩子也没少受朝廷贪官污吏们的气。于是趁着元末乱世,张士诚就带头起来造反,杀了平日欺负自己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招兵买马。因率先起兵的是十八人,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各地盐徒、无家无业的流民纷纷起来响应,一举攻下泰州、高邮,自称“大周”,然后又向江南发展,占据了苏州,慢慢就成了气候,形成了元末长江流域一支力量较强的割据势力。

这个张士诚说起来也是个老资历,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当总管打滁州的时候,张士诚就在泰州、高邮起兵造反了。不过,张士诚不能跟陈友谅和朱元璋相比。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这个人既胸无大志,又反复无常。一心想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势力,可他扩张势力不是要推翻元朝,而是凭着实力向朝廷讨价还价,好当个割据一方的大王——眼界狭隘如此。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跟朝廷关系就不清不楚,朝廷力量弱的时候,他就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朝廷军队来了,压力大了,他就投降朝廷,帮助朝廷对付红巾军。一会儿接受朝廷官职,一会儿又造反,谁也不会尊敬他。史书中说:“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既据有吴中,吴承平久,户口殷盛,士诚渐奢纵,怠于政事。”

(《明史·张士诚传》)

说完这两个人,我们也就大概知道朱元璋这时候的处境了。朱元璋处于长江中游,上有陈友谅,下有张士诚,被夹在中间。今天你夺了我的地盘,杀了我的部将;明天我又夺了你的地盘,杀了你的部将。这时候元朝还没有被推翻呢,大伙就在这边打起来了。而且朱元璋发展得最晚,力量相对也最弱。要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发展,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幸亏这时候有刘福通、韩林儿在江北到河南、山东一带跟元军作战,元朝军队顾不上江淮这一带,元末群雄才得以在你争我打之中都得到了发展。

《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公正:

元之末季,群雄蜂起。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明史·郭子兴韩林儿传》)

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三个人出身不同,经历相仿。陈友谅是个打鱼的,张士诚是个卖盐的,朱元璋呢,应该还算是个种田的。

在这场群雄间的争斗中,究竟是打鱼的胜出,还是卖盐的胜出,还是种田的胜出呢?

同类推荐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刘邦

    刘邦

    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帝王。崛起于乱世,啸命豪杰,南征北战,终胜西楚霸王项羽成就开国帝业。身为汉高祖,刘邦摒弃自身弱点,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与民生息勤俭治国,为后世基业夯定坚固的基础,最终使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强盛王朝。本书用通俗灵动的语言,讲述了刘邦从出生到驾崩的传奇一生,情节波澜壮阔,令人欲罢不能。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远哲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远哲

    李远哲(Yuan TsehLee),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Dudley R. Hechbach)及约翰·波兰伊(John C.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于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李远哲》由朱丹、孟繁玲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远哲》记述了李远哲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热门推荐
  • 倾城泪之师徒恋

    倾城泪之师徒恋

    师父明明是让自己去刺杀李世民的,可为什么自己醒来后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方,魔教被灭了,慈航斋元气大伤,李世民称帝,那么自己呢!自己可是魔教的圣女,师父他们都不在了,那自己这又是什么情况呢!为什么自己会来到所谓的“大宋”谁能告诉我,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风起人间界

    风起人间界

    一个被家族推向死亡深渊的少年,来到人间界的他将何去何从……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致自己的过去

    致自己的过去

    你真的要离开了吗?你要抛弃我了吗?我舍不得忘记你,你不愿住在我的心里吗?
  •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王俊凯我一直深爱着你

    洋天流着眼泪对王俊凯说:”王俊凯,我们分手把。”“洋天你说什么,我们不要闹了好不好。”王俊凯“我们已经结束了”洋天洋天把话说玩,她把手上四叶草的项链还给了王俊凯。几天后洋天拖着行李箱走了,王俊凯发了疯去找洋天。
  • 空间之药园修仙记

    空间之药园修仙记

    喜从天降,小说中的随身空间砸到林婉儿身上。可是这空间好像没多大用处额?问题是还招来了一颗金光闪闪的金主一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道撄锋记

    大道撄锋记

    一念情深,百世不忘;一念怒狂,血染沧桑。青衫少年,踏着“血”与“情”,走向苍茫大道!热血的决斗,残酷的杀戮,血浪滔天的战争;滑稽的小人物,傲岸的魔影,风华绝代的佳人;飞扬的泪水,浪漫的爱恋,缠绵的云雨;绝美的风景,浩瀚的历史,飘渺的神话与传说;力量的探索,时空的本源,大道的深沉哲思……一切皆在书中。斩群敌,戏红颜,挥洒快意情仇;辟魔邪,逆天机,踏破红尘仙路!
  • 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家庭如何安全用药

    内容提要安全用药不仅关系到医患者,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把安全用药的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是本书的宗旨。本书从科学用药;服药常识;如何使用维生素、微量元素、中药常识;内科疾病、外科、五官科六个方面阐明如何安全用药的道理和方法。本书实用性强,适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家庭用药指导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