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3600000014

第14章 中医药养生保健基础理论(3)

六、修德养性

所谓“德”是指道德,即是社会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所谓“性”是指个人的思想、行动上的特点。养生关乎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是其突出特色。因元气学说强调,人的生命活动实际上是气的有序化运行。当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吻合时,当事人被社会认同,成就感、自豪感、愉悦之情由然而生,积极心理所带来的气机疏畅,可促进生命活力。反之,当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不相吻合时,当事人不被社会认同,失落感、挫败感、悲愤之情由然而生,消极心理所带来的气机紊乱,可促使疾病发生、加重。《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一》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德全不危即气机和顺,修德养性则气机不乱。正因如此,养生不仅是躯体的养护,更应该注重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

七、养生是特色文化

在漫长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人类对养生的研究也就因此而成形与发展,相对其他地区的养生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为底蕴,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形体锻炼方式和方法,也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以及所涵盖的文化背景,显得尤为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它糅合了儒、道、佛及诸之百家的思想精华,积聚了历代劳动人民健身延年防病的众多方法。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绵延数千年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逐步形成了极具华夏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世界的意义,概括说起来就是能够有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道德与生命三种关系。中医养生学在学科特点上有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性。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与中国古代哲学紧密相关;自然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与中国传统医学血肉相连。因此,中医养生在治国安邦和治病救人同理,治理之术也是处世之法。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胸怀大志的宋代名儒范仲淹,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才有后世“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养生是文化、是学习、是思维训练、是习惯培养。作为一个中医人,确实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弘扬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挖掘医药学宝库,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是我们当代中医人神圣而庄严的任务。

衰老的机理及其辩证调养

衰老是一个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演变的漫长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的形态、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出现退行性变化。衰老是一个漫长的、多因素的、多途径的生理变化过程,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一部分受外在因素影响使这个过程加速或延缓。衰老分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养生是针对生理性衰老而言。生理性衰老是物种变化的必然,此过程不能逆转,但是可以延缓。养生就是对抗生理性衰老的过程,就是用积极因素和良好生活习惯去干扰生理性衰老过程,延缓生理性衰老过程。生理性衰老是机体器官萎缩,重量减轻,功能下降的综合反应,尤其是脑器官、免疫器官、分泌器官更为明显。

一、气血不足

气是功能、气是动力,气有推动、鼓舞、运行、固摄、升举、唤醒、焕发、提神、神韵、光泽、透明度等等作用。因此,当气不足时可见到,全身乏力、无神、酸懒;皮肤暗淡、暗沉、光泽度差、透明度差;虚汗、白带清稀、小便频数清长等。但是,在临床养生学中已不能把气虚定位在全身乏力、无神、酸懒或虚汗、白带清稀、小便频数清长等功能不足的疾病状态,而要扩展到皮肤暗淡、暗沉、光泽度差、透明度差的亚健康状态,其养生学意义在于,皮肤暗淡、暗沉、光泽度差、透明度差看似不是大问题,也常见,有普遍性,但已表明有气虚不足的病理机制,提示考虑补气提神。血是物质、是液体,血有滋润、濡养、灌溉、营养、运行、流动、带来养分、带走废料;养神、驻颜、柔筋骨、活爪甲、润目睛、充血海、乌须发等等作用。因此,当血不足时可见到,神衰,记忆力差;颜面黄或白、或萎黄;筋爪不利、视力下降、目睛老花、须发早白、月经量少等。但是,在临床养生学中已不能把血虚定位在狭义的有明确临床血虚症状的疾病状态,而要扩展到血虚不能驻颜的亚健康状态,其养生学意义在于,皮肤暗淡、暗沉、颜面黄或白、或萎黄、老花眼、月经量少、发质枯燥等看似不是大问题,也常见,有普遍性,但已表明有血虚不足的病理机制,提示考虑补血养神。

二、脏腑虚衰

脏腑的概念在中医学意味着机能活动,机能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寿命的结束。每一个脏腑就代表着做功单位。随着生理年龄伴随着岁月不断增加,各种生理功能自然而然的有所退化,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排泄功能、解毒功能、感觉功能等等,比如说“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的原理。年龄增加而食量不减,相同食量所产生的代谢垃圾仍然依旧,而且由于消化功能、吸收功能减退,代谢垃圾还会有所增加,因此带给排泄功能、解毒功能的负担也会增加,“少吃一口”也就是基于减轻脏腑功能负担的角度考虑的。岁月不饶人,生物机能的衰退是必然,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衰退,表现为饮食稍有不慎即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如呼吸功能衰退,表现为呼吸乏力、摄取天地自然界精华能力下降,或易感冒,气喘等;如循环功能衰退,表现为供血供氧能力下降,心慌、面色无华、血行瘀滞等;如排泄功能、解毒功能衰退,表现为代谢垃圾堆积出现老人斑、“发福”、血管硬化等;如感觉功能衰退,表现为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能力下降,“老花眼”、“耳背”、饮食不闻香臭等,但这种退化根据达尔文“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理论,应该通过适当的机能锻炼是可以延缓的,所谓适当就是尽可能利用脏腑功能活动,但又不能过度使用。如熬夜、用脑过度等而透支脏腑功能;或依赖器械、药物帮助如灌肠、服泻药等而取代脏腑功能,都被视为对脏腑功能活动利用不适当。在临床养生学中不是等待各种生理功能自然而然的有所退化。其养生学意义在于,积极干预、通过各种手段防御衰老,延缓衰老过程。机体的衰老有赖于每一个脏器的功能减退,因此,防衰老就是防每一个脏腑的虚衰。

三、肾精亏损

肾精是中医学认为主宰人体生、长、壮、老、已和生殖能力的物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体七岁、八岁肾气盛实,人体呈现发长、齿更的生理标志;二七、二八(14~16岁)肾气盛,月经来临、精气溢泻,男女均具备了生殖能力;三七、三八(21~24岁)肾气平均,牙齿牢固长满;四七、四八(28~32岁)肾气均衡,筋骨、肌肉壮隆实,到达一生生长最高峰;五七、五八(35~40岁)肾气衰,进入人体衰老期,呈现发堕、齿槁、面始焦的生理标志;六七、六八(42~48岁)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七、七八(49~56岁)肝肾皆虚,呈现筋骨不利,生殖能力衰退的生理标志;八八(64岁)肾脏衰,齿发皆脱落。虽现代人生活水平改善,生命状态得到极大的改善,但从古到今永不改变的是“肾气有余”。在临床养生学中防微杜渐,固护肾精就成了养生的重要环节。其养生学意义在于,肾虚在生命过程中是必然出现的生理性衰老状态,随着肾中精气的自然衰减,不可避免地使全身脏器受到影响。补肾是人体进入衰老期后的必要手段,只是不同的性别、年龄段、体质补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四、痰瘀交阻

痰者,痰饮,水液运行障碍的垃圾;瘀者,瘀血,血液运行障碍的垃圾。都是中医学所认识的代谢产物,继发病因。水分在正常运行情况被称为水液、津液,异常运行情况被称为痰饮;血液在正常运行情况被称为血液、营气,异常运行情况被称为瘀血、离经之血。由于水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任何一方运行障碍都会引起另一方运行障碍,其结果是痰饮、瘀血交结阻塞气血通路,因此称其为痰瘀交阻。在临床养生学中防微杜渐,疏通气血通路就成了养生的重要环节。其养生学意义在于,气血通路与生俱在,水液、血液流于其中一生不变,几十年的生命过程中发生阻塞是极其可能的。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脑血栓中的血栓块、肌瘤、小叶增生、纤维化、褐斑、老年斑、肥胖等等都与痰瘀交阻相关。由于衰老的同时伴随着机能退化,导致代谢产物更易在体内堆积,因此,到了一定年龄,根据生理状态运用中医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方法帮助机体清除代谢垃圾就成了养生的必要手段。临床上活血化瘀众所周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忽略软坚散结化痰。因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瘀阻的同时必然有水液不畅。

(洪蕾蒲晓东)

思考题

1.中医养生学原则有哪些?

2.如何理解中医药养生的整体观念?

3.中医养生学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治未病”?

4.教育认同和“治未病”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5.衰老的机理有哪些?

6.如何理解肾精亏损对人体衰老的影响?

7.如何理解痰瘀交阻对人体衰老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婴幼儿菜谱

    婴幼儿菜谱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婴幼儿菜谱:4~6月婴儿断奶辅食谱;7~12月婴儿断奶辅食谱;1~3周岁幼儿食谱;3~4周岁幼儿食谱;5~6周岁幼儿食谱;婴幼儿消积化滞食;健脾益胃食谱;助长益智食谱;防治调养食谱。
  • 口腔常见病家庭(医疗保健丛书)

    口腔常见病家庭(医疗保健丛书)

    本书以口腔保健、治疗、预防等角度为切入点,系统介绍各类人群的口腔常见疾病、口腔损伤及修复、口腔治疗等。重点涉及疾病起因、常见表现、检查、治疗方法、生活保健等。
  •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身体是否健康日见突出。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处在亚健康状态。怎样调养和护理自己的身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本书所介绍的各种养生方法,大都已经被前人所使用和应验,还汇集了许多人们所熟知的宫廷养生方法、民间传统养生方法,甚至包括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安全、实用的传统养生方法。
  •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专业工具书,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等172味。第二版于2006年出版,共收载药物6008味,增补了初版后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
  •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

    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老年延年益寿科学滋补食谱》,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营养配餐,提高中老年生活质量。
热门推荐
  • 庶民界

    庶民界

    芸芸世间,百年来并无惊涛骇浪,众生了无大志。一本神秘卷轴的横空出世,世间掀起风浪,腥风血雨,勾心斗角,民不聊生。上古卷轴每百年来的圣光洗礼,引起各方注意。心怀鬼胎者大肆杀戮,抢夺上古卷轴。一位矿工少年偶得卷轴,惹祸上身。在修炼功法和逃亡过程中发生有趣的故事.....
  • 苍穹星辰落

    苍穹星辰落

    一个为父报仇的少年,一把忘了辉煌的断剑,两者的相遇使得历史都为之改变。残缺的星落剑,能吞噬的自由之翼,远古流传的洪荒剑幕,所有的一切让少年穆星辰由废物变得强大,一段段感情,一个个阴谋,一次次陷阱都在等待他来挑战。神秘的翎组织带来了怎样的血雨腥风?而九州大陆又如何在这暴风雨中求得生机一线?且看少年穆星辰纵横苍穹大陆,一怒万千流星落,弹指无尽剑幕升。
  • 混绚

    混绚

    公元2060年。世界一片狼藉。生命的身影早已不知去向。空气中睨曼着硝烟的气息。远处的小河枯涸见底。饱经风霜的岩石上涓涓作声地流淌着浑浊不堪的臭水。前面破烂地不堪入目的小木屋正“吱呀,吱呀”的恸哭着。一声沉重的叹息从中传出。“这个世界,没救了!”“不会的,还有救!”两个人的影子通过月光反映到了浑浊的水面上。“咚,咚”的巨大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一个似人非人的生物仰天长啸。“呜呼”......
  • 恋上瘾,总裁深深爱

    恋上瘾,总裁深深爱

    "什么?不仅赔人,还要赔钱?有没有搞错啊?某人眉眼带笑地看着她,“怎么,你想吃霸王餐?”不过就是把他误会成“小白脸”,怎么就甩不掉了呢?借着各种名义和她打亲亲,还有完没完?好吧,她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帅得人神共愤,而她也有那么一点春心萌动。可是……可是……她怎么还给他生孩子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墨夏莫云约

    墨夏莫云约

    以此书谨记我逝去的初一的时光谢谢那些陪伴我的人
  •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婴幼儿远离疾病

    婴幼儿从母体内一个几乎完全清洁的环境中来到这个世界上,将要面临着一个受到污染的环境,他们娇嫩的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让他们远离疾病,拥有健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帮助父母掌握婴幼儿饮食的方法和规律,更好地对抗婴幼儿疾病,我们在本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多种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和饮食疗法,以便年轻的父母养育出更健康聪明的宝贝。
  • 沐雨听嵩

    沐雨听嵩

    她——一名黑客界顶级快手因为被组织围杀穿越到这个新新世界,由于本人是嵩鼠所以主人公也是一个嵩鼠,嵩鼠们~为偶加油吧~
  •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当汝老去,青丝成霜,独伴炉火,倦意浅漾。而我,只愿候在你身旁,细看你那逝去的容颜,洗净的铅华
  • 活着的谎言

    活着的谎言

    圣魔大陆的霸主魔族的皇子,因为政变而流落在外。一个意外的契机,他认识了他的人生的转折之人——他的老师。然而,他的老师是人类,人类却又与魔族水火不容。就在他以为会被老师灭杀之时,他得到了他老师对于他的请求......“请带领人类,打败魔族!”他的人生就此起航......
  • 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

    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