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2800000005

第5章 防人的基本原则:保持一定距离(4)

张说在姚崇的儿子们拿走自己所写的碑文之后,仔细一想,觉得其中似乎有什么不妥之处,当他想到自己与姚崇一直仇怨未解,且在姚崇归西后,自己还极力为他大唱赞歌时,惊出一身大汗,再看那些珍宝占玩,便知自己上了姚崇的当!于是,快马加鞭赶到姚府,索要原稿,谎称原稿之中有些定论过于轻率,应当加以修改。然而,为时已晚,稿文已刻成碑文,且手稿已呈送给了皇上。事已至此,张说有苦难言,非常悔恨。他拍着胸脯说:“死姚崇能算计活张说,我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才智不如他。”

死姚崇为什么能算计活张说?就是因为姚崇抓住了张说的弱点做文章。我们不能不为姚崇的睿智拍手叫好:一个心胸狭窄、以打击报复为能事的死对头,能让他在自己死后也无法为难自己的家人。由此l可见,小心眼儿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关键是你要学会抓住他的小辫子来保护自己。

9.要有对付小心眼儿的办法

对于心胸狭窄的人,忍让是一个办法,但也并不是惟一的选择。

当你的力量足以与他抗衡,当他的阴谋诡计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不会对你造成伤害的时候。你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他一点厉害瞧瞧,让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小心眼儿,以打击报复为能事的人没有好果子吃。

姚崇死时还要防范张说对家人的加害,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张说这个人心胸狭窄,嫉妒心特强,遇有与他不合的大臣,总是找人家的小毛病加以夸大,以达害人之效。朝中大臣对他又恨又怕,少有人和他交往。和张说同殿为臣的姚崇,对张说的为人十分厌恶,一次张说请他赴宴,姚崇当面应承,背地里却只派了一个仆人代他前去,那个仆人还捎来姚崇的一句话,他说:

“我这个人行事乖张,十分小器,我家老爷说我一定能和张大人谈得来,故而才命我赴宴。我家老爷让我对你说,如果你怕一个仆人辱没了你的身份,那么你自可让我马上回去复命。”

张说又气又恼,却又难以发作,两人之间的仇恨更深了。有人怿姚崇对张说如此羞辱,太过偏激,姚崇便说:

“对付小人,就该用小人的办法,如果这时你不狠心这样做,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我不敢自命君子,却也绝不迁就小人,正所谓你不咬他,他就要咬你,你能让我坐以待毙吗?”

由于姚崇的贤德,唐玄宗准备让他做宰相。张说听到这个消息,便四处活动,千方百计地阻挠唐玄宗对姚崇的任用。结果张说的奸计没有得逞,姚崇还是当上了宰相。张说十分恐慌,他对心腹之人说:

“姚崇心愿得偿,他一定会对我报复,此事迫在眉睫,我该怎么办呢?”他的心腹却颇有些点子,他给张说出了个主意,说:“歧王是皇上的亲弟弟,大人和他素来交往密切,这会儿你去求他庇护,姚崇纵是想害大人也害不成了。”张说被他点醒,猛击一掌书案,叫道:“我真是昏了头了,这个招法我怎想不出呢?我对歧王向来送以重礼,此刻有事找他,他能拒绝我吗?”

姚崇果如张说所言,一上台就想报复张说。他见张说和歧王交往频繁,远胜于常时,心知张说一定是用歧王对付自己,不禁一时无措。

他苦思几日,一日忽有一念:一个执政大臣和一位亲王交往过密,说他们一个天大的罪名都可以啊。皇上最忌此事发生,我若以此对皇上言明,张说还有好果子吃吗?

姚崇十分聪明,他自知没有证据,此事若是不成,弄不好反让张说告自己一个诬陷之罪,于是他在玄宗皇帝面前,故意一跛一颠地走路。当玄宗皇帝问他是否脚有病时,姚崇故作惶恐地回答说:“陛下所见为虚,我是有心病啊。”玄宗皇帝大感奇异,说道:“你明明是脚痫,怎会是心病呢?”姚祟左顾右盼,故作紧张地说: “张说身为大臣,却是不务正事,常常暗中和歧王交往密切,不分彼此,臣真担心他们干出不该干的事来。”

玄宗一惊,他自知姚崇这是暗示他们有可能谋反篡位,于是就立即把张说贬出朝廷,调到外地。张说后来得知真相,自道:“怪我行事不周,也怪那姚崇老奸巨滑,他的这一手,谁会想得到呢?”

张说属于既尖刻又聪明的一类人,这样的人不好对付,一般人最好不要轻易在“太岁”头上动土,甚至在这类人面前要么躲得远远的,要么只有听命买好的份儿。幸好还有姚崇这类人,既有胆量又有智慧让张说之流稍有收敛。

10.才高更要防人妒

才高往往气也傲。能力强的人有两个致命的通病,一是常不自觉地表现出自信,这种自信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傲气;二是既然能力强,比较容易Ⅲ成绩并受到上司的器重和大家的尊敬,也常会得到一些别人得不剑的实惠,而这些都能成为小心眼儿们嫉妒的由头,而才高之人对此常小加防范。要知道,心胸狭窄、喜欢嫉妒别人,对常人而言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毛病,但是如果其妒火过盛,或掌握一定的资源,那你就必须要小心了。

才能高的人往往情商低,表现之一就是轻信,轻信同学、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不能分辨一个人的好坏而区别待之。这样,在被人嫉妒、伤害的时候还不明就里。

战国时的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口吃,短于游说,而李斯却口若悬河,辩才超群。苟子曾考究二人的才学,对他们说:

“李斯才露于外,韩非才藏于内,将来官位显贵者非李斯莫属了。”李斯十分得意。私下,荀子却独对韩非出语说:“得我真学者,只有你了。论智论计,李斯绝不是你的对手,我不公开赞扬你,只是怕他对你心存忌恨,日后对你不利。”苟子劝韩非以后不要和李斯共事,韩非似信非信,含糊地答应下来。

李斯后来到秦国游说,以其出众的辩才为秦王赢政赏识,官至丞相。赢政一天偶读韩非的《孤愤》一文,击节叫好;为了得到韩非,赢政不惜用重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非无奈来秦之后,李斯颇为紧张。他怕赢政重用韩非,于是他以同学身份私下对韩非说:“秦王赏识于你,这只是表面现象,他只不过想借此让韩国失去一个人才罢了。我们乃同门好友,自不会见死不救;倘若你不愿留此,我可安排让你速速逃走。”韩非至此方信老师之言无差。他识破了李斯的诡计,故作慨慷道:“我来秦国,非为秦王所请,乃为救韩应急。秦王大兵加韩,我岂能惜死害国?你的好意,我实在不敢受。”

李斯只想用计将韩非逼走,无奈韩非智高一筹,始终不入他的圈套,李斯把心一横,索性要直接加害于他,于是他面见赢政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心在韩国,对大王敢怒而不敢言,他怎会真心为大王效力呢?他确是罕见的大才,可这样的人若是为韩国所用,对秦国就是莫大的祸患了。与其养虎为患,不如马上将他杀了。”

赢政一时被说动了,遂下令将朝非打入死囚。朝非不明所以,求李斯代言求见赢政,李斯嘴上答应,暗中却招来他的心腹手下,向他征询说:“韩非虽被打入死囚牢,我怕大王有悔,故而迟疑难断。你可有上上之策吗?”那人早知李斯心中所忌,为了投其所好,他小声道:“大人手握大权,自可把韩非斩杀。此事即使皇上知晓,因他有令在先,也怪不得大人擅杀无辜。”

李斯于是给韩非送去毒酒,逼令他自杀。朝非举杯哀叹说:“先师之言,今日果然应验了。似你这无耻小人,无计可施,便害我致死,却是非君子所能测度的了。”韩非死后,赢政果然心有悔意,命人将他释放,可是已然晚了。面对韩非已死的事实,赢政怅然若失,却无法改变。

我们无暇指责人性的丑恶,也无暇为才高八斗的韩非鸣冤叫屈,只是提醒大家:为人不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当然不可有,防人之心也绝对不可无。

11.对上对下不要结怨

我们一生会接触很多人,如果一个一个都要去费心识别他是不是心胸狭窄的人,然后予以防范,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为如果你总生活在战战兢兢的心态之中会活得很累,你只需要对跟你接触密切的人留心一下就可以了。

这里要指出。在上、下级关系的相处中,要特别防范有小心眼儿病的人把你作为发作对象。对上级而言,小心眼儿者见不得下属的顶撞、抗命,也见不得下属丝毫的不敬。

战国末年,秦国的大将白起,一生忠勇,战功卓著。他征战近40年,从一名下属军官升到秦军统帅,凭的就是他超群的军事天才和过人的智慧。

白起武将出身,性情直率,出言无忌。他自以为是正确的东西,便决不改变,少有变通。他常以此为傲,却不知这给他日后埋下了杀身大祸。

公元前266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久攻不下之际,秦昭王便让白起取代王陵为帅,继续攻打。白起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秦昭王进言说:“这一仗不该再打下去了。眼下时机未到,赵国虽在长平一役中大败,可如今事关存亡,他们一定会拼死而战。再有各国援军相助,局势对我不利,大王还是罢兵为善。”秦昭王坚持再战,他说:

“我国以战为本,将军攻无不克,如今罢兵,自不是什么上上之策。

同类推荐
  •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全集

    读懂人生是一种成熟的淡定,是洞察世事后的超然达观,是禅悟后至简至真的人生境界。《读懂人生全集》是一本让你能策划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光扬自己的人生读本。借助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许多奥秘。为解决青少年朋友的困惑,从人生励志、修身、仕途、治学、人际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哲学的角度启迪人生,用生动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渐渐重新开启感悟的心灵,让思想慢慢复苏。
  •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难免遭遇各种挫折和困境,比如考试晋升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成员的矛盾,恋爱婚姻的挫折,经济状况的拮据,亲友离去的苦痛等等,这诸多的不如意都会让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悲观、胆怯、焦虑、沮丧、嫉妒、愤怒、伤心等。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不压抑的方法来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才能驱散心中的阴霾,找回久违的阳光。
  • 生存红宝书

    生存红宝书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并非先知先觉的圣人,每个人都有迷茫和绝望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在十字路口徘徊而无法抉择的时候,如果只凭自已在黑暗中摸索,很多人就会在原地打转,白白地浪费青春和时间,永远走不出生命的怪圈。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能为人们指明方向一样,这99 个忠告一定会给你迷茫的心灵带来安慰,给你的命运带来变化。书中的有些故事看起来很平常,有些道理大家甚至会认为是老生常谈,但是,这些凝聚着前人智慧的经验和道理却是我们一辈子都适用的法宝,只要你认真领悟吃透其中的道理,娴熟地掌握、运用其中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你就能够少走一些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败和挫折,你就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畅通无阻,无往不胜!
  • 名人名言与事典

    名人名言与事典

    名人名言以及事典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真理的结晶,毕竟那是时间和生命的双重产物,是历史真正的精华所在。那第继承和发展祖先的容光,创造和发展时代的辉煌,就成为人们的一种主题,一种带有某种永恒性的使命。这样一来,祖先就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从他们那里汲取着力量;而或许,我们也能留下自己真知灼见的一言半语或者可圈可点的一二事例,值得后人细细揣摩一回,那也就足够了,人生的意义就在这里。如此的话,我们也就成为后来者的榜样。
  •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拥有好心态——想得开,活得不累;做人也要做广告——人生需要自抬身价;人要面子活受罪,面子不能当饭吃等。
热门推荐
  • 师之责:人性教育

    师之责:人性教育

    本书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当前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人性教育”才是真教育。全书内容包括:考试,究竟是考谁“爱心”的沦丧“洗脑”的教育谁的眼泪在飞等。
  • 引人入墓

    引人入墓

    活人与死人的千年斗法。究竟是活人道高一尺,亦或者死人魔高一丈。摸金校尉李云天,发丘中郎叶羽杉,搬山道人吴文岩,卸岭力士宋大鹏,组成无敌倒斗四人组。一切精彩探险,尽在《引人入墓》。
  • 三世归一,黑化

    三世归一,黑化

    片段一:“三生均为善心而亡,含冤而死;三世归一,赐你一世,可否愿意”“我愿意。”片段二:“我为天下,天下弃我;放下天下,为己而活,天下怨我;我该何去何从。”片段三:“善,因此而亡,恶,因此失去一切。为何?我做错了什么,要这样惩罚我。”“善恶之分,在于人心,七情六欲,均不可少,而你,无错,错在于太过极端,善之极,恶之极,你好自为之。”
  • 玉台新案

    玉台新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殇曲之飞刀斩仙

    神殇曲之飞刀斩仙

    相传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岛,后来由于其中两座的覆灭,一个复仇者欲将神与仙斩绝,只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一只千年九尾狐的阴谋。。。。。。
  • 高冷殿下的平凡邂逅

    高冷殿下的平凡邂逅

    一个平凡的女孩,样貌平凡,身世平凡,学习成绩却格外优秀,进入贵族学校之后,一个贵族少爷改变了她的命运主角自叙:我知道车祸因你而起,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告诉我一切真相!
  • 末世圣皇

    末世圣皇

    当钟声响起之际,进化已经势不可挡……一个辉煌而绚丽的时代悄然来临!百族林立,文明涌现……但这也是一个黑暗与动乱的时代!种族混战,文明争霸……禁忌的华夏文明,千古未绝!被神秘虚影选中的林清,脚踏异族,逐星追月,为种族杀出一条血路……PS:本书彻底大修,加入了其它,不在这里更新了
  • 莫非汉土

    莫非汉土

    1210年,南宋嘉定三年,金大安二年,蒙古太祖五年。这一年,蒙古扩张开始进入高峰时期,到处攻城略地。这一年,金国在外有强敌蒙古,内有各路起义军,被弄得焦头烂额。这一年,南宋还沉浸在暖风吹的游人醉当中,根本不知道他们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无比强大的敌人蒙古。这一年,正处于中世纪的欧罗巴各国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根本不知道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搅局者。这一年,玛雅人还在无忧无虑的安心生活,并不知道有人已经把目光投放到了他们身上。而就在这一年,有一个穿越者立下了他一生的理想。“我要让普天之下莫非汉土,率土之滨莫非汉人!”
  • 诛天技

    诛天技

    诸天万界,五帝纪元,强者如云,百族林立,且看一位自大荒,古月而出的冷漠少年,如何脚踏百族,翻手遮天,登顶这诸天万界!(主角虽美女缠身,但却非常专一,性格也是比较冷酷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