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5800000007

第7章 帮孩子把潜力发挥出来(2)

一位老师带着三十多名小学生到郊区搞夏令营。一天吃早饭,她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就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教育专家好奇地问。

“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老师仔细一问,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半,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老师问女孩旁边的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多么可笑而可悲啊!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呢?

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避免孩子只追求分数、忽视实践的倾向;要求孩子不仅要有获得书本知识的能力,还要善于从实践中得到“活”的知识,以及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这方面,国外的学校似乎做得更好。在国外,许多学校里都设有选修的实用性课程。比如,在奥地利有劳动技能课——烹饪、缝纫等,孩子们可以学习做菜,缝补衣物等;在澳大利亚的中学,可以选修木工课、手工课、电工课、媒体课等。

而在我国的教育中,到大学里才有选修课,并且大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枯燥无味。现在学校里的课程表上虽写着劳动课,可是大多只是单纯的大扫除,或完成一些劳动材料。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老师要搞一些活动,比如去外面野炊,总是害怕出意外、承担责任,考虑再三,最后放弃。

实践证明,积极参加多种多样实践活动的孩子,往往在学校里的生活自理能力强,也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品德也相当优秀。

因为孩子在实践中,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能够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珍惜他人劳动,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而那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的孩子,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还容易使头脑由于处于一定程度的感觉剥夺状态,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反过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是不利的。实际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

历史上的不少发明家,小时候就有爱动脑、爱动手的良好习惯,并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作为父母,要懂得实践活动的重要。比如,平时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收拾床铺、洗衣、摘菜、洗碗、扫地等;当孩子需要搜集一些信息、资料时,父母要密切配合;

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需要动脑筋的实践活动,如自制玩具、学习剪纸等,孩子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高兴而更乐意去做。

心理知识:

人的感官每天都在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这种活动就是感觉。感觉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它使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保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那么,感官如果停止或者过少从外界获得信息,会怎么样呢?

心理学家发现,这不仅会使人减少信息的摄入量,而且会使人的身心变得不正常。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发明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在小房间里,躺在床上,除了吃饭睡觉不许起来:他们的眼睛戴着护目镜,手上戴着厚手套,耳朵戴上了耳塞,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外部的世界。这样隔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再让被试者接受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测试,结果是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严重的甚至出现难以集中精力、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思维迟钝、出现错觉、幻觉。

这个实验证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14.专注是效率的前提——注意稳定性

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不受打扰的环境,并帮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家教启示:

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执著、专一、忘我的精神,也就是把注意力稳定在注意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就像凸透镜把光线聚在一点上,能产生巨大的热量,甚至引起燃烧;没有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孟子的《弈秋》中曾讲过一个故事:有甲乙两人向下棋名手弈秋学棋,其中甲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乙则心不在焉,只想着怎样弯弓搭箭去射下飞来的天鹅。结果最后甲成了下棋高手,而乙却一事无成。这说明了精力集中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集中注意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可是有许多孩子做功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一会儿玩一会儿,身体左摇右晃,眼睛东张西望,本来只需20分钟完成的作业,却拖拖拉拉用了一小时。这让父母很苦恼。那么,父母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充足的睡眠,精力就充沛,反之,做功课容易精神涣散,打瞌睡。因此要保证孩子每天9小时的睡眠。

2.避免干扰。孩子做功课时,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的自制力没有大人强,容易受外界干扰。音乐、谈话、电视、玩具、游戏机、漫画、电脑等“引诱”,常能把他们吸引住,使他们眼睛虽望着书本,心却飞到了九霄云外。父母吵架也容易使孩子恐慌不安,受情绪困扰而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都是需要避免的。

3.要有固定的环境和学习时间。环境变化是影响孩子集中精力的一个障碍,如经常搬家,转换环境,进食不定,接送上学的入经常变换等。孩子对不规律及不安定的生活,总是需要时间适应,年纪越小的孩子适应时间越长。父母尽量不要变换孩子周围环境中的这些因素。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一张固定的属于自己的书桌,把课本集中在一起放在书桌上,让孩子每次坐到桌前,便容易收拾心情,集中精力。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同编排学习时间表。学习的时间应有一定的规律,如每天晚上七点半开始做作业。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到学习时间大脑便容易进入最佳状态,开始学习。

4.学习要有调剂。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要他们长时间做功课很难。而且根据注意稳定性原理,注意稳定性具有时间的限制。那么,父母可以让孩子定期休息以放松大脑。研究证明,小学一年级至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做功课20分钟左右,三年级至六年级30分钟至40分钟后,注意的稳定性就开始下降,这时就一定要进行休息和玩耍的调剂,然后再来做功课,效率才高。

此外,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长时间地学习一个科目,容易引起情绪厌倦从而降低效率。因为注意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活动多样化而且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就容易增加注意稳定的时间。

因此,学一个科目厌倦时,就换一个科目来学习,可以使头脑重新恢复活跃。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在中学时,就经常使用这个学习方法。

5.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孩子每次做功课都有父母陪同,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父母一旦离开,便无心继续学习。因此,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完成功课。如果孩子一开始不能适应,父母可以在开始时陪同,但中途退场,并逐渐减少陪同的时间,最后让孩子完全独立学习。

6.从玩游戏中锻炼。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下棋、画画、看书、练书法等。这些游戏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还可以使孩子领略到“越专心做,越有趣味,越能成功”的感受。

心理知识: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如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就会稳定在老师的讲课上。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就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分心”、“走神”现象。

注意的稳定性,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非常重要。但是严格说来,任何人都无法使自己的注意长期稳定在某个对象上,也就是说注意的稳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讲,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而活动多样化、不同活动交替进行或不断出现新内容,就容易使人较长时间保持注意稳定性,从而提高效率。

15.兴趣是学习的发动机——兴趣心理

兴趣是做事的巨大动力。父母要根据孩子在不同兴趣阶段的特点,鼓励和帮助孩子形成有益的兴趣。

家教启示:

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就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事物。由于兴趣的这个特点,它对一个人的事业具有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

比如,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生兴趣,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蒸汽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动力,非常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当诺贝尔在实验中发现了炸药的配方时,他的十指和脸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却兴奋地叫道:“我找到了!”

兴趣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非常重要。兴趣的性质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向和今后的职业选择。

孩子的兴趣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水平。

1.有趣。如孩子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韵律的音乐、奇异的玩具产生的兴趣。当他们知觉这些物体时,马上会觉得有趣,喜欢拿起来摆弄,爱不释手。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兴趣,源于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

2.乐趣。孩子这时的兴趣已不仅停留在对事物觉得有趣、好玩上,而是想深入探讨事物发生、发展的起因、结果,想要琢磨出为什么。这时的孩子疑问最多,喜欢刨根问底。这种乐趣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志趣。它表现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讨上。这时候的孩子已在广泛兴趣的背景上,形成以自己个性特征为中心的兴趣。这种兴趣有更加稳定和深刻的特点。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发生浓厚兴趣,甚至达到狂热,但是却不容易保持稳定、持久,容易见异思迁。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并达到稳定持久。

父母应该在不同兴趣阶段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孩子的兴趣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有趣阶段是孩子兴趣的萌芽阶段,是探索事物的开始,柏拉图称之为“知识之门”。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这时的兴趣还局限于直观笼统的状态,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嫌麻烦、泼冷水,甚至粗暴呵斥,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扼杀或自行消失。父母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来扶持孩子稚嫩的兴趣萌芽。

在乐趣阶段,父母应引导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而应去探索事物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孔子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趣比有趣有更大的动力。有了乐趣,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克服遇到的困难。

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志趣的水平,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把孩子的兴趣强行纳入自己主观臆想的轨道中,“牛不喝水强按头”是行不通的。其次,要了解孩子兴趣的特色,分析孩子兴趣的积极因素,并向积极的方向循循诱导。

另一方面,对那些有碍孩子完成现阶段学校功课的爱好和兴趣,父母要注意予以减弱和消除。如打游戏机,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父母还要告诫孩子,恰当处理兴趣和学习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兴趣而荒废功课。

心理知识:

在美国,有一位读侦探小说入迷的妇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与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的丈夫对她过于“残忍”——这“残忍”的事实就是,她的丈夫抢先看了她的侦探小说,并把“真凶”的名字写在书的首页上。

这事看起来荒唐可笑,却体现了兴趣对人的心理的巨大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对事物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的关心。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动力。

人们的兴趣倾向与情绪状态有直接的联系。兴趣使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会成为精神上的快乐。

兴趣的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有趣是初级的兴趣,是引人入门的第一步;乐趣是中级的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活动过程;志趣则是高级的兴趣,是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

16.够得着的目标才有吸引力——篮球架效应

如果孩子不容易实现一个目标,父母可以把这个目标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实现。

家教启示:

有一个初中生,平时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名落榜尾。有一次他考试成绩有进步,名次跃居班里中等以下,父母知道后兴奋不已,对儿子说:“这次进步很大,中考时一定要考个全班第一!”

儿子听了父母激励的话语,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整天唉声叹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是不吃不睡,使出全身解数,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这件事说明一个问题:父母为激励子女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就像篮球架的科学设计那样,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

同类推荐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360个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分别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详细讲述了生活护理、日常喂养、宝宝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用药常识、教育技巧等父母需要注意的细节。内容科学实用,插图亲切温馨,相信这本书会给年轻的父母带来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的惊人能力、新生儿天生的运动本领、0~3岁婴幼儿的各类发育规律、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教育方法等内容。
  •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热门推荐
  • 实用保健手册

    实用保健手册

    为了使人们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更便捷更高效地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特凝聚健康生活中的点滴智慧,编辑了此书。《实用保健手册》介绍了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必要知识、常识、秘诀等。如“身体原理”部分简要介绍了身体各部系统及机能原理,“健康地图”部分介绍了身体各部疾病的信号;“健康习惯”部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保养”部分介绍了运动、工作、日常生活时的一些身体保健知识;“身体减负”部分介绍了肥胖的原因、危害、治疗等;“远离误区”部分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利健康的误区;“疾病预防”部分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身体与性”部分介绍了健康性生活的科学知识。
  • 神级植物师

    神级植物师

    几百年后的强者回归少年时期,会带给这个波澜壮阔的都市什么变化呢!!!!
  • Tfboys:易烊千玺的萌宝

    Tfboys:易烊千玺的萌宝

    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楠楠抱回了一只脏兮兮的小野猫,易烊千玺做苦工,将它清洗干净,居然是一只雪白的小狐狸。只是这只狐狸似乎赖上了易烊千玺,吃饭睡觉都要缠着他,这也就算了,居然连洗澡都要观摩……易烊千玺终于忍无可忍,“萌萌,你是个女孩子,怎么可以随便偷看男生洗澡?”可爱的女生噘起小嘴,一脸无辜的指着身边的小东西,“是楠楠一定要拉我来的,都是你,不照看好弟弟,还要我替你操心。”无辜的小东西眨巴着大眼,不解的看向萌萌,“不是说,过来就有糖吃的吗?”
  • 不负倾臣

    不负倾臣

    有些东西不必先来后到,有些东西就是要强求。
  • 超能电脑

    超能电脑

    作者小夏状态正在码子科幻都市异能作者会加油的谢谢
  • 地球新生之进化

    地球新生之进化

    地球到底是需要净化还是需要进化?绿光的启动到底是挽救了地球?还是摧毁了地球?他们毁灭地球的目的到底什么?我们在茫茫宇宙中究竟来自于何处?我们的本源在哪儿?我们眼睛看到的就真是如此么?就算在地球上,真的只有我们人类是万物之尊么?他们凭什么可以任意处置地球?留下一个终极武器后拍屁股一走了之?他们凭什么认为可以任意决定地球上生灵们的死活?且看我们如何在末世求生,地球还可以挽救么?六道众生还有活路么?地球上的生灵们可以和谐相处么?在末世中,且看我们地球众生如何进化……你不是要净化我们么?且等我们来净化你们……
  • 爱上杀阡陌

    爱上杀阡陌

    原来,杀阡陌的前世是大月氏国的太子,却被匈奴亡国,奶娘为了救他,将他扮成女子,奶娘临死将自己的女儿琉夏托付给杀阡陌,善春秋是杀姐姐的护卫,与杀阡陌一起长大,对他忠心不二。他天下无双的美貌,救了他,也害苦了他,为了复国,杀阡陌忍常人所不能忍,花千骨的前世是匈奴单于的小女儿,拿命护他。而他和她之间,却有着亡国之恨、杀父之仇!作者书友群:459945690新浪微博号:子茜2012
  • 我的人生奇异事件录

    我的人生奇异事件录

    碟仙,碟仙,忘川河水夺人魄,奈何桥头莫回首,若对人间有思念,速速前来我身边。。。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科学难以解释的事情。你不知道,不代表它不存在。你玩过碟仙吗?接近过死亡吗?若是想知道玩碟仙的后果,就和我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
  • 七日囚宠: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七日囚宠: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特种部队出身的她,牺牲在阴谋的战场,再次醒来,发现身处异世大陆,附身在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包子女身上。咦?这是什么地方,人居然会飞?咦?这里的猛兽居然还会说话,智商不比人低?咦,这里的植物怎么千奇百怪,有的还会口吐人言?呀,怎么她左手小指指尖每天都会流出两滴气味如玫瑰的液体?别人不小心尝了能够昏迷三天三夜?呀,她的身体居然还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各种修仙秘籍,灵丹妙药还有宝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拳头才是道理。实力不够你就忍着,实力足够那就砍了!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虽远必诛!强心剂:女主不是善茬,不会干些圣母事,如有不适,后会有期啦。
  • 最新家庭育儿百科

    最新家庭育儿百科

    想新手父母之所想,急新手父母之所急,广集早教、育儿专家之精华,博采婴幼儿营养师之良方,参阅幼儿医师之案例,对宝宝的成长过程进行全面解读,给予新手父母全程育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