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5800000003

第3章 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2)

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

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忙、家务重,很少跟学校教师联系,就不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在校的表现。有的父母言行举止有悖于学校教育。

比如,教师教育孩子做事要踏实认真,父母却说“会捣糨糊才是真本事”,这样就容易误导孩子或引起孩子认识的矛盾。

还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担心孩子“走歧路”,就把孩子禁锢在“孤岛”似的家里,限制在“两点(家庭一学校)一线”的空间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离”,更谈不上协调一致了。

二是家庭内部教育不一致。有不少家庭的父母之间、父母与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观念冲突、内容矛盾、方法不同的情况。他们相互间很少商量,各行其是,甚至各执己见,在孩子面前争吵,有时出现母亲唠叨、父亲训斥、爷爷“打圆场”、奶奶袒护、外公外婆充当“保护伞”的混乱现象。还有的父母当孩子有点成绩就彼此争“功”,孩子有了问题就互相推诿。这些都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影响了教育效果。

这些情况容易让人想到伊凡·克雷洛夫的寓言:梭子鱼、虾和天鹅想要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可是三个家伙用劲的方向不一致,结果使出吃奶的力气,车子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类似地,如果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不一致,力量不协调,那么即使“使足劲”,也会互相抵消、毫无进展,甚至产生负面后果。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达到协调一致呢?

首先,要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协调教育。孩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下成长发展的,父母要主动、经常地与学校教师联系,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内容,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思想行为的表现,以及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里的状况,接受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活动。父母还要关心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积极联系社会上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交往。

其次,要正确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形成协调一致的家庭教育合力。父母要经常阅读家庭教育的书报杂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交换对教育孩子的想法,统一思想、互相配合、避免分歧,防止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教育的不一致。特别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矛盾时,要冷静克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最好等事后背着孩子交换意见,采取“补台”或补救措施。

心理知识:

当一个人有一块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块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

两块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块可以信赖的,校准时间,并以此作为标准,按它的指引行事。就像尼采说的:“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

这就是“手表定理”。手表定理启示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

5.教育要接收孩子的反馈——反馈效应

父母在向孩子灌输正确观念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反馈。互动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教启示:

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误区是:父母只管自己“教”,却忽视了孩子的信息反馈。单向地向孩子灌输的信息量过多过杂,延续时间过长,以致孩子反馈信息不全面,不充分,不及时。许多父母不注重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乃至心理变化,忽视过程的教育,不善于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节奏和步骤,致使家庭教育产生简单化、成人化等弊端。

比如,父母指出孩子的过错时,孩子常会找出各种借口进行辩解,尽力说明他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如:“那个孩子不是也干了吗?”;“可是,你事先并没有提醒过我这件事不许做嘛”。

很多父母常认为孩子的辩解是狡辩,不分青红皂白地就予以“镇压”,根本不认真倾听和分析孩子的辩解内容。实际上,孩子的辩解往往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反馈。

在批评孩子时父母应该先听听孩子的申辩,并认真分析孩子的辩解中有多少是找借口推脱责任的,有多少是客观说明事实真相的,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首先要对孩子的合理理由表示“承认”,这样才能消除他的戒心。防线攻破了,孩子对父母的话能够听进去了,这时再说“无论你有什么理由,做了坏事就是不对的,坏事终归是坏事,是社会秩序和公德所不能允许的”,孩子就有可能在父母的引导下,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犯了错误,在这件事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进而改正错误。

运用反馈效应原理调节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性反馈。父母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前,通过检查、询问,观察孩子眼神、表情、言行举止以及联系学校等方式,了解有关情况,掌握大量反馈信息,为调节控制教育过程提供依据。父母把握孩子先期反馈信息越正确、全面、及时,对这一问题的诊断越确切,针对性也越强。

2.效应性反馈。父母在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谈话、察言观色和检验教育效应等方式,及时发现教育过程的成败、得失,立即进行调节控制,优化教育过程,增强教育效果。

3.巩固强化性反馈。父母对孩子,可以深入地谈心以提高他的认识,促其操作实践以熟练他的技能,使他反复训练来规范他的行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巩固强化教育效果。如果再发现新问题,就及时解决,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和强化教育成效。

凡是经过强化反馈获得的印象,一般比一次性思维所形成的认知表象或刚学会的动作技能,要更深刻、更牢固。

4.延续或补充性反馈。父母就某个问题教育孩子之后,通过布置任务、提出相关要求等方式,使教育效果得以延续或补充,从而避免就事论事和“一阵风”的偏弊,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识,升华他的观念,也有助于规范孩子的行为,把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品质。

心理知识:

“反馈”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控制系统内,将放大器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到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

借用“控制论”这一现代崭新的科学理论之一的概念来说: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人”输入端,可以影响信息再输出,起调节控制作用。这叫做“反馈效应”。

用控制论来考察,家庭教育其实是父母与孩子信息(包括认知、情感、意向、行为等)双向传递的控制系统:父母输出“家庭教育”的信息,孩子随时反映“受教育”或学习的信息,其中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在教育中,父母应及时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教育过程,以提高教育的效益,使教育过程始终处于优化的动态平衡状态。

这就是教育中的“反馈效应”。

6.重视孩子的许多“第一次”一首因效应

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会给今后的生活打下烙印。

因此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给他打下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或者对良好的行为进行鼓励。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第一次”,父母都要予以重视。由于首因效应,在你教会孩子第一次该怎么做的时候,会给他打下烙印,从此开始形成习惯。

比如,有一个孩子叫圆圆,在幼儿园上大班。老师要求圆圆回家复述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并由父母把它写下来。当时圆圆妈妈工作特别忙,晚上加完班回家已经9点多了,但她还是认真地对待孩子讲的每一个故事,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本子上,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结果圆圆的第一本作业得到了老师奖励的一面红旗,成了班里最好的作业。

圆圆受到了鼓励,就把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用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上学后她经常拿到学校的各种奖项,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又如壮壮,在小学一年级时,一天晚上他拿着《新华字典》,让爸爸帮他查生字。爸爸先问他老师是否教过查字典,他说老师教过了,但他不太熟练。爸爸就让他自己查。刚开始壮壮有点畏难,爸爸就告诉他不懂的地方爸爸再教他,但他必须先自己查。

壮壮自己去查,果然查到了这个字。后来他再也没有让爸爸帮他查过字典,而且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自己的事,只要动脑筋能解决就自己解决,实在不懂才去问父母和其他人。这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大提升了壮壮的学习能力。

这两个事例都说明,“第一次”会对孩子打下多么深刻的烙印,多么深远地影响他今后的生活。

作为父母,要重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第一次。比如:孩子第一次在学校受老师的表扬,父母在勉励孩子的同时,要告诫孩子珍惜荣誉;孩子在学校第一次受到了批评,父母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或说老师的坏话,而要鼓励孩子把事情经过讲清楚,帮孩子分析原因;

孩子第一次与同学发生矛盾,父母不要护短,要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孩子第一次参加学校活动,难免会胆怯,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在探索中寻找成功的快乐。

相反,父母如果不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就可能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一天晚上,冰冰的妈妈下班回家,冰冰马上端出饭菜,兴奋地告诉妈妈,这是她第一次下厨,并满怀期待地让妈妈给“打个分”。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菜,马上吐了出来。当时她又累又饿,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耐烦的指责:“你当盐不要钱呀,这么咸怎么吃呀!不会做就别瞎折腾,浪费粮食!”结果女儿深受打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心理知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回忆。结果表明,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在心理学上,前一种现象叫“首因效应”,后一种现象叫“近因效应”。

“首因”是指最初的印象,它会给人的认知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一篇文章、一套数据,开始的内容比后面的部分记得清楚,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以后回顾起来比较容易。思维的过程也表明:人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势”,即“先人为主”。初次印象是思考问题的起点,人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是从这个起点向后延续的。

首因效应使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天然的兴趣和较强的记忆。比如,你能列出很多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你能说出几个呢?

由于首因效应,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第一次”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第一次恋爱,等等,但对第二可能就没有那么深的印象。

7.合适的氛围有助于教育——氛围效应

父母在教导孩子时,要注意营造符合教育内容的氛围。

平时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教启示:

有一个孩子高考落榜,牢骚满腔,非常烦躁。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却火上浇油:“你要重读一年,可得为大人争口气呀!”儿子一听火了:“难道是我不努力?”父亲一跺脚:“你没考好还有什么道理?”儿子顶撞道:“你的工作又做得怎样?”父亲气得青筋直暴,连说几个“你、你、你……”可以想象,接下来就是父子俩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

在这样的气氛中,是不利于对子女进行激励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和谐的气氛中,子女更容易冷静思考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苦心,从而愿意按照父母的激励去做。就是说,父母在激励子女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在比较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另外,家庭气氛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往往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活泼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长期处于压抑气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孤僻内向,脆弱忧郁,智力发展慢。就是说,一个和睦的家庭、轻松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据首都师范大学的调查表明,儿童在家庭中感到快乐的比例大约为20%,明显低于父母。这说明大多数父母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的家长说,我们整天为了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精力营造什么家庭氛围?其实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与经济条件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都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重视。

首先,父母不应该让家庭成为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硝烟弥漫”的战场。虽然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吵,但父母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吵暴露在孩子面前,不能因此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孩子年龄小,内心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家庭的矛盾和冲突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灵伤害。

父母还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有的细心的父母,善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比如,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用餐情景,这包括对餐室布置、食品烹饪、用餐气氛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亲切、和睦、温暖的情景会使孩子感到幸福、愉快,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绪,而变得更加好学上进。

同类推荐
  •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子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生命感悟。作者花费十余年时间,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有效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鲜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炼驯服精神、培养智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本书介绍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分阶段给出宝宝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及经典食谱的制作方法;各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特征及所需要的营养、适宜制作辅食的食物。另外,本书还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宝宝食品进行选择性指导,告诉父母如何选择宝宝吃的奶源,如何分析宝宝奶粉的营养含量,如何让宝宝顺利接受配方奶等知识,使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不会因没有经验而手忙脚乱,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喂养方式,从而科学地喂养宝宝,使宝宝的成长更健康。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给孩子一个赞赏的微笑,就像阳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像甘露浇灌干涸开裂的土地。父母们要意识到“教育不等于教训”后者只能成为前者的障碍。事实上,全世界最优秀的孩子都是被“鼓励”出来的,鼓励教育是第一家庭教育,它能使孩子获得勇气、自信自主性和上进心这是成功的重要基石。
热门推荐
  • 来世也要守护你

    来世也要守护你

    一场孽缘,一场约定,到了来世,我还要守护你
  • 盛世红颜——嫡女倾城

    盛世红颜——嫡女倾城

    沈倾城,人如其名,倾国倾城,沈国公府的嫡长孙女,未来了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却经历了一切苦难,痛失亲人,流落他乡,究竟是回来复仇呢,还是选择平静的生活,似乎平凡从一开始就跟她无缘,所以她要不平凡的活着,谁说女子就该乖乖嫁人,相夫教子,她沈倾城偏不。我爱你时,你不相信爱情,你爱我时,我却没有时间给你爱情我爱你时,你身边有人,等你身边没人的时候,我已经娶了别人,给不了你想要的幸福我爱你,从未变过,即便我娶了别人,我最爱的也是你,最在乎的也是你答应我,不论以后怎样,你都要好好的活下去,跟着自己的心活下去,要幸福的活下去要说我们没缘,你却为了我去死,等我想好好爱你,你却要嫁给别人,我恨你
  • 我在时光中没遇见旧识

    我在时光中没遇见旧识

    童小小陪着苏寒从小学到大学,爱了整整十年。新班级门前苏寒说:“童小小,出来”酒吧里苏寒说:“童小小,过来接我”高中毕业典礼苏寒说:“童小小,陪我去大学吧”对于苏寒,童小小无法拒绝,因为他是她深爱的人。童小小陪苏寒从年少无知到成熟内敛,早已习惯他的一切。童小小说,苏寒,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不离不弃,如果你有喜欢的人了,没有关系,我也会像你喜欢她一样喜欢着她。或许这辈子不会经历什么刀山火海,但是,我愿意陪你生老病死。
  • 贴身医少

    贴身医少

    “师傅,我这就要下山了吗?”叶风受师傅之命,前去为李家大小姐治病,可是,慢慢的,却发现,找到了有关自己身世之谜,最后,他会何去何从。
  • 当我眼里只有你

    当我眼里只有你

    十六岁的安楠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大火烧死,公司被顾国邦收购,而自己却成了纵火犯住进了监狱,于是,她改容换貌,想尽一切办法接近仇人之子,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报仇。顾冷川真心喜欢傅浅言,为了她宁愿忤逆自己父亲的安排,为了她跟所有人为敌,他希望她能明白自己的真心,但他们之间不只是交易而已。可是,当真相揭穿的那一天,他才知道,原来这个女人从来没有爱过自己,他顾冷川什么都肯吃,但绝对不肯吃亏,他发誓,他一定要把自己迷失在这个女人身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取回来,让她生不如死!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雷皇领域

    雷皇领域

    主人公李穆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收了别人钱财去攻击的电脑,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接到雇主的电话要他黑掉一家公司。联系他的人十分阔绰。他像往常一样插上了U盘.....
  • 暗夜音乐剧

    暗夜音乐剧

    从前,你有没有幻想过会成为谁的主角,到头来只是在剧里迷惘,看到的永远只有自己,时间带走了成长的痕迹,徒留下来的只是阴影。像猫一样,像玫瑰花一样,在男生群中穿梭,追逐自己的爱与梦想,喜欢音乐、艺术,也似乎很喜欢在感情上纠结,一次次让在残酷现实中对爱情做出裁判,是会幸福,还是遍体鳞伤?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纠葛,在暗黑音乐剧中开始上演
  • 三校草的绝宠千金

    三校草的绝宠千金

    她,冷漠。她,火爆。她,腹黑。他,冷酷。他,花心。他,温柔。她们遇上了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看下文.
  • 腹黑狂拽伪校草

    腹黑狂拽伪校草

    目前,全国教育界最著名的学院之一叫做逆彦,而逆彦最耀眼的存在,没有之一,就是逆彦的腹黑狂拽的“校草”:我,叶寒书。好吧,还有夏霜霖,江惊岚,以及秦钧楚。腹黑狂拽伪校草是对我们四个最好的形容。分细一点,腹黑由夏霜霖和江惊岚负责,狂拽由秦钧楚和江惊岚担任。本少爷我嘛,全部承包了!注意,伪不是虚伪的意思,那是因为,额,本少爷是,女生。谁说如今要靠颜值走天下,本小姐我换了男装,扮了乞丐,脸上贴了疤,活生生毁了自己绝世的漂亮脸蛋,照样在逆彦叱咤风云……等等,貌似发现同行了,嗯,不愧同为女扮男装的妹子,够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