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2800000006

第6章 被埋葬的童年秘密(5)

与老人约定的三年学习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赢政在子隐老人的门下学到了很多在王室之中不可能学到的为君之术;他的所见所感,也让统一中华的萌芽在心底悄悄地出现。虽然这个时候的他还不能完全理解统一的意义,甚至也许他直到死也没能知道自己的作为究竟给后世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异国他乡流离失所的艰辛历程,让他明白了战争的残酷,也朦胧地感觉到统一是把战争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唯一方式。

种子已经种下,然而下一步如何去走,却不是年仅八岁的小赢政可以决定的,就连子隐老人也无法透过这乱世迷雾看清未来。此时的赵姬也对现实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吕不韦和子楚将受苦多年的母子接到那本该属于他们的世界中去。

大秦王国的阴暗交替

掐指算来,赵姬母子已经孤独地在赵国生活了六年之久了。六年里,赢政已经从一个只知道哭泣的婴儿成长为拥有远大抱负的八岁少年,但实现抱负的路还要寄托在远在秦国、可能已经把母子二人忘得干干净净的吕不韦和子楚身上。然而此时的两个男人,好像真的将孤儿独母忘记了。

成为了秦国嗣君之后,原本不受人正眼相看的庶出之子子楚,在一夜之间成了秦国的红人。那些以溜须拍马为吃饭本钱的臣子们,整日里像一群苍蝇似的围在子楚身边转来转去,就连国外的使节到秦国来给秦王和太子送礼的同时,也忘不了给子楚捎上一份。而受了多年非人待遇的子楚早已沉醉在这纸醉金迷的日子里,朝朝欢饮,夜夜笙歌,把赵姬母子全然抛在了脑后。

至于吕不韦,在秦国王室中也拥有了一定的地位,政治投机目的已经达到,除了用金钱为自己铺路外,剩下的就等着子楚登基那天了。对他来说,赵姬和赢政已经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了,子楚不提这件事,他也懒得去费脑筋。

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秋,在战国舞台上折腾了半个多世纪的秦昭王终于撒手西去,把秦国江山留给了他已经53岁的儿子安国君。当了29年储君、14年太子的安国君却无福消受。次年十月,秦昭王的服丧期满后,安国君正式登基,是为秦孝文王。同时他也遵照和华阳夫人的约定,立子楚为太子。然而仅仅即位三天之后,这位苦苦等待了几十年的秦王便猝然而死。

持国一年,在位仅三天,孝文王便驾鹤西游了,这令后人十分不解: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当上了国君就翘了辫子,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阴谋阳谋的?史籍之中都没提,后人便猜测,恐怕是吕不韦和子楚合谋将孝文王害死的!

这种说法也有些道理。昭王当了56年国君,活生生地把大儿子给熬死了。

吕不韦害怕这种长寿因素是可以遗传的,万一孝文王跟他爹一样,以50多岁的年龄再活个二三十年,那子楚可就真跟他大伯一样了!就算子楚等得起,吕不韦却等不起:在孝文王手下,他没有政治上的优势,更无法捞取好处,只有子楚上位,吕布韦才有把握秦国大权的可能。因此,吕不韦便撺掇子楚动手干掉君父。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孝文王是自然死亡。孝文王正式即位时已经是54岁了,在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54岁已经算是高龄了。昭王在位时,朝政之事用不到孝文王操太多的心,安安分分地做好太子就是本职工作。昭王死后,孝文王就忙开了:“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韩王衰经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襄厚亲戚,弛苑囿。”《(史记·秦本纪》)这些活看起来不多,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已经够辛苦的了:守灵柩,葬父母,见外宾,赦囚犯,封功臣,打发那些追着屁股要好处的亲朋好友,还要遵照祖训去围场打猎,更不用说日常还要处理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政事了。再加上即位之前,当了几十年的储君没有事情可做,日夜沉迷酒色,身子早就被淘虚了。一下子开始这么繁重的工作,不猝死才是见了鬼的。

相比较而言,自然死亡说可信度更高。当时的吕不韦没有政治上的权力,他不敢这么做,一旦事不机密,不仅做不上官,连脑袋都可能丢了,与权力相比,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而子楚就更不敢了,他为人怯懦,要他去杀父王,比让他自杀困难得多。因此,孝文王那虚弱的身子,还是被累死的才对。

孝文王死后,子楚理所应当的成为了秦国国君。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授吕不韦相国之职,封为文信侯,以蓝田(今陕西蓝县)12个县为食邑(就是将这12县的税收作为吕不韦的工资,多收上来的就是奖金了),后改为食河南洛阳10万户;然后尊华阳王后为太后,生母为夏太后;大赦罪人,对先王功臣大加厚赏,并颁布了施政政策:施行仁政,布惠于民。

按习俗,此时的子楚应该册立王后和太子了。但不知道处于什么考虑,他就是不想把曾经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的赵姬扶正。然而回国后的子楚虽然纳了不少的姬妾,但就是没有一个肚子大了的。依照秦室的规定,没有儿子的姬妾不能被立为王后,因为王后所生的儿子是要被立为太子的,其他的儿子只能算是庶出(华阳夫人是过继了子楚之后才有成为王后的权利的)。在与子楚有过关系的女人里,也就只有赵姬给他生了个赢政了。另外,掌握了大权的吕不韦也想在子楚身边安插个内应,赵姬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因此也极力建议子楚立赵姬为后,赢政为太子。万般无奈之下,子楚只好按照吕不韦的想法做出了决定。派人接回了还在邯郸等待的赵姬与赢政。

成为了秦国王后的赵姬,在史料中被称为子楚夫人。从一个青楼女子到一国王后,这之间相差了不仅十万八千里,但子楚夫人做到了,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只是这一步跨得过于漫长与艰辛了。

历史中的子楚并不像现代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那样懦弱无能,只懂得去吃喝玩乐,将国家大事都交由吕不韦去处理。他承袭爷爷的施政纲领,继续为秦国开土拓疆,在内部也实行仁政,进一步深化商鞅变法的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实力拥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东周王朝境内的小封国西周已经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被秦军所灭,周赧王病死,西周公被迁干但狐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北),小封国东周还存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东周君联络诸侯,谋划伐秦。子楚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吕不韦统领十万大军,一举攻灭了东周七邑,迁东周公于阳人聚(今河南省临汝县西)。东周王朝的最后残余被铲除,周朝至此彻底终结。接着,秦军继续蚕食三晋,又攻占了大片土地。为后来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子楚和吕不韦忙着管理国家,子楚夫人却没那么有正事了:现在的赢政有专门的人来服侍,更有数不清的名师大儒来教导他,子楚夫人也插不上手,只是整日享受这天堂般的生活罢了。也许是八年的孤单生活,让子楚夫人的男女之欲显得分外强烈。她夜夜献宠,使尽娇媚之能事,让庄襄王贪欢成瘾,再加上国事劳累,不久便衰弱不堪。

庄襄王三年(前247),子楚忽染重病,吃了御医开的药,毫不见效,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据身边近侍和御医所见,相国吕不韦来探望过一次,还关心地带来一些上等药材,这些药服后,病势不但未能减轻,反而更加严重,甚至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当年五月就见他的祖先去了。就在子楚弥留之际,宫中又传出闲言,说相国和王后关系暖昧,来往频繁。幸好庄襄王这时已无知觉,否则他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子楚的死因何在?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史记》中对此只字未提,而野史之中却常常将之说成吕不韦所送的药其实是毒药,子楚是被吕不韦给毒死的!这种说法越传越广,流传至今,已经为大多数影视文学作品所接受,并进一步加以演绎。

乍看起来,这种说法有些道理。已经当上秦国相国的吕不韦野心进一步膨胀,想要夺取更大的权力,这与他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是分不开的。但子楚无疑是他权力路上最大的障碍,等他自然死亡是不可能的了,子楚此时年仅36岁,吕不韦要大他许多,熬时间是熬不过年轻的子楚的。就算老天有眼,让子楚先一步去了极乐世界,可谁也不知道这一天何时到来,要真等上个十年八年的,赢政也长大可以亲政了,哪还有他老吕什么事?这时将子楚做掉,吕不韦就可以独掌大权了。

然而这种猜测是建立在赢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生性阴羁多疑的赢政才不会对杀父凶手施以痛手。否则,一旦发觉了此中玄机,即使子楚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赢政也会为他报仇的。此时的赢政已经回到秦国三年多了,精明的吕不韦也应该对赢政的性格有所了解,他不敢冒这个险,因此不可能采取此行动。

子楚的真实死因其实是身心俱疲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灭了东周之后,子楚尝到了铁骑横扫的快感,在当年就接着攻击韩国。韩国战败,献出成皋、巩城两处地盘,秦将这块土地置为三川郡,秦国的边界也就扩张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次年,子楚再派大将蒙骜攻打赵国,平定太原。

三年,蒙骜再攻魏国高都(今晋城泽州县高都镇)、汲城(今汲县西南),攻下以后继续进攻赵国的榆次(今山西榆次)、新城(今山东桓台)、狼孟(今阳曲县黄寨),连占37城;另方面,王漪的分遣军也攻下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于是,合置为太原郡。

这三年中,秦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子楚享受征伐快感的欲望更是欲罢不能。

但在三年三月,他开始尝到战败的滋味。

魏将信陵君无忌率燕、赵、韩、楚、魏五国兵击秦,秦军遭到致命打击,节节败退,所征服的河内之地尽失,又复退兵到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陕、华二地。在这几个月中,军中使者每日来报,全都是战败的消息,蒙骜带来的战报不再是某月某日攻占某处,某人应请封赏,而是紧急请兵多少,某月某日已退至某处,伤亡若干亟待补之等等。

子楚日夜操劳失眠,好在相国吕不韦善于调度,军费粮秣不缺,但要增援,却发现到正如长年之战当时一样,全国15岁以上丁壮几乎全在前线,在后方操作农事的大部分为女人,其余全是由不堪服兵役的老弱残废勉强从事春耕,真的是无力再支援前方了。

秦国自秦孝公以来,一直到秦昭襄王和他父亲孝文王,秦国政略是纵横捭阖,无往不利,秦军作战,更是战无不胜,势如破竹。但交到他的手上,秦军不败的神话就被打破了,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要不是蒙骜遵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不等诏命就自动撤退到河外,也许秦军会遭到全部受歼的命运。

在这种打击之下,子楚感到没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心火上焚,再加上原本体质就不好,很快就病倒了,没多久就变得奄奄一息。并且,子楚病重后,对吕不韦的信任无以复加,因此常召他进宫托付后事。所以吕不韦有机会与子楚夫人频频接触。无法在他身上得到生理满足的子楚夫人又开始偷偷摸摸地与老情人胡搞一通。纸是包不住火的,宫里的宫女太监等人嘴不严,难免会有风言风语传到子楚的耳朵里。两种打击夹杂在一起,就算是铁打的也受不了,更何况子楚还是一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呢!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五月,子楚带着满腔愤慨撒手人寰,将大秦江山扔给了他年仅13岁的儿子赢政。

对于子楚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对于吕不韦来说,这是一个让权势登峰造极的契机;对于赢政来说,这是一个无法推卸、又不愿推卸的重任;对于中华大地来说,这,是长达26年腥风血雨的开端!

同类推荐
  • 西晋贾南风

    西晋贾南风

    西晋迄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之后中国进入了堪称最为混乱纷杂的时代: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政治荒废,虽然陆续有关于西晋的断代史,但是比较完整的只有《晋书》。因为关于西晋的历史记载和流传的故事很模糊也很扭曲,就给了我发挥和想象空间。我非常喜欢研究西晋历史,脑子浮出自己脑海中一副西晋的人文政治图谱。最令我感兴趣的是西晋皇后贾南风,她是影响整个西晋进程的关键人物。我觉得贾南风的描述很像当代一个红人卢玉凤,名字大家懂得。我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结合科幻和穿越,让故事顺乎逻辑。里面穿插了莫比斯环,太监的由来,以及古代人为什么相信命运和天象等,我也阅书无数,觉得自己的提法还是很新颖的。
  • 新秦纪元

    新秦纪元

    一个意外让他成为了扶苏,这个意外也让他成就了无敌的秦国。各位书友且主角收项羽,降刘邦,干匈奴,殖民世界...............真是够了,还是那句话请大家支持,有什么好的人物或者想法,都可以赐教!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混世在明末

    混世在明末

    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情是什么?有比不带金手指穿越到乱世更杯具的吗?操蛋的西北、操蛋的东南、操蛋的辽东,操蛋的京城、外加不怎么操蛋的江南……这就是真实的明末!周俊恰恰就穿越到了这个操蛋的乱世,成了流寇马匪的头目。无权无钱无粮,但是胯下有马、手中有刀,手下有人!此外,还有一点点勉强能称得上金手指的东西,怎么办?凉拌!做个混世魔王!混它个天翻地覆,混出个锦绣前程!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万历中兴过后的明朝本应是一帆风顺,可偏偏遇到一系列的麻烦,首辅离世导致万历怠政,明朝整体实力下滑。就在此时,在辽东悄然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却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萨尔浒战役---后金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炮伤的皇帝。松锦大战---辽西走廊发生的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一片石激战,农民军如何大败,而清军因何得意入关。。。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铁血辽东。
热门推荐
  • 千卷离

    千卷离

    几个身份不同的少年,命运彼此纠结,生活环环缠绕,他们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人,妖,是什么在阻止着他们?又会有什么力量能够冲破一切?
  • 灵异录之阴阳鬼师

    灵异录之阴阳鬼师

    阴阳鬼师,是一本为纪念林正英电影而写,是否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喜欢英叔的电影呢,如果你喜欢不妨跟着我一起来走进,阴阳鬼师的世界吧!
  • 剑傲玄天

    剑傲玄天

    一人,一剑,独步天下,阻挡我的都将化为泡影;一招,一式,斗战群雄,我的脚步无人能敌……
  • 隙尘咒

    隙尘咒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
  • 道初界

    道初界

    仙界碎,流年坠,梦归来,九魂转世,九转踏天还。一个现代社会的军官,在飞船失事之后竟然误入了修真界,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呢?在美女环绕的修真界,他是否会忘记当初那份爱情承诺。当他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之后才发现自己本就属于这里,记忆的碎片不断的出现,直至他踏入仙界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切尽都是……
  • 拓疆纪

    拓疆纪

    蛮荒域,无数蛮兽争地为王,而人类的领地不过占蛮荒域不足万一。小七,后改名为林星。好持扇,扇柄上牵着一个兽纹扇坠,一身或月白或浅蓝色的袍子,面貌俊朗。看似温和的他,却带领着人类无数次的开荒拓疆。他需要的是什么?“自由,还有空间”林星笑笑:“人类的空间太窄了,我喘不过气。”
  • 冰雪魔法师

    冰雪魔法师

    燕国公主芙花,因为国家的弱小,被逼无奈被送至楚国成为楚国祭坛的一名不可以成婚的圣女,可是这个光茫四射,美丽可人的公主终究无法逃避爱情的魔力。在楚国万千迷恋她的人当中,她的心选中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安王。得知两人私情的楚王狂怒中将家族中的所有子弟全部杀死,并将安王囚禁在黑水牢中,要让他受尽折磨而死。为心爱的人,芙花在生之结界中孕育了两个孩子。楚国的三名魔法师救出了安王,可惜在战斗中三名魔法师全部战死。半路上出现一位曾受楚国驱逐的魔法师前来相助。这个人就是凯金,安王与芙花都没有逃过楚国法师的追杀,死在边界。而他们的儿子源玄则被凯金带着逃离.不断用冷酷折磨自己,一心只为复仇的源玄,他的身上藏有一个极大秘密,楚王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抓他回来。终于得知母亲已逝,尸骨未敛,源玄将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复仇?又将用什么来换取战胜敌人的力量?路上,他们遇到了大大咧咧,有时又会表现出惊人聪明的吴国少年一界.一界拥用不服输的性格,与每个人都很容易成为朋友…….有一天,发誓为村子里的人复仇的这个普通少年也走上了修炼魔法的道路.在一次战斗中,燕国的孤战送给一界一张蓝纹宝石弓,谁知这张弓竟是天下第一神弓逐日弓。一心成为魔法师的一界却练成了一个神箭手。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一路上互相斗嘴,互相瞧不起,内心中却将对方做为自己超越的对手较着劲.被逐出师门的凯金,曾经身为楚国祭坛男觋,传说在十二岁时曾杀死弱水中的枯龙,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却承担起保护源玄的重任.碰到的敌人一个比一个厉害,他完全起不到做用.是不自量力,还是另有苦衷!十国的儿女,在百年前一场魔法大战的阴影下,轮落,成长.随着几人的逃亡,乱世中十国的法师,弓箭手,战士,仙师,召唤,祭祀……纷纷登上战场.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珍爱的亲人,不得不拼上全力!充满杀戮,魔法的世界,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活下去,每个人都在为着各自的理由苦苦修练着.凯金带着源玄将碰到什么人?不可以有爱的青枷,怀着梦想不断杀戳的楚国男觋,复仇的化身,饱尝着等待完成心愿那一刻的煎熬的斩天.因为悲惨的命运,与妹妹合为一体,发誓杀死一切仇人的飘云,飘雪,为了自己至爱的人,丢掉性命也要保护的……冰雪魔法师,这个被传说成为神话般的称呼,什么样的人才配拥有?至尊的天皇,撑握着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使这纷绕的强者无数的世界宁静下来.本书会在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场面中为大家呈现动荡不安的魔法世界.
  • 拾,年

    拾,年

    有些事情,很小,很容易和人提起,也很容易就被忘记,但当你再见到时,它会变成故事,你看着它,欢喜或悲伤,开怀大笑或者泪流满面,无论心绪如何,都无比虔诚,无比真实。我是谁,我是一个拾荒者,走在青春的单行道上,确实步步回首,频频弯腰,拾起路边那些细碎的年华,然后,想把它带到你的身边,可你,开着车,已然走远。
  • 艳燃烽火

    艳燃烽火

    一次深山的旅行意外地被时空虫洞吸进了异世,突然的降临异世大陆,就想活出个精彩,却又因她意外的失踪,为了情,一马长枪征战万里,听鼓乐,唱军歌,箭射魂,刀杀魄,率领千军万马吞山河,戏看才子佳人,文人武将,奸雄枭雄,如何燃烧大陆的烽火。就算你武技再高,也抵挡不住我千军万马的践踏,就算你狡猾如狐计谋琼出也逃不过命运的算计……
  • 气节不改(中华美德)

    气节不改(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