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1000000006

第6章 中国“人口生产率” 从“人口爆炸”到“人口自杀”(3)

中国的民族格局,在人口危机中悄然改变。中国的人口危机,突出表现为汉族的人口危机。汉族的人口危机将引起整个国家内部民族格局、民族结构的改变,会给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现行生育政策下,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口差距显著变化。人口专家易富贤在《大国空巢》中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在1964年占全国人口的5.77%,1982年上升到6.6%,1990年上升到8.04%,2000年上升到8.41%,2005年上升到9.44%。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增加了23870万,其中汉族增加20063万,少数民族增加3807万。也就是说,1982年占全国人口6.6%的少数民族在这18年间增加的人口,相当于全国增加人口的16%。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扶植和种种优惠政策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极大改善,生育率和成活率直线上升,同汉民族的生育态势形成相反的趋向。

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不平衡,呈现持续加剧的趋势。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生育率仅为1.22,而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生育率为3.20,维吾尔族生育率为3.16,远高于汉族。

1953~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为2.24%,1982~2000年升到2.52%,2000~2005年竟加速到2.99%,而此时汉族人口年增长率仅为0.40%,而且很快面临人口负增长。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1~2005年少数民族新生儿约占全国出生人口的25%。而依照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趋势和统计局数据推算,现在少数民族新生儿占全国比重已经突破30%。由于汉族新生儿性别比严重失衡,而且生育率持续处于超低水平,汉族新生儿占全国的比重很快会低于60%乃至50%以下甚至更低,届时主体民族将沦为少数民族,这将改变中国民族和谐的人口格局。民族平等,是国家内部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宪法规定中国公民一律平等,但中国在生育政策上存在民族不平等、城乡不平等、区域不平等,这种情况有违宪法精神。

中国民族格局失衡,根本原因不是少数民族生育太多,而是汉族生育太少。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宽松,少数民族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也并没有远远高出时代更替水平。中国民族结构的改变,关键在于汉族青年结婚成家的数量减少,生育持续下降。只有保持汉族适度的生育率,保持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生育权利的平等和生育比例的平衡,才能解决民族人口格局失衡问题。

现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1.23亿,有些民族从中国来看是属于少数民族,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并不能算少数民族,尤其那些在全球有上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民族,不能作为少数民族看待。在美国,对于印第安人等少数民族,虽然有优惠政策,但是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和教育上,而从来没有出台单独鼓励少数民族生育的特殊政策,而且这些优惠政策也不是为了突出和彰显他们不同的民族特征,而是为了有利于推进和实现民族的融合。华人、印度人在美国无疑是属于少数民族,但是从来享受不到少数民族的优惠,原因在于华人和印度人在世界范围内不属于少数民族。

欧盟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有启示。到2010年1月1日,欧盟总人口突破5亿,而移民增加在欧盟人口总数递增中占有重要位置。2009年,欧盟增加的人口中,超过60%来自于移民。2008年,欧盟统计局预计,2015年欧盟国家死亡人数将超过出生人数,移民将成为人口增长的唯一动力。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称,西欧的40年,人口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西欧人口一直在迅速老龄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欧洲的生育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出生率的下降削减了从事劳动的人的比例,并且阻滞了经济增长,也迟滞了技术革新的步伐。

移民问题是欧盟最头痛的问题。《瑞典日报》报道称,2009年瑞典育龄妇女人均生育孩子超过1.9,是欧盟出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对欧洲人口增加“贡献”不小。但问题在于,新增移民数量不仅多于人口自然增加数量,而且外来移民的出生率是瑞典原国民的两倍还多。最近,欧盟多国都加强对外来移民的限制,英国宣布,对技术移民发放的签证将减25%,将对非欧盟工作者进行数量限制。

人口是文明的载体。保持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民族地位,保持中华民族内部和谐的民族构成,对于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未来中国——需要多少亚非移民?

人口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力量之源。支撑一个国家实力增长的,是其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能力。中国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再生产能力做支撑,复兴和崛起就无从谈起。

美国解决人口问题,是靠“移民”政策,把全世界的精英分子吸引到美国。而中国不可能依靠移民政策解决中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问题。中国一些大城市早已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如果说中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城市人口负增长,农村人口进城来保障”,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人口危机制约中国崛起,一个突出问题是劳动力危机。从2004年开始,中国出现了“用工荒”。2010年,珠三角、长三角缺工数激增至数百万,不仅技术工人短缺,而且普工也开始招不到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有73岁,即便人口政策不调整,劳动人口总量变化也比较缓慢,但是年轻人数量的变化却很大。以2010年为基点,15~64岁人口到2020年将只减少3.4%,但20~30岁劳动人口却要下降27%,19~22岁人口更是下降45%。劳动力市场对19~22岁人口数量的变化最为敏感,这部分最具有活力的新增劳动力严重不足,意味着各地将掀起抢夺劳动力的风潮;意味着大量外资企业可能将撤离中国;意味着高校生源不足,将掀起生源争夺战;意味着兵源数量下降,男孩中服兵役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0%提高到今后的19%。

2010年2月25日,东莞市凤岗镇举办春节后首次招聘会,60多家企业提供3000个普工岗位,只有500多人次进场。同一天,东莞市茶山、长安两个镇远赴广西巴马与当地政府合作招工,l万多个岗位,仅招到246人。还是这一天,东莞市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组织30家企业赴云浮招聘,7900个岗位,签约不到300人。近几年,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劳动力供应增速明显降低,2007年新增200多万,2008年为180万,2009年不到110万。

当用工荒席卷全国,很多实力较弱的私营企业无奈倒闭或停产之时,海量的亚非黑劳工蜂拥而来,成为缓解以广东为首的各大省份劳工荒的中坚力量。有专家预测,中国未来20年劳动力缺口将达1个亿,为解决这1个亿的劳动力缺口,中国将可能不得不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从而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中国将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届时,一个庞大的“黑人兄弟群体”,将成为中国又一个新的少数民族。

四、中国人口蒙受了太多不白之冤

这些年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在全世界也造成了一个“潜印象”,就是:“中国人很能生孩子”, “中国人口太多了”,“中国的问题追根溯源都与人口有关联”。于是,就形成了“中国人口爆炸论”、“中国人口包袱论”、“中国人口恐怖论”、“中国人口罪孽论”等一系列的论调,似乎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中国人口惹的祸。结果使中国人口长期处于被羞辱、被批判、被讨伐的囚犯处境,蒙受了太多的不白之冤。

在中国人口问题上,有几个战略关系,是必须要辨识清楚的。

中国革命与中国人口——不能把革命的原因归咎于人口多

1949年8月,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即将垮台和新中国的即将建立,为了辩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艾奇逊在信中指出:“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届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国民政府之所以又出现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白皮书认为,中国人口有4.75亿,是一个无法承担的压力,国民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共产党同样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总之是毫无出路的。这两个文件表明:美国政治家把中国革命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人口过多,是中国人口过多引起了中国革命。

艾奇逊关于中国人口过多导致中国革命的理论,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判。毛泽东连续发表5篇评论文章,特别是在最后一篇文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科学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对土地造成不堪负担的压力”,而是三座大山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他们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

“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人口与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为中国人口问题洗刷冤情。但是建国以后不断出现和长期存在的人口观念说明,把中国的各种问题都与中国人口问题挂钩,都让中国人口承担责任,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中国贫穷与中国人口——不能靠少生孩子快速致富

中国为什么贫穷落后?有人将其归咎于“中国人口太多”,说什么“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中国人口减少一半,那么人均国民收入就会增加一倍”。

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吗?事实上,许多人口密度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很高,而很多穷国却人烟稀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却又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非洲面积302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的三倍多,人口仅有7.5亿,其人口密度远低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自然资源又极为丰富,然而非洲却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各国人均GDP排名,排在前面的既有地广人稀的国家,也有地狭人稠的国家。

“人口众多,导致中国贫穷”的论调,使人们产生了“要提高人均GDP,就要降低人口生育率”、“要想快富,就要少生”的流行观念。其实,现在是一个孩子分一对父母的GDP,未来则是两个父母分一个孩子的GDP,最终结果是:少生孩子只能降低人均GDP。所谓少生快富提高人均GDP,只不过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生育,是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瓜分GDP的坏分母!低生育率的日本已经证明,“少生”的结果不是”快富”,而是“速衰”。2007年日本家庭平均年收入退回到了1988年的水平。而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日本2024年的家庭财富将降至1997年的水平。现在日本人均收入与美国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日本少生孩子并没有更富,而是更穷;美国多生孩子并没有更穷,而是更富。日本的教训说明,经济“大发展”,不能建立在人口“大减少”的基础上。生育孩子,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个国家怎么会因投资人力资本而致贫呢?

把中国曾经的经济落后归咎于人口太多,认为“人少是福、人多成灾”,要从减少生育上找出路,会陷于“病急乱投医”的困境。在中国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的口号。宁为今日多养猪,不为明日多养人,实属荒谬。把中国最近30年“大发展”,说成是人口“大减少”的成果,甚至提出“要想富,继续独(独生子女)”,是一种重度认识误区。

中国失业与中国人口——不能靠减少人口保证就业

“现在失业的人很多,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了。”

失业多,是由于人口多吗?日本的人口比澳大利亚多几倍,而澳大利亚的面积是日本的20倍,可是日本的失业率反而比澳大利亚还要低。

在中国,一些大学毕业生一边埋怨“人口太多就业难”,一边千方百计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为什么不去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呢?因为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准,大城市人多,意味着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或失业率,与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没有必然联系。一般说来,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经济萧条时失业率高。一方面,人口多了,一个工作岗位会有很多人来竞争;另一方面,人口多了,就会产生更多的工作岗位。阿根廷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2个人,但是阿根廷的失业率远远高于很多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例如日本。

中国生态与中国人口——不能靠减少人口保护生态

人们往往把“生态环境差”,怪罪于“中国人口多”。中国人口密度137人/平方千米,日本是350人/平方千米,韩国490人/平方千米,新加坡人6376/平方千米。如果人口多造成环境差,那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环境岂不是比中国更差?然而,人口最密的新加坡反而最美。由此可见,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罪于人口数量,是不对的。

同类推荐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电影编剧的秘密

    电影编剧的秘密

    本书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在书中,两个热爱电影的人像聊天那样纵论电影,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谈话的方式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之不但让人觉得过瘾,还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信心,对编剧技巧跃跃欲试。作为创作示范,书后还附有芦苇从未发表的电影剧本《赤壁》。如果你热爱电影,又曾萌发过写作剧本的冲动,不时还对拍电影当导演想入非非,那这本书不会让你失望。也许,你在阅读中还会产生独享秘笈的快感,甚至有一种被大师点拨的幸福。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热门推荐
  • 犀利萌妃:扑倒腹黑陛下

    犀利萌妃:扑倒腹黑陛下

    一失足穿越成逃婚帝王妃,她坑蒙拐骗,把皇宫里的人一骗到底!她行事,温柔的狠毒,不择手段送欺负过她的人送入没有尽头的地域!二十五岁,刘菲儿拿到了人生最高奖——女神欺诈师!然后她风光一时,遭遇人生滑铁卢的她臭名昭著,死了也没有人在意她,她就是一块坏心眼的烂肉。然后她就……穿越了!可穿越也没改变她人见人踩的地位,一上来她要嫁给一个万恶的小皇帝啊……纳妃可以,只谈上床不谈感情!~~~~~~~~~~~~~~~~~~~~~~~~~~~~~~~~~~~~~~~~~~金钱欺诈师:不择手段骗取坏蛋的金钱财产;爱情欺诈师:色诱花花公子,请君入瓮!终极欺诈师:凌驾于金钱和爱情之上,爱情事业双丰收!
  •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女人漂亮与否在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而优雅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达成。优雅不是30+女人的专利,也不是名门望族女子的专利,而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功课。每个女人都有过优雅生活的能力。优雅的女人永远不会老。法式优雅的真谛就是——优雅唯一一种一种可以超越容貌、超越身份、超越年龄的东西。
  • 吸血碉堡:迷幻的古城之恋

    吸血碉堡:迷幻的古城之恋

    未来合成机器人,为了寻找秘宝穿越到吸血鬼的时代
  • 综清穿木槿槿

    综清穿木槿槿

    槿槿目瞪口呆的照着记忆回忆,这绝对不是历史,自己是遇上架空了还是历史被某位前辈改了吧。什么时候清朝可以正大光明的穿汉服了,重点是她在宿舍睡个觉怎么就穿越了。
  • 万界狂圣

    万界狂圣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世我弑神!灭佛!战天!战地!
  • 第一宠婚:豪门小撩妻

    第一宠婚:豪门小撩妻

    大boss指了指隔壁的独立办公室——“明天开始坐那里,不用拿部门的快递了。”她讷讷点头,从公司最底层的实习生一跃当上总裁助理。大boss瞥了瞥桌上的廉价手提包——“扔了吧,这玩意儿掉我的价。”她讷讷点头,成了总裁鲜亮的小尾巴,脊梁骨却快被同事戳烂。大boss招了招手,这回没说话,直接丢过来一个软绵绵香喷喷的东西。“从今往后你是这娃娃的妈。”她讷讷点头……等等,妈?!襁褓里的宝宝冲她咯咯直笑,季琛衣抬头,欲哭无泪。“大老板,能拒绝吗?”韩誉挑眉,“你说呢?”
  • 德克战纪

    德克战纪

    身负血仇,一身孤苦,流浪天涯,七岁孩童如何一步步走上复仇之路,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
  •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

    我们都不应该孤单

    叶晴天,一个独立的女子,一个卑微的女子,一个游走的社会最底层的女子,一个看惯世态炎凉的女子。她说:我爱的人,我想拥有他全部的后来,在那之前,我想留着空白等他-庄飞扬!
  • 都市之修仙归来

    都市之修仙归来

    这里没有繁衍到巅峰的斗气,也没有花里胡哨的魔法,有的只是一个作者想要装逼的心(?ω?)。
  • 末日尊主

    末日尊主

    第二纪元,灵族保护神玄主演化五行禁咒,立下截断大陆的绝世壁垒。后魔兽众族攻破玄关,塑造万兽山脉,爆发了第二次灵魔大战,灵主横空出世,奴役魔兽王者,开创第四纪元,灵族子民感灵主之恩,特改灵为人。人族终成大陆统治者。如今,又是一个新的纪元,又会发生怎样的传奇呢?这一次,风依旧起于万兽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