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4900000005

第5章 宫廷收藏篇(4)

高士奇在刚当宰相的时候,还是比较清廉的。但数年之后,沾染了官场腐败之气的他也开始纳贿,因为他喜欢收藏,所以他纳贿的方式就是收受古玩书画,尤其对古人、名人的书画精品更为喜爱。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常常拿了名画充贡。因为他知道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书画艺术,所以高士奇所收的艺术品,除了自己收藏以外,大部分都献给了康熙。每次进献,他都要对康熙炫耀一番,说作品如何的珍贵,搜求如何的不容易,他这种献媚的法子也很灵验,大多都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这也是康熙对他颇为赏识的原因之一吧。但是酷爱书画收藏的高士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嗜好,经常在康熙面前耍一些鬼花招。

康熙是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也能书善画,同时也喜欢收藏前代大家的书画作品,但他本身没有过高的鉴别眼力,经常分不出真假贵贱,这就给狡猾的高士奇许多钻空子的机会,他故意把自己收藏中的精品留在家中另立秘册,而将伪劣、价廉之品进呈给皇帝,其中有许多竟然入了清内府编的《石渠宝笈》著录。而他自己用3年的时间写了三卷《江村消夏录》,书中记录了个人收藏的目录,书画混合,不作分项,每卷以时代为序,每件作品则录作品内容、题跋、尺寸、款识、印鉴等,有的加有评语,但没对作品真伪作判断,可见高士奇在自己的收藏上一点儿也不打马虎眼。他自己编写的另外一本《江村书画目》,把自己的画分为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是真品而值昂的,自己保存,绝不示人;有所谓“进”的,是用以进呈的;有所谓“送”的,是用来作馈送之用,都注明是“赝迹且值极廉”的。

有一次,他收藏了一幅五代杨凝式书写的《韭花帖》。康熙平时喜好书法,听说高士奇弄到了珍贵的墨宝《韭花帖》,就发话要他把这幅字送到宫里,而高士奇收藏字画痴迷到连性命都不顾的程度,岂肯将杨氏的墨宝进贡?绞尽脑汁琢磨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大胆不要命的绝招——找了一个临摹杨凝式的高手仿造了一幅假的献给了皇上。当他把赝品拿给康熙的时候,心里敲着鼓,头上直冒冷汗,生怕皇上看出破绽。好在康熙没眼力,又经高氏的一派花言巧语蒙混过了关,那件假的墨迹现在还被收藏在江苏的一个博物馆里。高士奇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宠爱,还竟敢冒着欺君之罪以赝迹进呈,真是为了收藏良心丧尽,胆大包天。只可惜康熙有眼无珠,不曾识破高士奇的小人伎俩,任其戏弄而全然不知。

由于高士奇真伪相间的进贡,所以康熙皇帝所收藏的书画精品中不少是有争议的藏品,有些几乎能马上断定为赝品,这些赝品大多都是高士奇暗中捣的鬼。他的账本中有大量这样的记载:“某年某月,购某名家中堂(或条幅等)几幅,用银二两。进上。上大悦。”用如此之少的银两购得藏品来取悦皇帝,会是怎样的上乘之作呢?只能是赝品罢了。

高士奇的这种丑恶行径,虽然皇帝不知情,但在众多文武百官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大臣们早就想把他赶下台了,但有糊涂的康熙的庇护,人们只能敢怒不敢言。而志满意得的高士奇更加贪得无厌,除了向皇上进献赝品外,还利用权势,在家乡平湖“置田产千顷”,又在杭州西溪、崇明等地“广置园宅”。康熙南巡时,还特地去看过他的“西溪山庄”,并留下“竹窗”御笔匾额赐予他。这些贪赃枉法的罪行人们已经忍无可忍了,终于遭到了群臣的弹劾,最后落得个“植党营私”的罪名解甲回乡,而他给康熙皇帝的那些赝品却永远留在了宫中。

清代宫廷绘画辨伪

鉴别要领:

1.注意不仅要有内府印记,还必须有皇帝的殿座印如“康熙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

2.清内府鉴藏印的盖法有严格的格式,它们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

3.有标准的装裱。根据画的内容和色调配以相应的绫子、花纹、轴头的材质、画轴的包装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伪造手法:

1.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伪造清内府鉴藏印。

2.利用旧纸绢挖、裁、添、改等手法,伪造宫廷画,一般会留下造假的痕迹。

3.临摹宫廷书画中的知名作品,但从风格到手法、从印章到装裱都会破绽百出。

8.乾隆真假识瑰宝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热爱收藏的皇帝,他大力搜求三代青铜器、书画、玉器、瓷器、缂丝、西洋钟表等各种奇珍异宝,包罗万象,数不胜数。清宫内府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玩收藏地,而且在热河行宫和沈阳故宫也开辟了收藏文物的场所。乾隆对古玩的收藏和爱好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他居住和办公的养心殿,在他的案头,甚至在出行的行囊里都放着他心爱的宝物。

乾隆皇帝的收藏不仅富可敌国,同时也是个极具眼力的鉴赏家。对各类古董都比较在行,例如他尤好三代古玉,他收藏的许多玉器都亲自进行鉴别和定级。久而久之,鉴定宝物成了他的一大嗜好。

传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他到东陵谒陵。一行人马走到一个叫燕郊镇的地方,还有几里路就要到镇上了,天突然下起雨来,乾隆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可是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左右环顾,只见路旁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寺庙,寺庙建于明代中期,历经200多年的风吹雨打,整个大殿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用铁铸成的8尺高的香炉与两个1丈多高的烛台,因为太笨重,无法轻易挪动,被扔在荒草中。乾隆只得进入寺内残存的偏房中暂避躲雨。这时,他手中的马鞭偶然打在了香炉上,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乾隆听了有些狐疑地说:“听声音,这不像是用铁铸成的呀!”于是命令御前侍卫用利锥把香炉弄开一个孔,仔细一看,原来全部是用黄金铸成的,只不过外面涂了一层火漆,故而像铁铸的一般。再看那两个烛台,竟然也是用黄金打造的。乾隆马上传旨将它们挪入宫中。后来,当地人在寺庙的废墙边挖出一块石碑,根据碑文记述,才知道这是明代嘉靖年间太监李玙的家庙。乾隆凭着声音淘回了几件珍宝,可见鉴定的功夫确实不一般。

有一次,一位大臣知道乾隆喜欢古人的书法,为了讨好他,便四处托人弄了10张宋代米芾的墨宝。这位大臣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把它进献给乾隆,满以为能博得皇上的欢心,但乾隆一听有10幅米芾的字,就知道那不会是真品,因为米芾的字流传到清代已经凤毛麟角了,很难搜求到,怎能一下子冒出10幅来。等拿过作品来一看,果真是赝品,于是全部退了回去,并在折子上批阅:“是假的,我不要。”那位大臣非常佩服皇上的眼力,心里又十分扫兴,窝着火去找卖他字的人算账去了。

尽管乾隆的眼力很高,但过目数以万计的古玩珍品,难免有打眼的时候。在乾隆收藏的字画中,最喜欢元代画坛魁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是黄公望历时多年创作的山水画名作,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山峦绵延,云烟缥缈,松石秀拔,村舍错落。画家通过细致简洁的笔墨、疏密有致的构图,生动刻画出秀丽的江南山水,被后人称为“画中之兰亭”,其价值弥足珍贵。

这卷名画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最初为无用禅师所藏,但在明成化年间,被著名画家沈周得到。沈周请人在这幅画上题字,没成想被这人的儿子藏了起来,还撒谎说弄丢了。沈周知道无法再讨回,只好作罢。后来他见到有人在市场上卖这张画,但高得吓人的价格令他望而生畏,只好私下临摹了一卷。到了明万历年间,这幅画又落到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里,但不久就转手给宜兴的吴之矩,后来吴之矩又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对这幅画非常钟爱,在时局混乱全家逃难时,竟置家中的众多珍宝而不顾,只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等安定下来后,他在家中建了富春轩,特意供奉《富春山居图》。在临终之际,吴洪裕竟然想起唐太宗《兰亭集序》殉葬的先例,叮嘱儿子将此画当做殉葬品一起烧掉。幸亏他的侄子吴子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迅速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了出来。但画的前段已烧去一寸多,并分成了长短两段。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散失以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歧等诸人之手,在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被收入清宫内府,献给了乾隆皇帝。但乾隆认定是赝品,因为在此之前,乾隆已经得到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其实那是后人临摹的,乾隆没看出来,认为是真迹,大加赞赏,又是题跋又是钤印,并编进《石渠宝笈》初编。然而,当这幅画的真迹摆在他面前时,也许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仍然认定那件赝品是真迹,在场的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也随声附和,于是,这件残品真迹被当做赝品打入了冷宫。原来那件临摹品仍视为真迹,备受推崇。乾隆经常把它带在身边,并在上面题了很多字。直到乾隆六十年,皇上终于不想再题了,就在画卷的押缝处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假作真来真亦假,这幅画的真假乾隆心里应该最清楚,只不过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之命编撰《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终于洗去沉冤。

这幅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被著名画家吴湖帆收藏。当时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沙孟海先生,闻讯多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觉得应由国家收藏。但吴先生无心转让。但沙先生多次往来于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吴湖帆终于被沙老的诚意打动了,同意由浙江省博物馆入藏,继而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而那后半卷真迹在1949年运往台湾,至今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藏品著录

著录中的作品在现在的拍卖中备受关注,价格飙升。

9.被劫掠的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致巴特勒上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

雨果信中提到的圆明园坐落在北京北郊,是清康熙年间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气势恢弘,富丽堂皇。园中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等各种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宫殿。然而这座闻名遐迩的建筑杰作却在1860年短短的几昼夜里,被英法殖民主义强盗焚掠一空,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但是英法侵略者并没有就此罢休,7月,他们的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委曲求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清军采用偷袭的手段,绑架了入通州进行停战谈判和随团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等39人,送往京师刑部,关进“天牢”。第二天,英使参赞威妥玛赶到通州,要求释放人质。再过两天,联军得知已有3名人质被杀死,立即进攻北京。咸丰从圆明园带上他的后妃和宠臣,一溜烟逃向承德避暑山庄。在短短25天里,人质中就有17人在天牢中被折磨致死。侵华头目额尔金闻知人质已死去大半,而且死的是外交官和记者,他作为英内阁任命的对华战争全权专使,怎么向女王和公众舆论交代?他决定对清朝皇帝的野蛮行为实施报复。皇帝绑架虐杀英法人质的命令都是在圆明园发出的,而圆明园在西方人的眼里是非常著名的帝王宫殿,于是他不顾法国公使葛罗的反对,命英军焚毁圆明园。

10月6日,英法联军从北京城东北郊攻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的部分队伍在城北一带稍作抵抗,就四荒而逃。傍晚法军闯到圆明园大宫门,有20多名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和敌人展开了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到晚上7点,法军顺利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四面八方拥进圆明园,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他们像野兽一样狂叫着,蜂拥而上地抢夺着中国皇帝的瑰宝。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一时不知该拿什么好了。他们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专拣绣花长袍,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一大口袋装满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的口袋里塞进金条,有的半身裹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抢走一个价值1200英镑的金佛像;另外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大约60万法郎的财物。仅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就达到30万法郎。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兵官,一次从园内弄走两座金佛塔和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才搬运回军营,因为他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回国后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同类推荐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零纪游戏

    零纪游戏

    我叫冬苜雪,高中三年级学生,年级学生会会长,回回考年级第一,家里是亿万富翁,就像是外人所言的天骄之子。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是一个奇怪的人,我知道该对谁笑,该对谁哭,对人说人话,对兽说兽语,对鬼说鬼画符,我就是一个“机器人”。直到那一场车祸,让我见到了十年前贫民窟的孤儿同伴,我才发现这是一场阴谋,从十年前开始的游戏……
  • 黑白楼之夏莲

    黑白楼之夏莲

    第四十四日,在看了那女子第四十四日的正午,她终于对吴刚说了一句话。自此,吴刚再也没有忘记,每当菡萏初放,他或浮水面,或沉水底,看着清澈的天或水,他都会想起这句话“帮我把那朵荷花采过来吧。“她笑颜如花。
  • 黑客世界

    黑客世界

    我叫张依然,是白盟软件公司的一名普通网络安全工程师。白盟软件公司是一家以网络安全维护为主的有限公司,公司不大,总共20多人。在业内是一家小公司,只能靠围标揽一些行政单位的活儿,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当然这是我现实的身份,我的优越感来自于虚拟世界,在那里我被网友追崇为“技术大神”、“牛人”、“技术宅”。警方将我列为黑客之列,拉入了他们的“黑名单”,不过我更喜欢另一个圈里的称呼——“灰客”。
  • 拉勾勾,手指牵:说好一起走下去

    拉勾勾,手指牵:说好一起走下去

    本文,纪念我的友情。(本书原名《陌生人与路人甲》,现已更名《说好一起走下去》)
  • 层爱

    层爱

    杀手和娱乐明星本是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的交融又会发生什么
  • 逆道铭

    逆道铭

    他问那人如何改变,那人唯有成仙,他问那人如何成仙,那人说唯有得道,而得道……他不知道,但唯有成仙,便可质问苍天。于是他以一世在人间存在的意义与痕迹拼命得来一个机会。黄泉奈何转生桥,尽头一步便是白昼转暗,星辰死灭。
  • 雷破千尊

    雷破千尊

    意外开启雷符,缔造雷神传奇。废物高宇意外开启雷符,两年多没有结成丹海的他竟然意外获知自己是非常罕见的特异体质——木厄雷体,从此高宇踏上雷电之力与元力双修的道路。血族入侵,家国沦陷,有着恐怖雷电之力的高宇是否能战胜血族第一强者赤血鬼灵?神秘古城开启,无数强者涌入,浑身电弧闪耀宛如雷神降临的高宇是否能斩杀仇敌寒煞冰魔?清淑恬静的岑雨萱深深铭刻在高宇心里,可是那个热情奔放的小魔女林若欣却对高宇紧追不放,处在两个美丽女人的漩涡里高宇该何去何从?空间节点提前变得薄弱,魔族打通空间通道大举入侵,人族危在旦夕,高宇是否能得到万人倾慕的圣天神器碧落八荒?又是否能成功晋入难于上青天的天龙境拯救人族?
  • 飞雪荒原之狼爪印

    飞雪荒原之狼爪印

    一个倒霉透顶却笑看人生,一个大智若愚却心灰意冷,世间完人本没有。无所谓,他们的可爱源自他们的真实,我痴迷于他们内心的善良与热情,我惊叹于他们之间每一个眼神的默契;在冰天雪地的辽北荒原,江湖亦如冰雪一般冷酷,然而他们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各自虽不完美却是最完美的一对儿,所以我乐于写下了他们的故事,讲给你听,相信你若能像我一样看到他们,也会忍不住对他们会心一笑……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