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18500000004

第4章 桃花红,泥螺肥

江南的小海鲜实在不少,不说别的,光螺就可以排上许多种:泥螺、香螺、辣螺、跳螺、刺螺、大头螺、芝麻螺、大海螺、石头螺、水涨螺、八角螺、马蹄螺、织纹螺等。

对于带壳的食物,喜欢与否常常两极分化,一部分嫌吃着麻烦,费老大的劲才能吃到一丁点肉,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懒得去吃它。另一些人嗜一切带壳的美食,干果里的核桃、瓜子、香榧、松子,海鲜中的贝与螺。我是后一种人,我觉得,它们坚硬的外壳下,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美味,个中滋味,只有尝过才心知肚明。

过去,海边人家想吃腥,挂个竹篓,骑上泥马,去海涂上走一圈,餐桌上就丰盛得不得了。退潮后的海滩上,小海鱼、弹涂、蛤蜊、海螺蛳、白虾、九节虾、虾蛄随处可见,当然还少不得泥螺。我在海边看过村民捉泥螺,场面颇为壮观。海潮退去时,妇人孩童就下到海涂上,泥螺旺发时,滩涂上爬满了黑豆似的小精灵,泥螺推着一层泥缓缓地爬行,憨憨的,对即将到来被捕捉的命运,安之若素,不逃也不躲,所以泥螺很好捉——说是捉,实际上是拣,三指撮起,运气好的话,小半天能拣上十几斤。有时夜潮旺发时,海边人会提着灯笼、火篾等照明之物,浩浩荡荡下海捕捉泥螺,没多久,就能拣满一木桶。

泥螺“吐吞含沙,沙黑如铁”,又名“吐铁”,我们这里的人称之为“沙雨”。《食物本草》介绍道:“吐铁,生海中,螺属也。大如指顶者则有脂如凝膏,色青,外壳亦软,其肉色黑如铁,吐露壳外,故称‘吐铁’。”清代温岭名医赵立民,此人医术高,又好风雅,他在《一剪梅·独酌偶成》写到泥螺:“墙角红梅映碧纱,老了黄瓜,熟了枇杷。银鱼生炒蛋堆花,吐铁无沙,蚕豆新芽。小酌已生老脸霞。吟兴婆娑,醉眼横斜。夕阳影里听鸣鸦,且访农家,与话桑麻。”喝喝小酒,吮吮泥螺,听听鸦鸣,醉眼横斜,人生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泥螺状如蜗壳,体表有黏液,幼时白色透明,大时呈青色或黄色,不透明,泥螺个头以大为上,颜色以黄色为佳。若以时令论,以桃花时节最为细嫩,此时的泥螺肉质鲜嫩而无泥,称桃花泥螺,清代潘朗有诗曰:“树头月出炊香饭,郎提桃花吐铁来。”到了梅子青时,天上落雨,泥螺脂膏满腹,最是肥美。用酒浸个一两宿,肥膏便会溢出壳外。待到八月十六桂花开时,此时的泥螺个头虽大,但肉质已发硬。

泥螺不但味美,还是一味中药,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就说:“吐铁能润喉燥、生津。”他还来个现身说法:“余庚申岁二月,每患燥火,入夜喉咽干燥,舌枯欲裂,服花粉生津药,多不验。一日市吐铁食之甘,至夜咽干亦愈,可知生津液养脾阴之力大也。”看来泥螺的功效赶得上西洋参了。

泥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腌成糟货,“以腌藏糟浸,货之四方,以充海错”,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的泥螺都很出名,不过头牌是宁波的黄泥螺。这些地方的腌泥螺,壳薄如蝉翼,螺肉通体透明,就像是一粒粒小琥珀,镶嵌在蜗牛造型的薄壳中。一尝,湿润柔软,清香脆嫩,丰腴可口,甜甜的螺肉中,溢出黄酒的醇香,味极鲜脆香美。糟泥螺用来下饭最好,舟山人称之为“塞饭榔头”,我们这里也有句土话:“泥螺和饭,好比肉炒蛋。”说这话时,泥螺价格还很便宜,不像现在,泥螺的价钿老早超过肉和蛋了。泥螺岂止下饭,它还解油腥,当你吃得脑满肠肥满腹流油,看到啥东西都不想举筷时,挟几只清嫩鲜脆的黄泥螺嘬嘬,一碗白泡饭下肚,马上神清气爽。上海人跟宁波人温州人一样,都非常喜欢吃泥螺,嘴刁的人还非宁波黄泥螺不吃。上海滩大亨虞洽卿是宁波人,幼时家贫,他经常到滩涂上捡泥螺。发迹后,乡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泥螺”。

腌泥螺是技术活,腌得不好的话,死咸死咸的,而且螺肉也缩小到一丁点。梁实秋在《炝青蛤》一文中写到泥螺:“贝类之中最小者,当推宁波产的黄泥螺,小得跟绿豆一般,黑不溜秋的,不起眼,里面的肉小得可怜,很咸。”我推测,他尝到的是腌得不到位的泥螺,我尝试过腌泥螺,也是不得要领,泥螺缩头缩脑在壳内,难看,又不好吃,生硬坚涩。我把自腌的泥螺推荐给一个北方妞吃,她自称什么都敢吃,什么都会吃,但挟起一粒泥螺,连壳一口咬下去,然后“呸”地吐出口,说,啥东西,味道怪,还咸得要死。北方人吃不惯腌海鲜,除了泥螺,鱼生、枪蟹也不对他们胃口。

泥螺要腌透才好吃,没腌足的话,吃了会发“泥螺胖”——泥螺体表粘液及内脏中有毒素,吃了未经腌熟的泥螺,脸会浮肿,宁波人称之为“发泥螺胖”,要好几天才会退。

温州人把泥螺称之为“泥糍”,温州方言中有“白眼泥糍”或“眼乌珠眯拢泥糍恁”的说法,说的就是那些处事糊涂或拎不清的人。

同类推荐
  • 新派正宗粤菜

    新派正宗粤菜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选料广博奇异。本书精选了新派粤菜:粉糖酥肉、梅菜扣肉、啤酒酱排骨、干炸果肉、客家红焖肉、糖醋咕噜肉、糖醋排骨、梅子蒸排骨等好吃的粤菜。教人们利用闲暇之时,烹制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享受美食的乐趣!
  • 中华民间菜

    中华民间菜

    对于东方人来说“吃”是根本,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饮食文化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形成独一无二的中国烹饪,并在世界餐饮界笑傲江湖、独领风骚,这还多亏了中华民间菜的功劳。民间菜是中华各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从菜中可窥探出当地人的风俗、脾性等人文特点。如今川菜、粤菜、鲁菜等各地特色菜肴早已享誉全球。
  • 考生营养食谱

    考生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青少年考生在考试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考生营养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应考期间考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中华营养百味:点食成金菜品

    饮食不当,可以让你吃出疾病,被送进医院;饮食合理,可以令你吃出好气色,延年益寿。吃,是个大学问!吃,是个大问题!编者倾心打造放心饮食第一书!教你练就点食成金的本领,助你成就健康人生。多吃肉与多吃素,到底哪种生活方式更健康?菜场上价廉物美却被人忽略的好东西究竟是什么?吃好喝好为何依然疾病缠身?苦心搭配为何孩子发育不良?答案尽在此书中。
  • 饮膳随缘

    饮膳随缘

    这本饮食漫记取名为《饮膳随缘》,多少道出了写述者对饮食的淡静情缘和绵长的思考。作者用轻松、幽默但古朴、考究的语言笔调写述其几十年游历中外的美食心得。诸如,从大陆到台湾,作者借以食物表达乡味;从福冈到黑森林,作者在实践中体悟传统饮食工艺。整本饮食漫记侧重于东西食物内容的比较和食谱的讨论,而作者偶尔也会在其中用他擅长的历史视角去考证饮食源流,并探讨政治、社会、经济变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无线正在

    网游之无线正在

    当霸王铁蹄遇到虎豹军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三国之霸王圣骑!
  • 灵异.

    灵异.

    超好看......................................................
  • 异界进化路

    异界进化路

    进化,不断的进化!
  • 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本书稿是一部心灵修养类的图书读物,针对当前社会上一些人一味追求财富、地位与成就而忽视了简单生活带来的快乐的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给那些困在迷惘中的人提供一些生活智慧,帮助现代人回归本真,发现生活之美。
  • 大小姐的近身妖孽

    大小姐的近身妖孽

    被指派成为堂堂唐大小姐的贴身保镖。“小猴子,作为本小姐的保镖,你要贴身保护好本小姐的安全,你知道吗?”“我知道。”贺青一下子将身子贴了过去。“滚开。你这死变态臭流氓。”唐大小姐骂道。不是说‘贴身’吗?贺青一脸懵逼。真是搞不懂女人啊。
  •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百事通

    产褥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是新妈妈最重要的时期。本书针对产前分娩准备、科学坐月子、轻松育儿做了详细讲解,细述了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巧妙应对的方法,并以通俗、简明、轻松的语言,实用的操作步骤图,传播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孕育知识,更有“要知道哦”和“专家点拨”小知识版块帮你拓展知识和加深理解。希望本书能让新爸爸新妈妈少一分担心,多一分安心,少一分忧心,多一分开心,快乐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 倾城王爷傻王妃

    倾城王爷傻王妃

    一朝穿越,遇到会说话的“萝卜”还遇到一会打招呼“花儿”还遇到一个千年不笑的“冰块脸”……有一天禁不起诱惑的清茶吻了一下“冰块脸”“冰块脸”说:“毁了我的清白,你还想逃跑。”清茶一脸无辜的说:“爷,小的错了要不……你把我清白也毁了吧?”“冰块脸”说:“好啊……只不过我毁你清白之后要对你负责!”
  • 岂非情深

    岂非情深

    如果有一种爱是无法逃开的孽,那么这一生,我都甘愿画地为牢,只要能困你一生。我爱你,一直都知道,却不曾想,竟是如此的爱…
  • 战城南

    战城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甜心哪里跑

    甜心哪里跑

    这个………不知道要写什么简介噢……自己看下嘛!平时不怎么看小说,可能写的不好勿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