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0500000034

第34章 难以忘怀的生活

冯世光

1937年8月,我和另外三个同志从韩城步行11天,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的一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亲切。我到延安主要是学习。当时,我们很想去鲁迅师范,虽然中组部的同志告诉我们,鲁师在延长县,条件比较艰苦,但我想到延安是来干革命的,不是来享福的,决定还是去鲁师。

到了鲁师,我被分在师范班。鲁师共有师生约1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女生。这里条件确实艰苦,睡觉没有床板,要自己上山割白草铺在地上睡。同志们穿的都是土法染制的灰色制服。我们刚来时,穿着旗袍,和别人一比,就觉得很不好意思。当时的衣服只有一个型号,女同志穿上都嫌宽大,就用烂布编一条带子,扎在腰上,倒也挺神气。平时每天吃两顿小米稀饭,里面加点南瓜块。晚上学习没有灯,就把萝卜或土豆中间挖空当灯座,找点烂棉花搓成芯,倒上麻油用来照明。学校每人每月发两张大纸,两支铅笔,质量虽差,大伙却很珍惜,不轻易使用。以后,由于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我们搬到山上的一间破庙里学习。庙里没有门帘,上课时,北风呼呼,雪花乱飞,但同学们注意力仍很集中。那时,徐特立同志担任我们“教学法”老师。当同学们听说教过毛主席的老师要给我们上课,真是喜出望外。徐老的头发已发白了,穿的和我们一样,讲课非常耐心仔细,生活很俭朴。有一次,我们发现他没有穿袜子,一问才知道他把自己的袜子给了同学。又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到徐老的房间里去,房间摆设简陋,没有桌子,床上连褥子也没有,我们就问徐老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老人家又把褥子送给了有病的同学。徐老的这种精神使我们很受感动,都表示说,哪怕延安再苦再累,把脚手冻掉,也要跟着毛主席共产党革命到底!

1938年元月,我又来到边区党校学习。这里条件和鲁师差不多,学校的学习生活十分活跃,经常举办文艺表演和体育运动会,同学们还经常在课余时间一起唱歌、做游戏。记得有一种游戏,是两个同学用布蒙住眼睛,做瞎子摸象,摸到谁就提问题考谁。有一次摸到我,问我什么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我答对了,奖品是一条毛巾、一个茶杯。类似这样的学习方法,生动活泼,给人留下的记忆很深。

在边区党校学习了三个月后,组织上又分配我到中央党校学习。这里的生活条件比鲁师和边区党校好一些。我们睡上了木板床,有了桌子,用上了煤油罩子灯,一星期能吃上一顿白面馍,每人每月发一元零用钱。中央党校学习生活更为紧张,一切都是军事化。每天清晨一起床,就要打好绑腿练习爬山。开始我不会打绑腿,爬到一半绑带就松了,老师批评了我。此后,我就下决心学习,每天提前起床,打了一次又一次,果然打得比较好了。在中央党校,我们学习了马列主义真理、党的建设、军事、文化等课程。

在温暖的革命大家庭里,我们不仅提高了理论文化水平,而且锻炼了坚强的革命意志。50多年后的今天,我时时想起那富有意义的延安学习生活。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我们之所以不向党要待遇,不叫苦、不埋怨、不退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的党风正,干群一致,同心同德,一心想着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

同类推荐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王汶石文集(第三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炊烟

    炊烟

    《炊烟》它是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的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漾着光彩,饭菜可能不够精美,却是这个家庭独有的风味。
热门推荐
  • EXO之忙内太偏心

    EXO之忙内太偏心

    柳爱珊,EXO里唯一一个女成员,因为身份特殊,所以一直是队内和粉丝们公认的团宠加团霸,十二个哥哥宠着她,像哥哥一样的宠着她,而她却偏心于另一个成员,边伯贤……
  • 狼啸御宇

    狼啸御宇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九点九分九秒。血瞳睁眸,地球上空撕裂,十九条璀璨星河点缀阴冷的宇宙深处,三声怒啸,高氏纷纷踏神而出,拉开一氏举世皆敌的序幕。一介凡体,君临九州,啸:古道无仙,吾名高杨!情丝葬月,帝血染衣,啸:犯我高杨,虽远必诛!子规啼鸣,十八而立,啸:狼啸御宇,高氏当道!
  • 回归的兵痞

    回归的兵痞

    一次任务叶飞和的战友非死即伤,只有叶飞一个人完成任务归来,由此受了一点刺激之后。看一代逗比兵王,给你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仔细的看看叶飞给你带来的视觉体验。看看这个时而逗逼时而高调优雅的兵人给你怎么样的表现妮。
  • 长生决之相思引

    长生决之相思引

    因巫族圣女不甘的诅咒,不败战神与黎国女杀手双双陨落,一人转世为婴,记忆皆净,一人寻寻觅觅,终不离兮。“我可以等你长大成人,却不能相守一生。待你长成,我早已是面黄如纸的老太婆,而你正值青春,,,,真是世上最恶毒的诅咒啊。”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若再来一世,你可否也能如我一般,不盼长相守,只盼长相依,,,
  • 亲爱的,亲爱的

    亲爱的,亲爱的

    某男新增家规三条:不许私自外出,不许电话男闺蜜,不许……某女白眼一翻:我呸!某男:陪?要三倍还是四倍?我保证夜夜笙歌,包你成仙。某女口水直喷:色胚某男理直气壮:男人好色,英雄本色!……官二代VS男闺密。当官二代混迹于商场,当男闺蜜成为后来的企业大亨,商场的追名逐利,同行的激烈竞争,美女的投怀送抱,地老天荒是否只是传说?最初的兄弟,是否初心依旧?
  • 黑色手枪

    黑色手枪

    “喋桦”一个只有五个城市的国家,“百祈”喋桦的首都,它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但这些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修神记之守护

    修神记之守护

    传承的使命让一个少年踏上征途沉重的压力让他热血沸腾数不尽的危险使他成熟为了不做别人的踏脚石只能不断的前进踏入巅峰之后面对他的又将是怎么样的抉择(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请支持小洋!您的收藏与推荐就是对小洋最大的鼓励)
  • 凯源玺与她的邂逅

    凯源玺与她的邂逅

    苏浅殇和姐妹与三只的邂逅,作者不求票,只求你们能看的开心
  • 我当渡鸦那些年

    我当渡鸦那些年

    你应该知道有一种人叫道士,你可能也知道有一种人叫蛊师,你甚至可能知道有一种人叫赶尸匠人,但是我猜你不知道,在江淮淞沪的一隅,有一群叫做“渡鸦”的人。渡鸦者,性孤僻,好独居,喜哀丧,闻风而动,却逆风而行。他们是一群“过阴人”,偏居江淮淞沪一带。然而不论是中原道士还是苗疆蛊师,亦或是湘西赶尸匠人还是南洋降头师,亦或者是江淮渡鸦,都是和活人做买卖,跟死人打交道。我十二岁被先生收养,做了他的门徒,十六岁重返上海,在魔都当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鸦子”。我要讲诉的就是我与这么一群人,那些年发生的事。(此书已经转到黑岩阅读网连载,请各位书友移步,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