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7100000015

第15章 :尸狗

里仁篇第四论语目录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篇第五论语目录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5.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5.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5.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同类推荐
  • 逐仙之行

    逐仙之行

    打猎,砍柴,生火,做饭。这原本是元都一生之中只需要做的几件事情,因为他是一个猎户,深山老林中唯一的猎户。自幼便一人生活,从未接触过外人,只与野兽相识,但是仙女的出现让他觉醒了自己的修仙念头,一朝弃猎,今后修仙,且看元都如何由一个猎户变成一个世人恐惧的存在,最终追到了仙女,博得红颜。
  • 缥缈乾坤Ⅰ

    缥缈乾坤Ⅰ

    这是一部集帝国之战天下之争朝廷之乱且实力不用等级衡量的东方玄幻小说中国的文学文化欢迎来看多多评论1
  • 绝代姊妹花

    绝代姊妹花

    被冰封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夏云醒来后的故事。
  • 六道心痕

    六道心痕

    道是天道无痕,却留万千伤痕。众生皆在六道之中,仙佛皆是如此。走得再远,只是一棋子。残局再醒,仙佛入局。签订血契,操纵万生。天为棋盘,万生为棋子。入局?得有资格。梦幻泡影中,神的影子逐渐浮现。能使天寂静的只有神,而要去追寻神的影子,只有跳出局外!各路神明的法号如雷贯耳,可是梦幻之后,怎能成神?佛道神明,殊途同归,最终只为成神。梦幻之后,湮灭的秘辛再无人去探寻。神又如何?梦幻之后,一少年承百世记忆,不以成神为梦,只为寻求湮灭之因。修行就是修心,心不灭,便永生不灭,且看我掌湮灭,捏轮回,普度众生,踏碎神影,让天寂灭!
  • 主角与作者的进化论

    主角与作者的进化论

    当我们的主角征服一片天地后,故事才真正开始。这是关于主角与作者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大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