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79900000037

第37章 亲历方知稼穑苦 收获感念使君恩

时间很快到了八月,这也是一年中黔首百姓最高兴的时节,因为庄稼要收割了。

武陵郡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今年一直风调雨顺,新任武陵郡守张逸上任之后,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在水利灌溉和劝农方面做得很不错,所以今年水稻的长势很好,眼看是一个丰收年。

身为刺史、太守,每年在春耕和收获的时候都要象征性的到农田里劳作一天,以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今年春耕时,由于要去南阳平赵慈之乱,所以王叡没能与民同作,收获时节,王叡是一定不能错过了的。

这也是一种收获民心的途径。

这一天,王叡、王衡、张逸,还有州郡官吏们,一起换上了农夫的装束,来到了汉寿城东郊的一片田地里。

郑玄也带着他的一些得意弟子们,兴致勃勃的来了,他在家乡和不其山躬耕多年,对农业生产还是很有兴趣的,事实上,他教授的课程里,就有一些涉及到农业生产,他的弟子中,懂得农学的也为数不少。

这个时代,许多伟大的经学大师不但钻研理论,也乐于实践,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也非常丰富,不仅仅只有儒学,包括黄老之术、法律、天文、历法、算学、诗赋、图纬、农学等无所不教,思想束缚很少,教出来的弟子也有很多方面的人才,这与后世的儒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成了鲜明对比。

郑玄当然也在此列,而且他还更进一步,创立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融汇一炉的郑学。

王叡他们来到这片田地之后,当地的乡蔷夫、乡老还有一些老农迎接了他们,他们向王叡等人行了礼,王叡微笑着问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乡蔷夫名叫潘贵,他恭敬的回答道:“王使君,今年幸得风调雨顺,州郡政令得当,今年的收成应该会很好。”

王叡含笑点头。

在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镰祭祀仪式之后,众人带着镰刀下了田地。

王衡这还是第一次下田,他学着别人的样子戴着簑笠,穿着短褐短绔,打着赤脚,拿着镰刀,开始割起了稻谷,可是他看别的老农割得甚是轻快,自己割就远不是那么回事了。

收割稻谷需要弓着腰,王衡如今个子长得很快,已经长到七尺五寸左右,弓着腰没一会儿就是腰酸背痛,这种酸痛并不是他体力不济,所以也无从缓解,他割着割着便要直起腰来,歇息一下。

很快,他便被身边的老农丢下了很远,就连郑玄的几个弟子也比他快得多,王衡无奈的叹气摇头,只能在后面苦苦追赶。

王衡的这块田只割到不到一半的时候,他左边的一位老农便割完了他自己的一块田,看王衡割得辛苦,质朴的老农便过来帮他了,王衡自失的摇头道:“老丈,我太没用了。”

老农手中一边飞快的割着稻谷,一边笑道:“公子是做大事的人,这样的小事有我们这样的人做就可以了。”

王衡道:“这可不是小事,民以食为天,天下的人都要靠农夫来养活呢,我当然也不例外。”

老农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手底下加快了割稻谷的动作。

王衡问道:“老丈,你家中还有些什么人?你家有多少田亩?日子还好过吗?”

老农脸上露出了笑容:“公子,小民家中还有一个老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尚未成年,两个儿子均已娶妻,大儿子已有一子,二媳妇也已身怀有孕了。小民家里共有田地七十一亩,今年收成不错,每亩收成至少三四石,王刺史与张太守又体恤百姓,看样子明年日子好过许多了。”

王衡很快就心算起来,汉代田赋并不高,三十税一,老农家里有田七十一亩,这一带所指的亩是汉代的大亩,每亩大概等于现代的0.7亩,如果亩产能够达到三石的话,七十一大亩可收稻谷二百一十三石,如果能达到四石的话就是二百八十四石。

荆州的粮价没有北方高,稻谷价格大概在每石二百钱多一些,这样,老农家里今年收获的稻谷大概价值四至五万钱,也就是说,一家人一年的收获也就相当于一斛武陵春酒。

就这些收获还要交税,田赋大约要交七至九石,老农家里共有六个成人,每人算赋一百二十钱,不过他家的小儿媳怀孕了,可以不用交算赋,算赋一项要交六百钱,口赋往年要交一百钱,今年倒应该是免了。

如果是在往年,曹寅收的苛捐杂税还有不少,今年都取消了,也就是说,老农家里今年剩下的收入还有四万多钱,以如今的物价,养活全家人倒还是可以的。

可是如果年成不好,赋税又高的时候,老农一家人的日子就确实是不好过了。

像前几年北方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可是灵帝刘宏和地方官员还在拼命盘剥,这让老百姓怎么不造反?

王衡正在感慨,老农还在满脸喜色的道:“今年因为除四害,我家的口赋不用交了,小媳妇怀孕了,又省下一个人的算赋,看来明年可以多置办一些家业了。”

看到老农充满希望的脸,王衡顿时觉得自己有责任让老百姓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王衡的地收割到一大半的时候,他右边的国渊也收割完了自己的田地,也过来帮忙了。

王衡与国渊年纪也差不多,平时也是很谈得来,王衡道:“国渊师兄,你也收得这么快啊?”

国渊笑道:“在不其山的时候,我可是老师的弟子当中农活干得最好的。”

三个人一起收割,速度加快了许多,不一会儿,王衡的这块地也收割完毕了,将收下的稻子捆好放在田边,三人一起坐在地头上休息起来了。

国渊问老农:“老丈,收完稻谷之后,田里冬天种什么呢?”

老农道:“什么都不种,田地也要休息,蓄养地力,不然的话明年会没有好收成的。”

王衡点了点头,这年头没有化肥,确实需要蓄养地力。

可是国渊却摇头道:“我们那里都是一年两种的,春种麦,秋种胡豆。”

老农瞪大了眼睛:“那能有收成吗?”

国渊道:“种了胡豆的地再种麦,收成比单种一季麦收成还要好。”

老农可不相信国渊这么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种田上能比自己都强,虽然他收起稻子来还像模像样的,可是毕竟太年轻了,他连连摇头道:“这位公子,你可别哄我,我可不信。”

王衡这个时候倒是想起来了,胡豆也就是蚕豆,蚕豆是有根瘤菌的,可以产生固氮作用,确实可以提高土地肥力,虽然这时代的农民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可是凭借着长期的实践经验,也能够做出符合科学道理的选择来。

王衡笑着对老农道:“老丈,这位是郑玄郑大师的弟子,郑大师可有本事了,他的名字连皇上都知道,他也在北海和东莱种了几十年地,种得很好。既然是郑大师的弟子说的话,想必是有道理的。这样吧,你今年按照他说的办法,试着种十亩地的胡豆,明年如果这十亩地的稻谷收成不如其它地,那有多少损失我来补偿,如果收成比其它地好,那你以后都这么种,好不好?”

老农知道王衡是刺史公子,既然他这么说了,那一定也是有道理的,今年刺史给他们做过多少好事啊!

老农点头道:“那行,我今年就种十亩胡豆,明年收成差了也不要什么补偿,如果收成好了,我让大家都这么种。”

王衡高兴的点起了头。

老农道:“不过我们这里这胡豆种子可不好找啊!”

王衡望向了国渊,国渊解释了缘由,原来胡豆还是前汉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庄稼品种,在北方种植得还比较普及,可是在南方种植的人就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武陵没有发现胡豆与粮食作物轮作可以增加产量的秘密的道理了。

这件事情倒很容易解决,王衡只要让通江商号从北方带一批胡豆种子回来就行了。

这个时候,其他收割完自己的田地的老农也都围了过来,听起了国渊的话来。

国渊向大家介绍了水稻与胡豆轮作的具体方法,如今在北方,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水稻的种植也很普及了,他们发现,胡豆与其它粮食作物轮作,是可以增加地力和产量的,而且胡豆与水稻轮作的话,属于水旱轮作,更能将田地催熟,只要几年,这样轮作的地都可以变成熟地良田。

农夫们对于田地里的事情是最感兴趣的,这关系到他们明年的收成,所以他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的。

到得后来,王叡、郑玄、张逸等人也都各自收割完了自己的一块土地,来到了人群外听国渊讲话,农夫们想要给他们施礼,让他们进去,也被王叡摆手拒绝了。

国渊讲道,武陵郡丘陵地形很多,也有很多低洼地形,因此在种植水稻上有很多障碍与困难,这样就需要把水利设施做好,高处经常进行灌溉,低处经常进行排涝,一样可以收获高产。

国渊的话一下子让旁观的人兴致高涨,武陵郡地广人稀,其辖域包含了后世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几省的一些区域,面积相当大,可是这么大的面积很多都是不适合种植的土地,要么太高容易干旱,要么太低容易积水,没什么收成。

这个时代,南方的种植技术与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地方都还在进行刀耕火耨的原始耕作方式,以前南方开发程度也不够,水利设施很不完善,灌溉和排涝都很成问题,就算今年是个丰收年,真正产量比较高的也只有汉寿、孱陵、临沅等几个开发程度比较高,地势也比较平坦的县。

如果真能像国渊所说,那可以增加多少良田?又能够增加多少粮食啊?

国渊这一讲就讲了大半个时辰,他偶然一回头,发现刺史、郡守、老师等人都站在他的身后,他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不管以后他多么有名,现在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连忙站了起来,向王叡他们行礼。

王叡让他不要多礼,温言对他说道:“你说得很好!”

国渊刚才的滔滔不绝不知所踪,他嗫嚅道:“渊惶恐!”

王叡回头对郑玄道:“康成大兄,农学也是你教他们的吗?”

郑玄笑道:“我教倒是教一些,不过很多都是他们在不其山随我躬耕,自己体悟的。”

王叡点头道:“汉书中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因此,农学至关重要啊!”

国渊十分激动,他的脸上涨得通红。

说了几句话之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那就是测产量。

张逸让人随机选了几块田,测了一下这几块田的产量,结果亩产最低的也达到了三石以上,亩产最高的达到了四石左右,这在农业技术并不算很发达的南方,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产量了,这让所有人都非常高兴。

回家之后,王叡询问了一下王衡对国渊的看法,因为他们平时交道打得比较多,王衡告诉王叡,国渊十分聪颖,却又不轻佻,性格十分稳重踏实,平时在经学上造诣很深,有真才实学,不过他自己也没想到,国渊在农学上也有这么深的研究。

王叡听了之后连连点头,他又问道:“那你觉得让国渊现在出来做事如何?”

王衡问道:“阿父想让国渊出仕掌管农事?”

王叡微微颔首。

王衡道:“以国渊之才,和他今日表现的对农事的了解,让他掌管农事当可胜任,不过他年纪太轻,学问也未足,是否可以缓一两年再让他出仕?”

国渊如今才只有十六岁,在郑玄门下学习也只有数年,因此如果让他出仕太早而荒废了学业的话,对他将来的前程反而有碍。

王叡点头道:“你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不过可以让他一边做事,一边随康成大兄读书。如今北方缺粮,饥民到荆州的越来越多,要想安置他们,无粮不行。今日我听国渊说得很有道理,武陵郡的很多地,只要做好水利设施,便是良田,这能给武陵增加多少良田?又能增加多少粮食?为父实在是等不起了啊!”

王衡知道,其实王叡还有一层意思没说,武陵郡地广人稀,许多以前不适宜耕种的地都是无主荒地,如果能够改造成可灌溉的良田,那都是官田啊,到时候正好可以用来安置北方来的饥民,在这一点上来说,王叡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

王衡道:“如果让他一面做事,一面读书,那倒是可以的,我明天便去询问一下老师和国渊自己的意见。”

第二天,王衡到郑玄那里上课,国渊、孙乾、吴俨、张曾、郗虑这些郑玄的入室弟子见他来了,纷纷跟他打招呼,而蒋琬和潘濬这两个只有六七岁的童子恭恭敬敬的拜伏于地,向王衡行礼道:“叔平师兄来了!”

王衡很喜欢这两个童子,如今的蒋琬和潘濬,身上还没有日后那种名臣的光环,就是两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很是可爱,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是王衡的粉丝了,对于王衡造出印刷书籍这件事情,他们很是崇拜,更别说汉寿书院的墙上还用大字写着王衡那脍炙人口的“叔平四句”呢,这四句话他们入门的时候,郑玄便让他们熟读背诵过了。

王衡一一向这些师兄师弟们打了招呼,然后便进了内室,见了郑玄,他向郑玄说起了王叡想要让国渊出仕的事,郑玄听了之后,便让人把国渊叫了进来。

郑玄对国渊道:“刺史想要你出仕,掌管州郡中之农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国渊明显有些惊喜,不过这惊喜也只是转瞬即逝,他对郑玄道:“老师,如今弟子学业未精,怎可出仕?”

郑玄微笑道:“这个倒无妨,你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向为师学经,只不过你可能要累一些了。”

国渊道:“弟子倒不累,只恐老师年事已高,太过辛苦。”

郑玄哈哈大笑道:“为师不过才六十,算什么年事已高?如今大多弟子都有你们的师兄授课,为师亲授的也就你们这几个弟子,有什么辛苦的?你只说你愿不愿意出仕吧?”

国渊当然是愿意出仕的,虽然十六岁出仕稍嫌早了一些,不过既然掌管的是他最感兴趣的农事,他觉得自己胜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多少士子到了四五十岁都没有出仕的机会,现在机会摆在了他面前,郑玄又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自然不会再拒绝。

国渊对郑玄深施一礼道:“弟子愿意!”

郑玄手抚长髯,微微颔首道:“这便是了,只要你记住我们书院墙上写的那四句话,用心做事,让生民因你之故而受惠,那也就不枉我教导你一场了。”

国渊浑身一震道:“弟子受教了!”

同类推荐
  • 藏龙传

    藏龙传

    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背景不是中国历史中任何一个朝代,讲诉米小米,徐清风,张正从小到大的三兄弟在遭遇巨变,以米小米的视角来叙述三个人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衰弱的清王朝与列强的战争几乎以屡战屡败为结果,只有两人是例外。这两人都是钦州人,一个是刘永福,另一个是冯子材。百年的抵抗史,刘冯都是不能抹去的。本书说的就是黑旗将军刘永福越南抗法、台湾抗日、晚年抗清的故事。
  • 我不想当秦桧

    我不想当秦桧

    “把前些天南海古沉船上打捞上来的那些文物登记造册了,别忘了晚上值守的时候多长点心。”大腹便便的主任秦辉头也不回的走了,出门的时候仍旧不忘嘱咐木子林。。。。死胖子,真够心黑,这两年来就知道让我干这干那,工资却低的可怜,既要看守仓库,又要整理文物,还的做文保修复的伙计,博物馆财务处每年拨的那些维护费用哪去了?要不是被你黑吞了,打死我也不信,,,,。。。。。。这个宋代瓷器的造型真独特,雕刻的花纹也是头次所见哎,,,,,
  • 三国天下之刃

    三国天下之刃

    霸王项羽麾下神秘小将,随项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楚军叫他玉麒麟,他是影子是死神更是八千江东子第兵两大头领之一,公元202年项羽自尽于乌江可他却下落不明,什么原因让历史埋没他的痕迹?是永久的消散还是数百年后回归。同为乱世的三国,同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命运让他来到这里是崛起还是沉默,是走上亡汉复楚还是解救苍生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雪源奇恋

    tfboys之雪源奇恋

    当一个小汤圆遇上偶像,又会发生什么呢……
  • 魂梦

    魂梦

    人有其魄,魄而有灵,曰魂!魂有其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位命魂。三魂当中,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身灭,称鬼魂;身活,称梦魂!
  • 无妄之门

    无妄之门

    洛辰和段坤再一次探险中无意通过无妄之门来到一个异域世界,这里人、怪、鬼、妖、魔、道、仙七界各有纷扰,一个应劫之子的预言开启了他们俩人的入道修仙之旅,历经坎坷,恩怨,背叛......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葬仙阁

    葬仙阁

    不同世界的两块石头!一把腥红,充满着杀戮与血煞的长剑!一条御众生之灵,借天地之力!夺仙之造化,弑仙之体,葬于九幽的漫漫长路,一个聚天地之力,揽弑天之能,破虚碎空,弑天,葬仙者之居的神秘势力!一声你不该回来的莫名劝解!只可惜,命运的安排,我还无力去逆使!
  • 傲娇鬼夫夜夜袭

    傲娇鬼夫夜夜袭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鬼不能惹,一种是饿鬼,一种是艳鬼。而封尘恰好这两种都占了。于是肤白貌美,酥脆可口的我就被缠上了……我被鬼压得气若游丝躺在床上:“妈哒,你作为一只高大上的男神鬼,为什么总是缠着我这个小凡人!”封尘居高临下俯视我:“确实烦人了点,但是好吃就行了。”于是我炸毛:“饿鬼啊!去吃别人!”没想到这恶鬼高冷一笑:“不,我是艳鬼,只色你的艳鬼!”永远都别对一个鬼说去吃别人,因为你会被他吃的连渣都不剩。
  • 璀璨之魂之天下无双

    璀璨之魂之天下无双

    不知从何时,人类的世界开始被一种强大的生物占据,人们称其为“荒”,无数强者在与“荒”的战斗中殒命,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改变以往的生存方式,城邦部落开始出现,但资源的紧缺,让人类不得不走出城邦之外,冒险家与佣兵团由此产生。一次偶然,让截然不同的两人相遇,心如止水、冷若寒冰的他与一腔热血、活力四射的她,命运的花火在这一刻闪耀!
  • 我看得到他们

    我看得到他们

    我叫文明,是千万待业应届毕业生中的一员,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宅男生活,本来已经打算再找不到工作就回老家继承祖传的火锅店,但是一次二手购物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好吧,我承认挺嗨的。。。。
  • 原始人在都市

    原始人在都市

    一个有些自以为是的原始人,一个买来的外星人奴隶,一对逗傻的野猪兄弟,有天突然闯进了停靠在草屋外的时空飞船中,居然穿越到了现代。一段说学逗唱的搞笑穿越之旅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