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100000063

第63章 (2)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赵襄子,约韩、魏大败智伯军,遂杀之,尽灭智氏之族。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宽一笔。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二句为一篇纲领。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初,豫让入襄子宫中,欲刺襄子,被获。襄子义而舍之。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友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让曰:“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申“让之死固忠”句。及观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杭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获之。襄子曰:“子不尝仕范中行氏乎?智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智伯。

智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让曰:“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使兵环之。让曰:“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襄子义之,持衣与让。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遂伏剑死。○申“处死之道有未忠”句。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乃与之。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以无故欲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桓子亦与之。○请规、章作陪客。郄隙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智伯帅韩、魏之兵,围赵城而灌之。郄疵谓智伯曰:“夫从韩、魏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韩、魏必反矣。”智伯不听。

襄子阴与韩、魏约,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遂灭智氏。○又请郄疵作陪客。○两段先就他人翻驳“国士”二字,而豫让可见。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注一句,起下正论。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一段代为豫让画策,信手拈来,都成妙理。所谓扶危于未乱之先,而申国士之报也如此。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升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安有既命为国士,而旁观其主纵欲荒暴,不救其亡者乎?如此辨驳,足令九泉心服。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转开生面。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面见天上声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面见,面目貌。○结处忽与豫让,无限感慨。

此论责豫让不能扶危于智氏未乱之先,而徒欲伏剑于智氏既败之后,独辟见解,从来未经人道破。通篇主意,只在“让之死固忠矣”二句上。先扬后仰,深得《春秋》褒贬之法。

亲政篇王鏊

《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分提。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分疏。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双承,侧入时弊。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虚文何补。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二句,推出弊源。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上下不交如此。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与明目达聪之治异。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此句为一篇之纲。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玉藻》,《礼记》篇名。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适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注《玉藻》四句。○一段言周制。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一段言汉制。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曰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一段言唐制。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挽一句,法变。○一段言宋制。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再提三朝之象,闲衬作渡。

国朝圣节、正旦、冬至,大朝会则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立言本旨,专注内朝,故特笔提清。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明初之制,有正朝、外朝,而内朝独缺。乃以临御武英等殿,证合内朝,识议俱见精确。洪武太祖年号。中如宋濂、刘基,永乐成祖年号。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一段言明制。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上下不交,弊日益甚。孝宗年号弘治。晚年,深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无限感慨。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戋刂产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着紧在此。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深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交泰之象,固自如是。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外朝、内朝双结。如此,岂有近世壅隔之弊哉?收尽通章。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状,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稽核朝典,融贯古今,而于兴复内朝之制,深致意焉。人主亲贤士大夫之日多,亲宦官宫妾之日少,则上下之情通,而奸伪不得壅蔽矣。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尊经阁纪王守仁

经,常道也。劈手便疏经字,冒下三段。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性、命三字,为一篇之纲领。心字又为三句之纲领。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一段提出心、性、命。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别也,序也,信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二段推出四端、五伦。以言其阴阳消长之行,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长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三段疏出“六经”。○心、性、命之论,了然洞达,凡三见而不易一字。斩尽理学葛藤,下乃归到尊经之意,云净水空,绝无凝滞。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说“六经”而归之于心,才是实学。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一言“志吾心”,即所以为经。一言“求之吾心”,即所以尊经。分作两层,说得至平至易。独探圣贤真种子。

盖昔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亡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一喻。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处处不脱“吾心”二字,两语为一篇关锁。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共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即前喻再喻。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亡散失,至为窭巨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即前喻再喻。○只是一喻翻剔,愈折愈醒,可为不知尊经者戒。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感叹不尽。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词,竞诡辨,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举乱经、侮经、贼经三项,正与尊经相反,恶似而非,不可不深辨也。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仍点前喻,掉转尊经,劲甚快甚。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卧龙山在越城内。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才点出尊经阁。曰:“经正则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入题只此数语。

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则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已。仍归“心”上作结。

“六经”不外吾心,吾心自有“六经”。学道者何事远求?返之于心,而“六经”之要,取之当前而已足。阳明先生一生训人,一以良知良能,根究心性。于此记略,已备具矣。

象祠记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提出“毁”字发义。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波折。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因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庳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应“毁之”句。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故为疑词。跌起自己一段议论。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荀子(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玉娇梨

    玉娇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负曝闲谈

    负曝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涟漪双子

    涟漪双子

    世间万物皆源于爱。人零冥三界之战全因一个爱字,冥王的爱不被认可,他誓要毁灭零界!零界全族被掳,幸存者与冥界对抗!金国帝皇家的爱不能实现,迷途竟轻信轮回之说!花精化人型,涟漪双生子,为救零界人,四散遭陷害,千里又迢迢,只守一诺言。相知恨晚,相爱甚难,误会莫辩,离族独斗,报仇雪恨,不舍旧情,真心之情,昭月可鉴,奈何人生,尽不如意。
  • 邪之主宰

    邪之主宰

    九天十地大主宰,八荒六合我为邪。修神诀、筑魔体,神魔之刃饮尽万敌血;踩君主、灭道尊,邪之主宰斩尽妖神磨。玄修、体修,邪之主宰同修两脉;炼丹、炼器,邪之主宰信手捏来;金钱、美女?邪之主宰用钱可以砸死你、美女可以组成大后宫!……将陌邪,重生之后,卷土重来。终成一代邪之主宰……
  • 我们的五年之约

    我们的五年之约

    她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子他一个玩性很大很大的帅男孩开学的那一天只是匆匆见面即使在一个班级、学霸和学渣某一天因为一些事情他和她见面了她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 爱上女警花的皇帝

    爱上女警花的皇帝

    柴荣,男,公元921年生,五代时期后周皇帝,英年早逝。张静,女,公元1990年生,现任吉春市政法大学英语教师。纪青岚,女,公元1988年生,现任吉春市刑警大队副队长。前一秒还在战场浴血杀敌,这一刻却躺在胡同里的垃圾堆上....看着左手边低眉娇羞的张静姑娘,再看看右手边野蛮暴力的纪大警花,柴荣第一次感到艳福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 与校花的浪漫邂逅

    与校花的浪漫邂逅

    与你的邂逅,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我的世界你来过,已足矣……她和他从小就遇见过了,而且还对彼此做出了承诺,可在此之后的很多年都未曾遇见,互相想念着对方的他们,遇见之后明明近在咫尺,却觉得远在天涯,不认识对方的他们还是擦出了花火……
  • 民俗天津

    民俗天津

    本书分衣、食、住、行、婚、丧、商等8个专题,介绍了天津民俗的由来及现状。文字轻松,图文互动,彩色印刷。是一本比较好看的书。
  • 亡者监狱

    亡者监狱

    突兀的死亡,是痛苦的记忆?或是生命的重新?亡者,已逝之人,只为不在死亡。((︶︿︶)=凸,虽然知道写的可能不好。但是第一次,恳请各位大大能够尽可能的点进去看一下。如果觉得不好。不爽。不堪入目。可以随时退出。繁华不会写简介,只能这么说了。抱歉。)
  • 我问佛

    我问佛

    我欲问佛,世上可有情魔。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八苦不消,情魔难灭,众生皆可成魔。我问佛,我若为她成情魔,佛会弑我耶。佛说:成佛之前,我是魔;化魔之后,我成佛。
  • 流沙爱

    流沙爱

    我喜欢你,你是否也同样喜欢我?这是一道多难的习题。青葱岁月,在这段爱情的追逐游戏里,或许,到了最后,并没有谁赢与输之分。只是,当我们经历了如此之多,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我们身边的那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我知道,我很笨不聪明,我总是小孩子气,我经常无理取闹,我胆小怕事。但是,‘我喜欢你’如此简单的四个字才是我一直以来最想告诉你却不能的真相。”----陆小空“交过那么多的女朋友,走过那么长的路,可惜还是忘记不了你单纯可爱的笑容。怎么办?”----颜东“‘背叛’这个词在我的世界里太过于沉重,所以我就算自己死,我也不会允许它再次发生在我的人生里。这样的我,难道你就这么的不可以理解么?”----肖宇
  • 数码宝贝之次元战争

    数码宝贝之次元战争

    次元大门开启,潜在敌人苏醒,次元错乱,数码世界的命运将何去何从?继晶界兽之后各次元英雄战后再集!新人写文,所以每章都比较少,不过还是请各位多多支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