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100000023

第23章 (1)

五帝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自谓也。迁为太史公官。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尚,久远也。学者多称五帝,已久远矣。○锁一句,下即捷转。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其可征而信者,莫如《尚书》。然其所载,独有尧以来,而不载黄帝、颛顼、帝喾。则所征者,犹有藉于他书也。○二转。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同扌晋绅先生难言之。驯,训也。百家虽言黄帝,又涉于神怪,皆非典雅之训。故当世士大夫皆不敢道。则不可取以为征也。○三转。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五帝德》、《帝系姓》二篇,见《太戴礼》及《家语》,虽称孔子传于宰我,而儒者疑非圣人之言,故不传以为实。则似未可全征而信也。○四转。余尝西至空峒,空峒,山名。黄帝问道广成子处。北过涿鹿涿鹿,亦山名,在妫州。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东渐尖于海,南浮江淮矣。点东南西北,与篇中作映带。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余身所涉历,见所在长老,往往称黄帝、尧、舜旧迹,与其风俗教化,固有不同。则他书之言黄帝者,亦或可征也。○五转。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古文,《尚书》也。大要以不背《尚书》所载者,为近于是。然太拘泥,则不载者岂无可征者乎?故曰近是也。○六转。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同第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备载则有《五帝德》等篇。我观《国语》,其间发明二篇之说为甚章著。顾儒者但不深考,而或不传耳。其二篇所发明,章著而表见,验之风教固殊者,皆实而不虚,则亦或可征矣。○七转。《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况《尚书》缺亡,其间多矣,岂可以其缺亡而遂已乎。其尚遗佚,若黄帝以下之事,乃时时见于他说。如百家《五帝德》之类,皆他说也。又岂可以扌晋绅难言、儒者不传,而不择取乎。○八转。将《尚书》、《国语》等一总。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事在疑信间,则当会其意,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不能择取。而浅见寡闻者,固难为之言也。○九转。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应“文不雅驯”。故著为本纪书首。余非止据《尚书》论次尧以下,且并黄帝、颛顼、帝喾而论次之。于《五帝德》等书,择其言之尤雅者取之,则其不雅者,在所不取也。○结出一生作史之意。

此为赞语之道,古质奥雅,文简意多。转折层曲,往复回环。其传疑不敢自信之意,绝不作一了结语。乃赞语中之尤超绝者。

项羽本纪赞《史记》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汉时儒者。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异邪?何兴之暴也!重瞳,两眸子。苗裔,后嗣也。暴,骤也。○从兴之暴想到舜。然舜羽非伦,故又想到重瞳子。史公论赞,往往从闲处写,极有丰神,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去声,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升数上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蜂起,言多也。斯时相与争天下者,不可胜数,而欲崛起定霸,盖亦甚难。○振数语,逼入项羽,有势。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乘势,乘豪杰之势也。五诸侯;齐、赵、韩、魏、燕。○一段正写其兴之暴。极赞项羽。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背关,背约、不王高祖于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义帝,楚怀王孙心,项梁立以为楚怀王,项羽尊之为义帝,后徙之长沙,阴令人击杀之江中。○一贬驳。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二贬驳。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三贬驳。○前后“兴”“亡”二字相照,三年五年,并见兴亡之速,俱关键。“过矣”“谬哉”,唤应绝韵。

一赞中,五层转折,唱叹不穷,而一纪之神情已尽。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

太史公读秦二世。楚项氏。之际,时天下未定,参错变化,不可以年纪,故列其月。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一段,虐戾灭秦自项氏;二段。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同阼。成于汉家。祚,位也。○三段,三样写法。五年之间,号令三嬗同禅,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三嬗,谓陈涉、项氏、汉高祖。○总承上三段作结。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考之于天,即孟子所谓人归天与也。○一段。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会孟津二句,单言武王,举武以见汤耳。○二段。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章,显大也。○二段。○俱反上三段。数十年、十余世、百有余载,句中有眼。以德若彼,指四代。用力如此,指秦。盖一统若斯之难也!总承上三段作结。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倒句。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怪名城,销锋镝的,钅且徂豪杰,维万世之安。钅且,诛也。维,计度也。○另起一峰,下即捷转。单写高祖,慨叹作致。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高祖起于亭长。合从宗讨伐,轶于三代。与豪杰并力攻秦,过于汤、武之放弑。乡同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去声驱除难如字耳。前言一统之难,高祖独五年而成帝业。盖由秦无尺土之封,败坏既极,适足以资助贤者,而为之驱除其所难耳。○一层。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无土不王,盖古语也。高祖愤发闾巷而成帝业,安在其为无土不王也?○二层。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高祖或乃传之所谓大圣,故不可以常理拘,盖有天意存乎其间矣。○三层。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若非大圣,孰能当此豪杰并争之日,独受天命而帝者乎。○四层。应“受命”二字作结。

前三段一正,后三段一反,而归功于汉。以四层咏叹,无限委蛇,如黄河之水,百折百回,究未尝着一实笔,使读者自得之。最为深妙。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史记》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同阀,积日曰阅。明其等,谓明其功之差等。伐,积功也。积日,计其任事之久。阅,经历也。○先立一案。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同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异。”○带,衣带也。厉,砥石也。苗裔,远嗣也。言使河山至若带厉,国犹未绝,盖欲使功臣传祚无穷也。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自古已然。先为一叹。○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承上封爵之誓意。枝叶稍陵夷衰微,起下子孙骄溢亡国意。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察其始封,与所以失侯者。○申“固其根本,枝叶陵夷”二句。曰:异哉所闻!异哉所闻,正反上一段。言根本不固,不待枝叶已陵夷衰微也。又为一叹。《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万国,乃尧以前所封者。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同藩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笃仁义、奉上法,是自全要着。○又引一案,自古皆然,而汉独不然,顶“异哉所闻”也。三叹。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才有十分之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昔日之衰。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息,蕃庶也。萧何。曹参。绛勃。灌婴。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今日之盛。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作辟。至太初,太初,武帝年号。百年之间,见现侯五,见在为侯者仅五人。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毛矣。耗,尽也。因盛而衰。罔同网亦少密焉,罔,禁网也。○冷句带讽。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仍归到不能自全上。○两句。与上“笃于仁义奉上法”句相对。上笃仁义则无罔少密之苛,下笃仁义而奉上法,则能兢兢当世之禁,而不坐法亡国。两句两转,作两层叠。四叹。

居今之世,汉。志古之道,夏、商、周。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镜,鉴也。居今志古,所以自鉴得失,而时势变迁,亦不必今人尽同乎古。○一总,便推开,为本朝诛灭功臣回护一番。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魂乎?绲,缝而合之也。言从来帝王原各不同,要以成一代之功为纲纪,岂可合而强同之乎?○此正是居今志古,以汉与前代相提而论也。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应“察其首封,所以失之”二句。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应“异哉所闻”句。○此则单指汉诸侯也。五叹。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结出所以作表之意。表者,表明其事也。

通篇全以慨叹作致,而层层回互,步步照顾,节节顿挫。如龙之一体,鳞鬣爪甲而已,而其中多少屈伸变化,即龙亦有不能自知者。此所以为神物也。

孔子世家赞《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景行,大道也。○借诗虚虚笼起。余读孔氏书,遗书一。想见其为人。心乡往之。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遗器二。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遗教三。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心乡往之。○圣无能名,又何容论赞。史公只就其遗书、遗器、,遗教,以自言其乡往之诚,虚神宕漾,最为得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矣。又借他人反形一笔。更透。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折,断也。中,当也。谓断其至当之理。可谓至圣矣!定赞。

起手忽凭空极赞,而后入孔氏。既入事,而又极赞以终之。一若想之不尽,说之不尽也者,所谓观海难言也。

外戚世家序《史记》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继体,谓继先帝之正体。守文,谓守先帝之法度。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外戚,纪后妃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曰外戚。○总提一句。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国名。禹娶涂山氏之女。○受命。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桀伐有施,有施氏以妹喜女焉。○继体。殷之兴也以有女戎嵩,○有女戎,国名。帝喾娶其女简狄为次妃,生契,为殷始祖。○受命。纣之杀也嬖妲己;纣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继体。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壬,○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为周始祖。太任,文王之母。○受命。而幽王之禽同擒也淫于褒包女以褒女以,褒国之女。女以,姓也。○继体。○序三段。顶受命继体之君。而一正一反,句法变化。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离降,《虞书》:厘降二女于妫氵内。厘,理也。降,下嫁也。

同类推荐
  •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热门推荐
  • 腹黑萌宝:爹地别惹我妈咪

    腹黑萌宝:爹地别惹我妈咪

    当腹黑爹地遇上腹黑萌宝,注定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抢妈咪大战。在某大型魔术直播秀上,因为某天才萌娃的魔术表演,作为重要嘉宾的某男,腿间突然燃起大火……“唐棠,我可是你亲爹地。”“爹地,你再欺负我妈咪的话,我保证,下次烧的可就不止……”某娃打量起某男两腿间……
  • 大夏宝藏

    大夏宝藏

    大学毕业没多久的顾耽,在去贺兰山苏峪口的一次旅游中,意外拍到了一段诡异图案,画面神秘,有象形文字,有甲骨文,有岩画刻图,还有一种未知的字符惨杂在里面,经过推理分析,里面竟然包含着一个惊天的西夏灭亡的秘密,同时也给顾耽带来的杀身之祸。文章不但揭秘一段最为神秘的西夏王朝末代公主凄美传说,也有现代年轻人积极拼搏、真诚美丽的创业故事、爱情故事;有跨国国际神秘集团觊觎我西夏文物的卑鄙行为;还有后人为争夺西夏文物的血腥事件;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一副神秘拼图《纳兰词》。
  • 双重面

    双重面

    讲述身为间谍混在一帮从小就认识的朋友中的花野翾,她该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呢?她的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面对自己的伙伴,她该如何下手,是杀了他们,还是杀了自己?
  • 流星人

    流星人

    1986年的深秋,一颗流星在湖北省境内的大洪山西南方坠落,一个难产的死婴复活……沙牛微信:386151318
  • 我们的兄弟情谊

    我们的兄弟情谊

    忽然心血来潮,想写一部兄弟情的小说〔无基情〕,第二次写小说。写得不好的请见谅。如果写的不好,请指出来,我会改正。更新时间可能不确定。但是我会努力更新。不奢望兄弟们能顶。希望你们能把这部小说看完。多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 R和我在一起吧

    R和我在一起吧

    你知道吗,我真的喜欢你好久了,从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你了。我知道你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我……会用一生来证明。我爱你。
  • 走在教学区

    走在教学区

    虽然,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是,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本科生已成草草,满满一大街,一钱不值!当今社会,出众的外表成为寻找工作的充分条件,没有一张纯美的脸和甜甜的嗓子,努力三五年丝毫不见一丝成绩……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迫使我们的主人公戒掉理想,接受现实……在感情学习事业之路上苦苦的挣扎着……
  •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 原来缘来之还债王妃

    原来缘来之还债王妃

    原以为是一场莫名奇妙的穿越,然而一步步走来,她终于明白。她是来还债的,可是她并不欠谁的。她不甘,可在这场爱恨纠缠中,她没有能力与命运反抗,因为这是命中注定该有的劫难。
  • 史上最牛掌门系统

    史上最牛掌门系统

    “掌门,不好啦,一群隐世强者杀上来了,他们说要为自己的宗门报仇。”“全部杀了,正好我的绝世杀神称号还差几个人头。”……“掌门,不好啦,一群避世神兽杀上来了,他们说要自己的子孙报仇。”“来的好,全部炖了,正好今天吃神兽火锅。”……“掌门,不好啦,整个大陆的美女都杀上来了,她们说要你负责。”“风紧,扯乎!”刚刚成为史上最牛掌门的吴良,此时很没出息的蹿起转身就跑。系统:……我要换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