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600000057

第57章 和谐舆论传播的隐性障碍(2)

第三节传者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

虽然传播与人类共始终,但是,这并不表示传播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也并不表示任何人都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它。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分人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清楚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用说用媒介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广泛地传播了。严峻的现实已向我们展示,文字媒介、网络媒介等要求对象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媒介在日益忽略、遗弃这一部分知识贫乏者的声音,形成了一种违背大众传播本性的媒介歧视。既然大众传播有能力将信息传达到其他方式所无法企及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及农村的贫民,还有世界上许多落后的国家里生活困难的人们。它也应该担负起从这些“其他方式无所企及的地方”寻求信息、回收意见的责任。而事实上,在这些地方,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触媒介的机会大大减少,几乎等于被剥夺了表达的自由权利。谢勒曾做过调查录像机的拥有量与文化程度关系的实验,结果显示,有大学学历的家庭拥有的录像机数是中学以下家庭拥有量的两倍。虽然录像机只是媒介资源的一种,但从此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程度与媒介接触水平之间的正比关系。

在传播学关于知识沟的假说中有这样的观点:“在一段时间内,当媒介已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后,文化程度较好的人将比文化程度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这一假说在很多实验中得到了证实。那么,接受了新知识的人如果有更多机会利用媒介表达自己,而没有接受或者反应较慢的人则与媒介更加疏远,这样的循环结果将有可能导致文化弱势群体全面退出大众媒介的舞台。

蒂奇纳、多纳赫和奥里恩为“知识沟”假说提出的五种理论中有一条:“印刷媒介的许多公众事务和科技新闻以及印刷媒介本身就是以比较高社会阶层的人的兴趣和口味为取向,一切均以他们马首是瞻。”我们认为,这不应该成为社会媒介歧视受众的理由,同时,也一定能找出一些办法解决文化层次较低者利用媒介的困难。一是要鼓励这部分人的表达欲望。只有他们自己愿意说、并积极地去说,才有弥补知识差距的可能。作为媒介,应该考虑他们的水平,有针对性地传播,这样才能在促成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得到他们的意见反馈。二是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针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受众群体应该更多地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优势。图像和声音对他们来说,比运用文字容易得多。三是记者还可以替他们说出他们自己表达不出来的意见,当然,“替言”的前提是记者深入到这些低层次的群众中间去,详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作真实的报道,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猜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教育的普及,拙劣的尴尬境地是可以改观的。然而,当所有的人终于有能力平等地利用媒介传播自己的声音时,他们也许又会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媒介的议程表里,根本挤不出他们的时间。

第四节媒介议程的干扰

当我们想说话的时候,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刚要发言或者正说到一半,却忽然有另外的事情或其他人发言打断自己,而自己也无法再扭转局面,注意力就此转移。在大众传播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媒介既可以为公众设置议题,也可以随时改换议题,弃置议题。而公众虽然是主观能动的主体,但在媒介的引导下,便会变得盲目跟从,注意力很容易转移。自1958年诺顿·朗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后,已有很多的相关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诺顿·朗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原动力。在决定人们将谈论什么……问题上,它起着很大作用。”伯纳德·科恩也认为报纸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很有威力。

正是由于媒介具有的这一强大功能,使意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关注兴趣的人们常常找不到发言的契机,有时即使侥幸进入了媒介发布和讨论的内容,由于不够突出,或者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另外的问题上,仍然无法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2002年4月,在杭州掀起了讨论“泔水油条”的热潮,而这股热潮的始作俑者正是当地的几家报纸。他们每天以大量的版面来争论杭城是否有人用泔水炸油条的问题,引起了市民的恐慌。然而奇怪的是,虽然这个议题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这件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很少看见百姓的评论。原来,这几家报纸都是在群众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的时候,便让这个议题撤出了报纸的版面,等读者们渐渐对整件事情明朗起来之后,正准备说话时时机已然错过。而错过了说话的时机以后,人们往往都会自动放弃表达的打算。

被媒介的议程设置剥夺了表达权的事例数不胜数。不排除媒介的干扰,表达的自由就会时刻受到威胁。然而,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客观存在着的,我们只能呼吁抵制其负面作用,却不能完全根除这一功能。一方面,必须严格限制媒介炒作新闻。用那些虚假的、罕见的、缺乏新闻价值的事件充斥媒介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不仅浪费了资源,干扰了视听,更阻塞了有益的言论进入媒介通道。另一方面,媒介之间应妥善分工。在同一时期,不宜过分集中的关注相同的问题,极力避免“媒介间议程设置”,而在不同的时期,又应适度而有选择的回溯重要议题,加入最新的信息,并给欲言未言者一次补充意见的机会。

如果仅仅从表达者这个角度去考虑表达自由的问题,那么,在冲破了上述几道关卡之后,表达自由的前景似乎已经光明起来。然而,只让信息出门,却不让其自由地流通,表达自由同样不可能彻底实现。

第五节信息流通的路障

1948年,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其中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收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表面上看,传播与接受被赋予了自由的权利,但是传播的过程是一条循环的链,链上包含有多个环节,特别是通过媒介来传播的过程就更为复杂,决不是简单的一发一收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光强调了传播过程中表达和接受的自由,而不提中间流通环节的自由便无法真正实现自由的目的。这就像是在家与单位之间设置路障,没有妨碍你出入家门的权利,也没有剥夺你工作劳动的权利,却使你无论如何都到达不了目的地。因此,还信息传播畅通的通道成为争取表达自由的新要求。

信息流通受限已给当代传播造成了很多的混乱。这其中有一个例子非常典型,就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介所制造的“中国妖魔论”。由于西方民众无法收到来自中国方面的声音,只能接受本国媒介对中国带有偏见甚至诬蔑性质的报道,长期以来,便对中国形成了丑恶的印象。在他们眼中,中国只有“宗教迫害”、“一党专制”、“民族主义”和“盗窃技术机密”等等。可见,“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是最容易滋生偏见的。人们需要倾听来自各个方面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只有那些兼顾双方、不偏不倚、并且力图从最强烈的亮光下观察双方理由的人,才能真正了解那部分真理。”使人们认清事实真相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是什么,而是把事实最多角度地呈现在他们面前,由他们自己去判断。密尔在他的《论自由》里面反复强调,意见的多元化对真理有益无害。因为真理总是点点滴滴地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意见中,“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而且全部是真理,如果不去遭受猛烈而急切的争辩,那么大多数接受它的人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偏见一样对它的理性根据很少有理解的机会。”

因此,开通信息流动的各种渠道,让所有的声音在观点市场上自由的交汇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守门人”的运用不应该是无节制的,相反,在信息流通的每一关卡,守门人都应尽力将信息放行。当然,欠发达国家针对西方大国媒介利用技术优势对自身进行信息轰炸的现象,也应采取一些举措,并给以还击。总之,保持“多种声音”是最基本的原则。

保持声音的多样性对实现表达自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在世界实现大同以前,这个超级庞大的“地球村”里的人们却还各自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本就不够多样的声音在不同语种的人们之间流动,愈渐稀释。

第六节言语不通的障碍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而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编码和译码的可能性与准确性是解读信息内容的关键一环。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也时常会发生编码和译码的偏差,从而导致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产生负效果。那么,在不同语种的人之间实现信息传通的难度便可想而知了。

在实践中,由语言优势带来的传播优势非常明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3月公布的一个材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翻译著作中,大约有60%是从英语翻译成其他文字出版的,美国英语著作占了其中的八成,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用本民族文字写成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大国语言”出版的,只占世界全部译著的5%。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信息的“自由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载体的“普适性”。因此,利用语言优势推行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控制和影响全球人的思想和表达,成为了一些西方大国近年来一直坚持的政策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约塞人·波特曾说:“让一种语言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意味着我们关于世界的思考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观察统统遭到限制。”在表达自由的前提“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终极实现条件“理解自由”都受到了限制的情况下,表达自由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就必然要尊重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不少西方学者鼓吹,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无障碍流动”,促成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应该尽可能使用大国语言进行传播。这种说法非常具有迷惑性。然而我们应该首先反思的是:用思想的不自由来换取表达的自由是否变成了本末倒置。另外,我们还不得不考虑的是:人们能否在短期内顺利而精确地使用他国语言。虽然英语的普及速度惊人,但非英语国家的人恐怕永远不可能与英语国家的人的表达相抗衡。因此,我们的任务不在于以某种大国语言来统一全世界,相反,却在于尽可能多地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给弱国语言应有的发言权。在这一方面或可借助一些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力量,根据其国家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因素给以及时准确的翻译和出版。同时,弱势语言的国家应尽可能地发展和光大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培养自己的翻译人才,让对“牛”弹琴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当人们掌握了那些由他们自己造成,却又支配并控制他们的社会力量,才能获得自由。”而以上所讨论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舆论、物质、知识、干扰、流通还是语言,都是人们自己造成后又反过来约束自己的社会现象,它们潜藏在通往自由的途中,用一只无形的手阻拦着人们的表达,成为法律、制度等公开制约因素的附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隐性的障碍要比显性的障碍更为可怕,因为一种控制过于明显即会遭到受控者的反抗,而这些隐性的因素很少被人们清楚、强烈地感觉到,从而有了长期发挥它们作用的可能。因此,我们在争取自由的法律赋权,反对政府或集团控制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忘记它们。把表达自由之路上的伏击一个个找出并填埋,才能避免跌入陷阱而使自由成为永远的“彼岸”。

同类推荐
  • 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本书紧贴国内外形势,围绕气候变化涉及的自然科学、国际政治和国内政策选择等领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阐述了低碳经济和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主要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着眼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碳排放格局,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热门推荐
  • 临弋

    临弋

    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我看到了另一个我,在那之后,我不是他,也不再是我自己。
  •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你是我此生不舍的柔情:三毛的流离与沧桑

    一世清欢,小文员,以文字为生的女子,喜欢自由,喜欢流浪,对人物传记情有独钟,爱研究每个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具有传奇经历的女子,渴望从他人的经历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高僧驾到

    高僧驾到

    南宋高僧为守护佛门至宝圣佛舍利遭到同门埋伏,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圣佛舍利划破时空,将其魂魄带到当代都市,助其夺舍重生。PS:书荒可读暴力的完本作品《我体内有本山海经》《神农传承者之位面诊所》
  • 萌妃来袭:殿下心尖宠

    萌妃来袭:殿下心尖宠

    从她出生,他就把她当做宝贝疙瘩一样宠着,舍不得她受一点伤。待她上学府之时,他亦陪伴在身侧,总是帮她解决各种难题。“阿弦,为何你总这般宠我,不怕我变坏么?”“嘟嘟,我只希望你快乐的活着,变坏又如何,就算天塌下来了也有我担着。”她及笄之日,却听到了他与别家千金的传闻。本以为他会解释,却发现他哑口无言,默不作声。他成亲之日,她跑到他面前以命相逼,他却冷眼旁观。一次醉酒中,趁着酒劲儿,她搂着他脖子;把心里最想问的问题问了出来。他看着她,不语。只是片刻,却又将她搂进怀里,所有的解释,最终化作像羽毛般轻的吻。“笨蛋,我怎么可能不爱你,只是这般,看着你便好。我便已满足。”
  • 千金重生

    千金重生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她,木子晴木家唯一的掌上明珠,有爹疼,没娘爱,继母狠毒,妹妹帮凶,一朝重生,且看,善良的小白兔,如何斗败心狠手辣的继母,和心机婊白莲花的妹妹。
  • 仕商者

    仕商者

    不求封侯拜相,不求征战沙场,只想做一枚风流的仕商。仕商者,半仕半商也。推荐锤子已完本作品《抗战之钢铁风暴》,抗战类种田文推荐锤子新作《仙武神煌》修仙类种田文
  • 血战天宇

    血战天宇

    不是废柴,也非天才,我只是平凡一少年。灵海中隐藏着万年甲骨神龟,丹田中盘踞天界不死神龙之气,元魄中蛰居不世高手元神。
  • 万化归一

    万化归一

    这是一个修道的大陆。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属性,金木水火土,更有佼佼者衍生出了雷石冰风等稀有属性,天才或者世家可能身兼几种属性。属性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随着实力的增强,机遇的不同,属性可能还会改变。但是这些属性都是这个大陆上所拥有的属性,是这个大陆上的道。不管那种属性修习到极致,也就没了相克,道让它们趋于平衡,让极致者傲世天下。可是偏偏有人突破了极致,幻灭了属性,成就了道。
  • 紫胤帝尊

    紫胤帝尊

    双锏两鞭,叱咤风云闯九州,三刀破道,气吞山河战鸿蒙。两槊三戟,驰骋沙场挑敌首,八锤震天,撼天动地声威振。四弓六剑,风驰云卷剑穿心,一十五枪,蛟龙出水乾坤崩。羽扇纶巾,运筹帷幄谋天下,四大儒将,决胜万里千古闻。风云起,百王乱,寒凝大地,血沃鸿蒙,烽火漫连天。鸣鸿刀,龙杀戟,征战万里,逐鹿九州,定鼎帝皇天!
  • 金鱼之美

    金鱼之美

    金鱼是美的,可是它们是鱼类的残者,它们有着两条尾,一个大肚子,两只大眼睛,游得很慢,不能在正常的江河生活。可是人们认为它们是那样的美。人类的残者,他们有着坚韧的品质,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对社会无私的奉献精神。如果您认为金鱼是美的,那么人类的残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