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300000009

第9章 知识分子与信仰(1)

——从鲁迅的《祝福》说起

王俊一、对《祝福》的信仰反思

今天,我们来讨论知识分子与信仰的问题,我们的讨论将把我们引向责任伦理的思考。

很显然,知识分子与信仰是一个非常大、也非常抽象的题目,直接去讲它的话,不是很好讲,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副标题:从鲁迅的《祝福》说起。可是,为什么要从《祝福》说起呢?是不是《祝福》直接关涉到了信仰问题?不完全是这样。之所以选择《祝福》,一方面在于大家对它都很熟悉,因为这篇文章曾被选入了中学课本;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可以从《祝福》当中引出我们需要谈论的问题。

从《祝福》这篇小说来看,它讲述的是一个旧中国的下层妇女祥林嫂的悲惨人生。祥林嫂卑贱地出生,屈辱地生活,然后悲惨地死去。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哪儿?她自己有没有遇到或思考过这个问题?她能否回答这个问题?谁能替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祝福》中的一个细节。

如果比较留心的话,我们会注意到,在祥林嫂去世之前,她曾遇到小说中的那个第一人称的“我”,问过“我”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如果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祥林嫂是遇到了那些问题的,并且,在她死去之前,这可能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是一无所有了。但是,谁能告诉她问题的答案呢?在落后的鲁镇,可能没有人能承担起这个任务或使命,因此,祥林嫂选择了一个在外地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我”。希望“我”能回答她的问题,但是我们看看“我”是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看到,“我”的回答是,“也许有罢,——我想。”“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很显然,文章中的那个“我”并没有很好地回答祥林嫂的终极追问。如果我们喜欢思考的话,我们可能会想到,祥林嫂真的非常悲惨,这种悲惨不仅在于她此生的痛苦和屈辱,更在于她对彼岸的绝望。我们可以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时候一定是非常绝望与恐惧的,因为她是完全被抛弃了的,她曾经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她以后的道路是漆黑无光的。

从《祝福》的叙述来看,“我”只是祥林嫂悲惨人生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对于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来说,“我”似乎是完全无辜的,甚至不仅是无辜的,“我”对祥林嫂的悲悯和同情似乎还表明了“我”的高尚。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换句话说,对于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我”需不需要负责任?如果需要的话,需要负什么责任呢?

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我”是需要负责任的,这从“我”在祥林嫂死去后的不安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文中的“我”只是感到不安,只是想赶快逃离那个是非之地,他并没有想到他自己是不是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文中的“我”从其良心的不安中隐隐感受到的责任,但到底是什么责任,他是不能回答的,同样,作为文章的作者,鲁迅也是不能回答的。因为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并且是启蒙知识分子。

那么,文中的“我”到底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他应该负的是信仰上的责任。因为他是被指定回答祥林嫂关于信仰问题的人,但是他没有回答或不能回答,他没有或者不能断送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所以,在祥林嫂死去之后,“我”会感到不安。“我”的这种不安不是因为“我”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直接造就者,也不仅是我富有同情心的表现,而是在于“我”没有或没能给予她拯救的希望,让她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稻草。因为她认为“我”是唯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且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我”的回答上,但是,“我”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我”辜负了她对“我”的信任,也抹掉了她最后的希望。

但是,“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甚至也没有思考过信仰问题,“我”只是一个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所以,“我”只是感到“不安”,但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责任。所以,除了不安之外,“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我”信仰的缺失,因而“我”不可能反思到信仰的深度。

二、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反思

通过对《祝福》做一种信仰的反思,我们提出了信仰的责任问题。如果不是从信仰的层面考虑的话,《祝福》中的“我”可以不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因为他并没有做什么损害祥林嫂利益和尊严的事情,不仅如此,他还对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可贵的同情。在此意义上,“我”是个“好人”,甚至是个“高尚”的人,或者说,有“高尚思想的”人。在非信仰的层面上讲,对“我”的指责似乎是没有道理的和不近情理的。但是,从信仰的层面来看,“我”的这些悲悯和同情还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冷漠的,因为在信仰的层面上,我们不仅需要同情,还需要爱。

当然,知识分子也是有爱的,但他们爱的不是具体,而是抽象,或者说,他们的爱指向的不是具体的对象,而是普遍的理念,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我爱人类,但我不爱人群。”为什么这样?因为人类是抽象的,人群是具体的,人类不会伤害爱他的人,人群却总会让爱他的人很受伤。人群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豪猪,一旦接近,就会被它们身上的刺所刺伤。知识分子的爱是非常纯粹的爱,是一种避免受伤、逃避受伤或拒绝受伤的爱。因此,他们不愿投入到具体的爱的行为当中去,他们只愿意把需要行动变成需要思考,他们爱思考,爱思考中的对象,但害怕被思考的对象。在遇到具体的爱的困境的时候,知识分子一般都是选择回避,就像《祝福》中的“我”一样,在遇到麻烦时,他考虑的是赶快离开。

信仰的爱和知识分子的爱不一样,信仰的爱是特里莎修女所说的“爱到受伤”。具体的爱都是很受伤的,所以西方人用玫瑰来代表爱情,因为玫瑰是有刺的,会让爱者受伤。信仰的爱是爱的行动,或者说是爱行动,它是一种直接的爱。

与信仰的爱相比,知识分子的爱往往显得怯懦,他们的爱是不行动的爱,是精神之爱,或者说,是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也有它的优点,只要不触及行动,它总是安全的、理想的、完美的、纯粹的,它不会直接地伤害别人,它是一种只对自己负责任的爱,或者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爱。

回到责任问题。我们说,在知识的层面上论证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是非常困难的,证明对他人的无限责任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责任的论证上,近代以来的主流论证是一种契约式的论证,既把责任看做基于生存需要的相互让步,是人基于生存知识上的彼此约定,比如,霍布斯的契约论。在《利维坦》中,霍布斯提出了一种“人对人像狼一样”的自然状态,由于这种状态让每个人都无法生存,故此他们彼此让步和相互约定,限制彼此的权利和自由,规定彼此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就近代以来的责任理论来看,这种基于生存需要之上的责任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极的责任,同摩西律法一样,它规定的是“你不要做”。

说到摩西律法,我们可能会想到律法主义。的确,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似乎就是律法主义的复活,对于律法主义者来说,只要遵守了律法,他的义务就完成了,也就是说,律法主义者的义务就是对律法的义务,近代以来的知识传统也是如此,只要遵守了契约,他的责任就尽到了。

很显然,知识分子的责任观是一种基于知识的责任观,他们接受的是一种有限责任和消极责任,或者说,他们所接受的只是人的责任,即人赋予自己的责任,因此,这种责任是有限的,也是可变动的。但信仰的责任则不一样,它的责任不是人赋予自己的,而是上帝要求每个人的,它不是一种对律法的责任,而是一种对上帝的责任,因此,它是一种无限责任,是一种不需要做知识论证的责任。正因如此,在知识分子那儿,责任不是自明的,而是需要论证的,但在信仰者那儿,它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它不是知识,而是上帝的爱,或者说,是出于爱的绝对命令。

与律法主义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信仰主义不把上帝的诫命看做纯粹的禁令,而是看做恩典,看做爱,上帝颁布诫命的方式不是权威,而是爱,因此,律法的基础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是上帝之普遍的爱的情感。受这种爱的情感的驱使,信仰者的行为不是出自理性,而是源于信仰的不假思索的爱,因此,它是积极的,是不怕受伤甚至甘愿受伤的,是利他的,是自我牺牲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人受苦是对我的最大伤害”。

这就是信仰层次的责任,它是对知识分子责任的信仰超越。

同类推荐
  •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独立学院管理概论》基于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的研究,主要研究的领域是独立学院的演进历程、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独立学院的组织管理、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独立学院的社会服务以及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文化建设。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恶魔猎手但丁

    恶魔猎手但丁

    在30年前的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 真经法则

    真经法则

    “什么唬人玩意儿!如果真的有神,就别故弄玄虚,丫全滚到我面前来,让我瞧瞧都长得到底是人模还是狗样!”这句话是贡尼说的,后来他自己也成了神,便再也不承认自己曾说过这句话了。
  • 众生皆敌

    众生皆敌

    数百年前,较为安宁的源大陆转眼间便风云莫测,你争我夺的场景随处可见。当他再次醒来,真正的纷争才刚刚开始!
  • 醉梦红墙

    醉梦红墙

    瑶瑞本是一个穷书生的女儿林凤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入宫侍奉自己的旧主何贵妃花了五百两银子买下瑶瑞代替自己的女儿进宫瑶瑞在命运的引导下进入宫墙权谋.心机不过是红墙中又多了一个命运波折的女子......
  • 兴衰野史

    兴衰野史

    “修借法天地,戮凡夫俗子,以证强乎?”“修借法天地,毁田林河岳,以证强乎?”“修借法天地,为小人刀兵,可谓强乎?”
  • 太清经断谷法

    太清经断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城未雨

    东城未雨

    “在我眼里,你一直是最美的,没有之一。”“我不怕痛,不怕死,但我最怕你哭,你一哭啊……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暗了。”“你一定要很幸福哦,这样我在天上看着你的时候才会安心。”“以后我一个人孤独害怕的时候,你还会陪着我的吧?笑着的你,坚强的你,傻傻的你,撒娇的你,从一个你变成了好多你,只不过是从身边搬进了心里。”“你知道么?我这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亲眼看着她嫁给自己心爱的人,不过还好,至少我知道她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也能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活着多好啊……我还有好多话没有对她说呢……可惜,她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 都市之爆烈特种兵

    都市之爆烈特种兵

    退伍兵王林涛无所事事,整天在街头偷瞟美女,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他认识了一个遭遇凄惨的老板娘,于是,林涛决定好人做到底,应聘成为了老板娘店里的厨师……拳打小人,脚踩高富帅,林涛为了推倒极品老板娘而不懈努力着,立志翻身做老板!
  • 神武九天

    神武九天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前世默默无闻的叶辰,带着执念重活百年前,杀仇敌,夺取逆天功法,修炼一路狂飙,将无数天才踩在脚下,从此踏上武者巅峰,翱翔九天之上!
  • 别闹,小M先生

    别闹,小M先生

    人生到底要多少的巧合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栽在同一个人的手上?这是肖洛洛遇上这个她连名字都叫不全的男人时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机场接机,无果,他莫名其妙的赖上了她,工作面试,无果,他再次莫名其妙的成为她的新老板,寻找爱人,无果,他第N次好巧不巧的出现在她和恋人约好的地点,至此,肖洛洛终于忍无可忍,放声咆哮,“别闹!小M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