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38

第38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流变(4)

小说越写到后来,便越流露出对乡兵的不满,和夹在明清两军之间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第九十二回写“抗清”的乡兵不敢杀敌、专敢欺民的丑恶行径。这一回的回前诗第二首说:

鼎沸中原起战攻,兵丁骚扰四方同。

边疆遇敌神魂丧,内地欺民气概雄。

马过村坊人竞窜,舟经驿路室俱空。

可怜老幼填沟壑,安得王师救困穷。

作者在这里抱怨“明军”欺民,他所盼望的“王师”,应当是指清朝军队了。在第九十三回中,作者写到身处明清两军之间的百姓的苦楚:

是时,海上大军从崇明直到杨舍,北至狼山二百余里,舟视布满,说是义阳王、李太傅、田军门、荆监军、胡来贡、顾容等,各拥战船,摇旗擂鼓,呐喊放炮,大庄告示,声言集雄兵二十万,指日登陆打仗,救援常熟、福山、江阴等处,不许百姓剃发。百姓凡住常熟以北沿江一带者,欲不剃头,恐怕清兵杀掠;剃了头时,又怕明兵登岸,性命不保,真是事出两难,有倒悬之急,汤火之危耳。

第五十七回回前诗第二首也感慨此事:“不将发剃身先丧,剃却光头命亦亡。何异朝梁暮晋日,黎元刻刻受灾殃。”这一回文中还说:

常熟、福山相去三十六里,近县为四十五都,百姓此时俱系已剃发的。近福山为二十二都,海上兵现住扎营,百姓俱系未剃发的。二十四都居中途,剃发者与未剃发者杂处,大约各居其半。清兵见未剃发者便杀,取头去作海贼首级请功,名曰“捉剃头”。海上兵见已剃发者便杀,拿头去做鞑子首级请功,号曰“看光头”。途中相遇,必大家回头,看颈之光与不光也。

居此乱世之中,百姓真如作者在此回中所感叹的那样:“此时地方百姓真如朝梁暮晋,性命如草菅矣。”无怪曾经身处其中的作者,发出沉痛的呐喊:“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七峰遗编》第九十五回回前诗第一首。

事态发展到这一地步,作者在书中最后两回,竟不自觉地希望明军远离或者灭亡。第五十九回的回前诗中,作者还在惋惜和感叹南明军队的失败:“世乱英雄终死国,运穷忠义总无功……回首江南徒哽噎,金陵云掩大明宫。”但在这一回的最后一句话中,作者在谈到明军的败亡时,竟有如释重负之感:“自此内地出没之人,除了根脚,地方渐有宁宇矣。”

小说的最后一回——第六十回,竟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尾。这一回的标题是《土抚台恩招离叛 杨总兵威震海洋》。如果说作者在第十六回描写土国宝时,还持以客观冷静甚至暗蕴贬抑的态度,那么在第六十回中,则较为明显地多出了些赞颂的笔调。

我们可将这两回中描写土国宝的文字对照着看。第九十八回第一段:

土都堂,开州人氏,虽身为里役,其实熟闲弓马,深晓兵机。明朝时招降土寇有功,升授武职,后与流贼打仗,积功至河南地方总兵官。崇祯末年闲住在家,大清入关以原职投降,因随军南征,豫王除授他江南巡抚,镇压苏州。

第九十九回第一段:

土抚台,开州人,讳国宝。生得白面长躯,美须细眼,智勇足备。原系明朝河南总兵,败于闯贼之手,失官潜居京师,后投清朝,从下江南。豫王爱其才干,升授巡抚之职,下姑苏收复各县与乡兵。及湖中白腰兵打仗,算无遗策,威名日著……土抚台见海上人既去,随即出榜安民,剃发者即为顺民,从前党恶一概不问,禁止兵丁打粮擅杀。果然三五日间,东西响应,百姓归者如市。由此人心稍定,沿海一带渐渐归服。

两段文字互有出入。后一段文字多了土国宝的肖像描写:“生得白面长躯,美须细眼”,似有赞美之意;“智勇足备”、“ 算无遗策,威名日著”等语,都是褒词;在介绍姓名时,说“讳国宝”,似也颇显尊敬之意。

而第十六回的文字则不见敬重之意。“熟闲弓马,深晓兵机”的评语,与“智勇足备”、“威名日著”比较而言,说法较为客观。第十六回说土国宝以明朝总兵身份投降清朝,随军南征,其中“镇压苏州”四字,颇显刺目。

第六十回则把“投降”改为“投清朝”,把“镇压苏州”改为“从下江南”、“下姑苏收复各县与乡兵”。第十六回只说“豫王除授他江南巡抚”,第六十回则特意点明“豫王爱其才干,升授巡抚之职”。

从这两段文字的比较中可见,小说写到最后时,似乎出现了因渴望和平而“衷心”拥护清军将领的心态。小说最后一句话是:“自此杨总兵之威名日盛,海上兵莫敢犯境,百姓重享太平之福矣。”作者的欣喜之情似乎跃然纸上。

作者在第一百零二回回前诗第一首中,赞颂清军道:“招集流民来畏服,山河从此固金汤。”第二首诗更是一味为大清歌功颂德:

选将屯兵保障坚,流亡安集贺生全。

福山列镇皇威远,常熟欢腾将德贤。

铁骑风驰惊虎阙,宝刀雪耀扫狼烟。

直教海不扬波日,万灶貔貅尽服田。

至此,作者俨然已为新朝顺民,似乎不复顾念故国。

然而,小说最后又有《题〈七峰遗编〉后》诗两首,含义则颇为复杂:

金陵王气化寒灰,胡马乘瑕破竹来。

最尔琴川桴鼓动,弹丸福港义旗开。

黎元留发身先丧,赤子佳兵祸已胎。

日久恐教多泯没,故将事迹缀成回。

天定焉能恃武功,不堪双泪洒西风。

三吴虎踞终朝陷,七邑病连千里烽。

榴火发时廊庙改,桂花香后室庐空。

倚节直向天涯望,江水滔滔海气朦。

在第一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极为惋惜大明的灭亡,感叹“金陵王气化寒灰”,他称清军为“胡马”,似无尊敬之意。他说江南三镇的抗清斗争是“义旗开”,显得颇为景仰;又说“黎元留发身先丧”,是对清廷无言的指责;但他又说“赤子佳兵祸已胎”,即认为百姓自发的抗清斗争是招祸的根源,虽然精神可嘉,却也似有不识时务之嫌。

在第二首诗中,作者则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廊庙改”、“室庐空”,这就是战乱之后的景象,是作者内心痛苦的根源;“不堪双泪洒西风”和“江水滔滔海气朦”两联,则通过一定的场面描写,烘托出苍凉悲慨的意境。

虽然已将往事记录在案,不至于湮没无闻,但往事终究是不堪回首,余恨绵绵;作为沦入异族铁蹄之下的亡国奴,前途也终是一片迷迷茫茫。顺治五年(1650)前后徘徊在故国新朝之间的士人的复杂犹疑的心态,在《七峰遗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战乱渐渐平定的顺治中后期,一般民众的感情逐渐开始变通:他们一方面对亡明有忠义之情,一方面又对清朝有尊顺之意。但对于流民义军,却始终深恶而痛绝之,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所致。创作于顺治中后期的《豆棚闲话》,可以说是这种感情的代表。

艾衲居士很明确地表示对变节仕清者的厌恶不满、冷嘲热讽,但同时也很明确地表示自己已承认和接受了清朝的统治。

在《豆棚闲话》第七则《首阳山叔齐变节》中,艾衲居士肯定叔齐下山是“应天顺人,也不失个投明弃暗”。

艾衲居士应该也不赞成南明遗民在清初进行的武装斗争吧。《首阳山叔齐变节》中通过书中玉皇驾前第一位“尊神”齐物主之口,斥责遗民:

你们不识天时,妄生意念,东也起义,西也兴师,却与国君无补,徒害生灵。

齐物主说遗民的武装斗争是“不识天时”、“与国君无补,徒害生灵”,应当是主张顺时安命、归顺新朝的。

齐物主还说:

众生们见得天下有商周新旧之分,在我视之,一兴一亡,就如人家生的儿子一样,有何分别?譬如春夏之花谢了,便该秋冬之花开了,只要应着天时,便是不逆天条。若据顽民们意见,开天辟地就是个商家到底不成?商之后不该有周,商之前不该有夏了。

艾衲居士还隐约表达了对台湾郑成功军队归属问题的看法。顺治年间,郑成功占据台湾海岛,奉南明永历帝和监国鲁王的旗号,拒不投降清朝。尤其在顺治末年,大陆方面的抗清势力越来越微弱,台湾“孤岛”几乎成为亡明残留军事力量的象征。清朝统治者恩威并用,软硬兼施,竭力想“招抚”郑成功。这期间,小说中有关义军首领“寄身海外”,建立“海上王国”的描写,基本上都是影射郑成功军队。小说作家们在作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猜测郑成功军队的归属。

艾衲居士在《豆棚闲话》中,希望居于海岛的义军首领能够归顺新朝。第三则《朝奉郎挥金倡霸》,描写的是隋末唐初“四海鼎沸之际”汪兴哥资助居于海岛的义军首领“海东天子”刘琮的故事。待到“隋朝既灭,唐主登基”之时,汪兴哥就劝刘琮归顺。他说:

吾兄与其寄身海外,孰若归奉王朔,在内不失纯臣之节,在外不损薄海之威。朝廷不疑,海邦安枕,此亦立身扬名之大节也。

于是刘琮归顺新朝,被赐为平海王,永镇海东。

《豆棚闲话》中对“寄身海外”义军首领 “前途” 的看法,正好与陈忱在《水浒后传》中的看法相反。陈忱在《水浒后传》中,希望李贵等人建立的“海上王国”能够长存,在清初统治之外,保留一片忠于亡明的净土。

陈忱和艾衲居士对海外义军前途的两种意见,一正一反,表达了清初遗民和普通民众不同的情感寄托,颇为耐人寻味。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如袁于令、丁耀亢等,在顺治年间出任清朝官员,但其心态却与新朝权贵不同。袁于令因国变之初就出仕清朝而位列“贰臣”之班,与龚鼎孳、曹溶等人交往密切,受到当时南明士人的指责。

与袁于令的命运相映成趣的是丁耀亢。顺治四年,丁耀亢赴京任顺天籍拔贡,充镶白旗教习,后迁直隶容城教谕、惠安知县。同为出仕清朝,袁于令被人骂为“贰臣”,却无人指责丁耀亢的行径。顺治年间,舆论对出仕新朝也有通达、宽容的一面。连拒不出仕新朝的遗民,也并不反对自己的亲人出仕。这里可能有“谋生”的考虑在内。明清两代都是以科举取士的,读书人考试做官,是一条理所当然的谋生之道。钱谦益在撰写遗民柯元芳的墓志铭时,记载了柯元芳在得知自己儿子出仕清朝枣阳县令时的反应:“君喜曰:‘自今可以舒眉坦腹,长为遗民矣’。”(《牧斋有学集·柯元芳墓志铭》)这是典型的出于谋生需要的考虑。戴名世也曾记载当时的世俗心理:“自明之亡,东南旧臣多义不仕宦,而其家子弟仍习举业取科第,多不以为非。”(《戴名世集·朱铭德传》)可能因为袁于令在甲申之变时,受到李自成义军的“刑辱”而没有以死殉明,便已经受到舆论的指责,再以明朝官员的身份出仕清朝,就更为当时礼俗所不容,理所当然被视为变节者。而丁耀亢在明朝只是一介诸生,没有功名。他在抵抗山东义军对明朝领土的进攻时,又曾有“毁家纾难”的壮举,因而受人敬重。

“毁家纾难”之后,丁耀亢家境贫寒,为谋生计,只得入京为官,以图养家糊口,且所做也只是小官。他虽身为清朝小官,心中却对清王朝的统治颇有不满,因此才借古讽今,在小说《续金瓶梅》中描述了清军入关之后的一些残暴行径。顺治十八年(1661),丁耀亢因《续金瓶梅》中有“违碍语”而遭受清朝统治者的迫害,被关进监狱三个多月。虽然很快就被赦免出狱,但此事对他心灵的打击很重,加上不久之后他双目失明,越发心灰意冷,取“呆若木鸡”之意,自称“木鸡道人”。晚年的丁耀亢一心参禅入佛,虽然没有像董说那样落发出家,却最终是“合掌念佛而薨”。

总之,顺治前期的小说作家大多怀有一种深沉哀切的亡国之痛,而顺治后期的小说作家则有渐渐认同新朝统治的趋势。

同类推荐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哲人的灵感(上册)

    哲人的灵感(上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对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热门推荐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迪迦之无限旅途

    迪迦之无限旅途

    一个宅男,无数次穿越。在无数次的战斗中慢慢变强。----------------------------------新手一枚,写的不好,请勿喷。应为是新手,所以更新速度会很慢,请多多见谅!
  •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介绍了任务的最佳完成期永远是昨天!效率对企业的效益起决定作用。要想打造一流的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一流的工作效率。效率低下将最终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软肋!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克服做事拖拉的恶习,做到日事日清!只有日事日清,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
  • 圣灵学院的冷酷公主

    圣灵学院的冷酷公主

    她是樱语熙,是天之骄子,当这位冷酷女神来到圣灵学院,又会又怎样的火花碰撞呢?
  • 数码宝贝最强进化

    数码宝贝最强进化

    人类世界,天外陨石,带来神秘力量,传说中的英雄们为追寻缘由,带着自己的搭档,前往童年的世界。数码世界,危机四伏,追寻至亲行迹。本是正义的领袖,却妄图将黑暗笼罩世间,吞噬光明!未来纪元,星际之外,意外卷入纷争,突破极限,超绝进化,星际永恒,破天龙神,扭转乾坤!少年,带着最强搭档,和其余七位同伴,对抗黑暗!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席卷而来,少年们会以自己强大的内心带来最强进化!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因为…我们还有明天!
  • 古缘之潇洒九千金

    古缘之潇洒九千金

    她,21世纪第一警队,兢兢业业却只为他一人,得知真想后的她因为一场车祸回到古代。竟是冷家废柴!?她惊才艳艳,将欺压她的人一一讨伐。他,破瞿大陆的王者,人人见了都心惊胆战,却甘愿为她折腰。她要复仇,他助她一臂之力。她要回到21世纪,他在背后默默帮助。她要与他断绝关系,回去洗洗睡吧。
  • 战兽纪元

    战兽纪元

    这是一个由于灵气匮乏,物资耗尽而导致修仙无望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修炼体系“战兽师”登上世界的舞台。究竟是战兽师的崛起还是老牌修仙的低谷逆袭。主角秦天:“我只能说每一位像我这样的成功少年背后都有着一群默默失败的倒霉师兄,师弟。”这是一个有努力,有友情,有胜利的三有故事。
  • 大大大妖怪

    大大大妖怪

    这是一个讲述妖现代魔鬼怪的故事。这是一部现代妖怪战争史。
  • 神之龙

    神之龙

    “轰轰轰”天空中时刻传来响声,耀眼的光芒照映在夏沫的脸上。夏沫正在玩弄他的手机,手机里不时传来“哇哇哇”的听声。夏沫正在玩植物大战僵尸。突然,天空中出现了如虫洞大小的洞。夏沫哪里管这个,只顾着手头的游戏。
  • 死灵至尊

    死灵至尊

    龙族做为死灵大陆曾经的霸主,在无数年前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之中死伤殆尽!夜墨,做为龙族分族的一个族人,由于从小被送离龙族从而获得了一颗孤寂,冷漠的心…时隔无数年就在所有人都差不多忘记那场惊天大战的时候,就在这时百族的入侵战再次展开。龙族不复曾经辉煌,人类再无至强者,在这样一个时代夜墨能否击退死灵大陆的入侵者百族呢?新书需要关爱,道友推荐和收藏的都给我吧,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