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36

第36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心态流变(2)

小传之来尚矣,易世而其风滋盛,果取振励世俗之故欤,抑主娱悦耳目而然欤?识者多谓拿空捉影,吹波助澜,奇其事以猎观,巧其名以渔利。嗟乎!曾是一传出,费几许推求,用几许结撰,区区作此种生涯,不亦悲夫!

余友东方裔也,素饶侠烈,复富才艺,托姓借字,构《艳史》一编,盖即隋炀帝事而详谱之云。其间描写情态,布置景物,不能无靡丽慆淫荡心佚志之处,而要知极张阿摩之侈政,以暗伤隋祀之绝,暗伤隋祀之绝,还以明彰世人之鉴见。明崇祯间人瑞堂刊本《隋炀帝艳史》,现藏于大连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他认为《隋炀帝艳史》创作过程非常艰苦,作者付出这么大的心力,仅仅为了“猎观”、“渔利”,很是得不偿失。委蛇居士从作者的品格和作品内容两个方面,说明这部小说是“有关世俗,大裨风教”的。他认为,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很“艳”的故事,但告诉人们的道理却是“乐不可极,用不可纵,言不可盈,父子兄弟之伦,尤不可灭裂如斯也”。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为“娱悦耳目”,而是要“振励世俗”。

一些小说作家也在作品中表现出呼唤英雄的心理需求。完成于崇祯六年(1633)的《隋史遗文》,从体裁上说,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吉衣主人袁于令在作品中,却没有像以前的历史演义小说一样,叙述朝代兴亡的故事,而主要描写了秦琼等几位草莽英雄的事迹。

袁于令在《隋史遗文·序》中,感叹“奇情侠气,逸韵英风,史不胜书者,卒多湮没无闻”,故为之撰文传世。他所歌颂的英雄,是江湖义士般的英雄:“烈士雄心,不关朝宇;壮夫意气,笃于朋友”;而且还都是一些失败的“英雄”:“义不图报,忠不谋身,才奇招嫉,运厄多艰”。这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演述帝王将相的故事有所不同。

袁于令的小说观与前人有别。他不再强调小说的警世、劝世等教化作用,而是坦言自己的追求目标是“惊俚耳”和“快俗人”。他说:“顾个中有慷慨足惊俚耳,而不必谐于情;奇幻足快俗人,而不必根于理。”

袁于令的说法,与崇祯三年(1630)委蛇居士在《隋炀帝艳史·题辞》中标榜小说要“振励世俗”的目的相比,意味已经完全不同。崇祯元年(1628)陆云龙在《辽海丹忠录·序》中也强调:“词之宁雅而不俚,事之宁核而不诞,不剽袭于陈言,不借吻于俗笔。”

崇祯五年(1632)以后,直到顺治元年(1644)甲申事变之前,似乎已经很少见到“据实纪录”的时事小说。小说作家的心态,似从崇祯前期的比较关注政治风云,转而为中后期的更为贴近世态人情。而且,小说作家在作品中渐渐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理想色彩,婉曲表达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心理需求。

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说,崇祯前期的小说作家基本上是“记录型”的,其创作以记录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为主;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家中有一些是属于“实验型”的,他们往往在作品中描述一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

崇祯前期小说作品以时事小说为主流。时事小说与政治风云紧密联系的特性,决定了时事小说作品的纪实性。从目前可知的资料看,除六部时事小说之外,只有一部世情小说《玉闺红》,一部神怪小说《禅真后史》,似乎还有三部演述前朝历史的历史演义小说《盘古至唐虞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这三部历史演义小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连续性,目前只知刊刻于崇祯初期,具体年份不详。

崇祯中后期的小说作品中,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和话本小说集从数量上说平分秋色,但艺术上较有成就的是世情小说中的《醋葫芦》、神怪小说中的《东度记》和几部话本小说集。世情小说不像历史演义那样有“史”可据,虽然是“描摹”当时世态,但作家发挥想象的余地要大一些。神怪小说一般是借助故事宣扬某种佛道观念,除去一些宗教人物的传记外,一般也要靠作家“凭空”构建故事。

崇祯年间还出现了两部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和《山水情传》。才子佳人小说描述作家心中的“白日梦”,是比较典型的“实验型”文学作品。而此时艳情小说的一度泛滥,是明末开放的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者及时行乐的末世心态。

第二节顺治年间的小说作家心态

顺治年间小说作家的心态流变,是颇耐人寻味的。顺治八年(1651)以前,小说作家还敢于在作品中记录易代之际的惨烈时事,谴责、痛骂流民义军和满清军队,表现出关注时政的时事情结;顺治九年(1652)之后,新朝统治渐渐加固,天下民心也久乱思治,许多人渐渐接受了新朝统治,隐世心态风行,但人们在内心深处却仍然怀恋故国,悲悼亡明。这些心态在小说作品中都有具体生动的再现。

一、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

顺治初期的小说作家和崇祯初期的小说作家一样,在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时事情结。但崇祯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侧重于表现对时局的看法,而顺治初期小说作家的时事情结则侧重于表达亡国之痛。前者以慷慨激昂的情绪为主,后者则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情调。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四月,辽东总兵吴三桂打着为君父复仇的旗号引领清军入关;李自成大顺军退出北京。五月,清军进入北京;南明弘光皇帝在南京宣布取代崇祯皇帝的皇位。九月,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宣布改元为顺治元年,接着颁布改换衣冠令、圈田令和严禁逃人令,引起汉人的反感和武力反抗。顺治二年(1645),清军镇压江南敢于反抗“三大令”的汉人,血洗城池,发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大人间惨剧;弘光帝被杀于北京;隆武帝在福州建国。顺治三年(1646)年,隆武帝被杀于汀州,永历帝在肇庆即位,郑成功从福建起兵抗清。此后,义军将领和南明将领时分时合,共同抗击清军。

甲申之变,在当时士人心中引起遭受强烈地震般的感受。早在万历年间,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产生民族危亡的预感。东林党人顾允成就曾惊呼:“吾叹今之学者,凭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是讲学耳!”崇祯十七年,“天崩地陷”的预感成为残酷的现实。明亡后,士人们尽力追究明亡的真正原因。为什么流民义军(在正统的儒士看来,流民义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打进紫禁城、逼死崇祯帝?为什么满清王朝可以霸居北京,并且能在逐步往南扩大统治范围的过程中轻易取得节节胜利?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追究明亡原因的问题上,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清初学术集中在明亡原因追究上,此时的学术家、小说作家、诗人、戏曲家大多都是明遗民。

小说作家对甲申事变的反应也极为强烈。事变之前,就有一些作家卷入战争之中。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的一支军队来到房村,当时任徐州通判的凌濛初登城抗拒,在四面楚歌中忧愤交加、呕血身亡。丁耀亢也曾为抗击山东义军,倾其家资招募乡勇,解安邱之围,自己的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甲申事变之后,相当一部分小说作家直接参与了反清复明的战斗。

崇祯十七年三月,丁耀亢“溯海而南”,向南明当政者提出联合义军共同抗清的主张,未被采用;九月,作为抗清将领刘泽清的幕客,被授以行军赞画之职。后来以纪监司理的身份同王遵坦共屯东海水营。第二年,弘光帝投降,刘泽清解甲,丁耀亢拒绝降清“叙用”,回到家乡诸城。此时乱世无主,诸城滥杀无辜,为避家难,丁耀亢辗转四方,顺治五年(1648)入京。

和丁耀亢一样,冯梦龙也曾战斗在抗清的前沿。顺治二年(1645)南京陷落之后,冯梦龙就跟随据守福州的唐王,进行抗清斗争,并以老臣身份集刊了《甲申纪事》、《中兴实录》、《中兴伟略》等,议论崇祯朝政治弊端。为挽救前明,年迈的冯梦龙奔波于杭州和石梁天姥之间。沈自晋《重定南词全谱凡例续记》和王挺《挽冯犹龙》诗中都有记载。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在明清易代之后,选择了不与新朝合作的隐逸方式,曲折表达其反抗情绪。如陈忱与顾炎武、归庄等人“相率为惊隐诗社,四方同志咸集”。

沈彤《震泽县志》详细描写了陈忱等人当时的行迹:“于时定乱已四五年,迹其始起,盖在顺治庚寅。诸君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相与遁迹林泉,优游文酒,角巾方袍,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

顺治六年(1650),此时“定乱”已久,陈忱等人还敢于“角巾方袍”,穿戴明朝的服装,反抗新朝的心迹彰显于外。陈忱后来在《水浒后传·序》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肝肠如雪,意气如云,秉志忠贞,不甘阿附。”他创作的《水浒后传》“得《离骚》之哀”,抒发了作者“亡国孤臣空饮恨,读残青史暗销魂”的深隐剧痛。

惊隐诗社又名“逃之盟”,表达了陈忱等人不甘接受新朝统治的心态。惊隐诗社后来受到庄廷栋“明史案”的株连,同社中有人罹法,社集遂散。

又如董说,顺治二年(1645)弘光朝廷覆亡之后,清军占领江南,二十五岁的董说“弃诸生”, 绝意仕进,隐居偏僻乡野,并改换姓名,“屏迹丰草庵”,平日“头巾道袍”、“足不越户”,“宗亲莫睹其面”。《南浔志》卷十八《董若雨传》。他此时著有《甲申乙酉诗歌》、《乙酉杂文》、《丙戌悲愤诗》各一卷,后来自己全部焚毁,仅在《丰草庵诗集》中留有“丰草自题茅屋榜,从来麋鹿性难驯”、“卦钱莫付书船去,留看前朝旧纪年”这样的诗句,可见那三部诗文集中必多不甘臣服的文字。清朝剃发令下达之时,董说和顾炎武等人一样,“剪发不剃头”。顾炎武在《流转》一诗中,记载自己在清军下令剃发归顺时的做法:“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

当时苏州灵岩寺的主持南岳和尚,颇具反清思想,身边聚集了一批愿以出家逃禅方式对抗清朝统治的前明士人,董说也在其中。顺治八年(1651),清朝政府迫害南岳和尚,兵围灵岩寺,寺中诸人俱四散逃命,而董说却在危难之际紧随南岳和尚左右,其高行大义,赢得了反清志士们的景仰。吴兴、刘承干《重刻董若雨诗文集跋尾》中记载,清军进入江南的时候,“其时志节之士,有托而逃,率以南岳和尚退翁为依归”;顺治八年清军围攻灵岩寺,“合寺星散,若雨独负策杖入山以从”,“由是东南名宿,益高其行”。

顺治十三年(1656),董说入苏州灵岩寺为僧,改名南潜,字月涵,号补樵,三十余年足不履城市,只与渔樵为友。

还有一些小说作家执意追究明亡原因,通过议论明朝得失寄托自己对亡明的哀思。西吴九十岁老人无竞氏在《剿闯小说·叙》中,认为明亡原因之一是群臣不力,举朝无一个“奇男子大丈夫”。他说:

甲申三月之变,天摧地裂,日月无光。举朝肉食之夫,既悠悠忽忽以酿此巨祸;迨乎溃败决裂,死者死,降者降,逃者逃,刑辱者刑辱。降者贪一日之荣,逃者侥一时之幸,刑辱者偷一夕之生,罪有重轻,关节则一。即死者亦仅了一身之局,而于国事何补?

国家养士近三百年,而食报区区若此,岂不痛哉!吴三桂舍孝取忠,弃家急国,效申胥依墙之泣,以遂秦哀逐吴之功。真正奇男子大丈夫作用。虽匡扶之局未结,而中兴之业已肇,是恶可无传!《剿闯小说》,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 春风回梦记:刘云若作品精选

    春风回梦记:刘云若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重铸传世

    重铸传世

    传奇世界大陆出现异变,连接天空之城与传世大陆的通道崩塌,传说中的终极修炼者——神威战神尽数消失。所有生灵发现,此后一旦死亡就真的死了,再无所谓的复活点。而在通道崩塌之前遗留在天空之城的大陆生灵与遗留在大陆的天空之城修罗一族,都是过上了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因为此时他们都是异族,失去了背后强大势力的支撑,他们都不过是移动的宝库罢了。遗留在天空之城的传世大陆人类后裔王维,在一次被追杀的过程中,闯进了天空之城的一处绝地——时空漩涡,竟然破天荒的回到了传世大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强者之路,天空之城与传世大陆的秘密也一点点被揭开……
  • 宅中斗:冷心庶女惹不得

    宅中斗:冷心庶女惹不得

    有缘相恋,却仇隙渐生,他们的爱情世所不容,只好相约一同殉情,她却在最后一刻失约于他。6年后他异国归来,以报复为名,囚爱为目的,试图将她强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却宁可他恨自己也不和他在一起。午夜梦回时,她从噩梦中挣扎醒来,却见他正冷眼看着她,一手缓缓攀上她的脖颈:“向安然,你究竟还瞒了我什么?”当她宁可和敌人合作也要挣脱他的怀抱,挽着别的男人站在他的跟前时,他终于放手,却只不甘心的凄凄问她:“毁了我,你真的没关系吗?”
  • 查理九世之沾血的双翼

    查理九世之沾血的双翼

    我是个5年级小学生,这是第一次写作,写的不好,请多见谅。
  • 某科学的垃圾外挂

    某科学的垃圾外挂

    刚开始要我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说让我玩我就玩,第一,我得有个外挂。我又不想装逼,我玩游戏后收获了很多妹子啊,萝莉啊,壕啊,那聊天栏就不停动啊~很久!很烦!很郁闷!结果我一点开聊天栏,舍友们都来骂我,根本就是在他们眼前装逼!后来我也知道了这个外挂是真的,而且没有那种化学的成分,那这个月下来之后呢,起码我用了很舒服,妹子们都是真的,不是抠脚大汉,壕们也是比较烦人,每天一到点就硬给我塞钱!我跟舍友说:我有外挂的事千万别说出去!来,这是封口费。我伸出了手掌。十块?我摇摇头,一百?我摇摇头,一千?我摇摇头,尼玛…不会是一块吧?只要你们不说出去,每人一万!
  • 灵子源界

    灵子源界

    大源盛世,以源教为国教,以源为国号。源教眼绑白布,传导灵子学说。并交世人沟通灵子之法。时至今日,源教教领掌控皇室,凌驾于皇室之上,源教教众肆意妄为,欺行霸市。苏凌轩奋起反抗,北方王方作乱,天下军阀纷立。沟通灵子:翻手云,覆手雨。这是谋士间的决斗,且看谁将笑傲天下。夺得江山霸业!
  • 梵华劫

    梵华劫

    上一世,他和他同为神,而他却毁她神魂尽灭;这一世,他仍为神,而她却百经轮回,堕神成魔。命运轮回,再度轮回之际,她势必要他白倍奉还。“风御殇,你以为,我会让你如愿吗?”女子红衣猎猎,笑得惨淡。回眸间,隔世的彼岸已开得正好,却再是无人侧畔轻呢,忘川河畔,惟一抹离殇飘渺如常······
  • 饮食与健康(时尚生活指南)

    饮食与健康(时尚生活指南)

    本书主要从饮食技巧与保健,老年生活保健以及女性生活健康保健等方面,倡导人们要注意生活养生。
  • 我只是个玩牌的

    我只是个玩牌的

    每一张牌都有它的能力,我只是一个玩牌的人罢了……
  • 总裁娇妻出逃中

    总裁娇妻出逃中

    一纸婚约,她以为眼前这个男人就是这辈子的依靠。终于,家族企业遭吞并,父亲被气死,姐妹离散,她才看清枕边的男人——冷血。无情。演技一流。三年后,她手挽丈夫,携带幼子,优雅的出席聚会。“你敢背着我找别的男人?别忘了,我才是你丈夫!”后院围墙前,男人大手掐上她细长的脖子,痛苦而隐忍。“先生,你认错人了。你如果再不放手,我会告你故意伤害。”她的目光前所未有的陌生和冷静。他突然慌了……【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在古代生存看我三十六般变化

    在古代生存看我三十六般变化

    程梅兰是21世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生活过的平平淡淡却穿越到了古代成了相府小姐,为了逃婚她穿上男装用面粉堵住耳洞爬狗洞出去了却不知道她是主宰这里的女皇,身世迷离,却命犯桃花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帅祸在她身边转,到底她不是圣人、、、、、、、、她是前皇朝的后人——新月皇朝女皇新月兰香儿和皇夫梅萝风兰所生的女儿。她额头上的梅花胎记代表了她是这里的主宰她是唯一的继承人她却没有做好这一方面思想准备接受不了啊。她接受了事实她本着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开创了一个农业大国。她在农业的前提下又提高了军事力量开创科举制度不论男女要求文武全才,并且让所有人都参与政事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