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400000070

第70章 写给亲爱的南广

基础部 赵坤

2004年底,那个冬天很冷。我正在忙着处理实验数据,完成硕士毕业论文。

同时,像所有应届毕业生一样,我开始了找工作的历程。在南京国展中心,我递出了几份求职材料,其中一份递交给了当时在招聘现场的丁海宴院长。

过了几天,我接到面试的通知。南广是我面试的第一家高校,也是唯一一家。面试地点在江宁高级中学那幢载满南广记忆的教学楼,当时的面试官有三个人:丁海宴院长,魏峰老师和另外一位老师。

第一次面试之后不久,学校通知我参加第二次面试。面试时再次遇到了魏峰老师。魏峰老师看出我的紧张,笑着安慰我说:“没问题的。”此次面试让我感到新鲜的是,有一名老师在全程摄像(后来知道是学务部的王宇甜老师),对于从来没有面对过专业摄像机的我,感受到了南广的与众不同。

签合同是在2005年1月9日,那天是我的生日。那个生日特别开心,因为我得到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一直到今天,我总觉得这种巧合暗示着我和南广的缘分。

2005年8月,正式报到之后,我被分到了新闻传播系。还记得第一次碰到金梦玉老师,给我的印象是八个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还记得他当时与我们新教师分享他写的小诗,喜滋滋地给我们看他女儿的照片,每天一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带领老师们磨课、搬家、迎新、探访学生宿舍、去新东兴吃东山老鹅和大骨头汤。

当时新闻传播系第一批老师有金梦玉老师、武斌老师、刘东兴老师、谢蓓老师、吉强老师、黄璜老师、张林老师、王辉老师、沈艳老师、郑旭老师、郑捷老师,加上我一共12位老师。新教师培训时,大家毫无保留地指出彼此的问题,也毫无保留地表达对彼此的欣赏,那种开放、民主的氛围令人难忘。新闻传播系的系训“厚德博闻,卓越传播”就是当时一次系会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讨论出来的。

刚到南广,系里安排我担任04广告学的班主任。还记得第一次开班会,我和刘东兴老师商量让04广告学和05广告学的学生一起开会,以便让新生和老生有个交流。开会的时候,教室坐得满满的,我也分外激动,毕竟是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主持班会。可是会议开始后,我还没说几句话,班里的一个男生忽然开始大吐起来,我一了解才知道他开会之前去喝酒了,而且喝醉了。几个男生七手八脚地把他抬着送去医院。没过几分钟,班里一名女生和我说胸口疼,我赶紧让两个女生把她送回了宿舍。25个学生一下子走了近6、7个,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我忽然发觉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是多么手足无措和稚嫩,也真的缺乏心理准备。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去学,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金梦玉老师几乎每周带领我们年轻教师去学生宿舍探访,对学生嘘寒问暖,关心呵护。我自己也每周到学生宿舍去看他们好几次,慢慢地,随着经验的逐渐丰富,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是南广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可以在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和科研工作三方面得到训练。来到南广第一个学期,我承担了《心理学导论》的教学任务。学期中的时候,金梦玉老师建议我开设选修课,我深思熟虑后开设了《实用心理学》。之后不久,金老师建议我开设《广告心理学》,这对我也是一个挑战。随后的几年间,南广开设的传媒类心理学专业课程还有《传播心理学》、《新闻心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我和王辉、张林三个人在读研究生期间是同班同学,到了南广之后变成了同事,我们三个经常一起探讨和相互学习,逐步把我院的传媒类专业心理学课程开设起来了。2005年12月,第一个学期末的时候,我院的教材建设工作开始启动,金梦玉老师又鼓励我们三个人编写南广自己的心理学教材。几经修改,现在教材即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个学期末,也就是2007年6月,我院举办了首届教学技能大赛,我和黄璜老师代表新闻传播系参加了比赛,黄璜老师得了一等奖,我得了二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让我更有动力、也更有信心成为一名好老师。

2008年6月,我送走了04广告学专业30个学生(加5名专转本的学生)。学院为04级的孩子们举行了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和毕业晚会。他们的签名被镌刻在碑上,静静地伫立在校园里,他们捐献的小树还在默默地生长着。今天我走在校园里,时时会觉得04级的孩子们并没有离开,还会突然跳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好!”

最难忘拍摄毕业照那天,作为首批毕业班的班主任,我坐在队列的第一排,身后是可爱的04级学生,那种温暖和喜悦的感觉无法形容。那张长长的照片凝结了创业者的心血,教师们的付出,学生们的上进以及家长的信任,那些泪水、汗水,那些青春都定格在一刻。

2008年9月,按照学校的安排,沈艳、张林、王辉和我离开了新闻传播系,转入基础部。心理与社会教研室成立了,教研室一共六人,宋岩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成立了教研室之后,心理学教学更加规范,更有科学性,也更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宋岩老师和王春生老师都是心理学资深教师,与他们在一起,我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几年间,南广的心理健康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我还没有正式到南广报到时,就以研究生的身份到南广为学生分析心理影片。那是我唯一一次在江宁高级中学给学生“上课”,当时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是唐妮娜老师。唐老师对心理健康工作有很多设想,可惜不久之后就回到了校本部。

之后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是张莹月老师,张老师为人踏实肯干,为早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院最早的心理协会就是由张老师一手组建的。记得当时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张老师就申请了每周五下午把院长会议室暂时作为心理咨询室。

第三位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师是樊爱萍老师,她热情主动,在她负责心理健康工作期间,心理协会更加壮大了,而且也有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早期是在宿舍楼申请了一间空房间,还记得心协的学生去买了雅致的桌布和绿色植物,将咨询室装点得很温馨。在2007年年底,心理咨询室转移到行政楼119室,我还记得和樊爱萍老师一起选沙发、茶几,一起设计咨询室的装修,去装饰城买装饰画。也是在2007年,在樊老师的组织下,我院首次对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普测,我和王辉老师一起撰写了普测报告。心理普测的开展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的建成标志着我院的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规范化和制度化。

心理健康工作第四任负责老师是张翮真老师,张老师为人和气耐心,心理健康的工作也不断完善。

今年下半年的学生自杀事件中,宋岩老师和心理咨询室的各位老师及时进行了危机干预。12月,我应信息技术系邀请为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南广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会越来越上轨道。

在南广,教师们基本都会承担一些教学之外的工作。我来南广之后,除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之外,还成为了卓越传播工作室的一员,带着学生去企业实践,承担一些项目。还记得2007年7月,我刚刚拿到驾照的第二天就开车带学生到企业去实践,我问学生敢不敢坐我的车,学生说,“老师,我们不怕,您开吧。”实际上,在其他活动中,学生也像这样给了我信任,我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为了和企业沟通,我一次次地带学生去企业,从文案到摄影到设计到英文翻译,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分解目标,如何组建团队,如何与客户沟通。

08年上半学期我辅助金梦玉和郭明全老师参与筹划企业传播辅修班的开设,负责早期的一些协调组织工作和文件的草拟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来到基础部之后,和李有兵老师一起参与了院写作小组,承担一些写作和编辑工作,参与了我院国际私立高等教育研讨会嘉宾发言稿的撰写和论文集的编辑工作。

前几天,与一位2008年9月到南广任教的新教师聊天,她问我觉得南广怎样,在方山脚下工作三年半了,会不会有些倦怠。我回答说,“在南广,你不会感到厌倦,因为它时时都在变化。作为一所新兴的传媒类大学,南广一直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每位老师都必须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南广的速度和节奏,又怎么会觉得厌倦呢?”

是的,回望过去的三年半,我仿佛坐在一列叫做“南广号”的动车组上,随着列车的高速行进,我也随之加速,不断地突破自我。

同类推荐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本书以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带来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的变革为背景,以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数据介绍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实施的内容、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内容来探索当下中国的权利救济机制无法适应多数普通群众的低成本权利救济需求,以及基层政府建立非诉低成本权利救济机制面临的一些问题,如队伍建设问题、提供权利救济服务的权限来源问题、具体机制建设等诸多问题。
热门推荐
  • 凉城以南,晚秋以北

    凉城以南,晚秋以北

    当凉城和晚秋分开了很久之后,晚秋才发现,她原来那么爱凉城,而凉城也很爱她
  • 界域之神

    界域之神

    天下之大,以六域划分,六域之上为天界。六域之中,强者如牛毛,势力林立,纷争不断。修炼一途,上下求索,漫漫无期,是孤独,是寂寞。乱世之中横空出世的天之骄子,带着红颜与知己,闯向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芸芸纵生,漫漫求索;冥冥之中,上苍注定。
  • 弗雷尔女皇

    弗雷尔女皇

    “我以为重生到这个和地球相似的世界后,我依然会平平碌碌的度过一生,直到一块石板砸在我的头上,我才明白,我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那么现在,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力量,出来吧!我的英雄,为我而战——寒冰射手艾……希?咦,人呢?”一个以为可以召唤英雄作战的少年在召唤后才发现,这场弗雷尔卓德统治战竟然要召唤师亲自撸起袖子上战场
  • 有一段青春,叫我爱你

    有一段青春,叫我爱你

    韩小萱三岁……“亦辰哥哥,我喜欢你!”“嗯!”韩小萱小学……“亦辰哥哥,我喜欢你!”“嗯!”韩小萱初中……“夜亦辰,我喜欢你!”“嗯!”韩小萱高中时……“夜亦辰!我不再喜欢你了!”“可是我已经爱上了你,这可怎么办呢?”韩小萱没有想到,这一次换来的结果居然是这个,整个人都懵了!紧接着,一个温柔的吻附在了她的唇上……
  • 不灭道脉

    不灭道脉

    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三百六十一穴位。通八脉成仙缘,融穴位成大道。人修身自强,修仙永寿,成仙逍遥。一段不一样的传奇,不一样的修仙之旅,不一样的故事。肉身,修仙,仙人,圣者,谁来主宰天地?唯有我鸿蒙圣祖!
  • 新石器传说

    新石器传说

    远古石器时代,猿类进化出了许多不同的人种,他们有着不同的外貌、语言、风俗、特殊的本领。人类在互助、争斗之中不断进步发展,他们群居狩猎、采集种植。这些不同的种族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一系列纷争之后,逐渐完成了人种的统一、、、、、、、、
  • 穿越倾君华:四君子

    穿越倾君华:四君子

    “咔吱!”黎玖玖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把扇子可是她一个新期的零用钱啊!外面白光一散,里面的人都消失了。黎玖玖视钱如命,穿越后,变成一个被三界追杀的孟氏之女……一场阴谋正在进行……
  • The Golden Slipper

    The Golden Sli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王劫

    君王劫

    天降大任者,需历千灾百难,受业火三灾,方能破除万难,晋人皇位。须知,云巅之上,有诸般神佛,九幽之下,亦有十殿阎罗,由是:千秋功名,一世葬魔,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1
  • 边锋之道

    边锋之道

    一个德籍华裔小将,不重蹈巨星父亲的经历,要一直辉煌下去。立志要进入西甲豪门巴塞罗那,并帮助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进军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