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200000040

第40章 广播电视系

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系成立于2005年7月,是南广学院第二批成立的系部。成立之初,广播电视系共设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共203名学生。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原属艺术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原属新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首任系主任为校本部周文副教授,2007年9月至今由王更新副教授担任系主任。

广播电视系成立之后,在借鉴校本部本科四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系自身的专业特点,迅速明确了专业培养特色和发展方向,教学及各项工作逐步规范,稳中前进。

2005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5级518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721人;2006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6级695名新生入学(包括新增电视摄影和图片摄影专业的107名学生),学生总数达到1400多人;2007年,广播电视系2007级410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1700多人,占当年全院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同年,南广学院成立摄影系,电视摄影和图片摄影专业从广播电视系分离出去,划入摄影系培养。另外,根据全院学科建设整体发展规划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自2007级始划入新闻传播系培养。2008年9月,广播电视系2008级318名新生入学,学生总数达到1839人。自此,广播电视系专业体系日渐完善,设有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大三年级开设了出镜记者、电视导播、电视评论、纪实节目创作四个专业特色方向班。

2009年,广播电视系有党政领导3人,教学秘书和辅导员10人。教师队伍建设从最初的仅有5名专任教师,发展到现在拥有30名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均在硕士以上,其中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人数占40%,形成了以本系专任教师为主、校本部优秀教师资源和业界专家学者相结合,老、中、青三代相互协调、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几年来,广播电视系紧紧围绕南广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努力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方向上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一、专业特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校本部)在全国率先创办的专业之一,具有较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和专业品牌优势。因此,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借助了校本部专业建设的经验和品牌优势,并结合了自身特点及传媒市场的需求,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以培养了解广播电视等传媒领域相关信息,掌握影视传播基本理论和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

1、专业方向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第一至第四学期实行通识教育,第五学期分方向培养。在原有电视编导、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向,2004级开设了出镜记者、电视导播、电视评论三个方向班;2005级又增加了纪录片创作方向班,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长强化专业训练,使学生学有所专、专有所长,更具应对就业竞争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2、系列创作课程

为了突出专业课的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别在电视编导和文艺编导两个专业方向设置了影视纪实作品创作(1—4)和影视文艺作品创作(1—4)系列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

3、专业辅修班

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适用范围较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较强的特点,广播电视系第一个面向全院学生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辅修班。此举不但延伸了自己的专业建设,还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教学效果良好。

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如何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是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广播电视系在专业建设上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采取多种方式,突出实践性教学的特色,如组织学生参加“暑期教学实习暨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系列创作课程,增加实践或上机、课外学时等。

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广播电视系还多方邀请业界专家开设讲座,平均每月两次,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传媒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二、专业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文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为学科基础,顺应广播电视传媒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专业下分设电视编导和文艺编导两个方向。凭借其鲜明的专业特色,不但巩固了学科专业建设基础,且具有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

1、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电视系依照南广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三三制”的原则(即,三分之一自有教师,三分之一校本部教师,三分之一外聘兼职教师),在坚持聘请校本部教师和业界专家来系授课的同时,也注重自身队伍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今后,还要加大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端人才的力度。

2、课程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立之初,主要是借鉴校本部的专业培养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又紧紧围绕南广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论证和反复修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建立了以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明确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传媒人才的目标,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原则,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宽口径、厚基础、优外语、强专业”的特色,并根据两个不同专业方向,分设主干课程,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趋合理。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为适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抓教材建设。由广播电视系教师组织编写的《影视精品导视》、《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文化学》三部专业教材已完成初稿,即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4、科研项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发展上坚持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已申报并开展院级科研项目两项,其中巨浪教授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王博宇老师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对促进本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另外,广播电视系还多次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发展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5、实践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培养新世纪的传媒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十分重视教学实践活动,并为此建设了实验室,购进了相关仪器设备。现已有非线性编辑机房3间、拉片实验室2间、摄像机48台,基本上满足了学生专业实践从前期到后期的需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并重,将“小学期”教学实习与社会调查、综合实训相结合,从2006年暑期开始,开展了“暑期教学实习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认识生活,进行专业创作。经过连续三年的实践,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系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活动。2007年3月起,广播电视系又与江宁广播电视台合作,在江宁电视台开办了《青春校园》节目。这个栏目完全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独立完成从前期采访到后期制作的各项工作,播出后得到观众喜爱。广播电视系还通过承办江宁大学城五周年文艺汇演,参与全国“十运会”的转播,与媒体或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等渠道,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类推荐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末日浩劫

    末日浩劫

    末日来临,魔种入侵,正道沧桑,文明浩劫。那个被称为笨蛋的少年,努力多年只为变强。
  • 尘埃之语

    尘埃之语

    她是落尘七连山所有家族中最美的姑娘,他是灵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强大神明;因为信仰和忠诚,她以“贡品”的身份来到他身边,她敬畏他、崇拜他、在时间的推移中一点一点了解他,爱上他;而他却像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迷。她在追他,其实;他也在等她···命运让她获得了新的力量,也让他重生;八荒之外的圆月下,似乎有一对人儿在亲昵的低语着···请拭目以待···
  • 卡罗星界

    卡罗星界

    张浩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未知的谜团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但是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并得到强大的力量,然后离开这个崩坏的世界!即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心,也会逐渐被黑暗侵蚀......
  • 少年冒险王

    少年冒险王

    正义感澎湃的一个孤儿,获取了看似永恒的自由。一路上历尽千难万险,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知己,原来特殊的不只封杰一个,带着他们一起冒险,踏上探索新大陆的遥远路途吧!
  • 万古杀

    万古杀

    世界从来没有平静,表面上的安宁下暗流汹涌,不是不存在,而是你没有发现而已……火影,海贼,死神,这些存在于二次元的幻想世界降临大地的时候,才发觉这个世界并不简单。神话中的天使恶魔,并未死去的血祖该隐,西方的诸神,当他们遥望遥远的东方,一头沉眠的巨龙微微睁开眼睛,在云端俯视。正一教执掌道教牛耳,却依然逃不过世俗的羁绊,密宗的再次出世意欲何为,修炼的彼岸有没有终点,那片星消失的世界去了何方……直到那一天,一个叫做方秦的男人横空出世。一个染血的世界,一段杀戮的传奇!
  • 粉暖鱼侣

    粉暖鱼侣

    一个心情愉快的早上帮助了一位老太太,谁知却被老太太骂了,在逃跑之余,居然撞到到一个“红烧猪头”,他们的故事从次展开,从一个配角慢慢走上主角,幸福光芒笼罩着她。这本小说就好像是在一个杯子里先放了点糖浆,然后灌进了黑浓咖啡,啜一口试味发觉太苦。随之再加入糖浆,却又太甜,再加咖啡,又苦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悲喜交集的小说中将甜蜜与痛苦写得无以复加,让你的心也随其放松又揪紧!
  • 师兄日记之一个学长的救赎

    师兄日记之一个学长的救赎

    有个朋友总说我不正经,于是,我决定以不正经的口吻来写部小说,好让该朋友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正经。可当我开始着笔时才发现一切并没我想的那么容易,由此可见,我其实是个非常正经的人,只是偶尔有点不靠谱而已。但这次写作计划我已经向那朋友透露了,怎么办?幸好,在这千钧一根毛的时刻,文子郁出现了,他说:“那有什么?赶上这么流氓的一个时代,你要不以流氓的心态和行为来要求自己,你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活在这世上!”——呼!主人公有了,就以文子郁为原型,来说说他和他的混蛋生活!——“我用最真挚的青春那么热切的投奔生活,然而生活却把我变成了一个混蛋!”
  • 王俊凯:一场骗局

    王俊凯:一场骗局

    顾笙和王俊凯。因为一场误会开始了一场战争。王俊凯选择报复,却在报复中运用了感情,他对顾笙动了感情,他会怎么做?(此书为原创,至于抄袭什么的也不想去管了,务必记住原创在腾讯qq,不在任何地方,发现请举报不要告诉我。)请勿上升真人。
  • 棉花糖不甜

    棉花糖不甜

    韩曦媛因一串棉花糖认识了马瑞阳,产生好感。从小到大,曦媛对马瑞阳的感情,从来不曾改变,不管是懵懂的还是刻骨铭心的。本是一路顺风顺水,但在高中时偶然却也命中注定会遇见的韩曦媛眼中的小白花金以柔却让这份爱情,变成悲剧。金以柔也曾被马瑞阳赠予过棉花糖,不同的是,那是救命的棉花糖。韩曦媛改变不了三个人的命运,最终选择逃避。两根棉花糖,牵绊了三个人的一辈子,他们的命运,会变得如何……
  • 漫威世界的疯狂科学家

    漫威世界的疯狂科学家

    米焱一个有些疯狂的科学家,为什么说他疯狂呢?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是破碎的一个小小的位面,在广大的宇宙海中应该飘荡着一个个的位面,这些位面有大有小,小的规则不完整,大的规则相对来说会完整一些,于是他要穿越到高级位面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