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600000040

第40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1)

本章概要

本章将介绍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大学生咨询实例,概括性地介绍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引子: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已经占到因病退学的总人数的64.4%。目前在我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光明日报》,2007年6月25日)。

这只是诸多反映当前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之一。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关注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卫生已经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修课。这既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外界相关专业机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机构的支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心理健康,并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人人希望健康,并且把健康和幸福联结在一起,把健康和社会进步联结在一起。但什么是健康,现代社会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现代社会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健康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人们追求健康是与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相联系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进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生物医学把人简单地当做生物有机体来研究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忽略了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在“健康”的概念上也有明显的反映。《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比“健康就是没有病”要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仅仅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做社会人来对待。这种对健康的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没有疾病或者身体健康,而是扩展到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满结合状态”。人类不仅重视体格健壮、躯体的健康,而且越来越重视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及社会适应的完好;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文明,而且重视精神生活的文明和完美个性的塑造。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赋予“健康”新的定义:“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接着它对健康又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除了众所周知的病理改变的内容之外,对心理状态的要求提出以下多条,诸如: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且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应该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要能上能下,心胸开阔,不至于因为很小的事就耿耿于怀,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并且是善于休息的人;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要有比较强的应变能力,反应速度快,并且有高度适应能力;看上去眼睛炯炯有神,眼球动转灵活,善于观察,等等。总之,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病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and hygiene)条目中说:“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在《教育心理学》中提出:“我们应注意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重心理卫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撰文指出:“讲究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良好之道,即心理卫生。”“讲究心理卫生以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非但能预防诸种心理疾病,而且能预防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例如,心理健康往往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不致违法乱纪、触犯法律,而有许多犯罪者往往是心理不健康者或不很健康者,故为了预防青少年失足和成人犯罪,自幼就讲究心理卫生,是个积极有效的措施。”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可定义为: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心理健康的任务是按照个体的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家庭、社会的良好影响(即社会化)来培养和维护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社会活动能力,使人在学习、工作、生活、创造活动中保持心身健康,处于完满康宁状态。

三、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评估心理状态是否健康还要遵循相应的评估标准,目前有关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智力正常

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智力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构成。智力是认识活动的综合,是人类认知活动和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国外通常认为智商低于60的人属于智力落后。

(二)情绪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的心境,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人的情感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动机的趋向与取舍、思维的方向和过程等可以受人的意识的控制和调节。意志健全的人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四)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和理想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能够与社会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五)正确的自我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六)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当一个人毫无理由与亲友断绝往来,把自己孤立起来并变得冷漠无情时,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障碍;相反,过分交往,如无选择地广泛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也要考虑他是否属躁狂状态。

(七)社会适应正常

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

(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应具有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儿童天真活泼,青年人朝气蓬勃,老年沉着老练,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其年龄阶段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评估标准,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心理不健康、神经症及重性精神病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接触比较多的是心理问题、精神问题。一般而言,大家对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常常会将心理问题理解为精神有问题,或者是将两者笼统地称为“脑子有问题”,去看心理医生就相当于看精神科医生。至于神经症,则很少有人知道。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心理科学知识普及率不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于学习本书的学生而言,有必要对心理不健康、神经症、重性精神病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解。下面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对这三者进行详细阐述。

一、心理不健康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分为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就形成了心理正常的人群和有精神障碍的心理异常群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1.能保证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异常的心理活动丧失了正常的心理。

心理正常的人群又分为心理健康的人和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心理正常的人群,即心理健康的人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但没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不健康是指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根据程度的轻重也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

(一)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同类推荐
  •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本书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和新考纲为依据,全面、准确、新颖地融合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针对性,具有极高的资料性与工具性。本书可供平时学习使用,亦可供考前复习参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工具书。
  •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巴黎圣母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

    《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是以朱文锋主编的21世纪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按最新教学大纲确定学习目标与任务,明确重点、解释难点,并按知识点设计题型的辅助教材,力求使整门课程繁多的知识体系系统化,以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做题方法,起到明确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 商务交际

    商务交际

    本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打破坚冰——与陌生人的沟通技巧、架设桥梁——推销的方法与技巧、求同存异——处理异议的技巧、转危为安——处理投诉的技巧。
热门推荐
  • 苍天之下何人争

    苍天之下何人争

    “我只是一介凡人,获得异能,本想自创王国,但却又卷入生死之战中……”欧阳辰天站在山头,面对前方气势如虹的众人神情淡定,双眸犹如两道闪电,踏出一步天地撼动,“成王路上挡我者死!”声似洪钟,回荡在山间……他名欧阳辰天,本是一介学生,但运气爆表获得异能;然而意外再一次发生了!他传承了道教,卷入生与死的决斗。走上了他自己的称王之路。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内容介绍哈南编著的《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是一部旅日华人的中篇小说集。作者以海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叙说了在日华人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怎么也离不了的乡土和故国。《北海道》题材广泛,时空的跨度较大。比如写留学生,不写漫长东瀛路的艰辛,写他们站稳了脚跟之后所面对的茫然,以及与他们在日本出生的、日化了的孩子之间的“代沟”。比如写嫁给了日本人的她们,自以为把曾经有过的情感留在了国内,生活已经有了重中之重,可是没想到有时候那轻盈的一缕也会漂洋过海,成为不速之客。有时候是回国和在日本的生活穿插进行的,有时候则被国内变革的大潮所吸引,留连忘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来都是小说诞生的重要因素!
  • 漫月繁星

    漫月繁星

    一场神秘的电影,将她劈入奇幻异世界。跟着指示进入了学院,然而,就在她渐渐习惯了这奇妙而又有趣的魔法生活时,命运的轮盘却又再次转动起来。意外相撞的惊鸿一瞥让她认识了那个有着蓝绿色眼眸的吸血鬼少主,可一切的一切却都显示出—他们将是永远的敌人……到底,这一对奇幻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否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 苗疆阴阳师

    苗疆阴阳师

    生在苗疆阴阳世家,夏寅偶得上古玄学秘典《鲁班书》凭借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崭露头角,精通堪舆风水,相人相地纵横阴阳,游走在现代都市与深山老林之间,富商巨贾将他奉为座上宾,冤魂妖魅见他无不隐匿藏形。然而无意之间,夏寅走进了一个颠覆华夏文明的千年阴谋……
  • 孤单雪精灵

    孤单雪精灵

    如果未来可以预知并更改,那么她是否就可以躲过她的宿命?那么很多人很多事情,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可即使她强大如厮,但面对很多事情,她发现,原来她什么都无法改变。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之我的幸福来之不易

    王俊凯之我的幸福来之不易

    王俊凯和馨迪的爱情故事!快来看吧。很好很好
  • 小萝卜寻亲记

    小萝卜寻亲记

    世上多情本无事,只怨那,风雪无情人无义。书承《江湖之神话》,讲述小萝卜下广州救子戒和雪荷时发生的故事。喜欢烧脑的,请记得收藏本书以及它的前传《江湖之神话》
  • 重生修正系统

    重生修正系统

    复生后,她要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想方设法活下去。第二件是,复仇。
  • 众校花在校园

    众校花在校园

    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