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400000037

第37章 非洲重构形象之道——重构对策分析(9)

因此,中国媒体现在高度重视关于非洲的报道,给非洲形象重构提供了契机。新华社除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有非洲总分社外,在整个非洲设有23个分社。派驻记者用大量文字和图片,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非洲各国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与一些西方媒体对该地区的歪曲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06年在肯尼亚设立转播中心,并派驻有记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日报》都在非洲驻有记者。随着中国媒体实力的增强,中国媒体关于非洲报道的组织队伍不断在扩大,关于非洲的报道也越来越多。2006年9月,新华社组织了一次“新华社记者非洲行”,派出8名记者奔赴非洲12个国家进行采访报道,从新闻视角观察和审视有关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向全球受众展示一个真实的非洲。参与此次行动的新华社记者张崇防接受作者访谈时说:“先前没有举行过这样的专题采访调研活动。算是了解了一个真实的非洲。”

2.借大型盛会之光

此处主要指非洲国家可以借助各种国际性、全球性盛会,如世界杯、奥运会、博览会等国际盛会来增加国际社会对非洲的了解和认知。大型体育活动和盛会由于其活动的公共性、参与者的广泛性,往往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因而是非洲展现自己真实形象的好窗口。2006年11月非洲国家与中国举行的史无前例的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让非洲国家成为国际媒体聚焦的对象,不仅是对中国的借光,也是对大型盛会的借光。非洲国家应该联合起来,多为非洲争取举办世界性大会的机会。

2010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将是非洲形象重构百年难遇的好机会。非洲足球以其鲜明的特色引起世界足坛关注,每次世界杯都会掀起非洲足球“黑色旋风”,非洲足球已经与欧洲、南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足球或者其他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非洲民族国家认同和非洲认同的形成,而且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对非洲的认知。西方媒体可能不关心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但不可能不对足球等体育盛会不感兴趣,因为这是受众感兴趣的。2006年7月7日在柏林举行的标志着2010年南非国际足联世界杯之旅开始的“非洲在召唤”活动典礼上,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了这项赛事的象征性和他的国家欢迎全世界的球迷来做客的渴望。他说:“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将是我们——不仅是南非,而且是整个非洲,克服多个世纪以来的困难的努力的回报。……非洲在准备,非洲在召唤,2010年到南非来吧。”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阿尔法·奥马尔·科纳雷代表全非洲人民讲话则传达了一条意义深远的信息:“今天是自豪的一天,是全非洲承担责任的一天。我们在这里要庆祝非洲和足球,这是一个快乐和激情的时刻。这次机会将给我们一个联手树立一个更好的非洲形象——和平和友谊的机会。”2010年南非世界杯对非洲形象塑造的意义从这些言词不难窥见一斑。

因此,非洲国家、尤其是南非应充分利用2010年举办世界杯的契机,让来自世界各国的球迷零距离地感受非洲风情,让全世界在电视机前的球迷通过电波和卫星信号,更全面地认识非洲。在筹备世界杯期间,非洲国家可以组织足球联队,到东西方国家进行友谊比赛,以足球为突破口,让东西方球迷认识非洲。2006年6月出席非洲经济论坛的专家代表认为,主办国南非应利用这场盛事,改变外界对非洲的负面认知,并刷新非洲大陆的国际形象。在“南非2010:体育改变认知”分组座谈会中,南非国际行销委员会执行长强斯顿女士甚至认为,43天的赛事,除了彻底改变外界对南非和非洲的认识之外,35万到40万游客到南非观看世界杯足球赛,这些人离开时也将作为形象大使宣传非洲,更重要的是,世界杯将使非洲侨民感到自豪。非洲国家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做足做好非洲的形象宣传。当然,仅仅依靠一次赛事就改变世界对非洲的认知是不可能的。

3.借非洲传统文化艺术之光

“艺术”这个高雅的字眼似乎与非洲的现实无缘,但恰恰是非洲艺术,而非土地、矿产、能源等其他“特产”,才是最令非洲引以为豪、生生不息并影响世界的巨大魅力。非洲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在西方世界很受欢迎,可以为西方认知非洲打开另一扇窗。

非洲造型艺术对世界现代艺术产生过深刻影响。参观非洲木雕、铜雕等艺术品,那种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艺术造型能唤起人对非洲的遐想。在弥漫着浓厚宗教气息的非洲,雕刻艺术历史悠久而又神秘隐晦。在殖民时期,欧洲人漂洋过海,在非洲肆意掠夺,非洲雕刻艺术品充斥于欧洲私人收藏室、国家博物馆以及艺术品市场之中。而在整个西方20世纪的现代视觉革命中,以木雕等为代表的非洲造型艺术,给西方无数的前卫艺术家送去了艺术创造的丰富灵感及灼热的创作冲动,对整个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方古典艺术传统叙事技法穷途末路之时,一大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艺术大师把目光投向非洲木雕艺术,他们中有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马蒂斯、毕加索、布拉克以及众多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大师。他们不仅停留在高度评价非洲造型艺术的层面上,更具文化意义的是,他们身体力行,从非洲木雕、铜雕中不断吸取灵感和艺术创造原动力,最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现代艺术高潮。

非洲音乐对世界现代音乐的贡献同样巨大。现今西方流行的爵士乐、说唱乐、灵歌等无一例外地可以在非洲找到源头。西方许多当代音乐风格的曲调和节奏,都来自非洲的民歌。美国动画片《狮子王》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及原创歌曲两项大奖,因为里面融入了大量非洲音乐的元素,107种传统非洲打击乐,营造出浓郁的非洲丛林气息。

非洲的文学作品也是非洲的重要瑰宝之一,迄今为止,非洲有四位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来自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些文学艺术都足以让那些“非洲文化”爱好者们流连忘返,是改变国际社会对非洲和非洲人的成见的软性手段之一。非洲文学的繁荣时期始于“二战”后期,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非洲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世界文坛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中,黑非洲作家有将近40位,他们都是20世纪获得国际承认的重要作家。诚如尼日利亚黑人作家沃尔·索因卡在获诺贝尔奖后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所说:“这不是对我个人的奖赏,而是对非洲集体的嘉奖,是对非洲文化和传统的承认。”

非洲拥有瑰丽而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非洲国家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公共文化外交,传播非洲文化艺术,改变国际社会对非洲的认知;可以通过国内或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积极向国际公众展示非洲丰富多彩、活力盎然、古朴清新的传统艺术,如非洲的舞蹈、面具、雕刻,等等。非洲国家政府应多拨出经费,多组织非洲艺术作品展览,积极对外进行文化外交和公关。如2004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非洲艺术风情”工艺品展、“非洲的记忆”绘画展以及“非洲快照”摄影展,2006年11月中非北京峰会期间举行的各种非洲艺术品、商品展览都让中国人民发现了非洲的另一面。

4.借名人明星之光

非洲还可以借助在西方具有媒体轰动效应的名人明星来吸引西方媒体的注意。如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比尔·盖茨夫妇、美国歌星麦当娜等,这些名人关注非洲的贫穷和艾滋病,经常会到非洲访问捐资,他们的行动往往能为西方媒体设置议程。

非洲自己也为世界贡献出不少影视明星。奥斯卡影帝杰米·福克斯、摩根·福里曼等都曾回到非洲认祖归宗,而好莱坞著名女明星查理兹·塞隆更是在奥斯卡颁奖仪式上以一句南非“土话”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非洲国家可拨出部分形象建构基金,延请西方和本土名人明星来非洲参观访问,或做形象大使,借助他们的人气和关注力来进行形象公关。

同类推荐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原载《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第2期。该小说是山东作家李玉文继《蝉蜕》之后的又一部关注人类生存现状的长篇新作。小说讲述了为躲避侵华日军战乱的人们在蛮荒的河父海母之地的时代变迁沉浮。
  • 卡奥大帝

    卡奥大帝

    他出生在紫色的星球上,有着一颗战者的心。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进入战的世界。
  • 云穿沫越

    云穿沫越

    世代仇家永远不能联姻,但他们始终还是破了这祖规,任何人都没办法,他们固执的手,永远一直紧握着,永远都不会放开!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 镇魂街之无双王者

    镇魂街之无双王者

    我叫帝启,帝王之姓生活却枯燥乏味,我练习9年拳法,到头来却连叫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连我都不知道的一场拳击赛过后,我接触到了这个世界不一样的、热血的一面。很熟悉,就像《镇魂街》里的一样,不对!这就是镇魂街,我认识了曹炎冥夫妇,做了镇魂将,收服了红莲·缇娜以及风花雪月做手下,差一点点把灵域搅和的天翻地覆,与天罡龙骑将战斗!这些事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在我的眼中,却异常轻松。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有一群强大的守护灵!
  • 经济法(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

    经济法(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

    本书是应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之邀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经济法的简明教程。关于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是观点林立。
  • 有一段时光叫青春

    有一段时光叫青春

    ?三月梅雨淅淅沥沥,沿着屋檐滴落,沾染了挂在院子里那颗冒出新芽树上的风铃,伴着风雨滴翩翩起舞,风铃奏出清丽的曲调。雨中暗旧甚至在边缘处都布着锈迹的风铃,晃晃荡荡,恍惚似当初你拿着它在我眼前摇晃,可清丽的响声及不上你笑声的一分。那时星光斑驳的绿荫小道上,你从背后跑来。冲我摇晃着手中的风铃,简单的两个铃铛串成的风铃在你手中发出动听的声音。“送给你。”透着星光,看见你笑容灿烂,满眼是掩不住的暖意。那笑容,清晰到恍如昨日。有多久不曾看到你那般明媚的笑容。赵子笙,你离开这么久,我才敢说一句,我想你。
  • 异界王城:我的老婆是精灵

    异界王城:我的老婆是精灵

    前世被强暴自杀,死后魂穿异界!半夜捡到个帅气男人求包养,一路带着他各种没下限。开创王城后,纪雪为王他为后,翻牌别人还要被拖回来,谁家王这么惨啊?!
  • 幻世如烟

    幻世如烟

    一代豪门子弟惨遭灭族,身体中毒被废,且看他的复仇之路,最后俯视众生。
  • 名侦探柯南之黑客宅男

    名侦探柯南之黑客宅男

    简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