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64

第64章 《北京晚报》全国哀悼日视觉传播特点分析

王彩平

此次全国哀悼日报道由于不是突发事件,赋予了报纸编辑更为充足的策划时间来对报纸版面进行设计,《北京晚报》经过精心策划,契合受众情绪的发展变化,运用丰富的版面语言和编辑手法,恰当地表达了哀悼日的主题,该报在视觉语言上的革新,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营造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视觉传播效果最为突出。下面具体分析《北京晚报》全国哀悼日期间报纸版面的视觉传播特点。

一、视觉传播统一化

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晚报》三天的版面设计用同一个框架来做总体相同和局部的变化,既营造出哀伤的氛围,又哀而不伤,哀伤中包含着理念,包含着决心和生命的希望,不仅向读者传递出报纸对特定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更能感受到报纸的个性特色和情感色彩,受到业界和读者的称赞。

1.主题统一

报纸版面视觉设计的本质是新闻的视觉化,是以视觉语言表达一种情绪,表达一种判断,表达报纸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和哲学思考。这次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晚报》把三天的报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有一个共同的设计理念和共同的版面框架,还有相对统一的视觉传播主题,连续三天的报道具有主题纵向延伸式的发展趋向。晚报头版的主题从哀悼到国恸到永生,经历了一个从哀悼到鼓劲再到救助的转化过程,这个主题的转化也是一种情绪的流动与转化,是从悲观到乐观,从消极到积极,从鼓劲到救助,从言语到行动的情绪转化。报纸尾版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因为32版打开以后和头版在同一个平面上,哀悼日期间《北京晚报》的尾版由三幅富有生命力的植物图片构成——鸽子树从北川来到北京;都江堰大百合北京开放;阿坝的小叶平枝栒子安居北京。鸽子树、都江堰大百合和阿坝的小叶平枝栒子这三种植物都是灾区的植物,如今已经落户首都北京。《北京晚报》在哀悼日期间用了这三种植物的彩色图片,体现了不要一味表示哀悼、肃穆、哀伤,而是要哀而不伤,生生不息,在困难中奋进的报道主题与理念。

2.版面统一

报纸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借助对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的分析与判断,充分运用报纸版面的视觉元素,使之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震撼。哀悼日期间的《北京晚报》就在统一的主题思想指导下,运用多种视觉元素,使三天的报纸头版和尾版版式连贯地、流畅地表达了内容和意义。

首先是在哀悼日的三天里,报纸的头版和尾版都采用了同样的白色背景、黑色边框;其次是根据从悲观到乐观,从鼓劲到救助的报纸编辑思想,晚报采用了降半旗悼念、女孩含泪的眼睛和多方救助灾区的三张图片,并配以“哀悼”、“国恸”、“永生”三个同样字体、同样字号、同样位置的黑色大字;再次,就是将报头移动到中间。报头的移动看起来是件小事,可是对于《北京晚报》这样比较传统、比较老牌的党报系统的报纸来说,此举非同寻常。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改造,也是《北京晚报》正报头版50年来第一次将报头放到中间,从而使这样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显现出端庄和庄严的氛围,完成了报头在左上角完成不了的视觉功能;再次,就是尾版的三幅灾区植物图片,配以同样字体、字号的标题和背景说明,与三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报纸头版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视觉传播的图像,更好地诠释了晚报的整体设计理念。读者打开报纸,风格一致、美观大气的两个版面在视觉上延展在读者面前,效果非常好,非常耐人寻味,非常发人深省。

二、视觉传播中心化

从人类眼球的生理构造看,人的视线是不可能同时停留在两处以上,只能产生一个视焦,这就是视觉中心。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我们都会遵循这样的欣赏次序:先通观全画,产生总体印象后,视线便会迫不及待地停留于画面上的某一处,然后,视线移动,读遍全画。这个“视线迫不及待地停留”的地方就是画面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理论运用于报纸版面编排,主要是加大版面视觉中心的处理,让读者在几米之外就能被它吸引。但是,长期以来,报纸被大量文字和图片挤得满满的,很难在里边找到一个视觉中心,报纸版面的视觉中心被冲淡与弱化了。

全国哀悼日期间,全国人民都处于悲痛与哀悼之中,读者对情感的需要远远大于对信息的需要,只有通过全新的视觉体系才能够反映与表达全国人民内心最充沛的情感宣泄,大情感的冲击促使报纸的美术编辑在头版版面的设计上几乎都使用了大字号、大图片、大标题等编辑手法,《北京晚报》也不例外,而且表现更加突出。

1.大字号

这次全国哀悼日国内报纸头版版面的设计中,大字号的使用非常普遍,达到200磅甚至300磅,有的报纸头版整版只有一个字,既是标题也是最强烈的视觉中心,所表达的文化冲击和心理冲击一点也不低于满版文字的效果。《北京晚报》在文字的选择上用了两个字,即“哀悼”、“国恸”与“永生”。《北京晚报》美术部主任李耀林在谈到这次晚报文字的选择时说,在进行文字选择时,编辑部认为,一切的语言都显得比较苍白,经过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的传导,对媒体有相当认识的大都市读者都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时候仅仅需要气氛,需要心理的对应,因此,他们最后把所有的字都放弃了,只保留了两个字,在版面设计时将这两个字以黑体大字号安排在了版面下方三分之一处,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氛围,或者说是一种心灵的提示,给人以力量支撑。

2.大图片

图片打破了时间、空间及人际间隔阂,能够增加读者的直接感受,比文字容易激起阅读意愿,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语言的读者。1988年,美国学者曾做过试验,他们利用微型摄像机拍摄了读者读报时视觉移动的路线,结果发现大多数读者拿起报纸视线的第一落点是大幅图片。这次全国哀悼日国内报纸头版的设计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版式,也突破了比较流行的导读式版面,甚至比杂志化的版面更进一步,将整个版面当成一个整体来设计,出现了海报式的版面。这些封面化、杂志化、海报式的编辑处理手法,大量都是通过大图片来完成的。

如前所述,《北京晚报》头版用的降半旗悼念、女孩含泪的眼睛和多方救助灾区的三张图片,尾版用的是已经落户北京的三种灾区植物鸽子树、都江堰大百合和阿坝的小叶平枝栒子的彩色图片。值得一提的是5月19日那天《北京晚报》图形的选择。哀悼日期间很多报纸都选用了新华社的这张有地面、有天安门、有人,有国旗的照片,但是《北京晚报》把所有干扰视觉中心,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都放弃,最后读者看到的就是所有地面的东西全都被剪裁掉了,整个版面没有颜色,只留下降了一半的国旗一点点红,营造出了肃穆、庄严又不失生机的哀悼气氛。

3.大标题

大字号、大图片、大标题,形象鲜明,情感集中,既能够完整表达信息,也能深切表达心理感受,胜过千言万语,在深切的哀悼之外,还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北京晚报》头版的大字同时也是哀悼日新闻的标题,粗黑的框线,直逼读者视野,刺激着读者的视觉神经,标题语言的情感基调是哀悼而又不失乐观与积极向上的。尾版的大标题“鸽子树从北川来到北京”;“都江堰大百合北京开放”;“阿坝的小叶平枝栒子安居北京”更是表达了编辑的观念、思想以及期冀引导读者情感走向的主观努力,显示了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北京晚报》等国内报纸在全国哀悼日期间注重视觉心理设计,突出视觉中心的做法,显示出这次自然灾害的大冲击和举国上下情感的变动,使读者心灵与版面内容自然融合,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穿透力和震撼力,由此我们以管窥豹,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报业正在从“编辑中心”时代走向“读者中心”时代的大趋势。

三、视觉传播艺术化

在这次全国哀悼日的报道中,《北京晚报》头版和尾版的版面设计在尊重视觉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追求报纸版面设计的艺术性。通过对形象和色彩有力度内敛的控制,形成了极强的版面视觉张力,尽情表达了“哀悼”、“坚强”、“希望”等这场灾难特有的新闻价值,为报纸塑造出了一张具有生动表情的面孔,极富创意和艺术感染力的版式设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

1.色彩艺术

色彩在报纸当中,特别是彩色报纸当中的表现能力很强,不像字号、字体、图片和标题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够无限放大,色彩表现出的张力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无限向读者心理增加渗透力,唤起读者强烈的心理与情感反映。在彩色印刷时代刚刚来临时,国内报纸版面曾出现对色彩不加节制地使用的现象,今天,一张设计很好的报纸,色彩的运用越来越节制,越来越少,越来越雅,越来越是同色系,越来越善于使用典型色。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晚报》就运用了黑色、白色这些带有哀悼意味的典型色,间或调和一点彩色,在特定的时期使这些颜色表现出特殊的表现力,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

黑色:黑色是无色,所以黑色的包容力在所有颜色里面最大,它掩藏着一切希望与激情的宁静,是深邃悠远的未来,是伟大和未知的力量,带来至尊的权力跟魔力,同时也代表极端的死亡。这次哀悼日的《北京晚报》版面选取了黑色报头、黑色边框和黑色大字,对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

白色:白色是一种纯洁的色彩,它代表着生命的安息与归返。人们通常认为白色不是颜色,而是空白和虚无,因此白色的运用对报纸编辑来说有着更大的挑战和难度。事实上,白色有很强的表现力,《北京晚报》美术部主任李耀林说,在确定版面是做成全黑还是全白时,他们选择了白。他认为,虽然这次很多报纸都把黑色做得很精彩,但是黑和白比起来,全版黑太压抑了,而白是有空间感的。地震发生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让受众有点受不了了,因此,在举国哀悼的哀悼日,运用白色版面能够给受众带来希望和空间感。

红色:红色是一种团结的色彩,承载着凝聚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颜色,有民族象征意义,有一种红色就被命名为中国红,同时,红色还象征着希望、励志与奋进。虽然说红色一般来讲和致哀主题不一致,但是,5月19日,《北京晚报》在黑色、白色为主的基调上,非常谨慎地运用了红色,很好地突出了主题,起到了良好的视觉传播效果。那半空垂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彰显着中华民族对生命最真实热烈的向往,让这个突临灾难的五月变得异常的温暖和坚强。

2.符号艺术

在这次全国哀悼日期间,很多报纸通过版式设计和各种各样的符号化处理,使真实的视觉元素,真实的视觉图像承载了特定的意义而被符号化。这些视觉符号有着很强的文化表现力,创造出了深厚的视觉文化。比如,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的那只废墟中紧握的手已经成为汶川地震的经典符号,它象征着灾难,象征着生命和不屈,也象征着孩子们对生活和知识的向往。又如,哀悼日期间全国各大报纸在蜡烛的使用和处理上都下了很大工夫,有的是一支蜡,有的用蜡烛摆成心形,使蜡烛成为表达哀思的符号。《北京晚报》哀悼日期间的版面设计中也运用了符号艺术,这些承载着不同的内在价值与意义的视觉符号,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

5月19日,国旗。为地震中死难的平民降半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的。因此,迎风飘扬、意味着坚守与力量的国旗成为一个关注民生、关注生命的符号。5月20日,小女孩含着泪水的目光。既悲痛,也很坚毅,成为哀伤但要坚强的符号。5月21日,医护人员、武警战士、消防队员、人民解放军共同抬起担架的图片。象征着同心协力的民族精神,成为团结奋进、共度时艰的符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在版面内容和市场营销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与之相比,报纸版面的语言却依然是古板的,应该说,这次汶川地震重大事件的诱发使全国报纸在版面设计方面有了很多优秀的表现,其中很多的创作观念、成熟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逐步学习、效仿和发扬光大。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报人在报纸版面设计上取得了突破,更反映了他们积蓄已久的改革意识在遭遇全国人民的大情感、大悲恸时喷涌般地释放流淌。目前,大多数的报业都面临着市场转轨,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否能够在五步之内吸引读者的眼球,主要在于报纸的版面是否具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我们希望《北京晚报》等报纸在这次全国哀悼日积累的既有信息量又有文化底蕴的视觉传播理念和手段,能够在以后的报道中得到延续。也希望报纸编辑人员能够提高视觉传播意识,不当业务上的“啃老族”,尊重传播规律,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觉享受,掌握读图时代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热门推荐
  • 不与时光计较

    不与时光计较

    网络小说作者溪梦,偶然得到一本来自1942年的日记本,日记本讲述一个叫秋禾的大家闺秀思念心上人乘宇的故事。溪梦找到秋禾的家人,了解到日记中记录的真正历史,确实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秋禾从青春年少等到暮年白首,乘宇终究没有出现,直到秋禾90岁生日那天,她对她的孙子说出她与乘宇的爱情时,他的孙子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乘宇最终长眠的地方。溪梦用文字讲述了这段等待75年的凄美爱情故事,放到网站被疯狂阅读,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剧导演编剧争抢的对象,溪梦终于成为“著名作家”。
  • 邂逅五枚硬币

    邂逅五枚硬币

    一个少年在一个梦中梦见一女孩,可就是这个梦改变了他的一生。
  • 北城,城北

    北城,城北

    我是佰谣,我写了一本书,记录我的故事,和很多人的故事。
  • 商戰

    商戰

    失憶的男生--沈楓,醒來後發現自己記憶全無,身世也成謎,唯一可以找尋記憶的線索就是身上的「匯商學院」學生證。在全球匯聚最強商業奇才的學院中,沈楓會有何經歷?天才一般的商業智戰,商場上彼此算計,恩怨情仇,各大商會,世界政府等,縱橫交錯。主角在尋找身世的過程中,發現商業世界不是想像中簡單
  •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溺宠狂妃之张狂元素师

    一次信任错付,她带着不甘和悔恨离开,再次睁眼,她有了另外一个身份于是,收灵宠,建商会,再绽光芒。惊才艳艳,他以幼龄之躯,争得半壁江山,却难敌帝王心术,落得半身残疾。两个世界的人,因一场意外相识,相知,相恋。在这个玄幻的时空,以他们的方式谱写了属于他们的爱恨史诗和无尽传说!!!
  • 强娶邪王:妖孽王爷宝宝妃

    强娶邪王:妖孽王爷宝宝妃

    她,21世纪雇佣兵中绝对的王,见血封喉,踏雪无痕,飞花即可伤人于无形。却惨遭姐妹背叛,穿越在沐府最无用的废物身上。他,凌驾于四国之上的人物,冷漠如他,俊朗不凡,却在冲击灵神的紧要关头遭奸人偷袭,深受剧毒,身体缩小到八岁稚儿的样子,被女主所救后,当成小孩一般对待。在女主未婚夫面前放言女主是他的人,当毒解开后,又乱了谁的心扉?又惹得谁痴心相付?悬崖上生死之间,那一句:你愿嫁,我便娶的承诺,又许了谁的一生一世,是否为了那盛开的笑靥?冷漠如他,温情如他,终是舍不得她受到半点伤害,那么,今生要死也便要一起。上到碧落,下至黄泉,绝不放手。
  • 天穹灵怒

    天穹灵怒

    你问我来自哪里,我也想知道;你问我为什么眼里常常是黑暗的颜色,我也想知道;你问我为什么总是粗喘着大气,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总是满身是血,看到血很兴奋,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但我知道一点,我的脑海里,只想着报仇啊!
  • 倾国暖宠:邪魅王爷纨绔妃

    倾国暖宠:邪魅王爷纨绔妃

    穿越到青楼,她脚不沾地,混的风生水起,念念不忘自己的发财大计。无意中救了个王爷,却不曾想被他缠上。“王爷,别靠这么近,你挡住我发财了。”某王邪魅一笑反而靠的更近,温热的呼吸洒在她耳畔。“我不光挡你发财,你的桃花我也一并挡了。”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