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49

第49章 灾难性新闻事件中的媒体角色

段鹏、陈艳艳

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重大性、突发性、偶然性而备受受众关注。近年来各种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频频发生,各国媒体在诸如战争、海啸、SARS、禽流感、地震、火灾、洪灾、矿难等众多重大灾难性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由于此类事件复杂多变、新闻媒体相关专业知识的缺失,致使其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上面临着巨大挑战。不断提升我国媒体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策划与报道能力,健全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更好地减轻这些重大突发性事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定与进步,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各类新闻事件中,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最能引起公众的关注。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由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可见,灾难新闻中包含着诸多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在处理此类新闻报道时要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坚持报道事实的真相,正确引导舆论,拥有开放的视野和不断创新的思路,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

一、媒体作为灾难性事件中的事实报道者角色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媒体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赶紧到现场投入采访,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弄清事件真相。而当出现现场封锁,目击困难,或现场已经不在,应当尽可能找出多方面事实加以求证。作为灾难的目击者、报道者,新闻媒体首先要满足受众认识环境、确立观念、寻找原因的需要,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人们对新闻报道的信息需求量将急剧增大,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对于防止社会舆论走偏具有重大意义。换句话说,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新闻报道影响他们已有观念的过程,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不仅如此,受众接受新闻信息往往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带有连贯性,甚至形成了一定的接收习惯,以便通过连续的接收而减少对于自身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新闻信息的出现必须前后衔接,既不能中断,更不能前后矛盾。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必须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媒体作为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者,首先要坚持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报道原则。

从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重大的污染到干旱、洪涝、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事件无不关乎民众的生命安危和生活环境质量。因而,灾难性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本原则,不仅是灾难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更体现着媒体的新闻责任观、价值观以及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和满足。2008年,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冬雨雪灾天气,十多个省市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飞机停飞、火车晚点、公路封闭、停电、停水等关系数亿人生活、生命安全的问题相继出现。作为中国拥有众多电视观众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从2008年1月11日至31日的21天之中,共发布了68条“雪灾”相关信息,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雪灾的受灾、救灾的最新情况报道,对受灾地区人民的出行、生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虽然《新闻联播》的报道习惯是从正面去展示新闻事件,可能选择刺激性更小一点的画面,但报道基本真实客观,有效地动员了全体人民有信心去战胜灾难。其次要坚持人本主义报道原则。记者如果只关心新闻,而不关心灾难事件背后民众的命运,就是职业道德的丧失。灾难性新闻报道通过新闻媒体达到抚慰受灾人民心灵的作用。就记者自身来讲,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具有同情心,应该设身处地为遇难的群众着想。其次,才是专业精神,才是记者工作原则。在灾害性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应倡导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权益,强调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充满感情地关注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CNN新闻网在2004年印尼海啸的报道中,就坚持贯彻了人本主义报道风格,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好评。CNN将一段时间内与灾难事件相关的信息整理成一篇不少于2000个词的重磅报道,其内容每两小时左右更新一次。每一篇报道都有独立的主题,并按照倒金字塔结构排列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口述实录性纪实报道除外)。这样的操作形式,给读者更为强烈的印象,也容易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完整概念。如《印度尼西亚尸体堆积成山》(2004年12月27日)开篇就点出了印尼救灾的基本情况,记录了工作人员如何将尸体从“树梢上、河流里、坍塌的房屋中”拖出来加以处理,防止流行病的爆发。作者穿行在印尼街道上,记录下灾难发生24小时后正在紧张进行的清理和救护工作,还穿插记录了幸存者寻找亲人的叙述。整篇报道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虽然信息量很大但毫无生硬之感,让人深切感受到印尼城市中弥漫的哀伤气息。

二、媒体作为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引导者角色

灾难新闻报道因其事发突然、破坏严重、关乎稳定等特性,受到普通受众的关注,更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络迅速兴起,信息传播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受众获取的信息越丰富,作为公众意见总和的舆论也就越复杂。于是当某一新闻事件成为了舆论关注的重心,受众会通过比以往更加广阔的渠道去获取信息。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它的重大性、相关性特点显著,极易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舆论的中心话题。公众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也就生活在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具有极强感染力的舆论氛围之中。感染力既通过人们的理性层面起作用,也可以借助情绪的力量起作用。当公众无法从正常途径获得信息,必然会产生各种谣言。当谣言和猜测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必然会妨碍事实的有效传播,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舆论失控。因此,信息疏通才能形成正确舆论,如果事实能够得到及时清晰的澄清,媒体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即可消除。

作为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新闻报道的着眼点报道灾难性事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缄默并不等于维护稳定,相反容易引发不稳定。因为这样做往往只会加大政府的工作成本,加重群众思想的负担,加剧社会矛盾,于社会安定十分不利。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当人们无法从传统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等途径。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者,媒体应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增强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取得群众对灾难的理解与支持,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共渡难关。

在2008年初雪灾的舆论引导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开明和务实的态度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有效控制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尤其是在灾情的通报上赋予新闻媒体极大的报道自主权,相较之2003年的SARS事件,新闻媒体在报道的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都有所进步,从而充分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三、传统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的主要议程设置者角色

议程设置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媒介有意无意地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这一问题。媒介的议程设置即指媒介特别是新闻、时事与评论的生产,有能力将公众的注意力聚焦于一系列获得解释与受到限制的、经过选择的问题,同时忽略其他问题,其结果就是某些话题在超越媒介的公共领域得到广泛讨论,而其他话题则被忽略。议程设置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媒介向受众提供了什么话题;有关这些话题的信息是如何进行呈现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信息如何排序或被赋予合法性与重要性的。

在传统媒介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主要新闻议程设置者的角色是非常明显的,它们是关于灾难性事件最为详尽的信息来源。

从短期效果来看,大众媒介以最快捷的速度传递信息、报道灾难事件真相、做出连续的反应,直接或通过敏感的中间人将信息发送给受众,对周围环境起到了全面的、及时的监视作用。从长期来看,大众媒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了人对世界、社会的理解与态度形成。国人对灾难的认识、同情心的培育、对祖国大家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本民族自豪感的萌发,都与大众媒介的传播意图有密切的联系。

可见,大众媒介在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形成受众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上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大众媒介通过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号召者、动员者、组织者的角色,它的舆论导向作用体现在为社会构造了规范、准则和行为标准,并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做出限定,尽管这种限定是无形的,但正是这张“无形的手”指挥着人们在被认定的社会规范中活动。

不难看出,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议程主要设置者的角色地位是很难撼动的。它在传递信息、监视环境、形成态度等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传统大众媒介是影响灾难性事件公众议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介质,它建构起客观世界与社会以及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大众媒介无疑在灾难性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四、新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参与者角色

在互联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都是信息的评论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鉴定者。在2008年的雪灾中,很多网民在网上上传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天涯、凤凰等网站还发起网民和新闻媒体一起报道各地的灾情,呼吁大家踊跃跟帖,在跟帖当中反映本地区的铁路、公路、民航的运营情况,让网友对目前的灾情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从而使新媒体在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可以说,网络时代的新格局使人民不但在创造历史,还在书写着历史。人们通过DV、手机等通讯工具描绘历史、记录历史。

即时通讯、博客、web2.0网站等新一代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大冲击,人们已经开始逐渐相信来自公众的评价,而“公众——专家——公众”的传播模式也正在形成。2005年伦敦爆炸事件结束后,包括《波士顿环球报》、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上开始传播该爆炸事件的一个衍生新闻——“Blog迅速响应:伦敦爆炸目击者纷纷在日志上发表自己的所见和照片”。

世界上第一张现场照片和目击者叙述在最后一个冲击波划破伦敦城区之际,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地流传,它们首先出现在Flickr等图片共享网站和其他几个Blog网站。英国的普通市民亚当·斯塔西(Adam Stacey)是世界上提供第一张现场照片的作者。斯塔西不停将这些即时照片发给他的朋友,经营着一个Blog网站的阿尔菲·丹恩(Alfie Dennen),并在网上进行了发布。很快,斯塔西的照片被picture-phoning.com和Wikipedia网站采用;随后,又被天空电视台、美联社采用;最后,BBC和英国卫报等老牌传统媒体也采用了这一照片。

从伊拉克战争事件、美国“9·11”事件到印度洋海啸事件,灾难事件的目击者通过各类Blog发布信息已不是新鲜事。Grassroots媒体网的创始人Dan Gilmor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新一代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一些web2.0的基础性技术,如Blog、Tag、RSS和Googlemaps促成了公众的信息发布”。

现在,“业余”人士的发言将是对传统媒体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有效补充,它们应该被传统媒体关注并有效利用。“公众——专家——公众”的传播模式将过去掌握话语权的媒体记者蜕变为事件报道的一分子,相较以往必然会形成一个更为公开的报道格局,也将改变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坚持人本主义的新闻理念。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积极、及时、充分、稳妥、慎重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祝酒词全集

    祝酒词全集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不同场合的祝酒词,内容包括:生日祝酒词、婚宴祝酒词、社交祝酒词、庆典祝酒词、职场祝酒词、商务祝酒词、政务祝酒词、节日祝酒词等。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热门推荐
  • 无道盛世

    无道盛世

    穿越=美女+金钱+权利+地位?什么??没有继承被穿越者的记忆???老天你在玩我??穿越=废柴?
  • 捡个丫头养成妻

    捡个丫头养成妻

    她是他捡回来的,他为她铺平了所有的路,她却在这个时候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她一声不响离开了他的羽翼……
  • 天公史话

    天公史话

    谨以此文献给我永恒的神,夜神。人生有些错误犯过一次,就嫌太多。他罹患奇症,以一己之惊世才智,在朋友和天公会的帮助下揭开了一个在伪善面具下神秘组织的惊天阴谋……世人莫中多情蛊,入骨相思除不得。没有轻松撩妹技能,有的只是一世人一生情的付出和陪伴。无论是爱与被爱,我们都鲜血淋淋,酣畅无比。若无遗世独立,怎能惊天动地?若无两心如一,怎能缔造奇迹?
  • 狍子

    狍子

    如果生活只剩下了对死亡的逃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愿意为你,失去我的所有。
  • 闪婚厚爱:老婆大人有点冷

    闪婚厚爱:老婆大人有点冷

    接到了刺杀的通知,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务。不想,一时失策惹上了A市最有权势的人,最终这次由她主动的刺杀却变成了她沦为奴隶的开始。“澹台彦旭!放了我吧!我求你了!”她的骄傲在他的面前毫无反击的能力,不堪的一次次出逃被他抓住后,她无奈的一次次的哀求,求他放过了她。“除非我死!”死!让他死还不如让她自己了断了自己!本以为流产失去了孩子的她,却意外的听到了他和别人的对话。她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流产,他却一直在骗她。“凝儿!我们不要这个孩子了好不好?”明明知道这个孩子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却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 圣翼天使决

    圣翼天使决

    你与我皆为神的创造物,我却违背了神,只说一句,那神又是何物?我带着新皮囊,重新来过。已经丢失了一切的我,该如何生存下去?它给了我新的力量,也让我背上了与死相关连的东西,我若不拼命便从此消亡……
  • 星际帝君

    星际帝君

    公元3200年,一个从垃圾堆走出来的妖孽,带着师傅的嘱咐,踏上强者之路他只坚信:.唯有弱小,才是原罪!不是力量不能解决,只是力量不够!
  • 鬼王宠妃:九小姐别闹!

    鬼王宠妃:九小姐别闹!

    她,一个现代神医,她想你生你就别想死,她想你死你就别想生,说她和阎王爷抢人都不为所过,可,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带着自己的恨意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代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令世人们尊敬的王爷,何讲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无人敢逆他,因为逆他者亡,顺他者昌,却在有生之年遇到了她,成一个冷血的王爷,变成了一个追妻路漫漫的妻控
  • 神魔诡道

    神魔诡道

    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奇异的事,诸如孩子吓着,医院无解,而被神婆轻轻一吹,竟然好了。那么,甄淮是神棍了?因为他能神使鬼差,换句话说,就是他能差遣神鬼为他做事,都做些什么事呢,书中自有交代。
  • 欢喜冤家,呆萌少女遇上腹黑校草

    欢喜冤家,呆萌少女遇上腹黑校草

    伊笙默默的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可是他却只把她当成“兄弟”看待。直到遇到了校草般的安幽尘,第一次把他当成人贩子,打伤了他,后来才知道他是司钰的朋友,特地过来接她的。第二次,她在学习门口把香蕉皮扔在他的头上,更可怕的是他们俩不仅同校同班同座,到最后发展成了同居。渐渐的心越来越近,越来越觉得他重要,可是就在这时原本一直把伊笙当成朋友的沐司钰,才发现他最喜欢的人一直都是伊笙,当他们俩向她表白时,面对这样的抉择伊笙会怎样选择呢。